1.較短的愛國詩句
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2.求文言文句子,關于家國天下
您好:提供一點,請參考。
第一 1.位卑未敢忘憂國。 —— 陸游 4.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 司馬遷 5.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6.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 陸游 7.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陸游 8.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 呂坤 9.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10.英勇非無淚,不灑敵人前。
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 —— 陳輝 第二 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爵。
(清?陳璧) 釋:一片赤膽忠心為了報效國家,能留下愛國報國的業績名聲勝過被封什么官爵。 í 丈夫所志在經國,期使四海皆衽席。
(明?海瑞) 釋:大丈夫所應有的志向是經理好國家,能夠使天下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í 愿得此軀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唐?戴叔倫) 釋:愿把自己的身體長期報效祖國,何必非活著回玉門關內來。 í 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三國?曹植) 釋:閑居著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國家的困難。 í 名編壯士藉,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 釋:名字編入了登記壯士的名冊,就不能心中想著個人的私事。
獻身于國家為國排憂解難,把死看為象歸來一樣。 í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宋?歐陽修) 釋:被封贈高官并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愿意使天下太平。 í 一官試易了,報國何時畢?(宋?歐陽修) 釋:一任官職很容易過去,但報效祖國永遠不能完畢。
í 離家自是尋常事,報國慚無尺寸功。(明?于謙) 釋:離開家鄉去為國盡力是尋常的事情,慚愧的是為國沒立下什么功勞。
í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 釋:假如對國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來,哪能因為有禍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í 金甄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秋謹) 釋:祖國被帝國主義侵占了臺灣、遼東半島,這總要收回來,為了國家的領土完整去犧牲,又豈敢愛惜自己的生命。 í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清?顧炎武) 釋:國的興盛與衰亡,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í 已拼薄命付危疆,死生關頭豈待商。
(明?瞿式耜) 釋:自請留守桂林時已決心犧牲,在以身殉國這樣的重大關節上是毫無猶豫,不用商量的。 í 未收皇家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唐?令狐楚) 釋:沒有收復被吐番占領的黃河和湟水等地,不打算考慮回故鄉。 í 義高便覺生堪舍,禮重方知死甚輕。
(宋?謝枋得) 釋:因為民族的大義高于一切,為其可以舍棄自己的生命;忠君愛國的禮節重于其他,才知道自己為國犧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í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宋?岳飛) 釋:為了收復被侵占的國土,要決心餓了食侵略者的肉,渴了喝侵略者的血。
待我們從頭把國土收復回來,再去朝見皇上。 í 卻思猛士衛神宇,安得長年在鄉土。
(元?薩都刺) 釋:想到祖國的疆土需要猛士來保衛,我哪能長年呆在自己的家鄉呢? í 欲為圣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唐?韓愈) 釋:本想為國家清除有弊病的事情,怎么肯因為年老體衰而顧惜自己的晚年呢? í 裹尸馬革英雄事,縱死終令汗竹香。
(明?張家玉) 釋:大丈夫為國戰死在疆場上,用馬革裹尸,這是英雄事,縱然就是死了也能使史冊上留下好名聲。 í 不為愛親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親。
(管仲) 釋:不為了自己所愛的親人而危害國家,所以說國家比親人還要親近。 í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戎輪臺。
(宋?陸游) 釋:僵臥在孤村自己并不覺得悲傷,還想著為國家去保衛邊地要塞。 í 中華,中華,我所至愛,為國捐驅,死而不愧。
(清.徐驤) 釋:中華呀中華,我是最熱愛的,為了國家犧牲自己,死了也是值得的。 í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鑾。
繁霜盡是心頭血, 灑向千峰秋葉丹。(明?戚繼光) 釋:孤立無援地在海上戰斗了十年,多么希望朝庭的支持。
自己和將士們保衛祖國的一片心血,象灑向千峰的濃霜一般,把峰上的秋葉都染紅了。 í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明?楊繼盛) 釋:自己雖然死了,但浩氣仍留在天地之間,赤膽忠心可照千古;活著時沒能為國盡力,留下忠心也要報效國家。 í 九州難畫華夷限,萬死思回天地心。
(清?丘逢甲) 釋:帝國主義不斷侵占我國土,很難劃分華夷的界限;自己為了拯救祖國的危亡,準備萬死不辭。 í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南朝 .鮑照) 釋:有危機的時候可以看出大臣們的氣節,世亂的時候可以看出誰是忠良。
(你看)前方的將士為了報效國家,不怕為國犧牲。 í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唐?陳子昂) 釋:感到邊關多事之時自己思念要報效祖國,拔出寶劍離開鄉里去從軍保國。 í 一飯感恩無地報,此心許國已天知。
(宋?李伸之) 釋:你請我吃飯喝酒示恩都沒有用,因為我以身許國之心蒼天已經早就知道了。 í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宋。
3.短的愛國詩句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關于愛國的詩句,簡單點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唐·李夢陽
14、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明·于謙
15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宋·陸游
16、憂國忘家,捐軀濟難。三國志
17、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唐·李白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5.愛國詩詞(簡潔明了)
1.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出自南北朝鮑照的《代出自薊北門行》
2.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滿江紅·燕子樓中》
3.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出自宋代張耒的《和端午》
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清代)-《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6.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屈原(先秦)-《國殤》
7.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唐代)-《出塞二首》
8.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徐錫麟(清代)-《出塞》
9.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陸游(宋代)-《病起書懷》
10.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令狐楚(唐代)-《少年行四首·其三》
11.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戴叔倫(唐代)-《塞上曲二首·其二》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日知錄?正始》
13.頭顱肯使閑中老?祖國寧甘劫后灰?無限傷心家國恨,長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14.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徐錫麟《出塞詩》
15.爆裂同拼殲賊臣,男兒愛國已忘身。—秋瑾《吊吳烈士樾》
6.有關心系家國天下的詩詞和散文
(緬懷英烈,快樂慶國)冀·玉書詩童
渾然不覺重來節,國慶紅旗顏似血。
店鋪門簾一片紅,家家戶戶緬英烈。
假日七天所以長,河清海晏國家昌。
六十七年多少日,神州飛速換新裝。
女媧煉石于天補,神話天驚文明古。
故事萬千說不完,可憐近代華人苦。
揚眉吐氣新中國,不懼西方希特勒。
不論閉關打國門,終于百姓安康得。
亡我之心倭不死,民強國福非前矣。
空將華夏覬覦門,其實慌張心有罪。
感謝英雄消滅敵,仁人志士功勞立。
如今工業速追西,不久東方龍展翼。
金秋十月正金黃,木槿花開蝶愛嘗。
節日游人千萬億,甘心樹下紫薇涼。
如此良辰誰放過?紅塵舉國菊群芳。
花團錦簇休辜負,愿伴秋花到夕陽。
晝夜溫差雖則大,不高濕度爽心情。
祈求花海常無敗,借得春風十里香。
薄羅怎奈秋風冷,客解風催著厚裳。
整日往來人不絕,已教秋婦早勻妝。
7.關于家國情深的詩句有哪些
1、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 徐錫麟《出塞》
釋義:只知道要為國家的利益在戰場上戰斗到死,哪里需要使用馬的毛皮把自己的尸體裹住運回去呢。
2、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釋義:臨近自己的家鄉反而心里更加害怕,都不敢詢問迎面碰到的人。
3、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釋義: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怎么能因為有福祉就追求,有禍患就避開呢?
4、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 陸游《病起書懷》
釋義: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有些事在人要死后才能蓋棺定論的。
5、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釋義: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
6、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 文天祥《揚子江》
釋義:我的心就像磁針一樣,不指向南方就絕不肯罷休。
7、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 陸游《夜泊水村》
釋義:我雖有萬死不辭的報國之志,卻無奈雙鬢巴自不能再轉青。
8、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 于謙《立春日感懷》
釋義:我一顆赤心渴望著報效國家; 身在他鄉,思念親人又不禁使我雙眼淚流成行。
9、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 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釋義:作為子民我愿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10、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邊塞》
釋義:倘若攻襲龍城的英勇善戰衛青現在依舊健在,絕不會讓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