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短的科學小故事
赫農王讓金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做好后,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銀子,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到底工匠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后來,國王將它交給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敗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邊坐進澡盆里,一邊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連衣服都顧不得穿就直向王宮奔去,一路大聲很著“尤里卡”, “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來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摻了別的金屬。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體所排出液體的重量。后來,該定律就被命名為阿基米德定律。
愛國者阿基米德
在阿基米德晚年時,羅馬軍隊入侵敘拉古,阿基米德指導同胞們制造了很多攻擊和防御的武器。當侵略軍首領馬塞勒塞率眾攻城時,他設計的投石機把敵人打得哭爹喊娘。他制造的鐵爪式起重機,能將敵船提起并倒轉,拋至大海深處。傳說他還率領敘拉古人民制作了一面大凹鏡,將陽光聚焦在靠近的敵船上,使它們焚燒起來。羅馬士兵在這頻頻的打擊中已經心驚膽戰,草木皆兵,一見到有繩索或木頭從城里扔出,他們就驚呼“阿基米德來了”,隨之抱頭鼠竄。羅馬軍隊被阻入城外達三年之久。最終,于公元前二一二年,羅馬人趁敘拉古城防務稍有松懈,大舉進攻闖入了城市。此時,阿基米德正在潛心研究一道深奧的數學題,一個羅馬士兵闖入,用腳踐踏他所畫的圖形,阿基米德憤怒地與之爭論,殘暴的士兵哪里肯聽,只見他舉刀一揮,一位璀璨的科學巨星就此隕落。
2.簡短的科學小故事
“發明大王”愛迪生 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
可是你知道這些東西對于當時的人們是多么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 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
他的一生,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明就有1328種。一個只讀過三個月書人,怎么會有這么多發明創造呢?我想,如果你聽說過“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就一定會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強烈的好奇心。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一個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丑寅卯來。
一天,他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里人急得四處尋找,終于在雞窩里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
還有一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為什么不能飛呢?于是,他找來一種藥粉給小伙伴吃,為了讓小伙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伙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一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長到了8歲,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鄉村小學讀書,以為從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
有一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為什么等于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為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別扭,于是,在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后,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愛迪生的母親是位偉大的母親。
她沒有因為獨生子被攆回來而責怪他,相反,他決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當她發現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
愛迪生照著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可以說,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明的啟蒙教育。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他在斯特拉得福鐵路分局找到了一個夜班報務員工作。
按規定,夜班報務員不管有事無事,到晚上九點后,每小時必須向車務主任發送一次訊號。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鉆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
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 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制成功了。
愛迪生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 應該說,愛迪生的每一項發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緊緊相聯的。
在他發明了電報之后,又開始搞電話實驗。他發現傳話器里的膜板能夠隨著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就仔細觀察,并且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記錄。
由此,一個“會說話的機器”做成了。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前來觀看,并稱他為“最偉大的發明家”。
所以,好奇心是一個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決條件。 不僅著名的科學家需要好奇心,我們普通人要學習知識、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
1991年7月,《光明日報》科技部曾對全國青少年科技小發明比賽中獲獎的118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欄里,92%的同學寫的是“好奇心強”。湖南零陵地區道縣一中的少年何驥,在一天到雞棚撿蛋的時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雞蛋到底為什么一頭大一頭小呢?是大頭先出母體還是小頭先出母體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他每天一放學就立刻趕回家,蹲在雞棚旁靜靜地觀察,有時甚至連晚飯都忘了吃。
兩個多月以后,何驥終于發現:雞蛋是大頭先出母體。為此,他寫了論文,得到許多生物學家的稱贊。
他的發現,居然是鳥類文獻中還沒有記載過的新發現。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成才。
要想有成就,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種子,沒有種子就長不出參天大樹,沒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種子播種在黑土里以后,經過人們的澆灌、培育,會逐漸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長成棟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夠使你成為有用之才。
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說:“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學離不開好奇。道理很簡單,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可怕的是提不出問題,邁不出第一步。“正因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許多人都把好奇心稱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
對于一個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來說,好奇心是最寶貴的。參考資料:/kp/*。
3.簡短的科學故事(急啊
愛迪生在一八七七年開始了改革弧光燈的試驗,提出了要搞分電流,變弧光燈為白光燈。這項試驗要達到滿意的程度。必須找到一種能燃燒到白熱的物質做燈絲,這種燈絲要經住熱度在二千度一千小時以上的燃燒。同時用法要簡單,能經受日常使用的擊碰,價格要低廉,還要使一個燈的明和滅不影響另外任何一個燈的明和滅,保持每個燈的相對獨立性為了選擇這種做燈。這在當時是極大膽的設想,需要下極大的功夫去探索,去試驗。 絲用的物質,愛迪生先是用炭化物質做試驗,失敗后又以金屬鉑與銥高熔點合金做燈絲試驗,還做過上質礦石和礦苗共一千六百種不同的試驗,結果都失敗了。但這時他和他的助手們已取得了很大進展,已知道白熱燈絲必須密封在一個高度真空玻璃球內,而不易溶掉的道理。這樣,他的試驗又回到炭質燈絲上來了。他晝夜不息地用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愛迪生的白熱燈試驗仍無結果。有一天,他把試驗室里的一把芭蕉扇邊上縛著一條竹絲撕成細絲,全副精力在炭化上下功夫,僅植物類的炭化試驗就達六千多種。他的試驗筆記簿多達二百多本,共計四萬余頁,先后經過三年的時間。他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每天清早三、四點的時候,他才頭枕兩、三本書,躺在實驗用的桌子下面睡覺。有時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時。
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愛迪生的白熱燈試驗仍無結果,就連他的助手也灰心了。有一天,他把試驗室里的一把芭蕉扇邊上縛著一條竹絲撕成細絲,經炭化后做成一根燈絲,結果這一次比以前做的種種試驗都優異,這便是愛迪生最早發明的白熱電燈——竹絲電燈。這種竹絲電燈繼續了好多年。直到一九0八年發明用鎢做燈絲后才代替它。愛迪生在這以后開始研制的堿性蓄電池,困難很大,他的鉆研精神,更是十分驚人。這種蓄電池是用來供給原動力的。他和一個精選的助手苦心孤詣地研究了近十年的時間,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艱辛與失敗,一會兒他以為走到目的地了,但一會兒又知道錯了。但愛迪生從來沒有動搖過,而再重新開始。大約經過五萬次的試驗,寫成試驗筆記一百五十多本,方才達到目的。
4.求幾個科學小故事
德國科學家凱庫勒,對苯的原子成分是如何結合這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
1864年冬的某一天,凱庫勒坐在壁爐前打了個瞌睡,原子和分子們開始在幻覺中跳舞,一條碳原子鏈像蛇一樣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轉。猛然驚醒之后,凱庫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個環,苯的原子排列是首尾相接循環排列的,就是現在充滿了我們的有機化學教科書的那個六角形的圈圈。
1921年,奧地利格拉茨大學藥物學教授洛伊在復活節的前一天夜里醒來,腦海里漂浮著一個極好的想法,他馬上拿過紙筆簡單地記錄下來。翌晨醒來他知道昨夜里產生了靈感,但令他驚愕不已的是:怎么也看不清自己所做的筆記。
他在實驗室里整整坐了一天,面對熟悉的儀器,總是回想不起那個設想。到晚上睡覺時,仍然一無所得。
但是到了夜間,他又一次從夢中醒來,還是同樣的頓悟,他高興極了,做了細致的記錄后,才回去睡覺。次日,他走進實驗室,殺掉了兩只青蛙,證明了神經搏動的化學媒作用。
神經沖動的化學傳遞就這樣被發現了.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為探求化學元素之間的規律,研究和思考了很長的時間,卻未取得突破。他把一切都想好,就是排不出周期表來。
為此他連續三天三夜坐在辦公桌旁苦苦思索,試圖將自己的成果制成周期表,可是沒有成功。大概是人勞累的緣故,他便倒在辦公桌旁呼呼大睡。
想不到睡夢中各種元素都按它們應占的位置排好了。一覺醒來,門捷列夫立即將夢中得到的周期表寫在一張小紙上,后來發現這個周期表只有一處需要改正。
他風趣地說:“讓我們帶著需要解決的問題去做夢吧。” 愛因斯坦幾乎每天都睡午覺。
當他想不通問題時,就會蓋被大睡,讓夢中的“高人”為他引路,尋找答案。他在1905年發表狹義“相對論”前,曾經花了多年時間進行思考和研究,其中有幾個關鍵的要點想不通。
一天,他躺在床上,帶著絕望的心情睡著了。突然間他的眼前好像出現了一道閃光,他猛然驚醒,馬上執筆將由這道閃光引發出來的思緒加以引申。
幾個星期后,改變人類的偉大思維終于誕生了。 --以上可在《“夢想”可以成真》里找到~。
5.有稍微短些的科技故事嗎
魚活了 蘇州市實驗小學 四(1) 包昀 前些天,我家魚缸里的兩條小金魚死了,這使我悲痛不已。
每天空下來的時候,我就呆坐在魚缸前,為死去的小金魚哀悼著。每當看到空空的魚缸,我就會想起可愛的金魚們在魚缸中快活地游著,就像一艘艘潛水艇在水中穿梭自如。
我從來沒有這么傷心過。 爸爸看我天天這么悲傷,就給我出了一個主意,我聽了連連點頭。
爸爸拿來一大堆五顏六色的玻璃紙,我把玻璃紙剪成小魚的形狀,在它身上畫上一片片魚鱗,再點上眼睛,一條可愛的小金魚就做好了。小金魚就像真的一樣,只是不會動而已,看著它就仿佛看見了死去的小金魚一樣。
接著用綠色的玻璃紙剪出一條條水草,把棕色的玻璃紙剪成石頭,再用紅色的玻璃紙剪出一絲絲海藻。終于完工了,爸爸把魚缸裝滿水,他催促我:“快把‘小魚’放下去,可能它會‘活’的喲!”但我遲遲沒有下手,明明是紙做的金魚,怎么會活呢?在爸爸的鼓勵下,我輕輕地把小魚、水草、石頭和海藻放進去,奇跡出現了:小魚居然像活魚一樣,在水中一動一動,不時擺動著它的尾巴和魚鰭,好像在向我招手;海藻和水草揮動著自己的手臂,在魚缸里跳著舞;石頭靜靜地躺在水底,成為了一位文明的觀眾。
我多么高興,這種景象只有潛水員在大海里看過。我太激動了,竟然叫爸爸拿魚食喂小魚。
我腦海里突然冒出來一個疑問:小魚怎么會動的?爸爸解釋道:“道理很簡單,水擠進玻璃紙的纖維里,玻璃紙膨脹就動了起來。” 探索科技奧秘真是其樂無窮呀! 鑰匙的故事 蘇州市實驗小學 四(3) 陳奕鋆 星期六, 我去鄉下奶奶家玩。
我和幾個小伙伴好久沒碰面了,于是我一到就和他們一起去捉蝴蝶。蝴蝶可真多啊!有紅的,有白的,還有紫的。
我們捉得不亦樂乎。由于天氣熱, 我們出了很多汗, 就想去井邊打點涼水洗洗臉, 正當我們彎下腰去打水時, 突然一個小伙伴脖子里掛的鑰匙“噗通”一聲掉進了井里, 那可是她家的大門鑰匙,小伙伴頓時傻了眼, 急得哭了起來, 我和另外幾個小伙伴一邊上前安慰她, 一邊想辦法。
正在這是, 我突然想, 因為那小伙伴的鑰匙圈是用鐵做的, 吸鐵石不就可以把它吸上來嗎? 于是我就問奶奶要了一塊吸鐵石, 找來了一根很長的繩子, 把吸鐵石拴住, 放到井里, 像釣魚似地釣了好幾回, 終于把鑰匙釣了上來, 我們大家拍手歡呼。鑰匙找到了, 小伙伴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只要善于利用科學, 就能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一次有趣的實驗 蘇州市實驗小學 四(3)班 潘敏慎 隨著一聲聲“嘟、嘟”的催促聲,我來到了廚房,原來是“水壺先生”在提醒我,自己肚子里的水已經沸騰了,我連忙叫爸爸來沖水。
我邊看爸爸沖水,邊看著“水壺先生”。我突發奇想:水壺是用不銹鋼做的,那么如果我用紙做一個鍋子,那這鍋子里是否可以燒水呢?我的眉頭緊皺著:唉,不訪我來試試?說干就干,我先把最簡單的一步給做了,我得先找一張白紙。
我從抽屜里隨手拿了一張紙,一看,一面有字,于是我從書房里的抽屜里拿了一張白紙,又光滑又厚重正符合我的要求。我立即動手折了一只紙鍋,看上去又小又精美。
接著,我就去找酒精燈了。我從儲存室里的箱子里找了一會兒,可就是找不到。
再看看我,臉上到處都是灰塵,本來一雙干凈的手現在已經變得烏黑烏黑了。“還是沒有酒精燈!”我垂頭喪氣的說道。
我無可奈何,只能呆楞楞的一屁股做在沙發上。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個好辦法:為何不向鄰居試探著借一下呢?不一會兒,我歡天喜地的拿著從鄰居哪兒借來的酒精燈,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東西都齊了,我終于可以開始做了。實驗開始啦!我戴上透明消毒手套。
為了防止紙鍋被水腐爛,我先把它放在一旁,接著我拿起了事先準備好的打火機。正當我要點燃酒精燈的時候,我猶豫了,手還在不停地發抖,一想起平時老師和家長的叮囑,玩火對小孩子不安全,不能玩火!我心里越來越覺得害怕:可萬一……還是別想萬一吧,還是快點行動吧。
想到這里,我還是壯了壯膽,鼓起了勇氣,決定按下打火機。只聽“咔嚓”一聲,打火機里面的火出來了,它們像孩子一樣,一會兒東倒西歪,一會兒上下亂竄。
看著調皮的火,我便不害怕了。我小心翼翼的把火點到酒精燈里,雄雄的火苗燃燒起來了。
接著,我麻利的打開水龍頭,把放在一旁的紙鍋湊上去,眼看紙鍋里的水就要裝滿了,我連忙把水龍頭關上,我把紙鍋放到酒精燈上。過了一會兒,奇跡出現了:紙鍋里的水竟然沸騰了,我心里十分驚訝;我做的第一次實驗就成功了,我心里十分高興;是我的好奇心讓我做成了一次實驗,我心里十分興奮。
我甚至比吃了蜜還甜,在我的內心有一種無法控制的喜悅,我是一個成功者。原來,水的沸騰點是100度,沸騰后溫度不在上升,還不到紙的沸騰點183度。
是啊,就像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一樣,我們要學會觀察,因為往往在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事,蘊涵著大道理,只有細致觀察,才可能有所發現。
6.1個簡單的科學故事
巧算燈泡容積
一天,發明家愛迪生把一只燈泡交給他的助手——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系畢業生阿普頓,要他算出玻璃燈泡的容積。阿普頓拿著燈炮琢磨了好長時間,于是用皮尺在燈泡上左右、上下量了一陣,又在紙上畫了好多的草圖,寫滿了各種尺寸,列了許多道算式,算來算去還未有個結果。愛迪生見他算得滿頭大汗,就對他說:"我的上帝:你還是用這個方法算吧!"他在燈泡里倒滿了水遞給阿普頓說:"把這些水倒進量杯里,看一看它的體積,就是燈泡的容積了."助手聽了頓時恍然大悟,于是照法很快就算了出來。
7.關于科學的小故事(短的)
愛迪生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里人急得四處尋找,終于在雞窩里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還有一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為什么不能飛呢?于是,他找來一種藥粉給小伙伴吃,為了讓小伙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伙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一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長到了8歲,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鄉村小學讀書,以為從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為什么等于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為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別扭,于是,在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后,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8.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簡短)
神5、神6、神7、“嫦娥一號”探月、電子計算機技術……
建成了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重大科學工程,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成功,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相繼研制成功,長征系列火箭在技術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科學家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1%基因繪制圖,在世界上首次構建成功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許多指標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記錄;中國在國際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經性高頻耳聾基因、乳光牙本質Ⅱ型、漢孔角化癥等遺傳病的致病基因;量子信息領域避錯碼被國際公認為量子信息領域“最令人激動的成果
9.兩個簡短事例(關于發明的)
在鄉間的那段期間,牛頓更創立了積分的方法,并將之廣泛應用在物理和幾何學上。有一夜,牛頓坐在鄉間的一棵蘋果樹下沉思。忽然一個蘋果掉落到地上。于是他發現所有的東西一旦失去支撐必然會墜下,繼而他發現任何兩物體之間都存在著吸引力,而這引力更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總結出萬有引力定律。可是,由于牛頓的性格孤僻及固執,他在二十年后才發表這理論。另外,牛頓亦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的實驗,最后總結出三大邉傭?桑?于?私浀淞?W的基礎。牛頓成了經典物理學的創始人
----
瓦特的故事
一個夏日的早晨,天氣 晴朗,畫眉在樹上唱著悅耳的歌。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校園里,有一個人正在散步。他邁著緩緩的步伐,在綠茵茵的草坪上踱來踱去。他時而望著廣闊的天空,時而瞧瞧乎坦的操場,時而皺起雙眉……突然,他臉上流露出笑容,心情豁然開朗,他想出來了,想出了解決蒸汽機的有效辦法。他高興地跑起來,腳步騰空。霎時間,他的身影便出現在陪伴他多年的操作臺上。他就是蒸汽機的發明家瓦特。曾有人說:“瓦特發明蒸汽機,是因為他有超人的天才和智慧。”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