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底撈吃后感
在網上和報紙上多次看到推薦海底撈的文章,昨天終于得償所愿,和三個朋友一起去嘗了嘗,原來想周六中午去,可周五定位置的時候已經被告知沒有了,只好訂了周日中午的位置。周日十一點半到的時候人還沒滿,大約上了有八成左右,大堂的裝飾沒有什么特別的,顏色是那種很常見的古家具的紅,整個感覺不是很亮堂。點菜基本是由這次活動的發起人--主席完成的,因為聽說菜量挺大的,所以所點的菜全部是半份(后來證明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我感覺還沒怎么吃就沒有肉了,只好又加了半份肉和寬粉,并不是說人家的菜量小,主要是四個人全部是無肉不歡的主,如果有LD在的話,只要點三個人的肉就行了,所以自從陪同LD吃過一次口福居之后就很少再陪同她吃涮羊肉了,太沒氣氛)。網上強力推薦的檸檬水不錯,酸酸甜甜的,關鍵是便宜,2塊錢無限續杯,四個人共計喝了三扎半檸檬水,小半扎豆漿,還糟踐了人家半包白糖。。。。。上菜之前小姐送來了圍裙,以防吃的時候不小心濺到身上湯汁什么的,這對我這種吃飯喜歡手舞足蹈、不老實的人來說太有實際價值了。因為有主席在,所以點了鴛鴦鍋,白湯熬的牛奶一樣嫩白,有點像魚湯,上面還飄著一些像中草藥的碎片,都不認識,喝起來的感覺不錯,很鮮,紅湯是當著客人面現配的,可能是向客人表示他們的鍋底都是現做的,不會循環使用。主席的點菜水平還是有目共睹的,鴨血不錯,滑牛肉也不錯,可我沒吃幾塊,再撈就沒了。。。。。主席貌似很早就吃飽了,一直在旁邊等我們吃和侃,這點就和我不一樣,我是一吃飽之后就對吃的興趣陡然下降到零點,同時會產生一個身材略胖的人對自己吃多了之后的罪惡感,然后就把這種罪惡感轉嫁到同桌的人身上,不斷的催促:趕緊吃趕緊吃,吃完走。LD已經多次或含蓄或直接的批評了我這點:你就不能讓我好好的吃完嗎?你一催我就吃不下去了```整頓飯大約持續了一個小時十分鐘,總共花了160元,主席作東````等我們買完單準備走的時候,門口的那個陣勢嚇了我們一跳,至少有二三十的客人等在那里,每桌客人都由免費提供的西瓜,飲料,有的客人還在興致勃勃的打牌。
PS:他們的服務確實周到,原本我訂的十一點半的位置,由于主席先到,進來的時候直接找了位置沒告訴前臺的小姐,直到12點半他們還在打電話找我確認來不來。。。。表揚一下。。。總體感覺不錯,肉的品質中上,跟人感覺稍遜于鼎鼎香的肉````好久沒吃涮羊肉了,昨天滿足了一下。
2.吃海底撈服務心得
吃海底撈服務心得體會
經過對海底撈的關注和了解,發現海底撈火鍋服務理論有值得作為即將進入服務行業中的我們學習和借鑒。海底撈火鍋公司在張勇董事長確立的服務差異化戰略指導下,始終秉承“服務至上、顧客至上”的理念,以創新為核心,改變傳統的標準化、單一化的服務,提倡個性化的特色服務,將用心服務作為基本經營理念,致力于為顧客提供“貼心、溫心、舒心”的服務;在管理上,倡導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為員工創建公平公正的工作環境,實施人性化和親情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員工價值。“顧客就是上帝”這句服務行業的職責,在海底撈,顧客能真正找到“上帝的感覺”,甚至會覺得“不好意思”。甚至有食客點評,“現在都是平等社會了,讓人很不習慣。”但他們不得不承認,海底撈的服務已經征服了絕大多數的火鍋愛好者,顧客會樂此不疲地將在海底撈的就餐經歷和心情發布在網上,越來越多的人被吸引到海底撈,一種類似于“病毒傳播”的效應就此顯現。等待,原本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海底撈卻把這變成了一種愉悅:手持號碼等待就餐的顧客一邊觀望屏
幕上打出的座位信息,一邊接過免費的水果、飲料、零食;如果是一大幫朋友
牌、跳棋之類的桌面游戲供大家打發時間;或者趁等位的時間到餐廳上網瀏覽網頁;還可以來個免費的美甲、擦皮鞋。“只打了一個噴嚏,服務員就吩咐廚房做了碗姜湯送來,把我們給感動壞了。”很多顧客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53262是,一位顧客結完賬,臨走時隨口問了一句:“怎么沒有冰激凌?”5分鐘后,服務員拿著“可愛多”氣喘吁吁地跑回來:“讓你們久等了,這是剛從超市買來的。”這樣貼身又貼心的“超級服務”,經常會讓人流連忘返,一次又一次不自覺地走向這家餐廳。看到海底撈火鍋的成功,不免讓我感到,服務至上的威力。張勇不是火鍋成功是理念成功,向老師所說的,誰能更正確的學習和運用顧客是上帝這一職責,誰就能成功,不僅僅是在餐飲方面,而是任何方面!
3.海底撈的讀后感要怎么寫啊
《海底撈你學不會》內容簡介:2009黃鐵鷹主筆的“海底撈的管理智慧” 成為《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進入中國八年來影響最大的案例,一夜之間,幾乎中國所有的商學院都開始講授海底撈。可是黃鐵鷹卻認為,海底撈你學不會。本書告訴你,為什么海底撈得以成為中國餐飲業的新生力量?為什么一句“把員工當人對待”成為海底撈的成功要訣?
海底撈你學不會的讀后感,來自淘寶網的網友:鐵鷹是做過商人的學者,或者說他本來就是學者式商人。他總能抓住管理學中的本質東西,他總善于把管理學所有技巧性的理論一直追溯到人性本質的深度來拷問,他不喜歡把它的觀察局限在金壁輝煌的董事會議室,他更喜歡問老板與雇員的關系是什么,企業中每個人的感覺是什么。到一家餐廳他更喜歡看廚房,到一家工廠他更喜歡看車間,他最喜歡與一般員工聊天,而員工也喜歡與他聊,他總能從制度設計角度為企業的成敗找到“人”的原因,而且這個原因往往是對的。他的這些特點使得他與學界商界的人都不同,這幾年他在北大不僅是很受歡迎的教授,不僅開創了校園與企業結合的許多先例,他也把他的觀察思考更系統化、整體化、精神化了。他的許多發現和角度讓我們感受到了企業管理實踐的永續蓬勃和創新,也是因為他的發現和角度,我們才有了關于海底撈餐廳的這本書。
海底撈你學不會的讀后感,來自淘寶網的網友:把人當人對待,聽著像廢話,可是中國這么多民企有幾個做到了。有幾個成功的老板,從內心到行動,真正把員工當成和自己一樣的人對待呢?一說就是勞動力不如從前便宜了之類的,這“勞動力”三個字真的抹殺了人的因素,從這個角度看,不是學不學得會海底撈的問題,是中國企業和社會人文關懷、文明程度是不是跟著經濟發展同步的問題。
4.海底撈你學不會觀后感800字
[海底撈你學不會觀后感800字]【海底撈你學不會觀后感】 看完了《海底撈你學不會》,第一感覺就是管理者的智慧決定企業的發展,海底撈你學不會觀后感800字。
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海底撈的價值觀“雙手改變命運”。
這樣的價值觀是符合服務行業基層員工情況的。他們大多數來自農村,能夠吃苦。
多數人只受過初中教育,上過大學的是屈指可數。怎么讓員工真心的服務于企業給企業創造效益和利潤,那就得“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獲得員工的心是必須的。
其實任何企業聰明的管理者學會“上兵伐謀,其次伐交,不得已伐兵”的道理,首選的一定是謀略,簡單的懲罰或處罰是解決不了問題,留不住好員工,一定是讓員工感受到自己努力了,付出出,能夠獲得利益是什么?是否獲得獎勵,是否有晉升的機會,是否有學習的機會,是否得到補貼和獎品等等,管理者要讓員工首先知道自己能夠獲得的利益有多大,公司是否是真正為員工著想,而不是紙上談兵,海底撈的管理者在這方面考慮的是比較細致的,管理者只有把“利益放在行動之前”才能做到“攻心為上”,把服務好的員工作為好的老師,讓所有的員工去學習他,才是“當下師乃無上師”的好方法。公司也要讓員工明白,投機取巧,弄虛作假也是自尋死路的做法,多學習,多溝通,多交流只有將好的方法用在適當的地方,利益才能最大化,觀后感《海底撈你學不會觀后感800字》。
第二、海底撈的授權。對一個人的尊敬是信任。
信任你的操守,就不會把你當賊防;信任你的能力,就會把重要的事情委托給你。人被信任了,才會有責任感。
而信任的唯一標志就是授權。 任何企業的職能部門,領導授權給你,就是信任你,你對于領導的回饋就是付責任,授權給你,你負責任的做事情,那么好的循環好的結果就形成了。
大家都有一同收獲幸福和成就的感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當管理者在一件問題上權衡的時候一定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者”的道理。
例如,授權簽字,有財務的報批、費用的減免等等,錢在很多時候能夠解決很多的問題,授權就是信任。 第三、追求顧客滿意,追求員工滿意。
海底撈總是把顧客的幸福和員工的幸福作為賺錢的前提,把聲譽放在第一位。員工工作的滿意程度是顧客評價的;而員工能快樂地工作,是讓顧客真正感到滿意的重要保證。
一些貼心的服務,細致卻很簡單。給人們全新的感受,在口味可以接受的狀態下,增添貼心服務,以人為本,那么同樣是消費同樣是餐飲,自然是海底撈火起來了。
大家都在談論服務,談論滿意度,真的要做好服務,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現在的服務與以前的服務是不一樣的,現在的服務不僅僅是服務本身還有就是隱形的價值在里面,“把一件事情重復做上千遍就是品牌”多么厲害的事情,管理者巧妙的運用了服務這隱形的價值,獲得了數以萬計的回報,增加了財務上的數據。這更說明了“常中有變,獨行特立”的做法。
顧客滿意度是一個變動的目標,能夠使一個顧客滿意的東西,未必會使另外一個顧客滿意,能使得顧客在一種情況下滿意的東西,在另一種情況下未必能使其滿意。只有對不同的顧客群體的滿意度因素非常了解,才有可能實現100%的顧客滿意。
那么企業就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解析顧客,理解顧客,才能將服務做好,將企業經營好。 讓員工滿意讓顧客滿意是企業發展,讓企業壯大的更高目標。
愿天下的企業越來越好的發展,收益的永遠是員工和顧客,這才是大家的心愿。
5.員工即財富
[員工即財富-海底撈你學不會讀后感]記得第一次路過海底撈的時候還是三四年前,遠遠的就看到門口坐了很多的人.當時感覺很奇怪,明明是個吃飯的地方,坐了那么多人.難道海底撈真的很好吃嗎?那么多人在門口那里說說笑笑的,看起來很熱鬧,還有專門的服務人員為那些人服務著.感覺有點怪怪的.但現在想來,這也是一種無形的宣傳.代表著海底撈的人氣,很容易讓人感到海底撈應該很不錯的樣子,不然不會有那么多人在那里耐心的等待.和朋友偶爾聚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想著去吃火鍋,火鍋沒有那么多的煩雜過程,更加自由隨意.其實一個人吃飯的時候你不會想著去外面吃什么大餐之類的,但當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和家里人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會想著一起出去吃點什么.其實我們要的不是簡簡單單的一頓飯,而是一起吃飯得到的溫馨.這是我體會到的一部分中國的飲食文化.看完一本書,看懂了為什么海底撈會那么的成功.海底撈對待員工的方式和態度跟別的企業都不一樣,鼓勵員工的小發明,并且馬上開始在單體門店試用.這是一種很有效調動員工積極性的處理方式,而且很公平很直接的樹立了榜樣的作用;一旦員工的小發明出現了比較好的效果,門店就給以經濟上的獎勵.這樣會讓員工都產生為工作動腦的好習慣,真正的實現了\"帶著腦子上班\"這句話.久而久之會成為一種很好的工作習慣,那么工作效率也就毋庸置疑了.每個員工都為了工作而積極的動腦筋的話,員工的小發明會轉化為門店的財富.而最讓人感動的是海底撈一直在為員工樹立一個良好的信念.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未來,給員工充分的發展機會.在生活上讓員工有著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員工有最好的休息環境;為員工的父母開工資讓員工不會為家事而煩心;培養員工的多面化發展讓員工掌握更多的生存資本.這一切都是在為員工考慮.試問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又有那個員工不能成為海底撈的主人呢?王鵬 〔員工即財富-海底撈你學不會讀后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