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預防沙眼
預防沙眼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又由于沙眼衣原體常附著在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與此分泌物接觸的情況均可造成沙眼傳播感染的機會,因此,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普及衛生知識,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保持面部清潔,不用手揉眼,手巾、手帕要勤洗、曬干;托兒所、學校、工廠等集體單位睡眠區應進行分隔和通風,應分盆分毛巾或流水洗臉,加強理發室、浴室、旅館等服務行業的衛生管理,嚴格毛巾、臉盆等消毒制度;合理處理垃圾,改善廁所環境,減少或消滅蒼蠅,并要注意水源清潔,以阻斷沙眼傳播的途徑,減少感染的傳播,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2.如何預防沙眼
沙眼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眼病,為沙眼衣原體所致。其傳播和患兒的衛生習慣、衛生條件、居住環境、營養狀況等有關。沙眼是以結膜表面粗糙不平的狀態而得名的,病變主要侵犯結膜、角膜,有**增生濾泡形成。這兩種病變逐漸消失或形成瘢痕而自愈,也可以引起各種合并癥和后遺癥,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治療沙眼的藥物很多,常用的點眼藥如0.25%氯霉素眼藥水、0.1%利福平眼藥水等,每日4-6次,晚上可涂金霉素眼藥膏。只要堅持用藥,注意眼的衛生,沙眼是可治愈的。但治愈后要注意預防再感染。預防沙眼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常洗手,不用手揉眼睛,不共用毛巾和臉盆
沙眼重于預防,要點在于避免接觸傳染,個人要講究眼部衛生習慣,如不用手揉眼,不用臟手帕、毛巾揩眼。旅館、浴室、理發等服務行業是傳播感染的場所,要嚴加管理,公用 器具嚴格消毒,以社絕傳播途徑。
3.怎樣預防沙眼
沙眼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眼病,是由衣原體所引起的。
通過患者眼分必物污染的手指、手帕、毛巾、臉盆及其他公用物品而傳播。預防沙眼關鍵在于做好個人衛生。
經常洗手,不用臟手擦眼睛,手帕要經常洗曬。推廣分巾分水,一人一巾。
加強對服務性行業的衛生管理,做好毛巾用具的消毒工作。定期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檢查者的雙手必須每檢查一個人后雙手浸入消毒液中,以防交叉感染。發現沙眼或疑沙,都要進行治療,常用藥物有10~ 30%磺胺醋酰鈉液,0.1%利福平,酞丁胺液或0.5%新 霉素液等。
每日滴3~4次,以2~4周為一個療程, 然后再復查,末愈者繼續復治至治愈為止。治療后一定要嚴格講究個人衛生,以防止再感染。
4.預防沙眼的方法有哪些
沙眼是經常發生在我們周邊的一種眼科疾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困擾,讓我們承受很大的病情折磨,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掌握沙眼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沙眼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1、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曬干;
2、托兒所、學校、工廠等集體單位應分盆分巾或流水洗臉,對沙眼病人應積極治療,避免交叉感染。
3、加強理發室、浴室、旅館等服務行業的衛生管理,嚴格毛巾、臉盆等消毒制度,并注意水源清潔。
沙眼的預防方法有哪些?通過以上的簡單介紹,我們一定要掌握哦!大家只要做好沙眼的預防工作,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那么我們就一定會擁有一雙明亮、健康的雙眼
5.怎樣預防沙眼
、沙眼該怎樣預防?
預防沙眼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又由于沙眼衣原體常附著在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與此分泌物接觸的情況均可造成沙眼傳播感染的機會,因此,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普及衛生知識,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保持面部清潔,不用手揉眼,手巾、手帕要勤洗、曬干;托兒所、學校、工廠等集體單位睡眠區應進行分隔和通風,應分盆分毛巾或流水洗臉,加強理發室、浴室、旅館等服務行業的衛生管理,嚴格毛巾、臉盆等消毒制度;合理處理垃圾,改善廁所環境,減少或消滅蒼蠅,并要注意水源清潔,以阻斷沙眼傳播的途徑,減少感染的傳播,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10、沙眼的藥物治療有哪些?如何用藥物治療和控制沙眼?
抗菌素治療活動性沙眼感染人群是相當重要的,自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早期,沙眼的治療主要依靠長期局部使用四環素。沙眼衣原體對一些抗生素包括磺胺類藥物、紅霉素和四環素敏感。四環素眼膏因其價格低效果可靠,因此得到廣泛使用。四環素在短期降低炎癥性沙眼的患病率和嚴重性是有效的,但這種治療被認為是抑制性的,而不是治愈性的,故需長期使用才能加強其療效。1%四環素眼膏,每日2次,共計6個月。或間斷治療,2次/每日,連續5天/月。或1日/月,連續10天/月,至少連續用藥6個月/年。個體局部使用四環素將導致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消失和繼發性細菌感染的降低。這將短期降低現存的和嚴重的眼部感染,而眼外的衣原體感染并沒有受到影響,眼部會發生自身的再感染。此外,如果在一個經過抗生素治療的社區內,不是所有的感染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療,則衣原體的傳播會重新開始。對于流行地區應采取群體治療和家庭治療,即對活動性沙眼的患者群體或個體/家庭局部抗生素治療,對于嚴重患者應附加全身抗生素治療,最初使用磺胺,但后來被四環素、土霉素或強力霉素所取代。口服四環素:250mg,每天4次,共3周。或強力霉素100mg,每天1次,共3周。對于兒童或孕婦推薦使用紅霉素250 mg,每天4次,共3周。最近在岡比亞、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研究顯示,成人一次性口服1克阿奇霉素對治療沙眼衣原體病有良好的療效,然而阿奇霉素價格昂貴,是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
6.如何預防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的結膜慢性炎癥。具有傳染性,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發病率最高的眼病。常表現為雙眼癢痛 、畏光、眼瞼內有紅赤顆粒等。
沙眼是引起雙眼失明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如不積極治療,任其發展下去,可發生嚴重并發癥。沙眼可引起瞼內翻倒睫、角膜血管翳、眼球干燥,瞼球粘連等癥狀。
沙眼衣原體不僅能引起沙眼,還會對拾卵和輸送卵的功能產生不良影響,進而妨礙妊娠,導致女性不孕。
預防沙眼,應搞好個人衛生及家庭衛生,避免接觸傳染,對服務性場所旅館、浴室、理發、美發等的面巾、浴巾用后應嚴格消毒。做到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曬干。
7.怎樣預防沙眼
■沙眼 1、什么是沙眼? 沙眼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眼病,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
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砂粒,故名沙眼。感染沙眼可以延續數年以致數十年之久,其患病和病變的嚴重程度與環境衛生生活條件密切相關。
解放前我國沙眼患病約為全國的50%以上,建國以來沙眼患病已經明顯下降,但沙眼仍然是我國當前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據1999年在昆明召開的全國沙眼評估與控制研討會報告,我國很多地區沙眼患病率仍然高達20%以上。
如安徽沙眼炎癥達10.2%,沙眼性倒睫達11.5%。四川沙眼性炎癥達20%,沙眼性倒睫為1.2%。
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云南、寧夏、海南沙眼患病率更高,因此沙眼被列為視覺2020消滅可避免盲中的五種眼病之一。 2、沙眼有哪些表現? 沙眼感染早期引起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淚、發癢、異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適感,眼瞼結膜血管充血、**增生、濾泡形成,嚴重者可侵犯角膜而發生角膜血管翳。
角膜上有活動性血管翳時,刺激癥狀變為顯著,視力減退。晚期瞼結膜發生嚴重瘢痕,使睫毛向內倒長形成倒睫。
睫毛持續地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渾濁、白色瘢痕,晚期常因后遺癥,如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及眼球干燥等,癥狀更為明顯,并嚴重影響視力。 3、如何辨認沙眼? 沙眼有5個主要體征。
一個沙眼患者可以同時有一個以上的體征。WHO已經建立了辨認和命名這些體征的簡化分級系統。
⑴沙眼性炎癥—濾泡(TF):這是沙眼第一體征,最常見于兒童,有眼紅、粘性物、眼癢、眼痛等不適,眼瞼結膜面(把眼瞼翻過來看)有稱為濾泡的小白點。 ⑵沙眼性劇烈—炎癥(TI):當上眼瞼結膜面嚴重紅腫、炎癥性增厚使血管模糊時,第二個體征沙眼性劇烈—炎癥(TI)就可以被確認。
⑶沙眼性疤痕(TS):經過反復的感染可見第三個體征即眼瞼的結膜面出現疤痕體征——眼瞼結膜面看起來像白色條紋。 ⑷沙眼性倒睫(TT):當疤痕引起眼瞼內層增厚和眼瞼形態改變時,它向下牽拉睫毛指向眼球,睫毛摩擦角膜,這稱為倒睫,即出現第四個體征沙眼性倒睫(TT)。
⑸角膜混濁(CO):如果倒睫持續摩擦角膜,看起來本應清亮的角膜發白,這就稱為第五體征——角膜混濁。 4、沙眼是如何傳播的? 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過多種不同的途徑由一個人傳播給另一個人。
患沙眼者常有眼紅和粘性分泌物,并且有時流鼻涕,分泌物中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它很容易傳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臉用具和其他所接觸的物品上,當人們緊密接觸時,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過手指、衣物、物品的交互接觸而傳播;當蒼蠅飛到眼睛上尋找水或食物時則把含有眼分泌物(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從一個人攜帶至其他人。以上情況均可造成重復感染,從而增加沙眼炎癥的嚴重程度。
可見,沙眼的傳播與患者的衛生習慣、生活條件、居住環境、營養狀況、醫療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 5、沙眼病情如何演變? 沙眼衣原體僅侵入瞼結膜及穹窿結膜上皮細胞,但引起的病理變化則達深部組織。
潛伏期約為5~2日,通常侵犯雙眼,病人有異物感、畏光、流淚,有很多黏液或黏液性分泌物。沙眼性炎癥位于瞼結膜,開始可見小的略帶白色的圓點狀改變,大小為0.2~2mm,稱其為濾泡。
有時尚可見到紅色點狀損害(**)。在有嚴重炎癥時,由于結膜水腫增厚而使血管模糊,更嚴重者可侵犯角膜而發生角膜血管翳。
瞼結膜充血、水腫、粗糙、**肥大增生急性癥狀數周后可消退,進入慢性期,此時可無任何不適或僅感覺眼部容易疲勞。如果此時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
也就是說,沙眼原發感染,愈后可不留瘢痕。但在流行地區,衛生條件差,常有重復感染。
原發感染已使結膜組織對沙眼衣原體致敏,再遇沙眼衣原體時,則引起遲發超敏反應。沙眼在慢性病程中,常有進行性發作,可能是重復感染的表現。
經過多次的反復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晚期由于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嚴重,使睫毛向內倒長,即形成倒睫。內翻的睫毛摩擦角膜,致角膜損傷,加重角膜渾濁,睫毛持續地磨擦角膜引起白色瘢痕,可導致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除重復感染外,合并其他細菌性感染也使病情加重。 6、沙眼會引起哪些后遺癥? 重癥沙眼常發生以下后遺癥和并發癥: ①沙眼性上瞼下垂:沙眼感染早期即可出現,上瞼提舉無力呈欲睡狀。
在早期是沙眼引起的浸潤、充血、水腫而使上瞼重量增加和米勒氏肌被侵犯所致。晚期則由于米勒氏肌被破壞、瘢痕形成、失去收縮能力而成永久性上瞼下垂。
②瞼內翻倒睫:極為常見,由于結膜瘢痕收縮和瞼板彎曲畸形,使瞼緣向內翻轉,而導致睫毛倒向角膜側生長即倒睫,其刺激角膜引起不適。 ③角膜混濁:角膜是俗稱的黑眼球,嚴重的角膜血管翳及瞼內翻倒睫摩擦角膜以致角膜潰瘍,角膜混濁變白,視力下降。
④瞼球粘連:穹窿部因結膜瘢痕收縮而縮短,甚至完全消失,尤以下方穹窿部為顯著,當牽引下瞼時在眼瞼和眼球間的結膜可見有垂直的皺襞,即為本征。 ⑤實質性結膜干燥癥:由于結膜廣泛結瘢,使杯細胞和副淚腺分泌功能遭到破壞,淚腺管閉塞,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