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菜根譚》中有哪些名句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洪應明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 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洪應明
信人者,人未必盡誠,己則獨誠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詐,己則先詐矣。
——洪應明
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洪應明
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
——洪應明
蛾撲火,火焦蛾,莫謂禍生無本;果種花,花結果,須知福至有因。
——洪應明
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洪應明
聲妓晚景從良,一世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清苦俱非。
——洪應明
忙里要偷閑,須先向閑時討個把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里立個根基。
——洪應明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
——郭沔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洪應明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洪應明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難有禮。
——洪應明
處世不宜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作事不宜令人厭,亦不宜令人喜。
——洪應明
2.《菜根譚》里:形容事情要從簡單處著手的句子
窮當益工,勿失風雅
貧家凈掃地,貧女凈梳頭,景色雖不艷麗,度自是風雅。士君子一當窮 愁寥落,奈何輒自廢馳哉!
【譯文】 一個貧窮的家庭要經常把地打掃得干干凈凈,貧家的女子經常把頭梳得干干凈凈,擺設和穿著雖然算不上豪華艷麗,但是卻能保持一種高雅脫俗的 氣度。因此君子一旦際遇不佳而處于窮困潦倒的時候,為什么要萎靡不振自 暴自棄呢!
【注解】 益工:更努力下功夫。寥落:寂寞不得志。呂溫詩中有“獨臥郡齋寥落意,隔簾微雨濕梨花” 廢馳:應做而不做。王冕《劍歌行》中有“學書學劍俱廢馳”。
【評語】 貧與富是身外物,家貧家富都應保持精神上的超越,人的氣質品性不完全是外界物質所能決定的。貧窮人家雖然身居茅屋草舍,但是假如能把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也會使精神愉快培養出清雅氣象。一個人生長在貧窮人家,所穿的雖都是粗布衣裳,但是如果衣冠整潔儀態大方,精神充實, 舉止有度,自然也能增加高雅氣質。可是卻有一些修養不夠的書生,稍不如 意就怨天尤人,遇到挫折就垂頭喪氣萎靡不振。如此怨天尤人牢騷滿腹,失去風雅,終將一事無成。
看破認真,可負重任
以幻境言,無論功名富 貴,即肢體亦屬委形;以真境言,無論父母兄弟,即萬物皆吾一體。人能看 得破,得,才可以任天下負擔,亦可脫世間之韁鎖。
【譯文】世事變幻無常,不管是功名富貴,即就是自己的四肢軀體也是上天賜給 的;我們超越一切物相來看客觀世界,不論是父母兄弟,甚至連天地間的萬 物也都和我屬于一體。一個人能洞察物質世界的虛偽變幻,又能認得清精神 世界的永恒價值,才可能提負起救世濟民的重任,也只有這樣才能擺脫人間 一切困擾你的枷鎖。
【注解】世相:指社會現象及社會形態。 本體:指事物的根本原理和真象。 幻境:空虛境界。委形:委,賦予,委形,上天賦予我們的形體。例如《列子·天瑞》篇:“吾身非吾有,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真境:是超物質的形而上境界,也就是超越一切物相的境界,這種境界是物我合一永恒不變的。《莊子·齊物論》中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 與我為一。”韁瑣:套在馬脖子上控制馬行動的繩索,比喻人世間的互相牽制。
【評語】 人必須不為外物所累才能保持心靈的安寧、淡泊,但在商品經濟的社會中,追求金錢,講求致富是一種普遍的社會風尚。當人的心靈被金錢所銹蝕, 那么人已經不再是自己精神的主宰者,而完全成為物質文明的被支配者。有 的大款曾感嘆自己是除了錢以外什么都沒有,越是富有,貪圖物質生活享受 越多,精神越是空虛。假如過分強調返樸歸真操守清廉是不現實的,但一個人不講道德情操,一個社會不講精神追求,以至學子放下學業先生丟下教鞭 下海追求金錢致富,那么這種富是畸形的。對一個有作為的人來講,不擺脫 物累而加入世俗的爭逐就不會有為有成。
持身勿輕,用意勿重
士君子持身不可輕,輕則物能撓我,而無悠閑鎮定之趣;用意不可重, 重則我為物泥,而無瀟灑活潑之機。
【譯文】 君子平日待人接物絕對不可輕浮急躁,因為一旦輕浮急躁,就會把事辦槽而受到困擾,這樣自然就會喪失悠閑寧靜的趣味;處理事情不可思前慮后 想得大多,不然就會陷入外界制約,喪失瀟灑旺盛的生機。
【注解】 持身:做人態度、原則。 輕:輕浮,急躁。 擾:困擾、屈服。 泥:拘泥。
【評語】 生活中,我們很欽佩那種在危急關頭臨陣不慌、鎮定自若的大將風度,這種風度決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由于后天的修持。持身不可輕,用意不可重, 可以看作人的性格磨煉。輕重是相對的,一個人做事固然不可過于魯莽,也 不可考慮太多,否則勢將什么大事也做不了,輕與重要把握好適度的原則。
3.菜根譚經典名句
一、經典名句如下:
1,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2,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3,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4,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日月盡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故君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
5,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后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
6,面前的天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身后的惠譯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匱之思。
7,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食。此是涉世一極樂法。
8,交友須帶三分俠氣,作人要存一點素心。
9,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10,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子;天大罪過,當不住一個悔字。
11,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12,事事留個有余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降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召外憂。
13,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13,處世不必邀功,大公俱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14,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澹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15,待小人不難于嚴,而難于不惡;待君子不難于恭,而難于有禮。
16,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二、《菜根譚》簡介:
《菜根譚》是明朝道家隱士,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成書于萬歷年間。作為一部富有漢民族生活倫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體現了漢族傳統道德生活化的傾向。儒家通俗讀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4.《菜根譚》中追求本我的名句
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
[譯文]
對于別人的過失和錯誤應該采取寬恕的態度,而如果錯誤在自己那么就不能寬恕;對于自己遇到的困境和屈辱應當盡量忍受,如果困境和屈辱在別人身上就不能袖手旁觀,忍心不顧。
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遇傾邪私曲之人,以名義氣節激勵之。天下無不入我陶冶中矣。
[譯文]
遇到狡詐不誠實的人,用真誠去感動他;遇到粗暴乖戾的人,用平和去感染他;遇到行為不正自私自利的人,用道義名節去激勵他。那么天下就沒有人不受到我的感化了。
責人者,原無過于有過之中,則情平;責己者,求有過于無過之內,則德進。
[譯文]
對待別人應該寬厚,要善于原諒他人的過錯,把有過錯當作無過錯,這樣相處就能平心靜氣;對待自己應該嚴格,在自己沒有過錯時要能找出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增進自己的品德
和你提的問題有點關系的只想到這些,或許對你有用
5.《菜根譚》名句的事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在物理學方面引起一場大革命。小時候說話很晚,4歲時,父母甚至認準“這個孩子智力發育太慢”。直到9歲,愛因斯坦還不能流利地說話。上學以后,他父親聽老師說:腦筋遲鈍,不善交際,毫無長處。老師們輕蔑地稱他為“笨蛋”。14歲,叔叔征得他父親的允許,開始教他代數和幾何學,努力獲得了成功。
“世界英雄,征服者拿破侖”,大軍事家、法國皇帝拿破侖在學校讀書時,成績也不好,16歲 畢業于巴黎的軍事學校,學習成績只排在第四十二位。據傳記載,他在校學習期間,除數學以外,其它學科的成績都很糟糕。據說,在他一生中,不論是法語,還是 別的外語,他都不能準確地說和寫。他的身材矮小,頭形又長得難看,小時候,他家里所有的人都認為這個孩子不會有什么出息。實際上,幼年時代的拿破侖是一個 任性、粗野的孩子。
丘吉爾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擔任英國首相。
丘吉爾曾因成績差而放棄了考大學的念頭,轉考陸軍士官學校而又兩次落榜,第三次才好不容易考取。
姜尚,名望,呂氏,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東海海濱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后輔佐周武王滅商。因功封于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他是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相傳姜尚的先世為貴族,在舜時為官,因功被封于呂(今河南南陽),故為呂氏,名呂尚。中國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產物,所以“姓”即“女生”,后來在一個姓中又以男性為主有了氏,到春秋戰國以后,氏越來越多,姓和氏逐漸合二為一,就是現在所說的姓氏。
后來家道中落,至姜尚時已淪為貧民。為維持生計,姜尚年輕時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宰牛賣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做過賣酒生意。他雖貧寒,但胸懷大志,勤苦學習,始終不倦地研究、探討治國興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大展宏圖,為國效力。直到暮年,終于遇到了施展才華之機。
6.菜根譚中的一句話
己之情欲不可縱,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適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我看過菜根潭,圍爐夜話,小窗幽記等書,
其中有些話說的挺好的,但是有些話是廢話,假話,這句話無疑是廢話.
這句話意思是說,自己的情感欲望不能放縱,應該進行克制來制止這種感情,方法就是要忍,別人的欲望情感不能拒絕,要盡量的滿足他順從他,方法就是要對別人要求寬松些,現在得人都對自己寬松而對別人嚴格,這樣是不可以的,
忍和恕當然不一樣,忍是一種負重的等待機會崛起的精神,是一種克制,而恕是一種寬容與大度,是一種氣度.兩者不一樣.
我不贊同這中精神,作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把自己和別人看的不一樣,用佛教的道理來說還是著相了,自己又有什么重要的,為什么又要分別對待,如果真的有一種大無畏、公正的、以天下為公的精神,那么自己和別人又有什么分別呢,人啊,對自己也要克制,也要寬恕,就看在什么時候,對別人啊,也要看是什么樣的人。要區分對待,有的大奸大惡之人 ,你寬恕他感化他是沒有用的。
7.菜根譚經典語句
1.弄權一時,凄涼萬古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
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大意】一個堅守道德規范的人,雖然有時會遭受短暫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永久的凄涼。
大凡一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能重視物質以外的精神價值,并且又能顧及到死后的名譽問題。所以他們寧愿承受一時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涼。
2.抱樸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大意】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閱歷雖然很短淺,但是所受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一個飽經事故而閱歷很廣的人,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所以一個有修養的君子,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倒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3.心事宜明,才華須韞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大意】一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沒有一點不可告人之事;一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他的才學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絕對不輕易讓人知道。
4.出污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而不用者為尤高。【大意】權利和財勢,以不接近這些的人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為清白;權謀術數,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為高明了。
5.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大意】一個人的耳朵假若能常聽些不中聽的話,心里經常想些不如意的事,這才是敦品勵德的好教訓。反之,若每句話都好聽,每件事都很稱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劇毒之中了。
6.和氣致祥,喜神多瑞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大意】在狂風暴雨的天氣中,連飛禽都感到哀傷憂慮;在晴空萬里的日子里,連草木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由此可見,天地之間不可以一天沒有和祥之氣,而人間也不可以一天沒有歡欣之氣。
7.淡中知真味,常里識英奇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大意】美酒佳肴和大魚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實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飯;標奇立異,超凡絕俗的人,都不算人間真正的偉人,其實真正的偉人只是那些平凡無奇的人。
8.閑時吃緊,忙里悠閑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日月盡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故君子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大意】恰如我們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動也不動,其實天地的活動一時一刻也沒停止。
早晨旭日東升,傍晚明月當空,可見日月晝夜都在奔馳,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卻是永恒不變的。所以一個聰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閑暇時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應付意想不到的變化,忙碌時也要做到忙里偷閑,享受一點生活中的樂趣。
9.靜中觀心,真妄畢見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于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于此中得大慚忸。【大意】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自己獨自靜靜坐著觀察自己的內心,才會發現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當此真心流露之際,覺得精神十分舒暢,應用自在之機油然而生;若這種真心能常有該多好,可希望之心偏偏難以全消,于是心靈會感覺慚愧不安,到最后才幡然悔悟而有改過向善的意念出現。
10.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后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大意】被當政者垂恩重用往往會招來禍患,所以一個人從政時不可過分貪戀權位,應抱有“見好就收”、“急流勇退”的態度;不過有時遭受小小的挫折,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因此遭受不如意的事打擊時,千萬不可罷休,不再繼續奮斗。
11.澹泊明志,肥甘喪節蔾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志以澹泊明,而節從肥甘喪也。
【大意】能夠忍受吃粗茶淡飯的人,他們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純玉一般沌白;而講求穿華美衣服、吃山珍海味的人,他們大多都甘愿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為一個人的志氣要在清心寡欲的狀態下才能表現出來,而一個人的節操都在貪圖物欲享受中喪失怠盡。
12.眼前放得寬大,死后恩澤悠長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身后的恩惠要留流得久,使人有不匱之恩。【大意】一個人眼前待人處事的態度要放得寬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對你有不平的牢騷;至于死后留給子孫與后人的恩澤,則要把眼光放得很遠,才會使子孫萬代永遠懷念。
13.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大意】在狹窄的路上行走時,要留一點余地給別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時,要留出三分讓給別人吃;這就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最安全的方法。
14.脫俗成名,超凡入圣作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功夫,滅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菜根譚中簡短的名句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