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親子閱讀讀后感家長的話怎么寫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親子活動是少之再少,大多是父母長期工作,工作下班后又給料理飯菜,而孩子放學就是做作業,根本沒有一點時間來陪孩子,更不要說在一起學習讀書了,所以這次學校組織親子共讀,我們要好好珍惜.讀書,是人生的一大積累,它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錘煉頑強拼搏的意志,更能豐富課外知識與大腦的智慧積累,它可能影響我們新一代的一生.一個不重視讀書的學生,是一個難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關心孩子學習的家長,是一個不稱職的家長.由于工作的關系,我并不能做到每天陪兒子共讀,但我每星期至少能陪孩子兩次共讀.自從開始親子共讀,在與兒子的一同閱讀、一同學習中,我又重新找回了那種美妙與神奇,每次親子共讀都是樂在其中,回味無窮!我們在讀《魯濱孫漂流記》的故事時,一起享受書中人物的喜怒與哀樂,一起感受到主人公頑強不息的精神和超強的生存能力,給孩子講解碰到困難時,要象魯濱孫在困難環境中頑強不息的精神,不可以遇到困難就逃避,而是想方設法的去克服解決它.我在欣賞孩子的成長中也收獲了快樂,書中的童真童趣拂去了我心靈上的塵埃,讓我有幸走進孩子的世界,懂得如何去親近這些純真的天使.。
2.親子共讀心得體會
[親子共讀心得體會][教師節作文 ]我們這個家庭是一個伴著濃濃書香的快樂之家,我們崇尚快樂讀書,親子共讀心得體會。
我們的讀書口號是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這次學校開展親子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
在親子閱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一是固定讀書時間。
我們把晚上八點半至九點作為親子閱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里,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做完了家里的雜務,關閉電視和電腦,全家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二是選擇讀書姿勢。
我們采取了依偎的親子方式,在舒適的床上或沙發上,讓孩子依偎著家長,家長用手攬著孩子,不時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小臉蛋,營造具有濃郁親情的讀書氛圍。三是注意讀書的語調。
我們在為孩子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讀,放慢閱讀節奏。四是做好導讀準備。
根據孩子的讀書水平,將全書劃分精讀、選讀、略讀的不同區域,重點為孩子閱讀書中的精華內容,因為閱讀時間不長,還要注意編排,閱讀時不妨找一個留有懸念的地方停下來。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讀書的趣味性。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就是和智者對話,讀書是心靈的旅行。
我們在親子閱讀中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閱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良好的習慣。以后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讀書、求索和創造的熱情,使孩子們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現在每個家庭里都是只有一個孩子,又處于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所以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積極,知識豐富,思維活躍。但是,怎么樣才能做到這些呢?單就讀書這一項,我的體會是: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在書中感受故事的精彩,詞語的優美,一起回味歷史的厚重沉淀,體驗自然的美妙天成,探索科學的新奇和不可預知,讓孩子感受到讀書的樂趣。
因此孩子在上幼兒園的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一個快樂書蟲,家庭制造的計劃。我的目標是讓未來的書蟲與書籍親近,品嘗書籍帶來的甜美感受。
書蟲是最快樂的,書蟲可以從書中體驗快樂,那里有前人與今人的故事,美麗的詩行,人類亙古的思考,充滿勇氣和睿智的探索,奇妙動人的幻想,還有神奇的萬千世界。當然除了美麗和歡樂,也有丑陋和悲哀,還有一面面警世的鏡子,照著人世間的丑惡、齷齪與凄涼。
合上書,無論曾經歡笑還是哭泣,沉思還是暢懷,憤懣還是激昂,只有一個詞匯能準確描述書蟲的感受,那就是:快樂!小時候,我就特別喜歡聽媽媽講故事。一個故事,要媽媽講上三五遍,每一次,我都會被書中的故事深深打動。
讀書帶給我最雋永的樂趣,讀書帶給我豐富的世界,讓我用善良和純真的目光看待一切。當我成了一名母親以后,我也希望我的孩子用他們善良可愛的童心在書中品味這個世界,教會了他們識別善與惡,教會了他們去行善,去痛恨邪惡。
讓他們從書中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真,善,美;從書中體會到了博愛。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并以此為出發點,找一些相關的,充滿童趣的書藉,和孩子共同閱讀,慢慢地孩子的知識面會變得開闊起來,思路會變得活躍起來,當碰到問題,會提出許多的為什么,而為了解決這許多的為什么,他就愿意去看更多的書,就近一步激發了他看書的舉趣,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他以前不感興趣的領域,探索的樂趣,拓寬了他的舉趣面,以此類推,形成良好的循環。
對每個孩子來說,書本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為他們提供了無盡的想象,教師節作文《親子共讀心得體會》。我們作為家長所要做的就是正確引領孩子去閱讀,讓他們發現閱讀是一種有趣的、愉快的經歷。
激發他們讀書的欲望,以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是我們做家長的責任。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共同來讀書,在充滿親情的氛圍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沉醉于書的世界里,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快樂!書,使我們家長由對孩子教育的無知變為略知一二,使我們自己的事業起飛,使我們與孩子有共同的話題。
在一個充滿積極向上,樂于學習,與書為伴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是快樂,健康、自立、博學的。在閱讀的過程中,要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或者也可以不急著回答,反而提一些問題要他回答,啟發他主動思考,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意見,哪怕他的想法是粗淺的,偏頗的,也不要粗暴而簡單的否定,有許多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答案。
可以耐心的解釋,可以激烈的討論,彼此用自己的觀點去說服對方,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向縱深發展,倘若相持不下,可以一起再查資料,再看書,尋求最佳答案,這樣可以使他接受的心悅誠服而又自然而然。此時,家長也增長了以前沒有關注的或者沒有興趣的知識,達到了和孩子一起積累一起成長的目的。
一起讀書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家長和孩子共同經歷著書藉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家長和孩子貼的更近,彼此間沒有隔閡,象朋友那樣親密無間無話不談,可以零距。
3.親子閱讀感言怎么寫30個字
親子閱讀感言的寫作思路主要從具體的親子閱讀實踐展開,對親子閱讀這件事情對詳細論述,然后說明從中獲得的啟示。
正文
閱讀可以開拓孩子的想象力、啟發孩子的思考力、提高孩子作文的語感、培養孩子情商, 所以我覺得老師布置的“親子閱讀活動”真的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
以前自己總是忙于工作,沒顧得上陪孩子好好的看看幼兒書籍,這次的親子閱讀活動我決定在晚飯后與孩子一起閱讀圖畫書、一起朗讀拼音繪本,一起在智趣書里走迷宮。
雖然有些內容孩子不是很明白,可是在共同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孩子的一些心思、一些愛好、一些感悟,一些想法。
親子閱讀貴在持之以恒。多些時間給孩子,少些時間給電腦、電視和手機,少些時間做家務。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所以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給予我們的孩子。
其實孩子也不會剝奪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著他閱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應該去糾正、灌輸孩子對圖畫書的理解,我應該學著如何引導他去理解,讓他自己去發現、去感受。
4.親子閱讀感受50字家長發言稿
親子閱讀體會
有一天,巫XX媽媽躺在沙發上小憩,她從房間里拿出毛毯給媽媽蓋上,嘴里還嘀咕著“媽媽別著涼了”。看著她那么的懂事,還學會會體貼人了,讓我欣喜無比,可以說這除了學校老師的教導外,還得益于親子閱讀。
巫XX從小就比較喜歡閱讀,幼兒時愛聽讀,上學識字后愛看書讀,她從書上習得的可真多。自松濤小學開展親子讀書活動以來,她就更熱愛閱讀了,真正做到了“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親子共讀的好處真不少,在此我就擇幾點談談。
一是提供了又一個交流的平臺,利于我們和孩子建立親密關系。
我工作比較忙,常出差,她媽媽工作也忙。一次,我和她媽媽在偶然間掐算時間,驚覺平時與她在家中接觸的時間是如此之少!所以在開了個家庭會議后我們決定:無論平日時間再怎么緊,都要抽空與她共讀一本書,從讀書活動中增進與她的情感交流,建立親密關系,彌補陪伴時間偏少的遺憾。與她共讀后,我們的話題增多了,她更像只小麻雀,在家里嘰嘰喳喳個不停。聽著她“匯報”的學校一樁樁一件件有趣的事情,我們倍感當初決定的英明了。
二是保持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愛讀并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
親子閱讀可不僅僅是陪著讀,陪要出效果,還要做父母的多花心思,讓孩子愛讀、樂讀。巫XX和別的孩子一樣,天生就愛玩,專注力不持久。為了讓她愛讀,我通常先選擇好閱讀的契機,從不讓她在游戲、運動和閱讀等幾個活動中讓她做艱難的選擇。我們的讀書時間沒有固定,常常是定在滿足了她游戲玩耍之后或定在做完她喜歡的運動之余。我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全身心地投入閱讀的情境中,享受到閱讀的樂趣。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讀的質量要比數量重要得多,保持孩子的興趣比什么都重要。實踐證明,這種閱讀的方式讓巫方怡感覺自己什么都沒錯過,什么都得到了滿足,在這個前提下她的閱讀興趣得到了很好的保持還有了很大的提高,讀書達到近乎“廢寢忘食”的地步,叫這只小書蟲吃飯常要催上好幾遍。
三是適時引導,幫助選讀,做到寓教于讀。
因為現在的書籍名目品種繁多,不分類型的話,孩子讀的書就比較雜,此時父母的適時引導,幫助把關就顯得重要了。況且孩子在不斷長大,情緒稍有變化,小心眼里也許有了“秘密”父母也無從了解,此時引導與選讀就幫助父母解決了難題。
記得一段時間,她總捧著《蠟筆小新》《爆笑校園》等書看得不亦樂乎,雖然我并不喜歡她看這類書,但我并沒有立即喝止她不許讀,而是在晚上給她講睡前故事時給她滲透,讓她自己頓悟而有所改變。一天晚上講故事時,我特意賣關子,告訴她有那么個人,他到達一個國家時要一萬五千匹馬才能拉動他,當他到達另一個國家時,他又成了最可憎的小毒蟲,你想知道是誰嗎?而且在那本書里的飛島國竟然有科學家想把糞便還原成食物……孩子的好奇心立刻被調動了起來,第二天立即嚷嚷著要我給她看這本書,自然而然地,那些我并不喜歡她看的那些書就靠邊站了。
從那以后,我就時不時地給她推薦不同的書目,她也就有選擇性地讀著書。讀的過程中我們常會討論文章里的人物或事件,讓她不再簡單地以“好人”或“壞人”來平面化地評價一個人。當發現她情緒不大對時,我會以故事的方式讓她借鑒別人的處理經驗,學會客觀辨證地看待人和事,學會待人處世,她的心胸也不斷開闊。
有時她提及在哪次哪次事情里她吃了點虧,我問她怎么處理的。她說為了同學的情誼,為了班級的榮譽,為了學校的利益,她不計較,因為一個人心中要有別人,有集體。看到她如此的“小大人”,我真的很是吃驚,但當我看到她能在我們的幫助下自我調適的時候,我真的很開心。因為這些能力的習得除了要感謝學校老師的耐心教導之外,我覺得是有益的書籍讓孩子知書識禮,學會了處理日常小事。
我們決定,今后要堅持抽時間和孩子一起快樂地讀書,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著良好閱讀習慣的快樂小書蟲!
5.親子閱讀感言怎么寫30個字
女兒放學回家后,告訴我要寫一篇“親子閱讀”的感受,我心里感到很慚愧,因為工作原因,作為孩子的母親,我對孩子的關心很少,每個周一至周五的白天,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學校和小飯桌度過,因我深知讀書的重要性,所以每天晚上,我都會盡量擠出一點時間,與孩子共同讀書、學習,來開闊孩子的視野,親子閱讀感想。
下面我說一下我對親子閱讀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我經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我認為首先應該讓孩子知道讀書的重要性,通過讀書,可以知道想知道的東西。
如:女兒對我說,“媽媽,鱷魚看上去那么兇,可是為什么它看到獵物會哭呢?”我故作深思狀,“為什么呢?為什么呢,去,把那本十萬個為什么拿來,我們一塊找找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會讓兇殘的鱷魚流淚。”我倆找到答案后,我會故意大聲說“噢,多虧了這本書啊,看來書里什么都有啊,以后還要多看書啊!”我也會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故事,有時講著講著,正當孩子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我就故意忘記了具體內容,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嚷嚷著趕緊講,我就拿過故事書來,找到正在講的故事,然后給孩子讀起來,原先孩子不大認字的時候,我讀,現在她嫌我讀得慢,每當這個時候,她就索興自己讀,久而久知,她就會以為書中什么都有,也就基本上理解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真正含義,心得體會其次讓孩子知道如何讀書。
起初,孩子看書翻來翻去,有時真的是一目十行,這時我就不動聲色地等她看一段時間后,問她這篇文章或者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啊?講的是什么內容啊?主人公為什么會這樣啊?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啊?結果怎么樣啊……?問得她一愣一愣的,為了給我講出故事的內容,她只能耐心一點看,認真一點看,這樣一來呢,她不光能把故事講完整,還能把一些好的詞語或者句子記下來,這樣還提高了她自身的寫作(寫日記、寫作文)的能力。另外,我覺得家長有必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就象教室里寫得“進門就讀書,提筆就練字”的標語一樣,給孩子布置一個溫馨的書屋,一看就是學習陣地,一進去就想讀書、學習,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在親情的氛圍中學習,書的海洋里遨游,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和孩子一起閱讀,和孩子一起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
6.親子閱讀感言
親子閱讀是和孩子一起交流,感言可以從自身的孩子的角度去寫,把雙方的體驗效果寫出來,例子如下:1、親子閱讀使我與孩子得到了很好的溝通與交流,同時也讓我體會到了兒童文學的魅力,拉近了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而孩子也將在知識的海洋中開闊自我的視野。2、經過“親子共讀”,孩子的閱讀興趣變得濃郁了,閱讀水平和語言表達本事也在逐步提高了,讓我與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溝通和交流,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情緒發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3、對于家長而言,經過和孩子一齊讀書,不僅僅自我學到了知識,也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讀書學習的好環境和好氛圍,更重要的是親子共讀筑起了一道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橋梁。4、對于家長而言,經過和孩子一齊讀書,不僅僅自我學到了知識,也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讀書學習的好環境和好氛圍,更重要的是親子共讀筑起了一道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橋梁,讓我們和孩子都受益匪淺。
5、不在乎時長的,讀書只是陪伴孩子的一種方式,僅有你們都投入且喜歡。6、我們應當尊重孩子的想法,很多事情都放手讓孩子做選擇。
我們不期望自我的孩子能像哥尼流那樣去影響改變別人,但能夠引導孩子做真實個性而精彩的自我。7、共讀是通往孩子心靈的橋梁,經過這座橋梁,我們學習了知識,更收獲了真情和愛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幼兒園親子閱讀簡短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