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想聽壁櫥里的冒險繪本故事,我不會講怎么辦
壁櫥里的冒險繪本故事 好好聽故事網 作 者:[日]古田足日,[日]田煙精一 著,彭懿 譯 出 版 社:南海出版社 櫻花幼兒園里有兩樣可怕的東西,一個是壁櫥,另一個是鼠外婆。闖禍的悟志和明哲被關進壁櫥后,在里面經歷了一趟不可思議的冒險。他們和鼠外婆展開一場大戰,憑著勇氣、決心和友誼,攜手沖出地下的世界,又回到了壁櫥里。 《壁櫥里的冒險》是一本讓人思考友情、思考孩子對大人的抵抗、思考許許多多事情的優秀之作,包括了太多孩子們喜歡的東西:恐怖、冒險……所以古田足日說他才寫到一半,就預感到孩子們會喜歡這個故事了。他40多年前的這個預感沒有落空,直到現在,它還在暢銷。據說在日本,孩子們一聽完這個故事,就會一窩蜂地去占領壁櫥。
壁櫥里的冒險繪本故事
2.簡短的探險故事
1911年12月14日,挪威人羅爾德-亞孟森征服了南極,從而兩極的探索活動開始了一個偉大的紀元。
一個月之后,他的英國對手,羅伯特-斯科特也在一個月后到達南極點。然而不幸的是,在回程的路上,斯科特和他同行的四人全部因為饑餓和嚴寒而犧牲,當時,他們離下一個供給站僅僅幾英里的距離。
從此,斯科特成了一個傳奇,一個英國人心目中的英雄象征;而真正的勝利者,亞孟森卻為人們輕蔑、不屑。同樣的經歷,卻帶來如此強烈的反差。
或許,這個現實的故事也暗合了大多數故事中英雄必死的結局規律。 回答者:不吃人的狼 - 經理 五級 5-17 21:04 1911年12月14日,挪威人羅爾德-亞孟森征服了南極,從而兩極的探索活動開始了一個偉大的紀元。
一個月之后,他的英國對手,羅伯特-斯科特也在一個月后到達南極點。然而不幸的是,在回程的路上,斯科特和他同行的四人全部因為饑餓和嚴寒而犧牲,當時,他們離下一個供給站僅僅幾英里的距離。
從此,斯科特成了一個傳奇,一個英國人心目中的英雄象征;而真正的勝利者,亞孟森卻為人們輕蔑、不屑。同樣的經歷,卻帶來如此強烈的反差。
或許,這個現實的故事也暗合了大多數故事中英雄必死的結局規律。 回答者:meiyoutianli - 試用期 一級 5-18 09:33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有6位神奇的探險家,他們的探險行動,也許改變了整個世界! 在今天看來,這些小故事和那些可怕的經歷更像一部系列劇(其中的一些,確實被拍成了電影或電視):無論是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還是在干旱炎熱的沙漠里,這6位無畏的探險家,勇敢地面對一切,最終發現了地球上那些原來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如果你認為他們沒什么了不起——只不過是有人與獅子搏斗,有人吞下老鼠……那么,如果有膽量的話,你也去探險吧! …… 龐斯·德·利昂:發現“陽光國度” 探險成果:發現佛羅里達 時 間:1513年 …… 曾經有一個傳說,有一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一個嘗到不老泉的人,將得到財富、名譽和再次年輕的機會。但問題是,沒有人知道這傳說中的泉水到底在哪里。
西班牙探險家龐斯·德·利昂從南美洲啟航,一直走到土耳其島和圣·薩瓦多島,也沒有找到。雖然龐斯沒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為第一個踏上這片土地、并將它命名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佛羅里達)的歐洲人,他的確獲得了財富和名譽。
馬克·波羅:走進中國 探險成果:最早考察中國的歐洲人之一 時 間:始于1271年 在中世紀,當其他小伙伴還沉迷于彈子游戲時,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問他:要不要同他們一起騎馬從意大利旅行到中國。現在,讓我們看看真正不可思議的事吧:這個熱愛冒險的17歲男孩,竟然毫不猶豫答應了! 馬可說,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仿佛聽到了死神的召喚。
但是,當他到達龐大而輝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時,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一切都那么神奇:可以買東西的紙(幣)、色彩艷麗的紋身,像神話中獨角獸一樣的犀牛… 馬可把這次旅行寫成了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馬可·波羅游記》。
后來,就是這本書喚起了另一名意大利青年的冒險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佛迪南·麥哲倫:環球旅行 探險成果:進行了第一次環球航行 時 間:始于1519年 在佛迪南·麥哲倫的時代,人們相信地球是圓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通過環球旅行來證明這個事實。
于是,證明地球形狀這件事,就成了麥哲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可怕的暴風雨幾乎使他的船隊覆沒。
由于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隊員們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饑。3年過去了,只有5艘船勝利到達終點,就是這些船帶回了第一批環球航行的勇士們。
大衛·立文斯頓:“闖”入非洲 探險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時 間:1841年至1873年 對于蘇格蘭博士、傳教士大衛·立文斯頓來說,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著實現了他自己的夢想。他曾與獅子搏斗并差點失去一條手臂;他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并以英國女王的名字將它命名為“維多利亞”。
他在尋找尼羅河源頭的路上失明了。5年后,新聞記者亨利·斯丹在一個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頓博士,并提出了著名的口號:“立文斯頓博士,我想我做!”這句口號,激勵了無數后來的探險家。
羅伯特·皮爾瑞:到達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北極 時 間:1909年 羅伯特·皮爾瑞和他信賴的伙伴馬瑟·漢森(另一個天才探險家),以及其他4名隊員一起向北前進。前往北極的途中,他們鏟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著極其寒冷的天氣,遭遇過漫無邊際的大霧——那大霧仿佛是整個北美大草原燃燒冒出的黑煙。
當他們最終到達北極時,衣衫破爛的皮爾瑞激動萬分,他揮舞著妻子親手縫制的美國國旗,真實地感覺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頂端。 羅德·阿蒙森:到達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南極 時 間:1911年 在向北極航行的途中,羅德·阿蒙森突然決定前往南極。
因為他認為,比起考察已經被開發的土地,成為首先到達南極的人更“酷”。“我將在那里戰勝你!”阿蒙森把這個消息傳給了他的競爭者——正在前往南極途中的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
3.要簡短的探險故事
探險家的故事
(一)魏格納的故事
魏格納于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國柏林,從小就喜歡幻想和冒險,童年時就喜愛讀探險家的故事,英國著名探險家約翰·富蘭克林成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為了給將來探險做準備。他攻讀氣象學。1905年,25歲的魏格納獲得了氣象學博士學位。
1906年,他終于實現了少年時代的遠大理想,加人了著名的丹麥探險隊,來到了格陵蘭島,從事氣象和冰川調查。
為了找到更多的證據,1930年4月,魏格納率領一支探險隊,迎著北極的暴風雪,第4次登上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數人失去了勇氣,只有他和另外兩個追隨者繼續前進,終于勝利地到達了中部的愛斯密特基地。
11月1 日,他在慶祝自己50歲的生日后冒險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蹤跡。直至第二年4月才發現他的尸體。他凍得像石頭一樣與冰河渾然一體了。
(二)馬可·波羅的故事
馬可·波羅出身于旅行世家。他的父親尼科洛和叔叔馬泰奧都是威尼斯商人。他倆于13世紀60年代因經商到了中國。1271年,兩人再度出訪,并帶年輕的馬可一起前往。他們到了中國,進宮覲見蒙古族統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們在中國逗留了24年,經商發了大財。馬可·波羅贏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遠行中國各地,并到過印度、緬甸、錫蘭(今斯里蘭卡)以及東南亞等地。
(三)麥哲倫的故事
死亡剝奪了麥哲倫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探險家的榮譽。1519年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領探險隊尋找到通往東印度群島的香料群島這一西行路線,西行橫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風平浪靜,但后來情形開始惡化。船隊中有一艘船遇風暴失事。接著幾名船長密謀反對他。有一艘船調頭返航。麥哲倫將謀 反者中的一名處死,將兩名棄留在荒涼的海灘上后,又揚帆啟航。 當船隊抵達馬里亞納群島時,當地居民向他們發起了攻擊。在一次與菲律賓麥克坦島上部落的交戰中,麥哲倫陣亡。
(四)哥倫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熱那亞港,14歲時就到海上生活。他通過對地圖和書本的學習和研究后確信,向西橫越大西洋航行能到達亞洲。
(五)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險史上獲得了兩個“第一”:第一個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個到達南極。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險隊開始遠航尋找西北航道。整隊人馬在深入北極圈的威廉王島上安營扎寨,度過了兩個冬季,并在馬更些島上又度過了一個冬季。他們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達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險家弗里喬夫·南森的“弗拉姆號”船離開挪威,前往南極。1911年10月20 日,他趕在他的英國競爭對手斯科特船長前,從羅斯冰架東端的基地出發,于1911年12月14抵達南極。
F.D.G
May.10th
4.2個簡短的探險故事
探險家的故事(一)魏格納的故事魏格納于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國柏林,從小就喜歡幻想和冒險,童年時就喜愛讀探險家的故事,英國著名探險家約翰·富蘭克林成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為了給將來探險做準備。他攻讀氣象學。
1905年,25歲的魏格納獲得了氣象學博士學位。1906年,他終于實現了少年時代的遠大理想,加人了著名的丹麥探險隊,來到了格陵蘭島,從事氣象和冰川調查。
為了找到更多的證據,1930年4月,魏格納率領一支探險隊,迎著北極的暴風雪,第4次登上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數人失去了勇氣,只有他和另外兩個追隨者繼續前進,終于勝利地到達了中部的愛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慶祝自己50歲的生日后冒險返回西海岸基地。
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蹤跡。直至第二年4月才發現他的尸體。
他凍得像石頭一樣與冰河渾然一體了。(二)馬可·波羅的故事馬可·波羅出身于旅行世家。
他的父親尼科洛和叔叔馬泰奧都是威尼斯商人。他倆于13世紀60年代因經商到了中國。
1271年,兩人再度出訪,并帶年輕的馬可一起前往。他們到了中國,進宮覲見蒙古族統治者----元世祖忽必烈。
他們在中國逗留了24年,經商發了大財。馬可·波羅贏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遠行中國各地,并到過印度、緬甸、錫蘭(今斯里蘭卡)以及東南亞等地。
附:馬可·波羅的故事馬可·波羅歷險記(第一集):魔幣被竊故事發生在七百多年前,意大利航海家馬可·波羅即將卸任回國,中國古城香都國王忽必烈汗召見宰相福林,命他去寶庫取一枚魔力金幣,準備贈予馬可,不料早有叛意的福林竊走了那枚金幣,逃之夭夭。忽必烈汗遂將胸前的另一枚金幣一掰為二,將半枚交給馬可馬可·波羅歷險記(第二集):家族秘密若干年后的一個夜晚,爺爺發現東方出現了一顆耀眼的新星,便決意將家族的秘密告訴年輕的馬可,交給他珍藏的半枚金幣,囑咐他準備遠航去中國香都,探索那半枚魔力金幣的奧秘。
馬可·波羅歷險記(第三集):叛臣逼婚福林篡奪了香都的王位,狂喜不已。他濫施淫威,逼迫荷花公主與他成婚,這樣他才能成為合法的君王。
然而公主堅貞不屈。她仰望星空,盼望救星的到來。
馬可·波羅歷險記(第四集):海上風暴福林惱羞成怒將荷花公主關進了塔樓。又借助火神的威力在海上掀起了狂風巨浪,把馬可的帆船沉入海底。
海鷗瑞杰憤怒呵斥:“你以大欺小算什么本事!”馬可·波羅歷險記(第五集):身陷海盜爺爺的囑咐喚醒了馬可,他頑強地與海浪搏斗,被一艘大船救起。不料這是一艘被海盜侵占的戰艦,馬可在船上淪為苦力,而海盜船長垂涎的卻是馬可脖子上掛著的半枚金幣。
(三)麥哲倫的故事死亡剝奪了麥哲倫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探險家的榮譽。1519年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領探險隊尋找到通往東印度群島的香料群島這一西行路線,西行橫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風平浪靜,但后來情形開始惡化。
船隊中有一艘船遇風暴失事。接著幾名船長密謀反對他。
有一艘船調頭返航。麥哲倫將謀 反者中的一名處死,將兩名棄留在荒涼的海灘上后,又揚帆啟航。
當船隊抵達馬里亞納群島時,當地居民向他們發起了攻擊。在一次與菲律賓麥克坦島上部落的交戰中,麥哲倫陣亡。
(四)哥倫布的故事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熱那亞港,14歲時就到海上生活。他通過對地圖和書本的學習和研究后確信,向西橫越大西洋航行能到達亞洲。
(五)阿蒙森的故事阿蒙森在探險史上獲得了兩個“第一”:第一個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個到達南極。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險隊開始遠航尋找西北航道。
整隊人馬在深入北極圈的威廉王島上安營扎寨,度過了兩個冬季,并在馬更些島上又度過了一個冬季。他們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達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險家弗里喬夫·南森的“弗拉姆號”船離開挪威,前往南極。1911年10月20 日,他趕在他的英國競爭對手斯科特船長前,從羅斯冰架東端的基地出發,于1911年12月14抵達南極。
作者: eali 2007-1-13 23:16 回復此發言--------------------------------------------------------------------------------2 探險家的故事羅阿爾德·阿蒙森是最早飛越北極的兩位探險家之一。1926年,他和意大利探險家烏姆伯托·諾畢爾乘飛艇繞行北極兩圈。
在兩年后另一次北極上空的飛行中,諾畢爾的飛艇與另一飛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則在尋找諾畢爾的過程中失蹤。(六)張騫的故事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前往大月氏國。
他的使 命是幫助該地區人民起來抵抗侵略者。張騫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獲釋后再度前往中國以西的地方探險。
他的旅行路線經過阿富汗。當時尚無人到過中國以西這么遠的地方。
因此,張騫給皇帝帶回了中國第一次聽到的關于印度、中東以及歐洲諸國的消息。張騫是第一位橫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國人,后來是中國商人帶著絲綢和玉石,沿張騫所經過的路線,翻山越嶺來到中國西北并穿過了戈壁沙漠。
這條路線后來被稱為“絲綢之路”。(七)玄奘的故事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發源地印度取經的和尚。
他從中國出發,旅途歷時。
5.誰有關于“歷險經歷”的文章 要超短篇的
西瓜子歷險記
我是一顆西瓜子,小名叫粒粒。我住在西瓜媽媽的肚子里,周圍有那么多兄弟姐妹,我巴不得快快離開,到一個只有我一個人的地方。
有一天,我正在會周公,只聽“咔嚓”一聲,我一睜開眼,強烈的光芒立刻刺得我的眼生痛——西瓜媽媽被切開了!只見一個小女孩捧起了我身處的這塊瓜,黑暗向我襲來……
四周一片漆黑。過了一會兒,我的眼睛適應了這里的光線,我看見了周圍的一切:西瓜媽媽的身體被弄成了一團團粘在一起的物體,原來的紅潤由慘白代替了。我的耳邊有一陣轟鳴的聲音,震得耳朵發疼。我驚恐地發現,我處在牙齒的中間,隨時都有可能粉身碎骨!我拼命向前擠,終于混入其它團狀物中,從一條黑暗通道滑了下去。
“撲通”一聲,我終于掉了下來,站在了一塊平地上。這是哪兒?我正疑惑著,忽然腳下的“平地”動了起來,我不由自主地慢慢向前移動。我恍然大悟:這是胃!我感到有許多粘糊糊的東西包圍著我,還有一股酸酸的液體,想必是胃液吧?真惡心!
仿佛過了幾億年,我終于離開了胃,來到了小腸。小腸里呈皺褶狀,有無數個絨毛狀物突起,那是用于吸收營養的。我警惕著,隨時防備著“突然襲擊”。小腸不斷地蠕動著,我在里面拐來拐去,不知拐了多少個彎,我終于逃出了那七米多的小腸。緊接著我又墜入了大腸里,大腸長約1.5米,雖然沒有突起物,但是卻有粘膜。流出的少量粘膜弄得我臟兮兮的,我又累又氣,慢慢睡著了……
我被一陣嘰嘰喳喳的聲音吵醒,發現我竟在天上飛著——小鳥銜著我!我為逃出生天感到慶幸,卻不知以后的命運如何。一會兒,小鳥松開了口,我從空中飄落,掉進了一片柔軟的土地。至少,我不用擔心再進入誰的肚子了,我要好好睡一覺,說不定一覺醒來,我也會成為西瓜媽媽,我的孩子也會去歷險……
6.湯姆的神奇歷險作文300字
一
從前有一個孩子叫大拇指湯姆,他長得只有拇指這么大,他有一個爸爸,是個補鍋匠,父子倆住在一個叫光明村的村子里,每天靠補鍋來賺錢。
二
一天,光明村上方出現了許多來自黑暗城堡的妖怪們,其中,領頭的是黑暗之王。
黑暗之王是個吃人的妖怪,他的眼睛閃著綠光,他的嘴巴里長著尖尖的牙齒,手上隨時能長出鋒利的刀,全身都是黑色的。
村民們驚慌失措,害怕的發抖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黑暗之王對妖精們說“:把年輕人都抓回去!”
妖精們把年輕人抓走后,就飛得無影無蹤了。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
三
湯姆很生氣,決定要就會大家和父親,就找來好朋友錫兵,和他一起出發了。
湯姆和錫兵歷盡千難萬險,終于走到了離黑暗城堡不遠的樹林里,一位美麗的小仙女走了過來,
“你們要去黑暗城堡嗎?”
“是的。”湯姆說,“:我們要去就村民們。”
“那好吧,我就送你兩件寶貝,它會幫你的。”
“ 謝謝你,小仙女。”
不一會兒,小仙女消失了,只留下了一只老鼠和一個魔法棒。湯姆就帶著它們一起去黑暗城堡了······
7.梁實秋寫的《雅舍》的梗概,簡短的
1、記敘我住的“雅舍”最是經濟(雖不能蔽風雨,卻有它的個性);
2、記敘“雅舍”的地點荒涼(個性之一);
3、記敘“雅舍”的(人、鼠、蚊)三聲(個性之二);
4、記敘“雅舍”的三景.(月夜幽絕、細雨有趣、大雨惶悚——個性之三);
5、記敘“雅舍”的陳設(簡樸)(個性之四);
6、抒寫“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
7、說明“雅舍小品”的寫作因緣。
擴展資料:
語言特色賞析:
(一)駢散相間。作者喜用排偶,對偶、排比句式,幾乎每段都有,或鋪敘,或描寫,異彩紛呈。這些排偶句顯示了很強的文學功力,語言老到,文采斐然。作者又善于將整句與散句配合使用,奇偶互見,駢散相宜,行文活潑,舒卷自如,恰如行云流水,姿態橫生。
(二)雅俗共存。梁文的主流詞匯是典雅的書面詞藻,梁先生深厚的古文修養,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而從全篇來看,精致、雅馴的書面語又與淺近、活潑的口語相輔相成。如第三段寫各種聲音破壁而來,用了兩組詞語,一組典雅,一組淺俗,卻顛倒不得。
文人吟詠詩章是風雅的事,作者連用幾個措辭考究的四字格;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不登大雅之堂”的聲音,則用口語羅列,使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狀。文中許多句子書卷氣甚濃,近乎文言;有的句子則又是十足大白話。
(三)引用自如。中外資料,信手拈來,內容貼近,形式多樣。如引“聚蚊成雷”,就是一種成語的活用,有人稱之為成語的“返祖”。“聚蚊成雷”通用義相當于“人言可畏”,而文中用的是字面義。“相鼠有牙”亦可作如是觀。此句出自《詩經·鄘風》,原句為“相鼠有牙(一作齒),人而無止(通恥)”,表達的是對喪盡廉恥之人的詛咒,這里也用字面義。
引李漁的《閑情偶寄》,只引其題,不征其句,有意雪藏,留有余地;引李白的文、劉克莊的詞,則引其句,不述其題,非止惜墨如金,也是對讀者的充分信任。兩處引述外國人的言論,只引大意,未見原文。總之,引用靈活,材料豐贍,不但幫助了文章的表情達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含量,顯示了學者型作家的飽學多識。
(四)幽默叢生。幽默詼諧不是一種單純的語言手段或修辭方式,而是滲透于全篇的語言特色。比如寫雅舍單薄簡陋,不避風雨,本來是生活中并不“雅觀”的困境,卻用上一組雅正的駢句來描繪,出人意表。雅舍的名字上“典雅”,文中又“水池、糞坑”一應俱全,“酣聲、噴嚏”羅列無遺。
這類充滿人間煙火味的的近乎粗俗的事物,又用上一個十分雅致的文句來收束——“蕩漾而來,破我沉寂”。”近乎反唇相稽,更像日常生活中的爭辯:不然你來試試?“蚊風之盛”有諧音的效果,“最忌排偶”莊詞諧用,都有新穎幽默的雅趣。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梁實秋雅舍
8.科學家的小故事(簡短一點)
1、牛頓從事科學研究時非常專心,時常忘卻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我出去買東西,請您自己煮個雞蛋吃吧。正在聚精會神地計算的牛頓,頭也不抬地“嗯”了一聲。老保姆回來以后問牛頓煮了雞蛋沒有,牛頓頭也沒抬地說:“煮了!”老太太掀開鍋蓋一看,驚呆了:鍋里居然煮了一塊懷表,雞蛋卻還在原地放著。原來牛頓忙于計算,胡亂把懷表扔到了鍋里。
2、牛頓一人在家中的果園中,由于邊走路邊思考問題,無意間撞到園中的蘋果樹,這時一個蘋果正好砸在牛頓的頭上。牛頓突然從問題中醒悟過來,撿起了蘋果,這時他又陷入一個問題:為什么蘋果會落到地上,而不是飄上天空。最終牛頓提出一個最簡單的現象產生的舉世定律:萬有引力。
3、富蘭克林7歲時,有一次過節,大人們給了他許多錢。富蘭克林打算用這筆“巨款”去商店買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個男孩很神氣地吹哨子,他當時完全被這個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換了那個男孩的哨子。
4、回到家里,富蘭克林十分得意地吹著哨子滿屋子轉,卻打擾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這筆交易后告訴他,為了這個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價高4倍的錢,并讓他明白,這些多付的錢,是可以買到更多更好的東西的。
5、波義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愛爾蘭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個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個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時波義耳并不特別聰明,說話還有點口吃,不大喜歡熱鬧的游戲,但卻十分好學,喜歡靜靜地讀書思考。
6、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學歐洲。在這期間,他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書籍,包括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于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來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就是模仿這本書寫的。
7、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后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8、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壁櫥里的奇妙歷險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