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閩南語方言故事
阿花為學校晚會準備節目,早晨起來練習詩朗誦
阿花爸走過來:猴死囡仔,7早8早,靠背靠木。你是在弄三小?
阿花煩,回答說:朗誦(人爽)啦!
阿花爸大怒:妖秀啊,林北今天好好教訓教訓你。
護士:「阿伯你好,我是互你死(護理系)的學生,
阿伯:「…我咧…!」
護士:「我互你死畢業之后,就是互你ㄙㄞ(護理師)了。」
有一天護士見到阿伯氣喘不過來,急忙拿來氧氣罩。
護士:「阿伯,我知道你很難過,我互你勇氣(氧氣),死死ㄝ(吸
一吸)卡快活。」
后來,阿伯的老伴急忙趕到醫院。
阿婆:「護士小姐,我老伴呢?」
護士指著手術室說:「剛剛埋ㄉㄞˊ(抬)進去了。」
阿婆:「老伴…嗚…」
護士:「你不用傷心啦,待會你可以到隔壁棺材室(觀察室)去看他了。」
.
有個阿婆到雜貨店去,問小姐說:阿你家甘五火爐?
小姐說:你要烤身體的還是烤肉用的?
阿婆說:烤你去死啦!我要洗頭毛的『飛柔』啦!
一個阿嬤和她孫子出去,孫子吵著要是PIZZA``` 然后就說:"阿嬤阿嬤,偶要吃PIZZA啦``"。
然后阿嬤說,哎喲,那個不能吃啦`~`可是孫子一直叫,所以阿嬤很
無奈地挖了一駝鼻屎喂到孫子嘴巴里。
話說在清朝文字獄盛行的時代,
有一個太監來到福建旅游,聽到人民都是講閩南語,
忽然他靈光一閃:「如果我學會閩南話,回去宮中就可以向其他人炫耀炫耀。」
於是就請當地人教他一些簡單又好記的閩南語,
自他回京以后,便時時不忘想找機會表現一下,
有一天御膳房通知皇帝用膳的時候,
他就大喊:「恭請皇上駕崩(吃飯)。。。皇上駕崩羅!」
皇上聽到非常生氣,於是下令把他推出去斬了!
一位已經喝得茫酥酥的歐吉桑,趕到醫院掛急診,護士小姐拿資料讓他
填寫,他只寫了一個"林",就停止了。
護士小姐就問:「你林什麼?(臺語發音)」
歐吉桑回答:「我喝高粱酒。」
護士小姐說:「不是啦!我是問你叫什麼?(臺語發音)」
歐吉桑又回答:「我叫海帶和牛肉。.」
這天,老師發考卷……
'廖淑芬,60分!你呀,不是名字叫起來像60分就可以考60分啊?
'老師不悅地說……
'伍淑芬,50分!你呀!比廖淑芬還不如!
'老師依舊忿忿然地說著 ……
接著,老師以更生氣的語調發著下一張考卷:
'柯吒芬(臺語),10分!喔,你也一樣!名字叫起來像10分你
就給我考10分?!……'
這時……
'啊!我完了……'柯淑芬的妹妹心中開始暗叫不妙……
老師嘆口氣,很無奈的發著第三張:'不是我在說你們這對姊妹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柯玲芬(臺語)……0分!'
老師搖搖頭道:'你們兩姐姐應該向你們哥哥好好看齊,他總是滿分
你們倆不要老是考那樣的成績。'
柯淑芬和柯玲芬兩姐妹心里暗罵:
'都嘛是爸媽把哥哥的名字取做…………
柯吉霸!!!
都是很搞笑的!~
2.閩南語故事 傻女婿
《傻女婿》 從前王莊有個王員外,家大業大,騾馬成群,所不稱心的就是兒子缺點心眼。
但因家資富足,便早早的娶過媳婦。這一天,王員外把兒子叫到跟前說:“你外父壽誕之日快到了,親朋慶壽的一定很多,像你這樣傻,一說話,不是勾頭,就是打瓜,豈不叫人家笑話,你先上路到外面轉幾天。
聽聽人家是怎么說的,你也跟人家學一學,再去給你外父拜壽。”于是第二天傻子便上路了。
他走呀走,來到一片樹林。樹林里鳥兒嘰嘰喳喳叫成一片,突然來了一老鷹,向樹林里的小鳥猛撲過來,嚇的小鳥飛們飛的飛躲的躲,頓時啞雀無聲。
傻小子見了便問站在身旁的一位老大爺,“怎么這只鳥一來,這一群鳥就都不叫了?”老大爺說:“這就叫一鳥入林,百鳥啞音。”傻小子便記在心里。
又往前走,只見前面有兩個人在河里鋸樹。兩人低著頭,彎著腰,厥著屁股在拉鋸,看去怪難受的,傻小便說:“看你們兩個也難受的不行,怎么不坐下鋸?”那兩個人說:“你就沒看見,河里鋸樹沒有坐處。”
傻小又記在心里,就又往前走。走呀走,前面又有一條河,河上只架了一根木頭的橋,有一個人正在慢慢地過橋呢。
傻小便叫道:“你這個人,過橋真慢。”只聽橋上那人說:“你不知道雙橋好過獨木難行?”傻小聽后記住這句話,又走。
這一天傻小到了外父家,妻子先接住囑咐說:“今天客人很多,人家都說你傻,你說話時要多注意爭口氣,別叫客人們見笑,說話舉動都要有禮貌,無論喝酒吃菜時都要先說聲請用 ,先盡讓別人,然后自己再吃喝。”傻小子說:“怎么個讓法呢?吃一口就讓一回?”媳婦說:“我在窗外用繩掛一根骨頭捧,你聽骨頭棒一響,你就讓一次。”
傻小說:“那好我就聽你的。”傻小子便進屋入宴去了。
屋里正在大開宴席,眾親友賓客坐滿一屋子,一面喝酒一面拉著家常。有個客人說:“員外的女婿什么都好就是傻一點。”
另一客人說:“傻是不傻,我看就是少幾成心眼,”逗的大伙哈哈大笑。大伙正在七言八語談論傻女婿,一見傻女婿進來了,眾賓客一下不吱聲。
傻子一看,順口說道:“一鳥入林百鳥啞音。”眾人一聽這話說的很有水平,看來一點也不傻。
于是大伙便招乎上炕。可就是不給讓地方。
傻子一看炕上沒地方就又說:“河里鋸樹沒有坐處。”大伙趕緊讓出一個坐位來。
傻小子坐下以后,大伙還想試一試,便給傻子一只筷子。傻子一看一只筷子,就又說:“雙橋好過,獨木難行。”
大家趕緊又給一只,于是重新擺菜開宴。傻女婿拿起酒壺,先給大伙斟上,這才興起酒杯對大伙說聲“請”。
大伙一看員外的女婿很懂禮貌,便都興起酒杯說聲“請”。大伙衛飲而盡,而后隨大伙吃菜。
呆一會傻女婿聽的院窗臺骨棒響,就又給大伙斟酒。斟完酒,就又舉杯說聲“請”。
大家也舉杯說聲“請”,飲罷酒就又吃菜。這時可碰媳婦去解手,來了一只貓,貓看見了骨頭棒,便用爪子夠。
這一夠不要緊,打的骨頭棒不住的響。傻女婿以為媳婦叫他趕緊連著勸酒哩,于是便拿起酒壺,趕緊給大伙斟上酒,斟完后便拿起酒盅說聲“請”,一飲而盡,又請大伙吃菜,自己大口的吃,忙吃幾口就又趕緊給大伙斟酒,斟罷又舉杯請酒,飲罷又是忙著吃菜。
就這樣忙不迭的請酒吃菜,把個傻女婿忙的不亦樂乎。把眾賓客逗的哈哈大笑,原來真是個名符其實的傻女婿。
3.短小 經典 寓言故事 50字以下
1:一只烏鴉坐在樹上,整天無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見烏鴉,就問:“我能象你一樣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嗎?”烏鴉答道:“當然啦,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樹下,開始休息。突然,一只狐貍出現了。 狐貍跳向兔子……并把它給吃了。
狐貍和葡萄
饑餓的狐貍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小男孩與蝎子
有個小孩在城墻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只蝎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著兩手去捕捉他。蝎子舉起他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統失掉。”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別對待他們。
4.誰有閩南語故事《傻女婿》和《我的故鄉》
《傻女婿》 從前王莊有個王員外,家大業大,騾馬成群,所不稱心的就是兒子缺點心眼。
但因家資富足,便早早的娶過媳婦。這一天,王員外把兒子叫到跟前說:“你外父壽誕之日快到了,親朋慶壽的一定很多,像你這樣傻,一說話,不是勾頭,就是打瓜,豈不叫人家笑話,你先上路到外面轉幾天。
聽聽人家是怎么說的,你也跟人家學一學,再去給你外父拜壽。”于是第二天傻子便上路了。
他走呀走,來到一片樹林。樹林里鳥兒嘰嘰喳喳叫成一片,突然來了一老鷹,向樹林里的小鳥猛撲過來,嚇的小鳥飛們飛的飛躲的躲,頓時啞雀無聲。
傻小子見了便問站在身旁的一位老大爺,“怎么這只鳥一來,這一群鳥就都不叫了?”老大爺說:“這就叫一鳥入林,百鳥啞音。”傻小子便記在心里。
又往前走,只見前面有兩個人在河里鋸樹。兩人低著頭,彎著腰,厥著屁股在拉鋸,看去怪難受的,傻小便說:“看你們兩個也難受的不行,怎么不坐下鋸?”那兩個人說:“你就沒看見,河里鋸樹沒有坐處。”
傻小又記在心里,就又往前走。走呀走,前面又有一條河,河上只架了一根木頭的橋,有一個人正在慢慢地過橋呢。
傻小便叫道:“你這個人,過橋真慢。”只聽橋上那人說:“你不知道雙橋好過獨木難行?”傻小聽后記住這句話,又走。
這一天傻小到了外父家,妻子先接住囑咐說:“今天客人很多,人家都說你傻,你說話時要多注意爭口氣,別叫客人們見笑,說話舉動都要有禮貌,無論喝酒吃菜時都要先說聲請用 ,先盡讓別人,然后自己再吃喝。”傻小子說:“怎么個讓法呢?吃一口就讓一回?”媳婦說:“我在窗外用繩掛一根骨頭捧,你聽骨頭棒一響,你就讓一次。”
傻小說:“那好我就聽你的。”傻小子便進屋入宴去了。
屋里正在大開宴席,眾親友賓客坐滿一屋子,一面喝酒一面拉著家常。有個客人說:“員外的女婿什么都好就是傻一點。”
另一客人說:“傻是不傻,我看就是少幾成心眼,”逗的大伙哈哈大笑。大伙正在七言八語談論傻女婿,一見傻女婿進來了,眾賓客一下不吱聲。
傻子一看,順口說道:“一鳥入林百鳥啞音。”眾人一聽這話說的很有水平,看來一點也不傻。
于是大伙便招乎上炕。可就是不給讓地方。
傻子一看炕上沒地方就又說:“河里鋸樹沒有坐處。”大伙趕緊讓出一個坐位來。
傻小子坐下以后,大伙還想試一試,便給傻子一只筷子。傻子一看一只筷子,就又說:“雙橋好過,獨木難行。”
大家趕緊又給一只,于是重新擺菜開宴。傻女婿拿起酒壺,先給大伙斟上,這才興起酒杯對大伙說聲“請”。
大伙一看員外的女婿很懂禮貌,便都興起酒杯說聲“請”。大伙衛飲而盡,而后隨大伙吃菜。
呆一會傻女婿聽的院窗臺骨棒響,就又給大伙斟酒。斟完酒,就又舉杯說聲“請”。
大家也舉杯說聲“請”,飲罷酒就又吃菜。這時可碰媳婦去解手,來了一只貓,貓看見了骨頭棒,便用爪子夠。
這一夠不要緊,打的骨頭棒不住的響。傻女婿以為媳婦叫他趕緊連著勸酒哩,于是便拿起酒壺,趕緊給大伙斟上酒,斟完后便拿起酒盅說聲“請”,一飲而盡,又請大伙吃菜,自己大口的吃,忙吃幾口就又趕緊給大伙斟酒,斟罷又舉杯請酒,飲罷又是忙著吃菜。
就這樣忙不迭的請酒吃菜,把個傻女婿忙的不亦樂乎。把眾賓客逗的哈哈大笑,原來真是個名符其實的傻女婿。
5.閩南有什么故事或神話
1共工怒觸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孫祝融的兒子。
他人臉、蛇身、紅發,駕黑龍,管理和控制著占大地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澤。 顓頊繼黃帝登上帝位后,施行絕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眾神沒有一點自由,地上的人們也怨聲載道。
共工起而造反,向顓頊宣戰。雙方大戰於不周山。
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沒日沒夜地廝殺了十幾天后,共工之軍漸漸不支。
共工此時已殺紅了眼睛,他怒吼一聲,一頭向不周山撞去。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不周山折斷了! 頃刻之間,西北邊的天空因失去支撐而傾斜下來,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時,東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動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順勢向東南奔流,宇宙從此改觀,形成了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和百川歸海的地勢。
2百鳥朝鳳 很久以前,鳳凰只是外形很平常的小鳥。但它有的優點就是:很勤勞。
把吃多下來的食物都藏進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
鳥兒都餓得頭昏眼花。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藏的食物分給大家。
旱災過后,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并一致推舉它為鳥王。以后,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3、炎帝擊石生火 人類使用最早的火全都是天然火.有個人便想人類總不能一直依靠天然火吧,所以決定自己要創造一種取火的方法,在一次狩獵中,他一失手未將石制的標槍命中獵物,不過他發現標槍與地上的石頭相擊時產生了火花,于是他就撿了很多那里的石頭來試驗,結果成功的取得了火.也因為他發現了取火的方法,所以各個部落都一致擁他為王,這個人就是以火德為王的炎帝.之后他又創造了耕種方法并且教會了人類耕種,所以他又被稱為神農. 4、后羿與嫦娥 后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那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百姓都民不聊生。于是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
后羿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后羿把多余的九個太陽射下去后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使天帝終于疏遠了后羿,最后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
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后羿打獵為生。 5、盤古開天辟地 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
此時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盤古。他拿起巨大的神斧,掄起來用力向周圍劈砍。
就這樣有了天地。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丈,天空就隨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盤古生前完成開天辟地的偉大業績,死后永遠留給后人無窮無盡的寶藏,成為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 6、鯀禹治水 大水漫上天際,鯀盜沒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取了天帝的神土來堵塞洪水,天帝派火神祝融在羽山附近殺死了鯀。
鯀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鋪填土壤平治洪水,禹從南方走到北方,從太陽處的地方跑到太陽落的地方,,一直率領人們從事治水的艱苦勞動,經過了十三年,禹終于將水治理好,完成了鯀的遺愿。終于安定了九州。
7、夸父追日 北方天氣寒冷,冬季漫長,夸父想,要是能把太陽追回來,讓它永久高懸在天上給大地光和熱,那該多好啊!于是他就去追了一天,終于看到了太陽想把太陽捉住帶回去。可是他已經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他口渴難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黃河、渭河里的水。
兩條河的水很快就喝完了,但他還是沒有解渴,就跑去了北方大澤里的水,但他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8、愚公移山 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這兩座大山就像一堵巨大的墻,擋住了他們通往外界的路,與世隔絕,非常落后。
于是愚公決心把山平掉,每天就不停地把山上的土挖走。有個老人叫智叟,笑他太傻,對他說這是不可能的事。
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9、嫦娥奔月 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因后羿立下蓋世神功所以收了許多徒弟。
其中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當有一次后羿帶眾徒外出狩獵時,蓬蒙裝病留了下來,并逼嫦娥交出她丈夫前不久給她的不死藥,嫦娥在被逼無奈之際吞下了不死藥,她立即飛上了天,因為不舍得后羿,所以在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10、吳剛砍樹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并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
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愈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愿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 11、女媧造人 盤古開辟了天地,但女媧總覺得很寂寞因為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于是她用泥土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
捏完后,他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著又捏了許多。
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樣造出來的,氣概舉動自然與別的生物不同,居然會嘰嘰喳喳講起和女媧一樣的話來。
從這以后,大地就到處。
6.求一個故事,是閩南版的,大意是一個父親在考兒子對對子,問天對什
趣聯故事 新春在望,一年一度書寫春聯,使我想起幾件趣聯的故事。
我幼年接觸中華傳統文化就是由對對子開始。“天對雞屎”的趣事,挑開了我對楹聯的情竇。
“天”對“地”是最簡單的對子。有一父親以“天”為出題,要兒子應對。
愚鈍的兒子對不出。母親在旁,以手指地,暗中相助。
兒子見之,對曰:“雞屎”!“天對雞屎”,不倫不類,氣得父親欲施鞭打。兒子不服,辯曰:“這是母親告訴我的!”原來母親所指的地上,正有一堆雞屎。
“對子”篇幅雖然短小,規則卻極森嚴,不太易做。好的對子饒有趣味,給人深刻的印象,流傳不衰。
有一次,大學里一幫同學在談起解放前清華大學曾以對對子作為新生入學試題,出現了“孫行者”對“胡適之”的趣事。 在座有一位名叫陶玉明的,大家認為可以對“李太白”。
因為陶玉明諧音為“桃愈明”。“明”為柳暗花明的明。
很美。又跟大詩人李白匹配,很帥。
姓陶的聽了自然很高興。座中另一位名叫馬德耀的,也要求大家給他對上一個好名字。
大家尋思了半天,沒有確當的名字可對。忽然一位同學拍腿而起,說:“馬德耀,正好對‘牛布衣’!”“牛布衣是誰?”“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中的一個人物。
該書第二十回就是‘匡超人高興長安道;牛布衣客死蕪湖關’”。 牛布衣不是個太光彩的人物,姓馬的同學硬不接受,連說:“不通!不通!馬德耀怎能配對牛布衣!”那位同學神秘地一笑,說:“通得很!我們剛學過反切,‘德耀’對‘布衣’,天生地設,門當戶對呢。
”姓馬的聽了,恍然悟出其中奧妙,前去狠狠地拍了他一掌,說:“呸呸,你老兄真缺德,拿這個來對我,這不太損人了嗎?” 當然這是笑話。這樣的對子只能作為開玩笑而已。
我喜歡做聯句,也做過許多趣聯。 有一次,一對醫界伉儷索聯。
我撰一副:“丹藥回生,堪稱上帝;白衣救難,何止觀音”送給他們。因為他們倆,一位信佛教,一位信耶穌,又都是懸壺濟世的。
我的對聯照顧了雙方,使他們很高興。 去年福州著名老詩人趙玉林(省楹聯研究會會長)到莆田舉辦“百聯展覽”,我在留言簿上為他撰寫一副對聯:“捧一土江河可塞;木妻雙木宇廟無寬。”
我把他的名字“玉林”,拆為“一土”和“雙木”,嵌入聯中。 第一句化用李白詩句“捧土黃河尚可塞”,稱贊他才學淵博。
第二句是說他的身世。解放前,他曾任國民政府縣長,晚年又譽滿八閩。
趙老看了我的聯句很高興,特地托人從福州捎來一幅中堂,法書:“詩情畫意,文采風流”,饋贈給我。 我也曾給莆田詩壇聯苑老盟主林祖韓先生撰寫一副對聯:“雞鳴午夜翻催祖;魚躍龍門竟識韓。”
上句用祖逖劉琨聞雞起舞典故。林先生五七年放鳴時受屈,反而促進他在學術方面取得了成就。
荒雞中夜而鳴本惡聲,祖、劉因而起舞,轉為好事。 下句用李白《與韓荊州書》中“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之意。
我常常參加會議,主持人介紹與會人物時,不是用官位就是用職稱。而我則無官無職,就說我是“莆田才子”。
我曾撰一上聯“無職稱才子”,征求下聯。因上聯中藏有“機關”,故稍有難度。
該句可讀作“無職————稱才子”或“無職稱———才子”。后來詩友陳象喜對一下聯:“有權利小人”。
一個對頭,九個對尾。 感興趣的詩朋聯友,可以再試對助興。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閩南語講故事簡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