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底如何評價《大魚海棠》
主要看從什么角度去看,去理解這部電影。
僅僅畫面上看《大魚海棠》的確是一部優秀的電影,每一幀畫面都可以直接截屏做桌面,每一個角色都有屬于自己的特征,故事結合唯美的畫面給人帶來了極大的感官享受。
但從《大魚海棠》的主線故事上來看,這部電影雖然感人,卻缺乏新意,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戲缺乏,女主與男二的感情深厚結果卻分離,再加上開頭用的神話元素讓人誤以為這是一部以信仰為主題的,結果內容卻是以愛情為主,背景與故事的違和是這部片子最讓我不滿的地方,讓人難免有些摸不著頭腦,最后的結局更是遭人詬病。
但是,《大魚海棠》的確可以算是一部佳作,主線故事的感人,人物刻畫豐滿,層出不窮的細節,唯美的畫面,這些都是《大魚海棠》的優秀之處。
2.如何評價電影《大魚·海棠》
這部電影在角色設計上過于追求美型,個個俊美清癯,仙風道骨,性格扁平面譜化,失去了角色性格。
動作表演上,模仿日本動畫動作過頭,會為了”美感“做一些多余的動作,部分表演煽情過頭,看著尷尬。
鯤的魚身形象設計失敗,整個“大魚”的形象與整體美術風格不搭。
美術導演張春主導的背景繪畫和視覺、分鏡剪輯是這部電影唯一出彩的地方,品質在國內算一流。場景繪畫相較日本一流動畫也不遜色。
但即便是這部電影唯一值得稱道的畫面,也常常不顧劇情節奏,濫用大場景,細節嚴重不足。甚至為了營造畫面“美感”,而讓角色表演去做妥協。
時不時全景氣勢,起初能給人視覺震撼,到后面情緒跟不上,對場景的美感視覺疲勞,以至于有種動態PPT的感覺。
梁璇主導的劇本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硬傷。
講故事就好好講故事,哪怕很簡單,講清楚,讓人理解,這是最基本的。這本來是一個關于報恩的簡單故事,可導演想表達的太多,又太濫。上來先架空世界,把一個宏大敘事的架構嫁接在一個任性的三角戀上。
之后時間線混亂,邏輯不清,出場任性。沒有任何情感鋪墊地大談生死和輪回,臺詞粗糙,文藝過頭。感覺在看幾個任性無知的小孩生硬地談大人的戀愛。到最后收不住了硬收,做出一個個偽高潮。電影里男女主生離死別,電影外觀眾連連笑場。太尷尬。
梁璇作為導演和編劇,在劇本沒有打磨好就匆忙上馬,上馬后沒有預估項目成本而導致整個項目遇挫,其實是要承擔責任的。
好在電影趕上了資本浪潮,光線的投資讓《大魚海棠》終于面世,但成在導演的固執,輸也在導演的固執。
可惜了那么多年的堅持。以及辛苦攢起來的團隊。
若劇本能多用心打磨,不要貪圖做到超越誰,就本著心意講好一個簡單的故事,這樣的音樂,美術設計,投資和后期強勢的宣發,是可以做一部真正叫好又叫座的里程碑式的動畫電影的。
3.如何評價動畫電影《大魚·海棠》
作者:鳥川芥
鏈接:/question/48109458/answer/11024508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這部電影在角色設計上過于追求美型,個個俊美清癯,仙風道骨,性格扁平面譜化,失去了角色性格。
動作表演上,模仿日本動畫動作過頭,會為了”美感“做一些多余的動作,部分表演煽情過頭,看著尷尬。
鯤的魚身形象設計失敗,整個“大魚”的形象與整體美術風格不搭。
美術導演張春主導的背景繪畫和視覺、分鏡剪輯是這部電影唯一出彩的地方,品質在國內算一流。場景繪畫相較日本一流動畫也不遜色。
但即便是這部電影唯一值得稱道的畫面,也常常不顧劇情節奏,濫用大場景,細節嚴重不足。甚至為了營造畫面“美感”,而讓角色表演去做妥協。
時不時全景氣勢,起初能給人視覺震撼,到后面情緒跟不上,對場景的美感視覺疲勞,以至于有種動態PPT的感覺。
梁璇主導的劇本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硬傷。
講故事就好好講故事,哪怕很簡單,講清楚,讓人理解,這是最基本的。這本來是一個關于報恩的簡單故事,可導演想表達的太多,又太濫。上來先架空世界,把一個宏大敘事的架構嫁接在一個任性的三角戀上。
之后時間線混亂,邏輯不清,出場任性。沒有任何情感鋪墊地大談生死和輪回,臺詞粗糙,文藝過頭。感覺在看幾個任性無知的小孩生硬地談大人的戀愛。到最后收不住了硬收,做出一個個偽高潮。電影里男女主生離死別,電影外觀眾連連笑場。太尷尬。
梁璇作為導演和編劇,在劇本沒有打磨好就匆忙上馬,上馬后沒有預估項目成本而導致整個項目遇挫,其實是要承擔責任的。
好在電影趕上了資本浪潮,光線的投資讓《大魚海棠》終于面世,但成在導演的固執,輸也在導演的固執。
可惜了那么多年的堅持。以及辛苦攢起來的團隊。
若劇本能多用心打磨,不要貪圖做到超越誰,就本著心意講好一個簡單的故事,這樣的音樂,美術設計,投資和后期強勢的宣發,是可以做一部真正叫好又叫座的里程碑式的動畫電影的。
4.如何評價《大魚海棠》中的湫
湫是一個天神,但也是一個傻孩子。
他作為天神,最起碼的底線其實就是不背叛自己的身份吧。但是他最終還是背叛了,并且付出了生命乃至所有的代價。
為了那個女孩子,椿。一個天神,怎么能那么傻乎乎的呢?說到底還是個孩子吧。
椿去見靈婆,把心愛的花半路放在走廊了。但是湫找到了,抱著那個冷冰冰的瓦盆睡了一夜。
早上奶奶想拿開,睡夢中的湫還不愿意松手。為了保護椿,他只能把大魚放走。
但是看到椿去后山冰河里找它而凍得昏迷。他只能背著她回去。
究竟是處于嫉妒還是不愿椿再帶著這個麻煩,可能都有吧,他一開始是不想把大魚也帶走的。只是想到大魚對于椿來說,猶如生命一般珍視,他又只能回頭再把大魚也背上,一步一步走在雪地里。
好不容易走回家,好不容易她醒了,卻聽到她對大魚說情話。只能一個人沉默地離開。
所以,不管他做什么,如何做,都始終被無視,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溫暖作為回報。他只有17歲,還不會喝酒。
想忘記痛苦,但是忘不了。給他孟婆湯,想了想,還是舍不得喝。
就算這么痛苦了,還是不想把僅剩的一點和椿在一起的美好忘掉。雖然,那美好是兒時不懂事的記憶,那美好和痛苦相比如此的脆弱,可還是舍不得忘。
那就喝酒吧。聽說酒,可以解愁。
你以為你得到的是誰的愛,是一個天神的愛,他將背叛所有的神靈去愛你。為你承受一切痛苦,帶給你歡樂。
這是一個醉了的小天神的發泄之語。也是僅剩的驕傲。
我比他強的,大概就只有天神這一個身份了。他擁有力量,可以保護椿。
因為椿,還要保護情敵——鯤。可是,他只有17歲而已啊,憑什么,為什么非要如此不可!"我和你一道去"把鯤送回去。
其實是把你和他一起送回去。他說,"然后我們一起回家" 椿說,我回不去。
湫,你知道的吧,其實她是不想回去。你這個明知故問的問題是你最后的幻想的美好吧。
鯤回去了,你們倆也回家了。大家都很好。
可實際上是椿必須和大魚一起走,如果她活著,那么湫,你就必須死,這是靈婆的計劃最后一步。毀了天神。
明知故問,再插自己一刀,都是絕望的愛。他問她,你冷嗎?她回答,不冷。
她說,你是這個世界上對我最好的人。這種爛俗又無情的好人卡也會讓你哭。
是因為這是她說過的,唯一的"情話"吧。她沒有睡,你在抽泣,她該是知道的。
她沒回頭,沒轉身。如果椿真的睡著了,是不是也意味著這個爛俗的好人卡絲毫也沒有在她心中引起波瀾呢?不然,怎么能那么快就睡著了。
分明之前那么久都沒有睡著不是嗎?最后,湫站在懸崖的后方,站在鯤和椿的背后。看著她為他哭泣,看著鯤留戀不愿意走。
他拿出靈婆給的核球,頓了頓,終于破開它,吞下那個會讓它灰飛煙滅的東西。停留的那幾秒,想的是之前的美好記憶呢?還是痛苦的回憶呢?還是想到椿和鯤在人間幸福的悲傷呢?還是自己即將灰飛煙滅的不知所措呢?我會把你送到人間,你相信我啊。
一個被毀滅了的天神,一個被心甘情愿設計的棋子。湫,下一任靈婆的接班人。
將永遠孤獨而痛苦的活在永升樓。誰告訴我這是一個happy end ?如果是大團圓,那么只是椿和鯤的大團圓吧。
在沒有盡頭的時光里,承受著曾經最為厭惡的生活——不快樂,滿是痛苦的活著。你只知道一條命可以換她半條命。
你只知道為愛可以放棄永生的權利。你只知道不快樂的活著毫無意義。
你不知道,作為棋子的你,放棄的絕不只是一條命而已,而是永生永世都要過上曾經你最不喜歡的日子——孤獨痛苦的永遠活著。椿活到了117歲的時候,說的 還是和鯤的往事。
絲毫,絲毫 未提起到你。孟婆說,到了人間,鯤可就記不起椿了。
實際上呢,他們 "無論變成什么模樣,都會互相認得出來。" 反倒是你,從小與她一起長大,最后為他們倆灰飛煙滅的你,她不記得。
多可笑啊 有人說,那個時候,湫送椿去人間的時候,椿哭了,眼淚不會騙人的。說明椿對湫是有感情的。
可是那個眼淚里包含的情緒,有幾分是對故土親人的留戀? 有幾分是對湫的感動和愧疚? 有幾分是對去人間的惶恐和欣喜? 最后,還剩幾分 是她給湫的真正的愛的回應?我不敢說,也不愿說。我怕,怕讓你傷心。
湫,你最喜歡下雪了。下一次,如果還有選擇,不要做天神了。
也不要再愛上任何人了吧。做一個無憂無慮,無愛無恨的真正的傻孩子,在雪地里奔跑,不是很好嗎?——---------———————————————————————————— 上面的話是我對湫的一點淺薄之見,能夠感染到大家,我很開心。
原來還有這么多人一起心疼湫,愿意去理解他的苦澀和無助,去記住他的勇敢和偉大。我以為鯤和椿都太善良,在人格上近乎完美了。
以至于他們的內心,我竟然無從體會。反而,我更能體會湫的心情。
他的好奇心,他的調皮,他的莽撞,他的勇敢,他的脆弱,他的小心翼翼,他的欲說還休,他的不動聲色的溫柔。如此的真實,仿佛他就在我們的身邊,想愛不敢愛,想說不能說,想觸碰又收回手。
看了兩遍大魚,也聽到身邊的姑娘說過很多“備胎最后的掙扎”這樣類型的話。說實話,我很失落,有點生氣,有點心疼,又有點不服氣。
是啊,“備胎”二字來形容湫是再容易不過的簡單的事,可是這兩個。
5.如何評價電影《大魚·海棠》
去年《大圣歸來》引發了自來水現象,從票房到口碑真正實現雙贏,一片喜樂掩蓋了這部電影最大的短板:依然在消費《西游記》題材。
角色當然有創新,故事當然有原創,但從面子到里子依然是舊瓶裝新酒的把戲。所以對《大魚海棠》的期待,是對它作為真正原創動畫的期待。
隨著海報、預告的不斷露出,過度模仿日系尤其是宮崎駿動畫的批評聲不斷,但畫風上的借鑒無傷大雅:畢竟,吉卜力的畫風獨步世界,而且那么美。動畫片有自己的制作觀念:大部分幻想動畫,制作的第一步,就是設定世界觀,整個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如何,如果是虛幻世界,視覺樣貌如何、運行法則如何、社會結構如何等等,而后便是角色設定,從人物小傳到譜系關系,都需要作出清晰而完整的建構。
說一部動畫是原創,首先當是世界觀必須原創。《大魚海棠》明顯參考了《千與千尋》等經典吉卜力動畫,尤其是人設,可以說是日系風格,不過作為主場景的“其他人”家園,原型參考了福建客家土樓,這個借鑒十分成功,創造出和日系鄉村風完全不同的景象。
《大魚海棠》的世界觀通過椿的旁白說出:“所有人類的靈魂都是海里一條巨大的魚,出生的時候從海的此岸出發,在路途中,有時相遇,有時分開,死的時候去到海的彼岸,之后變成一條沉睡的小魚,等待多年后的再次出發,這個旅程永遠不會結束,生命往復不息。”中國風,是《大魚海棠》最初瞬間吸引無數觀眾的王牌,人設雖然日系,但從衣服到發型等細節,確實是中國傳統風格。
而且在角色名字上用了大量的古籍典故,甚至有堆砌之嫌:從三位主角椿、鯤、湫,到丿、毛人、帝江、鹿神、胤、佩、鯤妹、鳳等等,從《莊子》到《山海經》、《列仙傳》、《詩經》之中擇選,用古典意味十足又相當生僻的漢字,來向觀眾宣告:這是一部完全中國民族風的作品。《莊子·逍遙游》中的“上古有大椿者,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或許可以改作“上古有大椿者,八千歲為鯤,八千歲為湫”。
鯤為了椿而死,椿向鯤還命,湫愛椿,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送椿去人世間,和化為人形的鯤重聚。關于生死,電影中大量對白都在點明:生與死互通,甚至可以交換,掌管好人靈魂的靈婆和掌管壞人靈魂的鼠婆都可以做這種交易。
而掌管百草的椿爺爺丿,更是了悟生死——至少表面上、被創作者設定的是了悟生死,一副超然世外隨時飛仙的形象,對孫女椿說些大徹大悟生死循環的話。可是,這些話可能僅僅是好看而唬人的幌子,《大魚海棠》像個已然削發的尼姑,但凡心未泯,受到山下某個少年調戲便開始思凡。
境界不到,身子先到。《大魚海棠》的愛情戲離不開生死離別,但在整個故事生死觀(作為“其他人”族群世界觀的核心構成部分)肅穆宏達的基調下,顯得過于輕薄了些。
少男少女,為了所謂的愛,你死我活,談不上悲劇色彩,勿論悲壯,更像是少年一時意氣。《大魚海棠》最令人討厭的就是這一點,在故事還沒講好的情況下,把故事境界恨不得拔高到天際。
每個角色,都是那么超然,一副得道神仙的派頭,這讓人心生抵觸:里面的少年,骨子里其實是故作單純的成年,里面的純潔,是已忘初心的人幻想出來的純潔。日系動畫中,對男女愛情的處理通常都是輕描淡寫,宮崎駿、高田勛的動畫絕大多數都與愛情無關,即便有愛情元素,也決不會讓少男少女說出“我好愛你”、“后悔那晚沒有抱住你”這樣的臺詞,即便有曖昧,也極含蓄,因為明目張膽地說出來,便是輕薄,因為破壞了最純真的意蘊。
近藤喜文的《側耳傾聽》,主題便是少年之愛,但表達之委婉含蓄,男女進退試探之妙,盡得東方古典之美。椿鯤湫之間的愛意糾葛,在劇情上嚴重缺乏說服力,可以看出創作者的用意,但用力不均,該濃墨重彩的寥寥帶過,該蜻蜓點水的卻停滯徘徊,比如椿與鯤一開始的感情渲染就不夠,鯤屬于大海之子,和魚親密無間,但和化為紅海豚的鯤并沒有實質性發展——而后直接跳到的情節就是鯤為椿甘愿身死,讓人納罕,隨后椿不顧族群天規,貿然和靈婆做交易,用一半生命還給鯤,從此共生共死,椿之癡,近乎呆。
湫對椿的感情,更是任性,從樓上望見雨夜疾行的椿,便一心所屬,愛得不可收拾,寧愿以死成全佳人,感情發展的節奏非常不均衡,數次讓觀眾尷尬。椿鯤湫,本來屬于古典的美學世界中,說的話、做的事,卻像我們這個時代惡心的青春愛情片做的事。
這種落差讓人極度不適。失戀的湫,喝醉了酒在懸崖邊怒吼:你拒絕的是一個天神的愛情!——這等惡俗情節,和國產青春片有何不同?到底是何等的愛,才能不惜世界混亂海水倒灌,讓種族遭遇滅頂之災?而對觀眾來說,椿對鯤的感情只是報恩,說愛情都著實勉強。
為了報恩,椿造成災難,只能以死謝罪,幸運的是,法力有限的她,借助爺爺大樹的力量,成功補天,堵住了海水,而后又莫名其妙地復活,繼續用拖沓的節奏在鯤和湫之間愛恨糾葛。這段高潮戲本來大有可為,但情節線索有些混亂,尤其是災難來臨、災難退去,諸多細節都未交待清楚。
——而把重心放在了三個主角的生離死別上,椿與鯤依依不舍,極盡煽情之能事,終于送走了鯤,又緊接著開始了第二波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