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書的卷首語,字不要太少
1大戲里的小人物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把《水滸傳》看作一臺大戲,宋江等一百零八將是大人物,唐牛兒是小人物。宋江怒殺閻婆惜,是《水滸傳》里的大戲,大戲里有主角、配角,又有像唐牛兒這等串戲的角兒。
閻婆惜被宋江包作“二奶”,又在“外宅”偷人養漢,原本不干唐牛兒的事。唐牛兒知道這些,也沒打算告發。
但唐牛兒這一晚賭錢輸了,就想著到宋江處胡亂去尋幾貫錢,弄兩碗酒吃。 唐牛兒尋到閻婆惜門前,正逢宋江與婆惜鬧氣。
唐牛兒想把宋江騙出來討錢混酒,閻婆何等聰明,一掌將唐牛兒打出門去。 是夜,宋江殺閻婆惜,被閻婆抓住縣衙,又被唐牛兒碰上。
唐牛兒見是閻婆扭住宋江,想起昨夜的一肚子鳥氣來,鉆將過來,喝道:“老賊蟲,做甚么結扭住押司?”婆子道:“唐二,你不要來打奪人去,要你償命也!”唐牛兒又大怒,哪里聽她說,把婆子手一拆,拆開了,不問事由,叉開五指,去閻婆臉上只是一掌,打個滿天星。那婆子昏撒了,只得放手,宋江得脫,往鬧里一直走了。
此后的故事便耐人尋味了。那婆子見宋江跑了,便一把抓住唐牛兒,呼喊縣衙的公務員抓殺人犯。
而這些公務員,只礙宋押司面皮,不肯動手,拿唐牛兒,須不耽擱,一個帶住婆子,三四個拿住唐牛兒,把他橫拖倒拽,直推到鄆城縣衙。正是: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披麻救火,惹焰燒身。 那知縣卻和宋江最好,有心開脫他,只把唐牛兒再三推問。
左右兩邊狼虎一般公人,把唐牛兒一索捆翻了,打了個三五十棍,且叫取一面枷來釘了,禁在牢里。 結果是宋江跑了,縣里只開了個通緝令,而把唐牛兒問成個“故縱兇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
看戲看門道,讀書讀人生。宋江包養閻婆惜,與唐牛兒何干?人家官人的事,你一個小百姓摻和什么?但唐牛兒不僅摻和進去了,還落了個牢獄之災,被棒打,被枷釘,被脊杖,被刺配充軍。
唐牛兒的悲劇在于“幫閑”,自己賭錢輸了,就想去傍款討錢混酒。平日里也是屁顛屁顛兒跟在宋押司后面跑腿討賞,可能還會像今天的某些“幫閑”之士一樣,跟人吹“與宋押司是哥們兒”,顯擺自己路子野。
君不見被人稱作“及時雨”的宋江,此后無論如何發跡,從沒想到鄆城縣當年有個唐牛兒為自己吃了官司,去解救唐牛兒。肉食者愛忘事,小人物總會忘記這一點。
小人物愛瞎拈花惹摻和,不是記吃不記打,忘性大,而是為利為名所惑,總想摻和摻和討些便宜,再就是摻和時感覺挺好,覺得自己也像個大人物一樣,風光引人羨慕。 麻煩多半是自找的。
2座次決定成敗 水泊梁山歷經王倫、晁蓋、宋江三屆頭領,領導層排過四次座位。每次領導層的人事安排,與梁山事業興衰緊密相關。
王倫是集團的創始人。此人容不得賢才,他老兄安排領導層的座次只有一個原則:論資歷。
我先上山我為尊,其后按杜遷、宋萬、林沖、朱貴排下來。 晁蓋等劫了生辰綱,上山誘使林沖火并王倫,梁山領導班子第二次改組。
林沖以大局為重,推舉晁蓋為山寨之王,第二位軍師吳用,公孫勝居第三,林沖坐了第四位,以下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這次班子的調整也有個原則:論名望、講本事,資歷和工齡不起決定作用。
第三次領導班子的調整最復雜。晁蓋帶人劫了江州法場,救下宋江、戴宗。
宋江這位老兄心眼就是多,為多籌些上山的本錢,提出要帶人去打無為軍,他一路收買人心,招降納叛。一干人等再聚梁山時,新老頭領已增至四十人。
四十人的座次如何排就有學問了。先是晁蓋、宋江、吳用、公孫勝四位常委坐定,左邊一帶,是林沖、劉唐、阮氏三兄弟、杜遷、宋萬、朱貴、白勝九人,保持山寨原有格局;右邊一帶全是宋江的人,只好論年甲次序:花榮、秦明、黃信、戴宗、李逵等二十七人。
宋江為此輪座次安排定的基調:休分功勞高下(這一句話別出心裁,使梁山好漢無舊無新,無不仰其鼻息)。梁山泊一干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讓九人顯得勢單力薄),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二十七人顯得人多勢眾),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
宋江這幾句“得體”的話,定下了山寨排座次的新原則:對梁山上的老人用老辦法不變,對新人暫看年齡、資歷。但今后不管老人新人,都要論貢獻大小排位次了。
三輪座次安排,王倫的規則是只論工齡最片面;第二輪是論本領及聲望,適當考慮資歷及年齡,有進步;宋江的這輪改革是暫不議當下矛盾和歷史舊賬,團結起來向前看,給老團隊面子,給新團隊希望。 輕松化解了矛盾,從此山寨事業更加興旺,頭領膨脹到一百零八位。
此時宋江就開始昏了,弄了個天降石碣排座次。關勝憑什么排在林沖之前?花榮憑什么蓋過柴進? 說不清,看不懂,弟兄們又為是否招安有分歧,山寨戰略出了問題。
梁山集團開始步入衰落。
2.關于讀書的短句子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讀書的卷首語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