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薦幾首《詩經》里關于思鄉的詩
1、《河廣》先秦:佚名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2、《采薇》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悲傷,莫知我哀!
3、《北風》先秦:佚名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北風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攜手同歸。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烏。惠而好我,攜手同車。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4、《竹竿》先秦:佚名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5、《泉水》先秦:佚名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懷于衛,靡日不思。孌彼諸姬,聊與之謀。
出宿于泲,飲餞于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飲餞于言。載脂載轄,還車言邁。遄臻于衛,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2.《詩經》關于思鄉的詩
河廣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①。誰謂宋遠?跂予望之②。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③。誰謂宋遠?曾不崇朝④。
注釋:①一葦:比喻小船。杭:同航,渡過。
②跂(qǐ):踮起腳后跟。
③刀:小船。
④崇:終,終了。終朝:一個早晨,滿早晨。
品評:此詩表現旅游衛國的宋人思念家人,想要回歸的迫切心情。詩采用設問自答的方式來表現對家鄉的思念及迫切想要回歸的心情。誰說河流寬廣無邊?我用一條小船就渡過了。誰說我們宋國距離遙遠,難以回去?我踮起腳后跟就看到了。以下重章復唱,又重復一遍,文字略有不同,但表情相同。此詩表達的情感質樸、敦厚,且帶有濃厚的童稚氣息,如同小孩吵架,反復辯白一樣。但正因如此,才顯特別感人。
此詩可看作中國最早的思鄉詩。
3.關于詩經思鄉的詩
1、《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3、《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6、《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7、《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8、《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9、《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10、《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11、《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12、《思鄉作》
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13、《冬日山居思鄉》
唐·周賀
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14、《云夢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
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
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
片云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15、《故鄉杏花》
唐·司空圖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16、《江外思鄉》
唐·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17、《遠望》
唐·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
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
4.《詩經》關于思鄉的詩
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①。
誰謂宋遠?跂予望之②。誰謂河廣?曾不容刀③。
誰謂宋遠?曾不崇朝④。注釋:①一葦:比喻小船。
杭:同航,渡過。②跂(qǐ):踮起腳后跟。
③刀:小船。④崇:終,終了。
終朝:一個早晨,滿早晨。品評:此詩表現旅游衛國的宋人思念家人,想要回歸的迫切心情。
詩采用設問自答的方式來表現對家鄉的思念及迫切想要回歸的心情。誰說河流寬廣無邊?我用一條小船就渡過了。
誰說我們宋國距離遙遠,難以回去?我踮起腳后跟就看到了。以下重章復唱,又重復一遍,文字略有不同,但表情相同。
此詩表達的情感質樸、敦厚,且帶有濃厚的童稚氣息,如同小孩吵架,反復辯白一樣。但正因如此,才顯特別感人。
此詩可看作中國最早的思鄉詩。
5.推薦幾首《詩經》里關于思鄉的詩
1、《河廣》先秦:佚名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2、《采薇》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悲傷,莫知我哀! 3、《北風》先秦:佚名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北風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攜手同歸。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匪烏。惠而好我,攜手同車。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4、《竹竿》先秦:佚名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5、《泉水》先秦:佚名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出宿于泲,飲餞于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問我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干,飲餞于言。
載脂載轄,還車言邁。遄臻于衛,不瑕有害?我思肥泉,茲之永嘆。
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6.詩經 思鄉詩句
《采薇》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家靡室,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
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饑載渴。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匪風》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風飄兮,匪車嘌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
誰能烹魚?溉之釜鬵。誰將西歸?懷之好音。
《河廣》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泉水》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孌彼諸姬,聊與之謀。
出宿于泲,飲餞于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飲餞于言。載脂載轄,還車言邁。
遄臻于衛,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
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四牡》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四牡騑騑,周道倭遲。
豈不懷歸,王事靡盬,我心傷悲。
四牡騑騑,嘽嘽駱馬。
豈不懷歸,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翩翩者鵻,載飛載下。
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將父。
翩翩者鵻,載飛載止。
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將母。
駕彼四駱,載驟載駸。
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
《竹竿》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7.出自<<詩經>>關于思鄉的詩
1.《詩經·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析] 《采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
歷代注者關于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后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
從《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全詩分三章,前三章疊出,以采薇起興寫薇由作而柔而剛,而戍役軍士遠別家鄉,歷久不歸,思鄉之情,憂心不已!作者寫道:山薇啊,你發芽了,出生了,我們總該回家了吧!但轉眼又是一年,我們都顧不上家室,這卻是為何呢?為了獫狁入侵之故,我們連好好坐上一會兒也來不及,也是為了獫狁之故。我們需要攻戰!又到了采薇的時候,薇葉長大了,枝葉柔嫩,這下總該回家了吧!心里的憂傷如此熾烈,為戰事奔波,我們戍期未定,誰難替我們帶回家信!山薇長得粗壯剛健了,這下該回家了吧!已是陽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沒完,還沒法閑暇,憂傷的心情好不痛苦,卻無人相慰勞!四、五兩章是寫邊關戰事繁忙、緊張:那盛開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
用花之盛起興,喻出征軍伍車馬服飾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將士的軍車,兵車既已駕起,戰馬高大雄健,戰事頻繁,軍隊又要遷徙,豈敢定居?駕著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馬,軍將們坐在戰車上,步兵們蔽依車后,戰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魚皮箭袋時時佩在身邊,獫狁的侵戰如此強大猖狂,馬能不日日加強戒備?這兩章寫的是獫狁的匈悍而周家軍隊盛大的軍威,紀律嚴正,卒伍精強。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艱辛而緊張的,這些都是作者用寫實的筆法來寫的。
第六章則筆鋒一轉,寫出征人在還鄉路上飽受饑寒,痛定思痛的哀傷心情:想起出征之時,那依依楊柳,枝茂葉盛,而此時風雪歸程,路遠,天寒,又饑,又渴,可謂十分狼狽而又凄苦。晉人謝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論為三百篇中最好的詩句。
在文學史上影響極大。常為后世文人反復吟唱、仿效。
由于《詩經》素以渾厚、質樸著稱,這類如此凄婉動人的作品確屬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詩經》抒情作品的一個典范而為歷代文學家所稱頌。
這首詩的主題是嚴肅的。獫狁的兇悍,周家軍士嚴陣以待,作者以戍役軍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戊役,守衛中國,軍旅的嚴肅威武,生活的緊張艱辛。
作者的愛國情懷是通過對獫狁的仇恨來表現的。更是通過對他們忠于職守的敘述——“不遑啟居”、“不遑啟處”、“豈敢定居”、“豈不日戒”和他們內心極度思鄉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的。
全詩再襯以動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寫: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剛,棠棣花開,依依楊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軍士們“日戒”的生活,心里卻是思歸的情愫,這里寫的都是將士們真真實實的思想,憂傷的情調并不降低本篇作為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樸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從寫作上看,它和詩經的許多作品一樣用以薇起興的手法,加上章法、詞法上重沓疊奏,使內容和情趣都得以層層鋪出,漸漸深化,也增強了作品的音樂美和節奏感。
全詩有記敘,有議論,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寫,搭配錯落有致,又十分妥貼,因此《采薇》一篇確是《詩經》中最好的篇章之一。(姜亮夫) 2.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注釋 周大夫行役路過宗周鎬京,見舊時宗廟宮室遺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顛覆,乃作此詩。 黍、稷(音蜀、記):兩種農作物。
離離:行列貌。靡靡:行步遲緩貌。
搖搖:形容心神不安。 此何人哉:致此顛覆者是什么人? 噎(音耶):憂深氣逆不能呼吸。
3.《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詩中所詠的是旅居衛國的宋人,因受某種阻撓,思歸不能,面對河水,反復唱嘆。
水在該詩當中是一種阻隔的意象,主人公躑躅河邊,故國近在對岸,但卻不能渡過河去,內心焦急,長。
8.詩經中的簡短詩
《詩經?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山中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9.關于詩經思鄉的詩
1、《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3、《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6、《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7、《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8、《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9、《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10、《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11、《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12、《思鄉作》 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13、《冬日山居思鄉》 唐·周賀 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14、《云夢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
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 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
片云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15、《故鄉杏花》 唐·司空圖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16、《江外思鄉》 唐·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17、《遠望》 唐·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 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