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夢想課的感受作文】
“我有我的夢想,屬于我自己的夢想······”每當熟悉的歌聲在邊想起,我仿佛來到了夢想之門。
那是我剛上五年級,我發現了課表里多了一門課程————夢想。 “這個夢想課講的是什么啊?是說自己的夢想嗎?還是討論夢想的意義?或者是······哎呀,我都快想得腦袋都破了,可還是沒想到。
我沒有權利去想前者,我只有權利想后者。” 夢寐以求的夢想課到了,我特別緊張,直到老師來了我才不緊張。
老師告訴我們,夢想課包括我們學的所有課程,還包括好玩的游戲呢!光聽著就迫不及待了,那就讓我們進入夢想之門吧! 老師用電腦教我們玩游戲,可好玩了!這個游戲的名字叫做:解手環。 我被選到了,就去教室后面玩,我和同學們玩,不一會就解開了,我們一起笑呀,唱呀,抱呀!別提多開心了。
夢想,有益于我們成長;夢想,讓我們學會體諒;夢想,讓我們學會發現。世界上什么東西都有缺點,夢想也是。
我覺得,夢想課還可以利用電腦了解一些中外歷史名人,抗日戰爭的電影片等。這樣,夢想就 十全十美了。
夢想,是智慧的種子;是希望的光芒;是天使的翅膀!啊,夢想,生活,世界,大地,我愛你。
2.夢想課開展以來學生的變化感受怎樣寫
這是我參加關于教育方面培訓中感受最深的一次。
為什么孩子越來越不想讀書,為什么孩子越來越不聽長輩的話?為什么書越來越不好教?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常常在反思這些東西。這次赴成都培訓,我心里赫然開朗。這不是孩子的錯,是我們老師、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三堂夢想課程,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知識,在操作、表演中學技能。老師把課堂教給了學生,自己走下圣壇,課堂讓學生快樂,讓學生充實,更獲得了對未來的夢想和信念!想想我的課堂,全部是牽著學生走,講了定理做練習,說了知識說技術,沒有讓學生體驗,更沒有在學生心靈里播種夢想的種子!其實,我也是愛學生的,表達愛的方式學生不喜歡,愛得越深,學生就傷害得越深。看了專家的課堂,我的觀念要改改了,交給孩子更多的發言權,交給孩子充裕的時間,學生就一定能創造神奇!
圖畫書教學是多么新穎的課題,我原來為什么沒有注意到這些?通過母語團隊的深刻論述和優秀教師的示范課,我深深的被圖畫書的美麗和教育作用吸引住了,夢想中心只所以配備那么多的繪本,是在向我們昭示:“閱讀——從心底開始”!謝謝夢想中心專業團隊給教育帶來的一點光亮,至少已經照耀到我身上!我將利用我的權力傳播下去。
這次培訓,我感到非常快樂,一點兒也不乏味。所開展的游戲教學培訓,不僅活躍氣氛、集中了注意力、啟迪了思維、鍛煉能力,而且更多讓每位參與者都得到心靈的解放,把我們這些深沉的大人帶回到兒童的世界里,快樂并享受著。教學里,為什么不多用游戲教學呢,大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快樂,何況小孩!學生本是純潔的,是我們成人的思維扼殺了孩子的快樂和創造天賦!
我非常非常佩服那些給我們上示范課的老師,特別是有一位展示講述的老師,她貌不驚人,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繪聲繪色,把我們帶到一個個美麗的童話世界里。金牛區閱讀教學的報告、石筍小學的語文教學團隊的工作,讓我感受到他們對教育的執著追求和不懈努力。與之想比,我們農村教師做得多么的不夠啊!如果不在次走一遭,我們還可能夜郎自大!
我是老師,我也吟誦:既然上路了,就好好走,總會遇到隆重的慶典!
3.夢想課開展以來學生的變化感受怎樣寫
這是我參加關于教育方面培訓中感受最深的一次。
為什么孩子越來越不想讀書,為什么孩子越來越不聽長輩的話?為什么書越來越不好教?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常常在反思這些東西。這次赴成都培訓,我心里赫然開朗。
這不是孩子的錯,是我們老師、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三堂夢想課程,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知識,在操作、表演中學技能。
老師把課堂教給了學生,自己走下圣壇,課堂讓學生快樂,讓學生充實,更獲得了對未來的夢想和信念!想想我的課堂,全部是牽著學生走,講了定理做練習,說了知識說技術,沒有讓學生體驗,更沒有在學生心靈里播種夢想的種子!其實,我也是愛學生的,表達愛的方式學生不喜歡,愛得越深,學生就傷害得越深。看了專家的課堂,我的觀念要改改了,交給孩子更多的發言權,交給孩子充裕的時間,學生就一定能創造神奇!圖畫書教學是多么新穎的課題,我原來為什么沒有注意到這些?通過母語團隊的深刻論述和優秀教師的示范課,我深深的被圖畫書的美麗和教育作用吸引住了,夢想中心只所以配備那么多的繪本,是在向我們昭示:“閱讀——從心底開始”!謝謝夢想中心專業團隊給教育帶來的一點光亮,至少已經照耀到我身上!我將利用我的權力傳播下去。
這次培訓,我感到非常快樂,一點兒也不乏味。所開展的游戲教學培訓,不僅活躍氣氛、集中了注意力、啟迪了思維、鍛煉能力,而且更多讓每位參與者都得到心靈的解放,把我們這些深沉的大人帶回到兒童的世界里,快樂并享受著。
教學里,為什么不多用游戲教學呢,大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快樂,何況小孩!學生本是純潔的,是我們成人的思維扼殺了孩子的快樂和創造天賦!我非常非常佩服那些給我們上示范課的老師,特別是有一位展示講述的老師,她貌不驚人,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繪聲繪色,把我們帶到一個個美麗的童話世界里。金牛區閱讀教學的報告、石筍小學的語文教學團隊的工作,讓我感受到他們對教育的執著追求和不懈努力。
與之想比,我們農村教師做得多么的不夠啊!如果不在次走一遭,我們還可能夜郎自大!我是老師,我也吟誦:既然上路了,就好好走,總會遇到隆重的慶典。
4.你對夢想的感受
人生就像一條路,肯定有個盡頭,有了夢想,就有了要走的目標,你就像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旅行,不光豐富多彩,還有個奔頭,有個意義;如果沒有夢想的話,我們便像在人生的道路上閑逛,漫無目的的走到你走不動的終點。
夢想是用來憧憬的,也是用來實現的。有憧憬,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實現愿望的動力。有時好像夢想遙不可及,但只要你有實現它的勇氣,并勇敢的去做了,那你在不經意間就完成了自己無形的夢想,無心插柳,柳蔭卻可以給你一陣盛夏的清涼。
不要對夢想太嚴格,偶爾一些不找邊際的夢想是可以的,想象自己是自己世界中的神,這是對自己的認可。但長時間的白日夢,卻是不允許。因為我們還要走自己的路。
我認為,我自己夢想的意義,便在于此。
5.理想的課堂是怎樣的
什么樣的課堂是理想的課堂
袁占舵
多少年 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也學習了不少名家之言,今晚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在此: (具體表述還不太成熟和完整,借等著看2:30世界杯朝鮮戰巴西的間隙先記一部分)
我覺得理想的課堂應該是這樣的:課前每名學生都做了積極充分的準備,課上每名學生都做了自己最滿意的展示。
理論依據一 :古代(2500年前) ,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是2010年高考填空題) 考慮到課堂,學生課前自己復習已學過的知識,對要學習的新知識做好預習,課上去做老師,這樣的課堂就應該是理想的課堂吧。
理論依據二:當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教是為了不教。”**總理09年在北京第35中學聽課后曾對這句話做了充分地解釋:“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換句話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在這個問題上,葉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話,現在已經眾口傳誦,那就是:“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在這本論文集里多次出現,例如:“‘講’當然是必要的。問題可能在如何看待‘講’和怎么‘講’。說到如何看待‘講’,我有個朦朧的想頭。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于語文),‘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
理想課堂中三要素: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和課堂的主人;教師是課前精心預設的運籌帷幄者和課上精彩生成的決勝指導者;課上的知識是在課本基礎上可以盡最大限度開放、發散、拓展、延伸的。
學生課上的展示過程是學習的過程,是鍛煉的過程,是交流提高的過程,是樹立榜樣的過程,是易于師生評價的過程,這樣可以更好地貫徹因材施教原則。
這樣的課例是有的。比如魏書生的課,老師一句話不說,完全由學生來做,即使是入學時語文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把課講的很好;山東杜朗口中學并沒有多少出名的教師,學生都能夠做到深入地自學與全方位地展示。 理想之所以成為理想,是因為全國有很多聞名學校在學習、借鑒與創新。
實現理想需要過程,需要艱苦的勞動,需要認真、全面、科學地考慮與統籌,需要做好每一個應該到位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