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代自強不息的例子
1、邰麗華一個美麗的女孩,一個失去聽力和說力的女孩,她以前活潑可愛,但不幸的是:她2歲時因高燒失去了聽力,從此成了聾啞人。6歲生日時,爸爸送了她一雙舞鞋,她非常開心。15歲才有機會正式訓練舞蹈,開始了她的舞蹈生涯。她的遭遇如此不幸,但她從來都不自暴自棄,并比平常人多了一份東西——堅強。邰麗華雖然缺少“兩只耳朵”但她卻以堅強的毅力摘取了事業成功的花朵,在舞蹈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所有這些,對于一個平常人來說都難以實現的夢想,更何況是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邰麗華呢? 邰麗華奮力拼搏、自強自立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使我增強了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信心。而且人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面對挫折只有打起精神,堅定信念,不斷努力,才能變逆境為順境,達到理想的彼岸。 湖南懷化學院校園內,一名23歲男生和一名10多歲小女孩的故事感動了中國人。由于家庭遭遇不幸,洪戰輝從高中起,就把妹妹帶在身邊,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年幼的妹妹,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這樣的兄妹相依為命足足有12年。他在困境中所表現出的堅忍和頑強精神,彰顯出一個人的美好心靈,著實令人肅然起敬。洪戰輝上有病父,下有幼妹,錢對于他來說就是“生命”,但他婉拒了學校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捐款。他說:“比我困難的人有的是,更重要的是,我已經知道了如何來養活自己。”
最讓我們感動的是,23歲的戰輝并沒有被艱苦的生活壓彎了脊梁,也沒有為生存而去接下“救命錢”,只是憑借著一種信念,自強--要盡到當哥哥的責任,一手帶大了妹妹,而他也只不過是個孩子。
2、海倫凱勒,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
3、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少年時就立志要在數學上有所作為,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進行演算,光計算過的稿紙,就整整裝了幾麻袋,終于初步論證了這一猜想,創造了歐洲人用計算機都沒能做到的奇跡。
4、張海迪:自幼患小兒麻痹,下肢癱瘓,但憑借個人毅力,自學了多種語言,并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在醫學方面有很杰出的成就。
2.現代自強不息名人故事50字
魯迅 非常講究讀書方法。
他提倡博采眾家,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么,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有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
對于較難懂的必讀書,他的看法是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鉆透為止。他還提倡在“泛覽”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愛的書深入研究。
在研究中,他主張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與實踐相結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對看不懂的地方,他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
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于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積累材料。
曾說:“無論什么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3.現代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故事
海倫凱勒,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
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少年時就立志要在數學上有所作為,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進行演算,光計算過的稿紙,就整整裝了幾麻袋,終于初步論證了這一猜想,創造了歐洲人用計算機都沒能做到的奇跡。
越王勾被俘踐臥薪嘗膽,三年后大破吳國
張海迪:自幼患小兒麻痹,下肢癱瘓,但憑借個人毅力,自學了多種語言,并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在醫學方面有很杰出的成就。
愛迪生近2000次實驗發明燈泡
4.求關于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故事(不要名人故事)簡短一點的,小故
“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這是句聽起來普通的話,但卻是一句名言。要知道這是誰說的。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塔斯喀姆比亞。她在19個月的時候被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這句話是海倫·凱勒高中時在一篇作文《觸摸春天》中寫下的。這句話是一位病弱而偉大的女子說的,她以88歲的壯麗人生,實踐了她青少年時期堅定的人生豪言。
請允許我用通俗的、“很不尊重”的話來表達一下---海倫·凱勒二三歲起就是個瞎子、聾子、啞巴。試想,這么一個生理嚴重缺陷病弱女子,怎么度過她今后的漫長人生?一個自幼處于無光、無聲、無語生活狀態中的人,怎么去理解“繽紛世界”這個詞的真實含義。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并在她的導師安妮·莎莉文(Annie Sullivan)的努力下,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為了能清楚地發音,用一根小繩拴在一個金屬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拴在手上,練習手口一心,寫一個字,念一聲。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的弱女子。
據說,在哈佛大學讀書的一個博士生聽到海倫·凱勒的事跡后,很不服氣,決定要和她比試比試。在嚴格的時間規定和教員的監督之下,他們進行了3輪比賽,博士生服了。他摘下博士帽,恭恭敬敬地戴在海倫的頭上。經過學習,海倫突破了識字關、語言關、寫作關,先后學會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語言,出版了14部著作,受到社會各界的贊揚與褒獎。
海倫·凱勒,一個偉大而受人尊重的女人。她的眼是瞎的,然而她的心是光明的,她用她的心“看”到的世界是繽紛燦爛的;她的耳朵是聾的、嘴巴發不出聲,然而她卻能“聽”懂、能“說”出五種不同國家的語言。
19世紀杰出的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19世紀出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
1959年,聯合國發起了“海倫·凱勒”運動,號召全世界人民向她學習。
5.關于自強名人事例簡短
1、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87年與莎莉文老師相遇。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歲,卻有86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里。在此時間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墻故事》。
她致力于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2、愛迪生
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一生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竟然當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么出息。 愛迪生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斗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強,自立獲得巨大成功。
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他發明自動電報幫電機,留聲機;實驗并改進了電燈(白熾燈)和電話。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他因此而被譽為“發明大王”。
3、格林尼亞教授
著名化學家格林尼亞教授,曾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少年時代,由于家境優裕,加上父母的溺愛,使得他沒有理想,沒有志氣,整天游蕩。可是好景不長,幾年后他家徹底破產,一貧如洗,昔日的朋友都離他而去,甚至連女友也當眾羞辱他。
從此,他醒悟了,開始發憤讀書,立志追回被浪費的時間。九年以后,他研制出格氏試劑,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4、貝多芬
大作曲家貝多芬由于貧窮沒能上大學,十七歲是患了傷寒和天花病,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在愛情上也屢受挫折。在這種情況下,貝多芬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命運的頑強搏斗中,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沒有嚇倒他,反而成了他獲得強大生命力的磁場。
5、富蘭克林·羅斯福
1921年8月,富蘭克林·羅斯福帶全家在坎波貝洛島休假,在撲滅了一場林火后,他跳進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質炎癥。高燒、疼痛、麻木以及終生殘疾的前景,并沒有使富蘭克林·羅斯福放棄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堅持不懈地鍛煉,企圖恢復行走和站立能力。
他用以療病的佐治亞溫泉被眾人稱之為“笑聲震天的地方”。在康復期間,富蘭克林·羅斯福大量閱讀書籍,其中有不少傳記和歷史著作,卻幾乎沒有經濟學或哲學著作。
6.幫忙弄一些關于自強的故事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王勾踐終于贏了,“臥薪嘗膽”理所當然就成了教育人們奮發圖強,自強不息的經典故事
張海迪說:“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她懷著這樣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學習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贊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自強像榮譽一樣,是一個無灘的島嶼——拿破倉
下手處是自強不息,成就處是至誠無息(清·金纓)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多自強(唐·劉禹錫)
男兒立身須自強(唐·李頎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里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墻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墻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墻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墻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于他從小勤奮好學,后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梁的故事。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 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制造業的迅速發展贊嘆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產生悲觀情緒,詹天佑卻懷著堅定的信念說:“今后,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懷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于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個。回國后,詹天佑滿腔熱忱地準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
華羅庚中學畢業后,因交不起學費被迫失學。回到家鄉,一面幫父親干活,一面繼續頑強地讀書自學。不久,又身染傷寒,病勢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卻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左腿的關節變形,瘸了。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雙腿后著兵法的孫臏。“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白天,他拖著病腿,忍著關節劇烈的疼痛,拄著拐杖一顛一顛地干活,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以后,清華大學聘請華羅庚當了助理員。在名家云集的清華園,華羅庚一邊做助理員的工作,一邊在數學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他25歲時,已是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了。
7.自強不息的事例
有一所位于偏遠地區的小學校由于設備不足,每到冬季便要利用老式的燒煤鍋爐來取暖。有個小男孩每天都提早來到學校,將鍋爐打開,好讓老師同學們一進教室就能享受到暖氣。
但有天老師和同學們到達學校時,愕然發現有火舌從教室冒出。他們急忙將這個小男孩救出,但他的下半身遭到嚴重灼傷,整個人完全失去意識,只剩一口氣在。
送到醫院急救后,小男孩稍微恢復了知覺。他躺在病床上迷迷糊糊地聽到醫生對媽媽說:“這孩子的下半身被火燒得太厲害了,能活下去的機會實在很渺小。”
但這勇敢的小男孩不愿這樣就被死神帶走,他下定決心要活下去。果然,出乎醫生的意料,他熬過了最關鍵的一刻。但等到危險期過后,他又聽到醫生在跟媽媽竊竊私語:“其實保住性命對這孩子而言不一定是好事,他的下半身遭到嚴重傷害,就算活下去,
下半輩子也注定是個殘廢。”
這時小男孩心中又暗暗發誓,他不要做個殘廢,他一定要起身走路。但不幸的是他的下半身毫無行動能力。兩條細弱的腿垂在那里,沒有任何知覺。
出院之后,他媽媽每天為他按摩雙腳,不曾間斷,但仍是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雖然如此,他要走路的決心也不曾動搖。
平時他都以輪椅代步。有天天氣十分晴朗,他媽媽推著他到院子里呼吸新鮮空氣,他望著燦爛陽光照耀的草地,心中突然出現一個想法。他奮力將身體移開輪椅,然后拖著無力的雙腳在草地上匍匐前進。
一步一步,他終于爬到籬笆墻邊;接著他費盡全身力氣,努力地扶著籬笆站了起來。抱著堅定的決心,他每天都扶著籬笆練習走路,走得籬笆墻邊都出現了一條小路。他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努力鍛煉雙腳。
憑借著如鋼鐵般的意志,以及每日持續的按摩,他終于靠著自己雙腳站起來,然后走路,甚至能跑步。
他后來不但能走路上學,還能和同學們一起享受跑步的樂趣,到了大學時,他還被選入了田徑隊。
一個被火燒傷下半身的孩子,原本逃不過死神的召喚,原本一輩子都無法走路跑步,但憑著他堅強的意志,跑出了全世界最快的成績。 ——伯特·杜賓
8.現代自強不息的例子
1、邰麗華一個美麗的女孩,一個失去聽力和說力的女孩,她以前活潑可愛,但不幸的是:她2歲時因高燒失去了聽力,從此成了聾啞人。
6歲生日時,爸爸送了她一雙舞鞋,她非常開心。15歲才有機會正式訓練舞蹈,開始了她的舞蹈生涯。
她的遭遇如此不幸,但她從來都不自暴自棄,并比平常人多了一份東西——堅強。邰麗華雖然缺少“兩只耳朵”但她卻以堅強的毅力摘取了事業成功的花朵,在舞蹈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所有這些,對于一個平常人來說都難以實現的夢想,更何況是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邰麗華呢? 邰麗華奮力拼搏、自強自立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使我增強了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信心。而且人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面對挫折只有打起精神,堅定信念,不斷努力,才能變逆境為順境,達到理想的彼岸。
湖南懷化學院校園內,一名23歲男生和一名10多歲小女孩的故事感動了中國人。由于家庭遭遇不幸,洪戰輝從高中起,就把妹妹帶在身邊,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年幼的妹妹,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
這樣的兄妹相依為命足足有12年。他在困境中所表現出的堅忍和頑強精神,彰顯出一個人的美好心靈,著實令人肅然起敬。
洪戰輝上有病父,下有幼妹,錢對于他來說就是“生命”,但他婉拒了學校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捐款。他說:“比我困難的人有的是,更重要的是,我已經知道了如何來養活自己。”
最讓我們感動的是,23歲的戰輝并沒有被艱苦的生活壓彎了脊梁,也沒有為生存而去接下“救命錢”,只是憑借著一種信念,自強--要盡到當哥哥的責任,一手帶大了妹妹,而他也只不過是個孩子。2、海倫凱勒,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
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3、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少年時就立志要在數學上有所作為,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進行演算,光計算過的稿紙,就整整裝了幾麻袋,終于初步論證了這一猜想,創造了歐洲人用計算機都沒能做到的奇跡。
4、張海迪:自幼患小兒麻痹,下肢癱瘓,但憑借個人毅力,自學了多種語言,并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在醫學方面有很杰出的成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現代自強不息的故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