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伙委會保育員發言稿
幼兒園家委會發言稿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及家長們:大家好,我是小一班的家長代表陳**的家長,很高興跟大家坐在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問題。
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候,我想我和其他家長們一樣,都希望孩子能遇見一位好的老師。我很高興看到的是我的孩子在小一班接受張老師、王老師、美老師的細心教育和呵護。
美老師是指王**老師,之所以這么叫是孩子用來區分兩個王老師的。從孩子在剛入園進班級時緊緊摟住我的脖子遲遲不肯放手,到現在孩子能夠主動去幼兒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孩子的成長在發生著質的變化。
每當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在家向我們唱著新學的兒歌、跳著動人的舞蹈,自豪的對我們說今天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又得了一個小紅心,晚上入睡前主動地去刷牙,整齊的把自己的衣褲脫下疊放整齊,起床時把被褥疊好,看著這一切,[蓮山 課件 ]我心里暖暖的,孩子真是長大了、懂事了,她有了一個嶄新的家外世界,成功的邁出了離開家庭的第一步。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歸功于老師的細心的呵護、精心的教導、耐心的講解,我要對各位辛勤的老師說一聲:你們辛苦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沒有學校教育,都是不完美的教育。
我對幼兒園的建議是:希望老師和家長之間形成定期溝通的長效機制,可以是一月、一周、甚至是一天,老師簡單的對孩子在班級的表現進行簡短的評價、建議和要求,這將會使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以便更好地配合老師的工作。【家長伙委會發言稿】家長伙委會發言稿。
感謝大家,我想我們的孩子在老師循循善誘下、諄諄教誨下一定會茁壯成長,我真誠的祝愿幼兒園越辦越好,祝愿孩子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愿我們都能成為成功的老師和家長。謝謝大家。
2.幼兒園伙委會保育員發言稿
幼兒園家委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及家長們:
大家好,我是小一班的家長代表陳**的家長,很高興跟大家坐在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問題。
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候,我想我和其他家長們一樣,都希望孩子能遇見一位好的老師。我很高興看到的是我的孩子在小一班接受張老師、王老師、美老師的細心教育和呵護。美老師是指王**老師,之所以這么叫是孩子用來區分兩個王老師的。
從孩子在剛入園進班級時緊緊摟住我的脖子遲遲不肯放手,到現在孩子能夠主動去幼兒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孩子的成長在發生著質的變化。每當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在家向我們唱著新學的兒歌、跳著動人的舞蹈,自豪的對我們說今天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又得了一個小紅心,晚上入睡前主動地去刷牙,整齊的把自己的衣褲脫下疊放整齊,起床時把被褥疊好,看著這一切,[蓮山 課件 ]我心里暖暖的,孩子真是長大了、懂事了,她有了一個嶄新的家外世界,成功的邁出了離開家庭的第一步。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歸功于老師的細心的呵護、精心的教導、耐心的講解,我要對各位辛勤的老師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沒有學校教育,都是不完美的教育。我對幼兒園的建議是:希望老師和家長之間形成定期溝通的長效機制,可以是一月、一周、甚至是一天,老師簡單的對孩子在班級的表現進行簡短的評價、建議和要求,這將會使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以便更好地配合老師的工作。【家長伙委會發言稿】家長伙委會發言稿。
感謝大家,我想我們的孩子在老師循循善誘下、諄諄教誨下一定會茁壯成長,我真誠的祝愿幼兒園越辦越好,祝愿孩子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愿我們都能成為成功的老師和家長。謝謝大家
3.保育員師德師風演講稿如何寫
尊敬的各位家長,老師,朋友們: 大家好!每當提到“幼兒教師”這個稱呼,有人不以為然,淡淡一笑,認為幼兒教師就是帶領著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學習一些簡單的知識。
有人則贊不絕口,豎起大拇指,認為幼兒教師對孩子很有愛心,對工作很有責任心。 其實幼兒教育是一項普通、平凡而又偉大的工作,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要做好它,確實不容易。
身為一名幼兒教師,首先要熱愛幼教事業,熱愛幼兒。教師要服從領導的工作安排,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之中。
對待工作有滿腔的熱情,來實現幼兒教育的目標: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認為幼兒教師在幼兒園的工作就是實施保育與教育。
教師在工作中除了教書教人之外,還要關心、愛護幼兒。 使幼兒的身、心、靈能茁壯成長。
自從跨進幼兒園的大門之后,我就知道做一名幼兒教師是不容易的,老師要熱愛、關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幼兒。對待每一位孩子無論是活潑的、淘氣的、安靜的、靦腆的??都一視同仁,努力做到不偏愛,讓每個家長都放心地把孩子交給老師。
有人曾說過這么一句話“有愛才有教育”。仔細揣摩,確實如此。
老師的真誠,孩子是能感受到的。在日常活動中,老師需要時時關注幼兒,多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并及時給予評價,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當孩子接受了老師,就能以主動的態度接受老師的教育。 作為幼兒教師,我認為老師一定要有愛心、細心、耐心、童心和責任心。
對每位寶寶都要關心、愛護,在工作中也要做到盡忠職守。早晨來園時,熱情地從家長手中接過孩子,讓家長能安心地離開去工作;早操活動后,要督促幼兒多喝開水,對有汗的幼兒及時督促換汗巾;教學活動中,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
對于能力強的幼兒要給予表揚和肯定,對于能力弱的幼兒要進行輔導和鼓勵;戶外活動后,要根據天氣變化適當給孩子添減衣服;如果發現有缺席的幼兒,老師要及時打電話給家長,問候幼兒,并詢問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午睡過程中,老師要做好巡查工作,為幼兒蓋好被子,保證每位孩子都是仰著午睡的;幼兒離園時,老師要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一天在園的表現和發展情況。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其次我認為老師要有工作的上進心和積極心。
因為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幼兒教師的要求、水平、自身素質也越來越高。因此在工作期間,老師需要更加虛心學習、實踐,在教育失敗后,能自我反思,吸取教訓,慢慢積累、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技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的聆聽。
4.家長會保育老師發言稿
位家長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感謝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個聚會,因為孩子的緣分,才使咱們今天有機會相聚在一起,共同交流和探討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按照園內指示,本學期我們將會召開三次家長會,分別安排在學期前,學期中和學期后三個階段,這樣更能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相互交流孩子在校園及在家的情況,以便我們能夠及時調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總之一句話,就是“一切為了孩子”。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根本出發點。
我也相信,有了這個出發點,我們的家長會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取得圓滿的成功!今天我就抓緊時間借此機會來交流一下與孩子有關的各方面的問題。一、班級情況介紹 本學期我們班新來了一位保育員阿姨,王阿姨,她嚴格遵守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制度,堅持每天早上打掃衛生,保持室內外的整潔,幼兒的毛巾和水杯每天消毒一次,玩具每周消毒一次,寢室教室每天在幼兒離園后用紫外線燈消毒,椅子定期擦洗等,保證了幼兒舒適、整潔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這學期我們班還新來了兩位幼兒,現本班共有幼兒43名,男生23名,女生20名男女比例很不平衡,因此也顯得班級更為活躍。孩子們各方面與上學期相比進步很大,已經能較好的適應幼兒 園的集體生活。
特別是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中班孩子身體發育迅速, 孩子有太多的精力想發泄,活潑好動的他們在課堂常規上就出現了兩個問題:1、部分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總喜歡想一些或做一些與課上無關的事;2、一些孩子在舉手發言方面比較被動,而有的孩子很希望發言卻忘了要舉手,想說就說,十分的隨意。
比如,華可涵,其實他是個很能說會道的,很愛表現自己的孩子,他每次回答老師的問題都聲音響亮,但唯一的缺點就是愛插嘴,或者是舉了手在那喊“我我我”,很明顯可可的常規意識還不是很強。在這方面我們班做得較好的幼兒是呂雯、繆欣怡、項宇凡小朋友,他們上課真得很棒。
另外這學期,劉音予、張軒偉上課時進步也很大。在生活習慣方面,我們班幼兒 的進餐習慣,老實說,還沒有小班的時候好。
小班的時候,孩子們每次都能乘熱把飯菜吃掉,并且桌子上面不掉一點米粒。但有的孩子到了中班,反而退步了。
每天中午我們三位老師 都認真負責地照顧他們,我和顧老師每次都圍著孩子,跟孩子們一起進食,我們發現有個別孩子吃飯很有特點,他拼命地扒筷子,扒地很快,但就是不見米飯扒進嘴里;還有的孩子吃飯吃了半天只有吃了幾根菜葉子,然后一直在等等等,等得飯菜都涼了,等到老師說:“吃不掉了嗎,倒了吧。”聽到這話的時候,他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就跑到桶那里倒了。
但大多數孩子還是很能吃的。在睡覺方面,開學初有2,3個幼兒很難入睡,但到現在,孩子們基本上都能按時入睡,按時起床,并且能自己動手穿衣穿鞋。
希望家長 在家也能夠多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讓自己的孩子把這個優勢堅持下去。同時我們創設了色彩鮮艷,整體溫馨的班級環境,如主題墻,經常更換。
創建各個游戲區角,娃娃家,理發店,醫院等,并提供豐富多樣的游戲材料。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幼兒 良好、文明的行為習慣是班級開展工作的保證,在日常教育 中,我們將注重更多途徑,多渠道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通過分發五角星、紅蘋等鼓勵手段,激發幼兒 改正缺點。二、本學期工作介紹 本學期,從開學初到現在,我們園內側重點在于幼兒的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開學初,我們重點在抓幼兒的禮貌教育和排隊時候的行為習慣,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基本上都很有禮貌,看見老師能主動問早,問好,離園能主動跟老師說再見。
有的孩子甚至能用英語與老師問好,在排隊方面也基本能做到靜,快,齊。我相信我們中一班的孩子在過去的一個月中表現得還是相當不錯的。
4月份,我們將注重衛生習慣的培養,這包括了幼兒的個人衛生和班級衛生,所以我們要求我們的孩子人人都帶一塊手帕,最好不要帶餐巾紙,避免亂扔紙屑。做到勤剪指甲,勤洗頭,并且保持衣服鞋子的整潔;學會擦桌子擦椅子,養成愛勞動的好品質;吃點心吃飯的時候不要做漏嘴巴,保持餐桌上的整潔。
5月份我們講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的習慣。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對其今后的發展相當重要。
它是幼兒進入學習的重要手段,我們將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來組織好每一次的集體教育活動,真正提高孩子們的傾聽能力。第二,根據中班下學期的課程實施,我們這學期共有5個主題,剛剛過去的一個月中,我們的主題是“親親熱熱一家人”通過閱讀、講述、音樂、游戲等活動,了解父母的工作,懂得關心自己的父母,感知相互關愛的溫馨氛圍。
知道生活中的快樂是可以自己創造的,并感受做事情的快樂,樂意參與各種活動。我們現階段正在進行的一個主題是“春天的童話” 通過觀察動植物的主要變化和人們的服飾變化,知道春天悄悄的來臨了;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春天的美麗,并嘗試表現自己的理解;激發對大自然的。
5.家長會保育員老師發言稿
她有雙黑亮的眼睛,小小的鼻子,短短的頭發,那就是與和我們朝暮相處、最體貼我們、最關心我們、最照顧我們的導師。
老師種是扮演著慈母的角色,對待我們總是像家人般的親切,有時又像朋友般的跟我們談天說地、一同分享生活的曼妙,有時卻像心理醫師般傾聽我們的疑難雜癥,幫助我們解決困擾。除此之外,老師在教導我們待人處事上特別認真也很有耐心,記得有一次遇到生活上的問題,提出來問老師時,老師講得頭頭是道,而且不厭其煩的說了好幾遍。
在這些和老師相處的日子里充滿了喜、怒、哀、樂和默契,在往后和老師相處的時間,我們一定要和老師的互動會更加頻繁、親近,也別再讓她為我們傷心難過了!最后我想說:老師謝謝您,為了我們您受了很多的苦吧!老師不管未來如何我們永遠是最團結、最令您喜愛的一個班級,老師我們愛您。
6.托班保育員在家長會上的發言稿
保育員個人總結“教育好幼兒,服務好家長。”
是我園的辦學宗旨。多年來,在園長的正確領導下。
在前輩的教育影響以及同事們的幫助下,自己對幼兒的培養教育照顧等各 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雖然嘗到了酸苦,但更多地品出了甘甜,品出了清香。
這項工作我越干越感到愉快,感到幸福。因為我們播下的是愛的種子,所以就有幸福的收獲。
多年來照顧幼兒雖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不足之處還很多,具體如下: 1、對待幼兒的教育耐心不夠,愛心不足,不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有時對幼兒發脾氣,使高腔,不耐心說教,導致幼兒不敢說,不敢動,使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從心里不服氣。
2、管教幼兒方法不科學,不靈活。幼兒稍有不對就恐嚇,比如在幼兒看電視時打鬧,睡覺時說話,我就高聲訓斥。
導致幼兒的心里有一種壓抑感,自己也很煩惱。 3、有些幼兒剛進園,對園的環境不熟,對園里的花花草草以及各種玩具都很新奇。
都想親自去摸一摸、玩一玩,但是有時怕出現安全問題,怕這怕那,就不讓孩子們亂動,這就不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 不足之處還很多,呈請領導以各種方式提出,我虛心接受。
為了今后更好地教育好幼兒,使家長更放心,幼兒更認可。我還要更加努力地學習,更近一步地掌握幼兒的心理,時刻不忘自己的職責。
給幼兒按時洗臉、洗腳、洗屁股。衣服、鞋襪、床單、被子,勤換勤洗勤曬。
看幼兒玩耍要集中精力,不在一塊敘話。和 同事搞好團結,互幫互助。
對家長多說幼兒的優點,少說幼兒的缺點或不說。對幼兒堅決不說粗話、臟話、惱話,不使高腔。
不嚇唬幼兒,讓幼兒樂于接近自己。用我們的上進心去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用我們的愛心去溫暖幼兒的童心,用我們的耐心去呵護幼兒的心靈。
讓每個幼兒都能夠開開心心地玩耍,舒舒服服地休息,健健 康康地成長。
7.如何演講保育員成長與蛻變
本學期我擔任學前二班保育員工作,幼兒園保育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幼兒的健康成長,只有扎扎實實地做好保育工作,才能讓幼兒健康活潑地成長,讓家長們放心工作。
上學期,在園領導的正確領導和我班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保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本學期的保育工作更加完善特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一、做好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的培養。
為了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合作、參與、探索意識,培養幼兒行為規范、自理生活能力、自我保護、生活衛生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幼兒在晨間鍛煉、進餐、教學、睡眠、離園等一日各項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幼兒進餐時,教師要精力集中,精心照顧幼兒,輕聲地、和藹地指導和幫助幼兒掌握進餐的技能,培養文明行為習慣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并耐心對待特殊幼兒進餐,給予相應的幫助,適當控制肥胖兒童食量。 根據幼兒的進餐情況向伙食委員會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提醒幼兒多喝開水,學會節約用水,讓幼兒學會使用、收放自己的物品。 2.指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漱口、擦嘴。
飯前、便后要將小手洗干凈,不吃不干凈的東西。 3.鼓勵幼兒積極參加晨間鍛煉活動,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教幼兒學習穿**、鞋襪,整理自己的衣物及床上用品。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給花澆水、擺放桌椅等。
5.在各種活動中配合老師開展活動,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加強幼兒的自律性,培養幼兒良好的活動習慣。
8.怎樣做一名合格的保育員
有專業的保育知識,類似于衛生保健的。
有細心的觀察力,對于班里的每個孩子都能夠上心,比如在準備午飯時,要記住哪些孩子是需要健康餐的,哪些孩子在進食方面需要幫助的,分食的時候能夠注意每個孩子的飯量等等。保育員其實是很需要重細節的,說個小例子,比如有孩子更換了衣物后,保育員需要在清晰曬干后記得是誰的衣物,現在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時候會出狀況。
一般保育員會負責餐點,教室衛生,幼兒生活活動方面這幾塊的的工作,都是需要耐心和細心的活兒!所以,保育員很不容易的~真的辛苦了~類似的還有很多,我是以我自己的觀察和感悟回答的……有幫助的話就好~希望沒有說錯的~~加油撒~。
9.幼兒老師 怎樣和家長交流 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家長: 上午好,非常感謝您們能在百忙之中抽時間來參加我們小班的首次家長會,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我們小班的兩位老師對您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同時,也非常歡迎您的孩子加入到小班這個大家庭,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能成為朋友,成為合作的伙伴。
現在,我先向大家介紹我們班的兩位老師: 我是王老師,2009年畢業與中專幼師學校,從事幼教工作3年,本學期擔任小班班主任老師,主要負責小班的班級工作及教學工作,璩老師是我們班的保育老師,從事幼教多年,負責班上的幼兒護理及衛生消毒工作,她們對工作兢兢業業,對孩子和藹可親,深受家長和孩子的喜歡。在工作中我們兩位相互取長補短,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把送到我們手中的孩子教育好。
今天召開這次家長會的目的是:讓家長了解幼兒初入園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幼兒在園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家長需要配合的一些工作等,以便讓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1、班級情況分析: 首先,班級情況分析:我們班共有幼兒14名,其中男孩名,女孩名。
幼兒平均年齡為2——3歲之間,其中有大部分是新生,有鄧宇軒,魏微,楊成龍,陶雨猛,張欣鈅等,是這學期剛入園的小朋友,幼兒園對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剛入園幼兒的情緒較不穩定,家長也不放心。大部分幼兒在家是與親人寸步不離,所以存在入園情緒不穩,嬌氣、愛哭,依賴性強,霸道等現象。
并且大都數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較弱,需要一步步培養。 針對這一現象,所以本學期我們班是一教一保,把重點放在幼兒的護理方面及安撫幼兒情緒等方面,本學期的主要任務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導幼兒對幼兒園生活感興趣,適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能基本遵守幼兒園的一日常規,教會幼兒一些簡單的知識。
為了讓幼兒能更早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下面向各位家長介紹一下幼兒入園前家長的準備工作和幼兒入園后的各種表現以及家長應對和處理措施 (一)、家長的準備工作 1、教給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飯,自己如廁,獨立入睡等 2、對幼兒進行心理準備教育 對孩子說:你長大了,該去幼兒園了,那里有很多老師,很多小朋友,大家可以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聽故事,在幼兒園里很快樂,切不可嚇唬幼兒說“不聽話送你去幼兒園”,以免造成孩子對幼兒園的抵觸情緒,對老師的恐懼心理,要讓孩子知道,是因為他長大了,要學很多知識,才送他去幼兒園,而不是因為不聽話才送他去幼兒園的 3、家長要做到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情緒穩定,幼兒入園是孩子踏入社會的第一步,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因為是第一次離開父母,會產生分離焦慮,對孩子來說,入園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孩子入園,我們家長自己首先要情緒穩定,不要有焦慮感,有時孩子的焦慮是由家長的不穩定情緒引起的,要正常送幼兒入園,不要興師動眾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來送,這樣更容易引起孩子強烈的依戀,其次,要相信老師,給予老師有充分的信任,我們既然把孩子從你手中接過來,那么我們所盡到的就是父母和老師的雙重責任,既要照顧好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又要對幼兒進行各種習慣的培養教育。 (二)、孩子入園三步曲 1、剛入園的孩子由于新鮮環境的吸引,幼兒會到處看看,玩玩部分孩子會很高興的入園,也有部分孩子很快讓分離焦慮代替了新鮮的環境,開始哭鬧。
2、第二天,孩子基于第一天的經驗,會出現幾種情況:1)、哭鬧的更厲害。2)、停止哭鬧,自由玩耍,3)、看到別人哭,自己也哭,別人不哭了,自己也不哭了。
家長怎么辦? 首先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有工作要上班,下班后會來接她。 第二,放下孩子后,馬上走開,不要在門口逗留,更不要拉著孩子哭。
3、第三天,如果孩子不感冒,不發燒,堅持送孩子入園,漸漸的,孩子會把對家長的依戀轉移到老師身上,這個過程,每個孩子的適應時間不一樣,有的快,有的慢。 (三)、孩子入園后出現的幾種情況 1、早上送孩子入園時,孩子會拼命掙扎,(個別孩子),情形很讓家長心疼,其實,等家長一走,孩子也就“既來之則安之”了,但是,家長會一天都心神不定,滿腦子里是淚流滿面的孩子,這是一種煎熬,也是一種磨練,孩子終將要離開父母獨自飛翔,孩子入園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家長不必心神不寧。
2、下午接孩子時會出現幾種情況:高高興興,悲喜交加,放聲大哭等,對孩子的種種表現家長都應該把它視為正常,畢竟孩子離開家長在陌生環境里和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小朋友生活了一天,不容易,特別是看到家長會放聲大哭的小朋友,家長可能會有誤解:老師怎么著他了,給他委屈了嗎?等等其實沒有什么,孩子這時的哭是發泄他一天的焦慮和怨恨的情緒。
3、回家后和孩子交流:幼兒園好不好?老師好嗎?小朋友多不多?在幼兒園看到什么新鮮的事了,講給媽媽聽聽,盡量不要問,想沒想媽媽等之類的敏感的問題。對他說,“老師和小朋友很喜歡你,如果你明天不去。
老師和小朋友會很想你的”。 4、正確對待幼兒拉褲子,尿褲子的現象 由于環境的變化,在。
10.幼兒園教師演講《如何讓自己成長》
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十五年前,剛走出校門的我,帶著五彩斑斕的夢,走進這圣潔的港灣。
看著孩子們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聽著老教師們一聲聲溫暖親切的教導,很快的,我便全身心地融入到他們中間。十五個春夏秋冬轉瞬即逝,歲月帶走了當初的稚嫩與嬌弱,留下的是成長后的自信與成熟。
回想起走過的路,有沮喪、有彷徨、有驚喜、有欣慰……記得剛上班時,我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在孩子們中間輕盈地飛來飛去,帶他們唱歌、跳舞、做游戲,按照教育計劃一絲不茍地給他們上課,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對孩子全部的愛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教育經驗的豐富,以及在園領導帶領下一次次的業務學習和師德培訓,使我認識到這是遠遠不夠的。
“愛孩子是教育的起點,教給孩子去愛才是教育的目標。”“要根據幼兒的潛質和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幼兒教師要向“專家型、研究型教師轉變”“因為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是需要通過高素質幼兒教師的工作去實現的。”這些教育箴言時常回響在我的耳邊。
孩子們從剛入園時的步履蹣跚到畢業時的神采飛揚,點滴的進步都滿載著老師的心血與付出。同樣,伴隨著他們成長的腳步,我也在一天天努力著,收獲著,感悟著,成長著。
我深愛著班里的每一個孩子。
自從做了媽媽后,那份柔柔的母愛不由地遷移到工作中來。“假如這是我的孩子會怎樣?”我經常進行這樣的換位思考,于是對班里的孩子們更多了一份關注、一份疼愛,總想把工作做得更精更細。
大家都知道,小班的孩子剛入園,哭鬧現象嚴重,非常不容易管理。為了盡快熟悉幼兒,便于精心了解和照顧他們,我們創造性地使用了名卡。
就是為每個新來園的小朋友身上貼一個不干膠剪成的圓形,上面有幼兒的學號和名字,這樣我們就可以看著名卡親切地和他們打招呼。“彤彤不哭,老師抱抱。”
“佳佳過來喝水。”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幼兒吃飯、睡覺等情況直接在名卡上面做記號,這樣,家長接時就可以較為詳細地了解孩子一天中的情況了。
比如“五個圓圈代表喝了五杯水,一個螺旋狀圖形代表大便了一次。”這個辦法得到了家長的稱贊也被許多同事借鑒。
還有,飲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幼兒的身體健康,這也是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飲水習慣,我們為每個小朋友折疊了一個小紙杯貼在墻上,并提醒他們每喝一杯水,就往自己的紙杯里放一個小紙條。
上午是淺藍色的,下午是深藍色的,這樣,誰喝了幾杯水,我們就會一目了然。“細微之處見精神。”
只要我們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一些實用的“奇思妙想”會時常躍出腦海。前幾天,中央電視臺《想挑戰嗎?》欄目中有一個挑戰項目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那是一個賣魚的人,他的絕活是隨手掂一條魚,就能準確地說出它的重量,誤差不會超過一兩,有時會絲毫不差。感動我的不是他嫻熟的技藝,而是他那種不甘于寂寞的精神。
一個以賣魚為生的普通勞動者,如果隨遇而安,日日重復著“收魚、撈魚、稱魚、裝魚”的簡單動作,可能就會在平淡里終其一生,也許還會哀嘆命運的不公。而這位挑戰者卻在平凡甚至無聊的勞作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樂趣。
他的成功只是比別人多增加了一份思考,多注入了一份熱情。我們的工作也是平凡的,但如果我們用心去做了,平凡中也同樣會孕育出偉大。
在教師的心目中,每個兒童都應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教師之所以不同于母親,是因為她不但要具備呵護孩子成長的那份母愛,更要肩負起教育和引導幼兒發展的那份責任。
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很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一生。著名作家畢淑敏就因為上學時,音樂老師在眾目睽睽之下,把她從合唱隊伍中揪出來,然后大聲呵斥到:“唱歌跑調,這么難聽居然還唱得這么大聲。”
一句話,讓她從此再也不能開口唱歌,而且這種心理障礙伴隨著她直到現在。少了歌聲,生命的色彩會暗淡許多。
那位老師不知道,孩子的心靈就象嬌嫩的花蕾,也許不經意地碰觸就會影響花兒的怒放,所以我們應該加倍地去呵護。我的教育工作也曾差點步入誤區,即使我的出發點是好的。
他叫翔翔,長得胖乎乎的,很可愛,能吃能睡。我們常說:翔翔午睡時剛挨上枕頭便打起了幸福的小呼嚕,可是他在數學方面能力極差。
作為老師,我們不但在數學活動中不厭其煩地去引導他,而且還利用各種機會重點對他進行提問和啟發,并多次與家長溝通,建議家長對孩子多進行數學方面的輔導和練習。但適得其反,翔翔變得越來越沉默了,而且提問他時會閉口不答,表現出抵觸心理,家長也反應孩子最近有點不愛來幼兒園了。
我們一時不知怎么辦才好。我把自己的困惑告訴了園長,她把一本關于《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的書籍遞到我的手中。
經過學習和反思,使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努力尋找新的突破口。偶然的機會,我們發現翔翔對有關動物的知識非常感興趣,于是就引導他給大家講動物知識,并利用動物來不露痕跡地引導他去進行加減運算,這樣,翔翔的計算能力逐漸有了很大提高。
這件事使我懂得了應該由衷地欣賞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在教師的眼中,不應該有“笨孩子”,應該引導他們以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