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時田園雜興1.2句詩意20字
翻譯:白天在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
附: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譯文
白天在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簡析】
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干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于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NO.2
四時田園雜興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譯文】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
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
只有蜻蜓和菜粉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簡析】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兩句寫出梅黃杏肥,麥白菜稀,色彩鮮麗.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后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蜓飛蝶舞,以動襯靜.[2]
NO.3
四時田園雜興
租船滿載候開倉,
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兩釧輸一斛,
尚贏糠核飽兒郎!
【簡析】
這首詩寫農民全年的辛苦收成,被官府巧榨豪奪得幾乎一干二凈,只能給孩子吃點粗糠了.詩人滿腔悲憫地畫出這幅農民的血淚圖.
2.四時田園雜興大概意思,要簡短
《四時田園雜興》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譯文:
初夏正是梅子金黃、杏子肥的時節,麥穗揚著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盡正在結籽。
夏天日長,籬落邊無人過往,大家都在田間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飛舞。
擴展資料: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
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
3.四時田園雜興其一的詩意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③田夜績麻④,
村莊兒女各當家⑤。
童孫⑥未解⑦供⑧耕織,
也傍⑨桑陰⑩學種瓜。
譯文:
白天鋤草夜間搓捻細麻,
農家男女沒有片刻閑暇。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織布,
也靠在桑陰下學著種瓜。
①四時田園雜興:詩人晚年寫了一組四季田園雜感詩,共60首,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時五組,每組12首。都是描寫的鄉村生活。這里選的是“夏日”詩一首。②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③耘:鋤草。④績麻:搓捻麻繩或麻線。⑤當家:主持家務。這里指擔當家庭的生產勞動任務。⑥童孫:指兒童。⑦未解:不懂得。⑧供:供奉。這里指“參加”、“從事”。⑨傍:靠近。⑩桑陰:桑樹下的蔭涼處。
引你欣賞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微的描繪,熱情地贊頌了農民緊張繁忙的勞動生活。前兩句寫鄉村男耕女織,日夜辛勞,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兩句生動地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的情景,流露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贊揚。詩中描寫的兒童形象,天真純樸,令人喜愛。全詩有概述,有特寫,從不同側面反映出鄉村男女老少參加勞動的情景,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4.《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一)的意思是什么
譯文:白天出去田里鋤草,到了夜晚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兒童不明白怎么耕耘,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原文: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出處:《四時田園雜興(其一)》是南宋詩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園詩,是他所作的田家詩《四時田園雜興60首》中的一首。
擴展資料
讀了范成大的田園詩,頓時覺得農村生活真是自有一番樂趣呢。想象中,種田、除草應該是特別單調無聊且機械重復的工作,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生活狀態。
然而,在范成大勾勒出的農村畫卷中,我們卻看到了不辭辛苦的男人們踏實肯干的身影,他們愿意為家人付出自己的所有,一點兒都不覺得苦,看著老父老母、妻子兒女能吃飽穿暖,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女人和孩子們也不會把重擔都壓在男人身上,他們會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共同撐起一個家。一起工作,一起吃飯,一起分享喜悅,一起分擔憂愁,這樣的日子真是快哉樂哉,其樂融融。
5.田時田園雜興的意思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內容】 晝出耘③田夜績麻④, 村莊兒女各當家⑤。
童孫⑥未解⑦供⑧耕織, 也傍⑨桑陰⑩學種瓜。 白天鋤草夜間搓捻細麻, 農家男女沒有片刻閑暇。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織布, 也靠在桑陰下學著種瓜。 [注釋] 1.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 耘田:在田間鋤草。 3. 績麻:把麻搓成線。
4.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不知道。
6. 供:從事,參加。 7.傍:靠近。
8.桑陰:桑樹的樹陰。 ①四時田園雜興:詩人晚年寫了一組四季田園雜感詩,共60首,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時五組,每組12首。
都是描寫的鄉村生活。這里選的是“夏日”詩一首。
②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③耘:鋤草。
④績麻:搓捻麻繩或麻線。⑤當家:主持家務。
這里指擔當家庭的生產勞動任務。⑥童孫:指兒童。
⑦未解:不懂得。⑧供:供奉。
這里指“參加”、“從事”。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的蔭涼處。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微的描繪,熱情地贊頌了農民緊張繁忙的勞動生活。
前兩句寫鄉村男耕女織,日夜辛勞,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兩句生動地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的情景,流露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贊揚。
詩中描寫的兒童形象,天真純樸,令人喜愛。全詩有概述,有特寫,從不同側面反映出鄉村男女老少參加勞動的情景,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句意]1~2句:男耕女織,晝夜忙碌。 3~4句:可愛小孩,學習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內容】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蝶飛。
[注釋] 1.肥:指果肉肥厚。 2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
3麥花:蕎麥花。蕎麥是一種糧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種,生長期很短。
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磨成粉供食用。 4籬落:籬笆。
用竹子或樹枝編成的遮攔的東西。 5蛺(jiá)蝶:蝴蝶。
6菜花:油菜花。 7惟有:只有。
8無:沒有。 9傍:靠近。
[今譯]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農民忙著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賞析]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句意]1~2句:梅黃杏肥,麥白菜稀,色彩鮮麗。 3~4句:晝長人稀,蜓飛蝶舞,以動襯靜。
詩歌韻意 《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宛如農村生活的長幅畫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寫的是夏日村莊的生活場景:男耕女織,日夜操勞,雖然辛苦,卻也其樂陶陶。
最精彩的是后兩句。模仿是兒童的天性,農村孩子的游戲,也多是模仿大人的勞動。
一個“學”字,透出兒童的天真活潑,極富生活情趣。詩中沒有出現老人的形象,但稱農夫農婦為“兒女”,稱小孩為“童孫”,分明是老農的口吻,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農家樂事圖。
這里有寫實的成分,更蘊含著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理想。語言通俗淺顯,文筆清新輕巧,使人由景見情,給人以極美的藝術享受。
其二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晌開。 舍后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墻來。
其十五 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 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
其二十四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其三十五 采菱辛苦廢犁鋤,血指流丹鬼質枯。 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其三十八 朱門巧夕沸歡聲,田舍黃昏靜掩扃。 男解牽牛女能織,不須邀福渡河星。
其四十四 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其四十五 租船滿載候開倉,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兩鐘輸一斛,尚贏糠核飽兒郎。
其五十八 黃紙蠲租白紙催,皂衣旁午下鄉來。 “長官頭腦冬烘甚,乞汝青錢買酒回。”
60首全集 四時田園雜興 春田園雜興十二絕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長。自擷溪毛充晚供,短篷風雨宿橫塘。
湖蓮舊蕩藕新翻,小小荷錢沒漲痕。斟酌梅天風浪緊,更從外水種蘆根。
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
湔裙水滿綠蘋洲,上巳微寒懶出游。薄暮蛙聲連曉鬧,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綠園林曉氣涼,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飄盡桑麻小,來路風來阿魏香。
三旬蠶忌閉門中,鄰曲都無步往蹤。猶是曉晴風露下,采桑時節暫相逢。
汗萊一棱水周圍,歲歲蝸廬沒半扉。不看茭青難護岸,小舟撐取葑田歸。
茅針香軟漸包茸,蓬*甘酸半染紅。采采歸來兒女笑,杖頭高掛小筠籠。
谷雨如絲復似塵,煮瓶浮蠟正嘗新。牡丹破萼櫻桃熟,未許飛花減卻春。
雨后山家起較遲,天窗曉色半熹微。老翁欹枕聽鶯囀,童子開門放燕飛。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小。
6.四時田園雜興大概意思,要簡短
《四時田園雜興》宋代:范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譯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黃、杏子肥的時節,麥穗揚著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盡正在結籽。
夏天日長,籬落邊無人過往,大家都在田間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飛舞。擴展資料: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
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
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南宋詩人。謚文穆。
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
7.古詩田時田園雜興的意思
四時田園雜興的意思
NO.1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譯文】 白天在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
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
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
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簡析】 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績”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干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于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8.田時田園雜興的意思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內容】 晝出耘③田夜績麻④, 村莊兒女各當家⑤。
童孫⑥未解⑦供⑧耕織, 也傍⑨桑陰⑩學種瓜。 白天鋤草夜間搓捻細麻, 農家男女沒有片刻閑暇。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織布, 也靠在桑陰下學著種瓜。 [注釋] 1.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 耘田:在田間鋤草。 3. 績麻:把麻搓成線。
4.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不知道。
6. 供:從事,參加。 7.傍:靠近。
8.桑陰:桑樹的樹陰。 ①四時田園雜興:詩人晚年寫了一組四季田園雜感詩,共60首,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時五組,每組12首。
都是描寫的鄉村生活。這里選的是“夏日”詩一首。
②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③耘:鋤草。
④績麻:搓捻麻繩或麻線。⑤當家:主持家務。
這里指擔當家庭的生產勞動任務。⑥童孫:指兒童。
⑦未解:不懂得。⑧供:供奉。
這里指“參加”、“從事”。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的蔭涼處。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微的描繪,熱情地贊頌了農民緊張繁忙的勞動生活。
前兩句寫鄉村男耕女織,日夜辛勞,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兩句生動地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的情景,流露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贊揚。
詩中描寫的兒童形象,天真純樸,令人喜愛。全詩有概述,有特寫,從不同側面反映出鄉村男女老少參加勞動的情景,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句意]1~2句:男耕女織,晝夜忙碌。 3~4句:可愛小孩,學習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內容】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蝶飛。
[注釋] 1.肥:指果肉肥厚。 2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
3麥花:蕎麥花。蕎麥是一種糧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種,生長期很短。
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磨成粉供食用。 4籬落:籬笆。
用竹子或樹枝編成的遮攔的東西。 5蛺(jiá)蝶:蝴蝶。
6菜花:油菜花。 7惟有:只有。
8無:沒有。 9傍:靠近。
[今譯]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農民忙著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賞析]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句意]1~2句:梅黃杏肥,麥白菜稀,色彩鮮麗。 3~4句:晝長人稀,蜓飛蝶舞,以動襯靜。
詩歌韻意 《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宛如農村生活的長幅畫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寫的是夏日村莊的生活場景:男耕女織,日夜操勞,雖然辛苦,卻也其樂陶陶。
最精彩的是后兩句。模仿是兒童的天性,農村孩子的游戲,也多是模仿大人的勞動。
一個“學”字,透出兒童的天真活潑,極富生活情趣。詩中沒有出現老人的形象,但稱農夫農婦為“兒女”,稱小孩為“童孫”,分明是老農的口吻,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農家樂事圖。
這里有寫實的成分,更蘊含著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理想。語言通俗淺顯,文筆清新輕巧,使人由景見情,給人以極美的藝術享受。
其二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晌開。 舍后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墻來。
其十五 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 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
其二十四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其三十五 采菱辛苦廢犁鋤,血指流丹鬼質枯。 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其三十八 朱門巧夕沸歡聲,田舍黃昏靜掩扃。 男解牽牛女能織,不須邀福渡河星。
其四十四 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其四十五 租船滿載候開倉,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兩鐘輸一斛,尚贏糠核飽兒郎。
其五十八 黃紙蠲租白紙催,皂衣旁午下鄉來。 “長官頭腦冬烘甚,乞汝青錢買酒回。”
60首全集 四時田園雜興 春田園雜興十二絕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長。自擷溪毛充晚供,短篷風雨宿橫塘。
湖蓮舊蕩藕新翻,小小荷錢沒漲痕。斟酌梅天風浪緊,更從外水種蘆根。
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
湔裙水滿綠蘋洲,上巳微寒懶出游。薄暮蛙聲連曉鬧,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綠園林曉氣涼,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飄盡桑麻小,來路風來阿魏香。
三旬蠶忌閉門中,鄰曲都無步往蹤。猶是曉晴風露下,采桑時節暫相逢。
汗萊一棱水周圍,歲歲蝸廬沒半扉。不看茭青難護岸,小舟撐取葑田歸。
茅針香軟漸包茸,蓬*甘酸半染紅。采采歸來兒女笑,杖頭高掛小筠籠。
谷雨如絲復似塵,煮瓶浮蠟正嘗新。牡丹破萼櫻桃熟,未許飛花減卻春。
雨后山家起較遲,天窗曉色半熹微。老翁欹枕聽鶯囀,童子開門放燕飛。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小。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田時田園雜興其一的意思簡短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