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藝術創作感想
原發布者:愛笑的芥末520
創作感悟——我談我的創作《悄悄話》姓名:趙杰學號:09111034專業:美術教育指導老師:何沙敏摘要:創作的過程中遇到不同的問題,解決問題這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學習和進步。想要進步就是不斷總結自己的不足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關鍵詞:構思心得體會問題正文:這次的創作課程也要告一段落了,不管結果如何,過程也是珍貴的,因為在創作的過程中遇到不同的問題,解決問題這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學習和進步。創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題材與構思。如何在眾多的作品中脫穎而出,構思時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探索適合于自己特點的風格是不言而喻的事。我常常想,對于我自己專業方面創作一個大膽的嘗試充滿興趣,不時的思考著一些問題,在精心準備之余,卻發現還被自己否定,然后在不斷的調整,不斷的修改,再去探索,這樣反復進行著,回頭看看自己的僅有的創作資料,題材大多取自陜北農村中常見的場景,在我的記憶里面,我常常是帶著濃厚的興趣和激情來畫完我的構思,其實在我畫的過程中也有很多情況是邊畫邊想,根據一個形體,或者一塊顏色,啟發我創造另外一塊色彩或者一個更有意思的形體,不斷的充實畫面和豐富畫面。這種嘗試在創作中我不是經常用,當然一般情況是先想好了基本的方案,然后形體搭配基本上符合我的構思,就開始動筆了。一幅作品其實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過程是強調感受,沒有感受,畫面打動不了觀者,筆者認為作為創作,首先要打動自己。我手上的在陜北拍的資料,
2.求一學一做的心得體會,簡短一點
關于學習“一學一做”的生活會有感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主席高度重視共青團和青年工作,多次發表講話,對當代中國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為共青團和青年工作指明方向。主席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發表講話,對青年人的五條叮囑,分別是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
其中我對練就過硬本領的印象尤其深刻。畢竟青少年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要堅持學以致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在社會的大學校里,掌握真才實學,才能不至于在社會的洪流中被沖垮。
其實在校園里面我們都有很多機會能夠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只要我們肯付出努力,狠抓落實,不畏困難,總是能夠有足以令自己成長的收獲。在當今的環境當中,不僅僅要學會從書本當中汲取知識,更要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進行新的嘗試,這樣才能為自己日后邁向社會成就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過程中,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過程,要懂得去多練,把握住學校為自己提供的機會,相信這樣做,日后自己定會感謝當初所做的努力。
3.學習寫作的收獲
我經過整理總結出了這幾點:1、第一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由于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
采用第一人稱,由于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范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范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
2、第三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用第三人稱敘事,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么親切自然。
3、順敘法 【特點】 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后順序來敘述事情,這就跟事情發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運用順敘,要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
否則,容易出現羅列現象,犯平鋪直敘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帳,使人讀了索然無味。 4、倒敘法 【特點】倒敘并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
采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
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敘法 【特點】 插敘是為了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的追敘;有時是對出場人物的情節作注釋、說明。
使用插敘一定要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在插入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
6、補敘法 【特點】 補敘主要用于對上文的敘述補充說明,一般是片斷性的、簡要的,不具備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釋或說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補敘的作用,一般不發展情節、事件,只對原來的敘述起豐富、補充作用。
7、分敘法 【特點】 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不條不紊。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
采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生和發展的時間。 8、詳敘法 【特點】 詳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
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細節進行詳盡、細致的描敘。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
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則文章會出現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9、略敘法 【特點】 略敘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詳敘的內容。它與詳敘相結合,便整個敘述有詳有略,疏密相間,形成敘述的起伏。
略敘一般用于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與中心思想關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特點】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達得樸實真切,震動人心。
直接抒情一般適用于抒發強烈而緊張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點是敘述時感情強烈,節奏時快、緊張,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間接抒情法 【特點】 間接抒情的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間接抒情一般可以通過敘述抒情,作者在敘述時加上自己主觀感情色彩,根據感情的流動來敘述,使讀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過議論抒情,作者在議論中,表達強烈的愛憎、褒貶之情,這種記敘中的議論一般是利用判斷來進行;還可以通過描寫來抒情,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情感。
采用間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語言美麗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12、先敘后議法 【特點】 先敘后議是先敘事后議論,因此議論要起總結上文,點膽中心的作用。
議論時,要對事件的主要內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進行議論。這樣才能做到敘事和議論的統一。
議論的方法,可以通過文章的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進行議論,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議論。 13、先議后敘法 【特點】 采用先議后敘的方法,首先開門見山地提出記敘的要點和中心,并以此統全文,使全文所記事件的意義,通過議論之后,顯得清楚明白。
在敘事的時候,要根據議論的中心,抓住重點進行寫作。 14、夾敘夾議法 【特點】 夾敘夾議的特點是敘事和議論穿插進行,寫法上靈活多變,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達意。
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寫作要注意敘事的連貫性,議論插入要自然。 15、以物為線索 【特點】 在敘事的過程中,讓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個階段重復出現,并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它的形象。
這種物件往往起過渡作用或象征和點明中心思想。
4.《創作的感受》500字作文
寫作,在很多人看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迫不得己的事情,而我卻非常喜歡它,甚至熱愛它!
對我來說,寫作是件非常享受,非常快樂的事情。鋪開稿紙,攤開作文本,任由好詞佳句、奇思妙想從筆間流油出束,聽美文汩汩流淌的聲音,看那一個個方方正正娟秀端莊的小精靈在紙間歡笑跳躍,任由靈感如清泉般迸發傾瀉,一篇無論別人還是自已都覺得滿意的文章就洋洋灑灑揮毫而就了。
其次,寫作是一種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每當你滿懷著激情,心潮澎湃地寫完一篇好文章之后,一遍又一遍地品讀,你會感到滿身滿心都有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勝利感、征服感,讓你覺得你自己簡直就是一個天才!
還有,寫作本身其實就是一種練習,一種表達情感和思想的方式,一種記述語言的途徑。就是把你心中所思,口中所言用紙筆記錄下來,表現出來。正所謂:“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哪里有什么障礙?退一萬步講,即便是有障礙,也是自己給自己設置的心理障礙,或許根本就是不會說話罷了。
當然,寫好作文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多讀書、讀好書。當你看到黑密密麻麻的方塊字時頭皮發麻心里發怵神經短路的時候,千萬不要走開,請靜下心來,讀一篇、兩篇,你的心就會漸漸變得細膩而柔軟了。
真的很喜歡那種悠悠緩緩娓娓道來的感覺,仿佛置身于縹緲的仙境,又好像置身于幽靜的大森林,紫竹幽幽,溪水潺潺,可以訴說自己的一切感悟、思哲、情感,有一種安謐的歸屬感。
我喜歡,因為我熱愛;我熱愛,因為我可以寄托情感。
如果你喜歡寫作,文字就是奇妙的精靈。
因為喜歡,所以我竭盡全力;
因為喜歡,所以我義無反顧;
因為喜歡,所以我全力以赴。
5.求一篇“個人簡短總結”
自我評價”包括什么? 自我評價屬于概括性描述,它其中包括以簡短的詞匯總結自身的技能/專長,但自我評價主要是通過這些簡明扼要的概述,向人事經理展示自己的綜合素質/特點,它包括:技能/專長總結、個人資歷總結、興趣愛好描述、溝通協調能力總結、……等等。
如何進行有效的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心理學中自我意識的一個方面,是指人對自身條件、素質、才能等各方面情況的一種判斷。 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一般可以通過兩種渠道:直接的自我評價和間接的自我評價。
進行直接的自我評價,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自然條件,包括健康情況、心理狀態、情感特點、興趣傾向、知識水準、專業特長、智力情況、能力特點,還可以測定一下自己的生物節律周期、智商指數、氣質類型、性格類型等作為參考。 其次,是用自己在不同領域的實踐中(如對各個科目的學習)取得的不同成績相比較,以發現自己的長處,確定奮斗的目標。
間接的自我評價法,是指通過與他人行為的對照及情況的對比,發現自我認識的錯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一些人不能對自己作出正確的自我評價的原因之一。
當事者迷,那么就不妨用與他人相比較的方法及用自己在不同領域中取得的不同成果比較的方法鑒別一下。 對大部分求職者來說,在自我評價的問題上常常會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好幻想,把個人的境遇、發展、前途勾畫得絢爛多彩;另一方面又常常低估自己的才智和工作能力,自我評價常常是過謙的甚至是比較自卑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的人可能不辨音律,但卻有高超的組織才能;有的人也許不解數字之謎,但卻心靈手巧,長于工藝;有的人可能不會琴棋書畫,但酷愛大自然,精于園藝;有的人或許記不住許多外語單詞,但有一副動人的歌喉,擅長文藝。
人的知識、才能通常是處于離散、朦朧狀態的,需要人們不斷地挖掘、發現和開發。從個人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的特點、毅力的恒久性、已有的知識結構、獻身精神與果敢魅力等多方面進行全面的考察和測試,將為你作出科學的自我評價提供有益的幫助。
“千萬”不要把自我評價寫成工作技能/專長 求職者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把自我評價寫成了工作技能/專長,因為兩者概念接近,包括的方面也有重疊。但是自我評價和工作技能/專長各自的側重點不同。
自我評價屬于概括性描述,它其中包括以簡短的詞匯總結自身的技能/專長,但自我評價主要是通過這些簡明扼要的概述,向人事經理展示自己的綜合素質/特點,它包括:技能/專長總結、個人資歷總結、興趣愛好描述、溝通協調能力總結、……等等。 自我評價關鍵在于要全面概括,包括概括技能/專長總結、個人資歷總結、興趣愛好描述、溝通協調能力總結、……等等,最好一個都不要缺,但是敘述每一項的時候要句句精煉。
技能/特長屬于具體性描述,它需要全面、詳細、有重點地將自身的技能、特長等核心競爭優勢向人事經理展示。 技能/專長的關鍵在于具體,要把你的某一項技能具體化,盡量詳細寫你具備什么技能,到達什么程度,字數盡量要多,要詳細。
6.寫作心得啊
整日殫思竭慮的構思,長年累月的伏案寫作。
有時候靈感一來,就得立即拿起紙筆記錄下來,否則就會稍縱既逝,悔之不及。
筆者現在已經習慣于晚上睡覺前,在床頭事先放好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
以備在午夜夢回之際,記錄下那些突如其來的奇思妙想。
久而久之,搞得筆者的老婆和孩子都不愿于筆者在一個房間里睡覺。
其中的痛苦也只有自知自曉。
其實這倒是筆者多年下來,才思靈感源源不斷涌現的一個原因。
在下竊以為:“好的記性比不上爛筆頭。”
尤其是對于突如其來的靈感和創作的構思,這些很難準確把握拿捏的東西,
還是及時的以文字的形式保存記錄下來為好。
本人也仿效幾位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前輩,以為是自己的行動楷模,
如:賈島兄的毛驢馱著的那兩個,專門存放他隨手偶得的一些只字片語詩句的大口袋;
又如蒲松齡幾十年如一日的,每天攜帶茶水桌凳,去路邊等候過往的路人前來,與之喝茶聊天,從中吸取創作的素材;
還有五代十國時的海龍王錢琉,常在臥室內放置兩個盛著粉的盤子,夜里想起什么事情,就立刻起來在粉盤上記下來,以免白天忘記。
再者,
人們常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下竊以為: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
書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如何能將書中所學更好的融會貫通,為我所用,才是最為重要的,
筆者建議有志于創作的朋友們,多出去游歷采采風,多積累些生活的經驗和創作的素材,就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采過很多花,才能釀出蜜來。”
筆者早年在國內各地游歷時,做過的工作以數十計,
有:農民、搬運工人,印刷工人、打字員、建筑工人、掏糞工人、洗碗工人、跑堂、打雜、會計、出納、采購員、推銷員、教師、政府公務員、裝卸、押運、銀行保管員、維修工人等等,最終成為了一個坐在家里創作的“坐家”。
這些以前的種種經歷和遭遇,都成為了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也從中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生活經歷和見聞。
筆者平日里喜歡胡思亂想,經常是想到什么就寫下來,
東一句,西一句的,沒有什么章法;
而且經常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一般人是很難從中理出頭緒來的。
不過多虧了筆者的堅持時刻作筆記的這個好習慣,先把想到的都記下來,
過后再慢慢的歸納整理,再從中篩選。
看電視、看報紙時也是如此,只要發現對自己創作上有幫助的素材或者是信息,
就立即記錄下來,這也是一個收集創作素材的一個好的辦法和途徑。
其次,
筆者還有個習慣覺得應該與大家分享,
在下深味魯迅先生的“三余時間”的重要,
平日里如廁時,睡覺前,茶余飯后,總是要看會書,
長年堅持下來,居然也陸續的看完了不少的歷史巨著,覺得效果不錯。
三余時看會書,困了,累了,或者是厭煩了,就夾上書簽,下次在接著看。
最后,
筆者還有一個習慣也覺得或許會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就不在藏私了。
小可每次在寫文章之前,都要先列個提綱,
寫明文章要寫的人物、事件和主題。
然后再把需要往里添加的內容陸續加進去,
而且一般是第一遍寫成的都當作是草稿,
然后在此基礎上再謄抄修改一遍,基本都需要經過兩手方能出稿,以避免出現什么差錯。
以上都是小可的一點淺薄之見,
7.油畫創作的心得體會 感想 以及技法
油畫創作心得 (川音綿陽藝術學院美術系 劉勃 2007年12月7日) 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探索適合于自己特點的風格是不言而喻的事。
我常常想,對于我自己專業方面創作一個大膽的嘗試充滿興趣,不時的思考著一些問題,在精心準備之余,卻發現還被自己否定,然后在不斷的調整,不斷的修改,再去探索,這樣反復進行著,回頭看看自己的僅有的幾幅創作,題材大多取自陜北農村中常見的場景,在我的記憶里面,我常常是帶著濃厚的興趣和激情來畫完我的構思,其實在我畫的過程中也有很多情況是邊畫邊想,根據一個形體,或者一塊顏色,啟發我創造另外一塊色彩或者一個更有意思的形體,不斷的充實畫面和豐富畫面。這種嘗試在創作中我不是經常用,當然一般情況是先想好了基本的方案,然后形體搭配基本上符合我的構思,就開始動筆了。
一幅作品其實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過程是強調感受,沒有感受,畫面打動不了觀者,筆者認為作為創作,首先要打動自己。 去年冬天,我回到了陜北,回到了生我養我的老家。
通常認為這里沒有現代文明更多的體現,沒有所謂的高樓大廈,有的全是黃土和窯洞,生活是樸實而單調的,然而,正是在這些并不先進的生活中,普遍存在著的形象和它們呈現出的色彩,構成了陜北黃土上特有的美。空曠的高原黃土,多變的景象,質樸憨厚的陜北漢子,富有個性的陜北民歌,讓人不得不發出感慨,我懷著由衷的興趣和激動心情,畫出了一批作品。
每年回家都在變,我所記錄的這些也在不斷的消失,人變富有了,地方發生著很大的變化。 當前的議題是創作,在創作中,生活中的美往往是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的,每個畫家對生活都會有一定的偏愛,形成這種偏愛是有多種原因的。
除了客觀條件提供的可能性外,畫家的情感和各種修養形成的感受能力也是重要因素。喜好和表現方式也因人而異。
從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時起,我就開始在藝術創作中有意識地從我們民族文化中吸收營養。外來的本土化和本土的現代化,要成為中國的油畫,這個問題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議題了。
其實,爭論遠不如實踐更實際些。 我曾經想從國外藝術中吸取點東西。
色彩更純一點,運用了許多裝飾性的表現手法。色彩上用了較淡的、弱的對比,強調畫面構成感,后來又在中國畫大寫意中,看到了創作動機,中國畫寫意的韻致和對形的認識與處理方法,很有意思,打動了我,這種寫意山水寫意畫的作畫過程,覺得他們對所描繪對象的形與神是吃透了的,下筆的時候,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是胸有成竹,然后落筆成形,以形寫神。
每個局部之間都是有機地聯系著的,都服從一個總的神韻和節奏的要求。在這總的要求下,畫了一些國畫山水,然后在來創作油畫,每放一筆,是筆墨,也是形的一部分。
油畫如能吸收這種技藝,并結合油畫的色彩造型,也許會出現新的面貌,如此而已。 大量地連續地作畫,對我的實踐很有好處。
不斷地畫,不斷地思考,隨時調整自己的想法,隨時補充一些新的設想,隨時試驗。首先,很認真地推敲素描的小草圖,把畫面的構圖安排,黑白、色彩構成都考慮成熟,這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數后,動油畫刷子就大膽了,也主動了。
這次的風景油畫《房前屋后》、《山吟澤唱》、《塬上人家》,就是這種嘗試性的作品。 為了使畫的對象更樸實、更粗獷一些,我用大筆表現留有一些有節奏的筆觸,用色在統一中求變化,表現對象大多是農村中常見的生活場面,和陜北特有的黃土高原,來表現這種鄉土氣息。
這些嘗試是在教學之余的油畫創作的心得,是我大學畢業至今油畫探索學習的繼續,我愿意繼續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和不斷地進行探索。 油畫是從西方傳來的畫種,傳入中國以后已發展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傳統。
油畫創作需要極強的專業性及學術含量,尤其具象寫實繪畫,包括嚴格的形、體積塑造、色彩調配、邊緣線處理、質感透視、解剖、層次問題、韻律、節奏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不再僅僅是簡單的再現大自然,而且要經過主觀提煉、釀造、讓灰色具有渾厚、寧靜、優雅、高貴的品相,有透明的色彩效果,把一切都融進清沁而溫馨的色調中,在繪制過程中力求將人物的情感表達出來,而讓人體會到一種潛在的詩意以及來自東方的藝術修養,以呼之欲出的真實感過濾掉我們意識里的雜質而成為一種純粹的靜觀,追求整體風格呈現出“精神性”的審美意蘊。 繪畫語言是根據自己的世界觀和審美觀反應到生活和作者對生活的見解和態度,作者就要提高自己的繪畫專業的修養。
各個藝術門類都有自己的藝術語言和組織結構。繪畫的藝術語言就是色彩、線條、面、明暗等。
在油畫創作中首先涉及的是構圖問題,所謂構圖就是“經營位置”,野獸派畫家馬蒂斯是這樣談論構圖的:構圖就是畫家為了表達自己的感受把各種不同的因素用裝飾的方法按照畫家的意圖安排的藝術。不論畫的是肖像還是景物,都有構圖問題。
西方現代藝術諸流派都不例外。從形式美的角度看構圖分為對稱和非對稱,不論是哪種都要有節奏感,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節奏,是我們感知事物的主要依據,且通常都有一定的規律:橫向給人以安閑、和平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