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烏龍茶的介紹
鐵觀音是烏龍茶的一種。
烏龍茶的主要產地在福建、廣東和臺灣。以閩北的武夷巖茶、閩南的鐵觀音、廣東單樅和臺灣的凍頂烏龍茶為最佳。
茶葉跟煙酒化妝品一樣,多是一分錢一分貨的,不過用來消脂和日常品飲的話,選擇100~300一斤的應該可以了,其實買的時候多是幾兩幾兩的買,就算買300元級別的,1兩不過30塊:)
飲用烏龍茶確實能瘦身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飲用烏龍茶能夠"溶解脂肪"的說法。尤其是吃太多油膩食物后,飲烏龍茶能夠分解油脂,那么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人的脂肪細胞中,未被消耗的能量,被當作中性脂肪來儲存,以便運動時作為能源使用。這個時候,中性脂肪在類蛋白脂肪酶等酵素作用下,被分解成必要的能源來使用。飲用烏龍茶可以提升類蛋白脂肪酶的功能。也就是說,并非烏龍茶本身能溶解脂肪,而是它可以提高分解脂肪的酵素,所以飲用烏龍茶后,脂肪代謝量也相對地提高了,從而起到了減肥瘦身的功效。
有專家曾以單純性的成年人肥胖者共102人進行實驗飲用烏龍茶,分上午、下午兩次飲用300cc的烏龍茶,一天計600cc,持續6周。其間不采用其他減肥或食物療法。結果沒有發現體重明顯降低,但他們的腰圍、腹部皮下脂肪、血液中性脂肪、血液膽固醇總量最后都出現了明顯變小的趨勢,而這種功效正是來自于烏龍茶內含有多酚類的緣故。
2.詳細的介紹一下烏龍茶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以本茶的創始人而得名。
其最負盛名的要數福建和廣東二地產的。其中福建的“武夷巖茶”屈指可數。
烏龍茶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些傳奇的色彩,據《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載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南巖村里有一個茶農,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后緊追不舍,終于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于宰殺、品嘗野味,已將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
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著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并散發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并經心琢磨與反復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于制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
安溪也遂之成了烏龍茶的著名茶鄉了。
3.烏龍茶的特點
二者都屬烏龍茶
壽寧高山茶產于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的高山茶區。從茶的外形上看,這是用閩南烏龍工藝制作。顆粒飽滿,色澤清潤。沖泡時,第一泡花香味十足,有沖透感。茶湯卻是清亮透明,為淡綠白色,入口的滋味甘爽。三泡后,若延長沖泡時間,茶湯的滋味卻不見苦澀,彰顯高山茶的特殊韻味。這款茶還耐泡,后面幾泡花香不明顯,奶香卻漸顯,似有焙火的糖香,茶水口感始終柔順,是一款制作品質都較高的茶。
臺灣高山茶是指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園所產制的半球型包種茶(市面上俗稱烏龍茶)。臺灣高山茶外形美觀整潔,色澤墨綠有光澤。臺灣高山茶因產地不同,沖泡后各具獨特的清香、茶香、果香、焦糖香等味道。臺灣高山茶滋味醇厚,湯色橙黃,葉底柔嫩呈綠葉紅鑲邊。
4.烏龍茶有什么特點
烏龍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有降低血壓、抗氧化、防衰老及防癌等作用。
烏龍茶原為茶葉品種名稱之一。一般的認識制成品的烏龍茶和包種茶都屬于半發酵茶。
烏龍茶』是臺灣最早外銷的茶葉,首見于1869年英商 john dodd 以formosa oolong tea 的商標銷往紐約,也因此打開臺茶外銷之門,其制作工藝源自大陸福建武夷,是半發酵茶的一種。目前中國大陸 所有半發酵茶均稱烏龍茶。70年代前臺灣商檢局只把重度發酵的香檳烏龍或白毫烏龍或番莊烏龍列入烏龍茶品目。
包種茶』名稱首見于1872年大稻埕烏龍茶滯銷,運往福建熏花加工制成包種茶。有一說法:早期茶葉包裝以棉紙內外相襯,四兩包成一四方包,外側蓋上商家店號、商標,其內所包之茶為半發酵茶,所以包種茶就是半發酵茶的一種。民國38年到70年代,中華民國商品檢驗局,把所有輕、中度發酵的茶〈包括:直條狀的文山包種茶、半球狀的凍頂烏龍茶、鐵觀音、花茶??等〉,都列入包種茶分類檢驗。
目前『包種茶』專指揉捻成直條型的輕度發酵茶,產地包括北部文山茶區,及桃、竹、苗等地。
『烏龍茶』則代表所有半發酵茶的通稱,產地遍布全省中高海拔產茶區;凍頂烏龍、高山烏龍等等在品種名前冠以產地,代表該地所生產球狀半發酵茶〈請注意:其品種不一定是青心烏龍〉。當前廣義的解釋,包種茶也屬于烏龍茶〈因為好的『包種茶』也要用青心烏龍種制作〉。臺灣省現有之品種中以青心烏龍、臺茶12號、臺茶15號、武夷、水仙、佛手、枝蘭(臺農101)、四季春等制造包種茶品質較優。黃心烏龍、臺茶5號、青心大冇、紅心大有、大葉烏龍、紅心烏龍及硬枝紅心等次之。以下簡單介紹幾種:白毫烏龍 :俗稱「膨風茶」,全世界僅臺灣產制,最高級的具有明顯的蜂蜜味,香味屬熟果香,滋味圓柔醇厚,英國品茗家贊美此茶為「東方美人」或「香檳烏龍」或「番莊烏龍」。茶葉幼嫩,以夏季制造、具有多量白毫芽尖者為上品。茶的形狀呈現花朵般帶有紅、黃、白、黑、綠五種顏色。以新竹北埔、峨嵋、苗栗老田寮與文山茶區為主要產地。文山包種茶:條索緊結、葉尖自然卷曲、枝葉連理,色澤墨綠帶麗色,嫩葉金邊色隱存;水色密綠鮮艷浮麗色、澄清明麗水底光;香氣幽雅,飄而不膩;滋味圓滑富活性,落喉甘潤韻無窮。這些品質表都是文山包種茶的特色,也是它迷人的地方,有如青春少女,活潑、清純、柔媚。凍頂烏龍茶:鹿谷鄉的凍頂烏龍茶向來遠近馳名,其之所以會取名為「凍頂」,是因為當年居住在山下的居民,為了登頂耕種需上山、下山,因時常下雨而路滑,往往要用腳指尖擋住路土,才能順利前進,所以山名叫凍頂,漸又順取為茶名,這就是「凍頂烏龍茶」命名的由來。鐵觀音:鐵觀音原是茶樹品種名,由于它適制烏龍茶,其烏龍茶成品遂亦名鐵觀音。所謂鐵觀音茶即以鐵觀音品種茶樹制成的烏龍茶。優質鐵觀音茶條卷曲、壯結、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表帶白霜,這是優質鐵觀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鐵觀音湯色金黃,濃艷清澈,葉底肥厚明亮,具綢面光澤。泡飲茶湯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帶蜜味;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譽。
5.烏龍茶有哪些特點
烏龍茶成為當今世界人們喜愛的天然飲料,不僅是因它具有獨特風味,而且因為烏龍茶對人體有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人體所需要的86種元素,已查明茶葉有28種之多,所以說烏龍茶是人體營養的補充源,烏龍茶對開發慧、預防衰 老、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腸道細菌結構和消化、解毒方面的功效,已被許多科學家研究所證實,因此它是一種性能良好的調節劑。同時烏龍茶還對多種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和輔助效。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 人們對食品的要求已逐漸從“溫飽型”轉向“美食型”和“保健型”。茶葉這種奇妙的飲料將為人類的健康做出貢獻。
1、優質烏龍茶的特點
凡品質上乘,有品牌、有產量的商品茶,方可稱為“優質烏龍茶”。更為科學的說,優質烏龍茶應有以下幾方面的簡要特點:①具有優越茶園生態條件和優良的茶樹品種;②在省級以上茶葉評比中獲過獎,并有一定知名度;③品質優異,風格獨特,能被一定范圍的消費者所青睞;④具有一定的數量,且經濟效益高;⑤衛生、農殘及重金屬指標符合國家標準。
2、凍山烏龍茶的特點
上選品:外觀色澤墨綠鮮艷并有灰白點狀的青蛙皮斑,條索緊結彎曲。 干茶有強勁的芳香。 沖泡后湯色呈橙黃色。有明顯清香,近桂花香。湯醇厚甘潤,回甘強。水性長。葉底 底邊緣有紅邊。 葉中部分呈淡綠色(發酵適當)。
次級品 :色澤帶黃或呈黑褐色, 形狀粗松或稍彎而不卷曲,干茶香氣低。 沖泡后湯色暗黃開淡黃,湯味缺乏甘醇且帶苦澀,回甘弱,水性短。 葉底邊緣無紅色。葉有斷碎,或呈暗褐色多者
烏龍茶是介于紅茶與綠茶之間的一類茶葉,葉色常有紅邊,湯色金黃,有花香。烏龍茶主產福建、廣東、臺灣等省,產地不同,品質稍有差別,因此烏龍茶可分為閩北烏龍茶、閩南烏龍茶、廣東烏龍茶和臺灣烏龍茶四類。
(1)閩北烏龍茶,主產于福建武夷山一帶,主要有武夷巖茶、閩北水仙、閩北烏龍等幾個品類。武夷巖茶產于武夷山的叢山峻嶺之中,因茶樹品種不同,有不少“名樅”,最出名的名樅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此外還有十里香、金鎖匙、不知春、吊金鐘、瓜子金、金柳條等普通名樅。除了名樅之外,還有以品種命名的單樅,如奇蘭、烏龍、梅占、肉桂、雪梨、桃仁、毛猴等。閩北烏龍茶外形條索狀,色澤烏褐,香氣高而持久。還有一種產于崇安八角亭的束狀烏龍茶,是用彩色絲線將數枝茶條捆扎成龍須狀而后烘干,故稱“龍須茶”,是民間往來的重要禮品茶。
(2) 閩南烏龍茶,主產于福建南部安溪一帶,最著名、品質最好的是安溪“鐵觀音”和“黃金桂”,鐵觀音是用鐵觀音品種芽葉所制,黃金桂是用黃棪品種芽葉所制。這兩種烏龍茶,外形曲呈青蜓頭狀,湯色金黃,有蘭花香,耐沖泡,多次沖泡后仍有余香。閩南烏龍茶所用品種還有佛手、毛蟹、本山、奇蘭、梅占、桃仁、香椽等。若以這些品種混合制作或單制混拼而成的烏龍茶,統稱“色種”。
(3)廣東烏龍茶,主產于廣東潮州地區,鳳凰單樅和鳳凰水仙是廣東烏龍茶中的最優秀產品。近年來,廣東的石古坪烏龍和嶺頭單樅(即白葉單樅)也較出眾。其次是產于饒平縣的饒平色種。廣東烏龍茶外形條索狀,色澤棕褐,湯色金黃,滋味濃厚,有甜香味。
(4)臺灣烏龍茶,主產于臺北、南投、臺中、桃園、苗栗、嘉義、花蓮等地。臺灣烏龍茶依據其做青發酵程度不同,可分為輕發酵烏龍茶、中發酵烏龍茶和重發酵烏龍茶三類。清香烏龍茶及部分輕發酵包種茶(文山包種)屬輕發酵烏龍茶,其品質特征是色澤青綠(似綠茶)、沖泡后湯色黃綠,花香突出,葉底青綠,基本上看不出有紅邊現象。中度發酵烏龍茶主要有凍頂烏龍、木柵鐵觀音和竹山金萱等。其品質特征是外形多數為半球形顆粒狀,也有曲卷狀,色澤青褐,湯色金黃,有花香和甜香,滋味濃醇,葉底(指沖泡后的茶葉稱)多數黃綠,看得出有少量紅邊。重度發酵的烏龍茶有白毫烏龍(包括臺灣烏龍、膨風茶、香檳烏龍、東方美人等)。其品質特點是色澤烏褐,嫩芽有白毫,湯色橙紅,有蜜糖香和果味香。
6.茶的文化(簡單一點)
首先要知道一點,真正的茶在亞洲、在中國,西方國家充其量就只是加工一下而已。
從世界上看,現在能夠出產茶葉的國家一共有五十多個,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最北的地區是北緯的是49°了(大致相當于我國東北的北部,北京大致是北緯40°);最南的地區是南緯33°,在南非。
世界上有茶園的國家雖然不少,但是中國、印度、斯里蘭卡、印尼、肯尼亞、土耳其等幾國的茶園面積之和就占了世界茶園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世界上每年的茶葉產量大約有300萬噸,其中百分之八十左右產于亞洲。這也是為什么千百年來歐洲、阿拉伯世界不遠千里穿沙漠、過大洋,花那么多錢到東方來買茶的原因了。
下面就說一說,茶的種類,綠茶和紅茶(其中還有一種介于之間的——烏龍茶)。
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其獨有的醒腦香氣和保健功能,自古以來廣為中國、日本和北非人民喜愛。綠茶的制法是將鮮葉經過攤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里炒制烘干脫水,使得深橄欖綠的色澤得以保存,避免進一步發酵,深化為棕褐色(即紅茶)。喝綠茶具有養生、抗癌、堅固牙齒、保護毛細血管以及提神的作用。
烏龍茶屬半發酵茶,其制作時只需短暫的發酵過程,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其風味兼具綠茶的清香與紅茶的平順,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喝烏龍茶,能活化自律神經、減輕壓力;提高能量代謝;溶解脂肪、降低膽固醇等功效。
紅茶是發酵茶,以適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發酵、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口感較重,有助消化、消水腫、降血糖和血壓、除口臭、防蛀牙等功效。
紅茶跟綠茶最大的差別不是使用的茶種不同,而在于茶葉是否經過發酵的程序。至于為什么要讓茶葉發酵?各種傳說不一而足。相傳在17 世紀時,一艘隸屬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只從中國(武夷)載運綠茶至英國時,因長途的航行使茶葉意外地因氧化而發酵,然而西方商人卻被這種甘苦味較重、顏色較深、氣味芳香的“紅茶”(black tea)深深吸引!不過以我之見,這只不過是老外自欺其人的借口罷了。說白了,西方老外種不出茶來,只能遠道運茶,到了手里的只能是點子陳舊的跟煙葉子似的紅茶罷了。
下面對比一下綠茶和紅茶。一、口味不同。紅茶經過發酵,其鞣質被凝固而不溶于水,所以不如綠茶澀,比較適口;但由于葉內的芳香油大部分揮發掉了,因而沒有綠茶清香。
二、營養成分不同。同樣是100克,綠茶含胡蘿卜素9.88毫克,紅茶只含1.92毫克;綠茶含維生素C36毫克,紅茶只含12毫克;綠茶含維生素B1 0.12毫克,紅茶只含0.03毫克;綠茶含B2 1.21毫克,紅茶只含1.04毫克;綠茶含維生素B 5.2毫克,紅茶只含47毫克。
三、在制作過程中,綠茶損失茶多酚4.4%,紅茶則損失46.3%。茶多酚具有保護毛細血管的作用,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降低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
四、藥理功能不同。研究證實,綠茶中的鞣酸具有明顯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效。綠茶中的維生素C是紅茶的3倍,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是構成人體內氧化還原體系的重要成分,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和廣泛的解毒作用。由此可見,從防病健身的角度看,還是喝綠茶比較好。
7.烏龍茶有哪些特點,各有什么特點
烏龍茶作為我國特種名茶,經現代國內外科學研究證實,烏龍茶除了與一般茶葉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解熱防署、殺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突出表現在防癌癥、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一、防癌癥
1998年6月15日《健康報》(記者鄭遠翔)報道:不久前,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學研究室副研究員韓馳和她的助手徐勇,進行茶葉在動物體內的抑癌試驗。他們分別給大白鼠喂安溪鐵觀音等五種茶,同時給予喂人工合成的純度大于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亞硝膠。三個月后,大白鼠食道癌發生率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數為2.2-3個。而未飲茶的大白鼠食道癌發病率為90%,患癌鼠平均瘤數為5.2個,五種茶葉抑癌效果為安溪鐵觀音最佳。與此同時,他們還進行另一種試驗,即用亞硝酸納和甲基卡膠做致癌前體物,結果發現,飲茶組的大白鼠無一發生食道癌,未飲茶組發生率為100%。這一結果證明,茶葉可全部阻斷亞硝膠的體內內源性的形成。
二、降血脂
1981年,日本和洋女子大學宮川豐美和川村一男教授,就烏龍茶對動物脂肪代謝的影響進行試驗,證明能顯著抑制血中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的增加。
1983年,福建省中醫藥研究所觀察了一組血中膽固醇較高的病人,在停用各種降脂藥物的情況下,每日上下午兩次飲用烏龍茶,連續24周后,病人血中膽固醇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進一步的動物試驗表明,烏龍茶有防止和減輕血中脂質在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飲用烏龍茶還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紅細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增加血液流動性,改善微循環。這對于防止血管病變,血管內血栓形成以及中醫?quot;瘀血癥\\"均有積極意義。此外,體外血栓形成試驗,也表明烏龍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抗衰老
1983年,福建省中醫藥研究所進行抗衰老試驗表明,他們分別加喂烏龍茶和維生素E的兩組動物,肝臟內脂質過氧化均明顯減少,這說明烏龍茶和維生素E一樣有抗衰老功效。人體試驗還表明,在每日內服足量維生素C情況下,飲用烏龍茶可以使血中維生素C含量持較高水平,尿中維生素C排出量減少,而維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證明。因此,飲用烏龍茶可以從多方面增強人體抗衰老能力。
1985年10月王澤農教授訪問安溪茶鄉時,賦詩一首,對安溪烏龍茶的保健功效作了高度的概括:安溪芳若鐵觀音,益壽延年六根清。新選名茶黃金桂,堪稱妙藥保丹心。久服千朝姿容美,能療百病體態輕。
8.想要些茶的介紹
十二種減肥茶
烏龍茶
因節食減肥,吃得少,食物殘渣就不足,有時積存幾天才一次,很容易干燥。推薦飲用烏龍茶。
原料:烏龍茶
做法:簡單地用開水沖。
功效:助消化、去痰、解酒食油膩之毒、消脂。
薏仁茶
浮腫的原因很多,如果是單純的水分滯留造成的浮腫,推薦飲用薏仁茶。
原料:炒薏仁10克、鮮荷葉5克、山楂5克
做法:熱水煮開,就可以飲用了。
功效:清熱、利濕、治療水腫。
荷葉茶
情緒低落、精神壓力大,可能引起腸道的敏感性增加,而產生便秘困擾。推薦飲用荷葉茶。 原料:荷葉3克、炒決明子6克、玫瑰花3朵。
做法:用開水沖泡。
功效:清暑利濕、治水氣浮腫、生發清暢。
決明子茶
腸子蠕動功能遲緩的人(尤其是肥胖節食者在節食減肥期間)宿便容易積在體內,造成便秘。推薦飲用決明子茶。
原料:決明子茶
做法:熱水沖泡。
功效:清肝明目、利水通便。
大麥芽茶
體內排氣不暢,也能造成腹脹和胃脹,推薦飲用大麥芽茶
原料:炒麥芽5錢、山楂5
做法:加冰糖水沖飲。
功效:開胃健脾、和中下氣、消食除脹。
檸檬茶
既能消脂、去油膩,又能美白肌膚。
原料:檸檬切片。
做法:榨出檸檬汁,用溫水沖調,加入適量蜂蜜。
功效:笑脂肪、助消化、美白肌膚、滋潤肺腑
普洱茶
胃里積食不化,不但影響腸胃功能,而且會使脂肪、糖份得不到正常的消耗而致胖。 推薦飲用普洱茶。
原料:普洱茶葉、干菊花5朵。
做法:熱水沖泡。
功效:幫助消化、消除油脂。
玫瑰花茶
多功能的玫瑰花,可以沖茶浸酒。多喝可以保護胃。
原料:玫瑰花5克。
做法:溫開水沖泡。
功效:活血散淤、治肝胃氣痛。
菊花茶
清火、減肥最方便的飲品。
原料:幾朵干菊花。
做法:直接以熱水沖泡。
功效:清暑退熱解毒、消脂肪、降血壓。
陳皮茶
如果一不小心吃得太多油膩,沒關系,泡一壺陳皮茶,去去油膩吧。
原料:陳皮4克。
做法:沸水沖泡。
功效:理氣調中、疏肝健脾、導滯消積。
山楂茶
山楂茶對喜歡吃肉的肥胖這更適合。
原料:山楂10克。、
做法:用水煎煮。
功效:能消除油脂、幫助排泄體內廢物,散淤化痰。、
酸溜根茶
絕對的減肥好飲品。飯后煮上一杯,既達到減肥的目的,又享受酸酸甜甜的好味道。
原料:山楂10克、薺菜花10克、玉米須10克、茶樹根10克、糖少許。
做法:以上各味碾成粗末,煎湯取汁。
功效:利尿降脂,適于肥胖者和高血壓者
9.烏龍茶都包括什么茶
烏龍茶是一個茶類,也稱“青茶”。
包括了福建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等)、安溪鐵觀音(還有本山,毛蟹,黃金桂等)、廣東鳳凰單叢(還有嶺頭大葉奇蘭、嶺頭白葉單叢等)以及臺灣烏龍(包括凍頂烏龍、文山包種、臺灣鐵觀音、東方美人等)。
另外,烏龍茶還有許多著名產區周邊的地方名茶,說來大概會說不完。有如閩北水仙,閩南水仙,詠春佛手,漳平水仙茶餅,平和白芽奇蘭,詔安八仙等都是福建的烏龍茶類,而且各具特色。
但是,普洱茶不是烏龍茶類。普洱生茶屬于曬青綠茶,普洱熟茶屬于黑茶類,都不屬于烏龍茶。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烏龍茶的介紹要簡短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