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唐英雄精彩的故事
《隋唐演義》一百回,是一部兼有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的小說。
作者褚人獲,字稼軒,又字學稼,號石農,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康熙二十年前后在世。
終身不仕,文名甚高,能詩善文,尤喜涉獵歷代稗史軼聞,著作頗多,最能代表其文學成就的是《隋唐演義》。 《隋唐演義》以隋唐歷史為題材。
宋代以來,有關隋末群雄割據,"十八路煙塵"造反的種種傳說和故事,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演隋唐歷史的小說,數量頗多,可以構成一個較大的系列。《隋唐演義》之前較有影響的同類題材的作品有明代的《隋唐志傳》、《隋煬帝艷史》和《隋史遺文》,褚人獲對上述作品廣采博收,同時吸收了唐宋傳奇的有關材料,加工改寫成七十萬字的《隋唐演義》。
作為說唐故事的集大成者,《隋唐演義》幾乎注意到古籍及傳說中所有有關隋唐歷史的軼事、雜說,把它們溶到一部作品中,而且雜而不亂,形成了自己的情節體系,可謂后來居上。 《隋唐演義》敘事從隋主伐陳開始,以"安史之亂"后唐明皇回京作結。
它的主要內容由三部分構成:一是以隋煬帝--朱貴兒為中心人物的隋末官廷故事,二是秦瓊、單雄信、程咬金等"亂世英雄"反隋的故事,三是唐明皇--楊貴妃為中心人物的"安史之亂"前后唐代官延故事。全書將隋煬帝--朱貴兒與楊貴妃--唐明皇的兩世姻緣作為一條副線,把紛繁的歷史事件、趣聞軼說溶進一個龐大而松散的整體結構中。
隋煬帝在通俗小說中是有名的荒淫殘暴的君主。他在位十九年,曾三次發動對高麗的戰爭,又每年調民工數百萬營建東宮,開鑿運河,修筑長城,苛捐、暴政,搞得民不聊生。
當時有些人為了躲避兵役、勞役,竟自斷手足,稱為"福手福足"。隋末農民大起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
《隋唐演義》在一定程度上藝術地再現了歷史的真實情況。作品前半部,以細致的筆墨描寫了"窮土木煬帝逞豪華"(第二十七回)的許多令人怵目驚心的事實:選繡女、建洛宮,"弄得這些百姓東奔西馳","各府州縣邑,如同鼎沸"。
煬帝為了游玩,強令開鑿自大梁至淮河的運河,強征天下民夫,"如有隱匿者,誅三族"。大小官吏,正好乘此機會變本加厲地酷虐百姓。
在這樣一個反抗的烈火一觸即燃的時刻,不但程咬金、尉遲恭等貧苦農民要揭竿而起,就是一些下級官吏(如秦瓊)和富有正義感的中小地主(如單雄信)也感到是"出去做一番事業"的時候了。 在反隋英雄中,秦瓊一生的經歷最具典型性。
秦瓊曾充任過地方上的"捕盜都頭",對造反的"勾當"幾度遲疑。當"盜賊"程咬金、王伯當等人以拜寺為名在家聚義時,他出于江湖義氣,毅然冒著生命危險放走了眾人。
在親眼看到了麻叔夜吃人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徹底認清了隋王朝的極端腐敗本質后,他自覺主動走上了反抗道路。參加起義隊伍后,他利用自己在江湖上的聲望,為壯大農民起義隊伍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在瓦崗寨上,他成了翟讓軍事集團的中堅力量之一。 在說唐故事演變過程中,群雄反隋,尤其是瓦崗寨英雄們的反抗故事,有較好的基礎,褚人獲對這一部分的加工也最見功力,不但思想內容上多有可取,藝術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它較成功地塑造了秦瓊、單雄信、程咬金等草澤英雄的群像。這些人物,既有傳奇色彩,又是生活中活生生的個性不同的人。
如單雄信耿直淳厚而自視甚高,程咬金魯莽而風趣善謔,羅成勇猛而少年氣盛,都給人留下較深刻的印像。作者不但注意從重大的事件、情節中寫人,還能通過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細微的感情和心理。
如描寫主要人物之一的秦瓊的許多節文字,就相當精彩、細膩。 《隋唐演義》的語言比較通俗曉暢,這主要表現在那些描寫草澤英雄的文字上。
試以第二十三回寫程咬金等初次在賈潤甫店里聚會一節文字為例:單雄信、程咬金來給秦瓊之母拜壽,程咬金因小時同秦瓊一塊長大,自信秦瓊對他會勝過一般朋友。但在秦瓊方面,因幾十年不見,已不認識程咬金了,又見他一片粗魯,與他說話不多,這時: 不知程咬金自信是個舊交,尤俊過初時也聽程咬金說道是舊交,見叔寶相待冷淡,吃了幾杯酒,有了些酒意了,就說起程咬金來道:"賢弟,你一向是老成人,不意你會說謊。
"咬金道:"小弟再不會說謊。"尤員外道:"前日單二哥,拿令箭知會與秦老伯母上壽,我說:'賢弟你不去罷'。
你勉強說:'秦大哥與我髫年有一拜,童稚之交'。若是與你有一拜,他就曉得你會飲了、初見時恰似不相認一般,如今來敬酒,并不見敘一句寒溫不多勸你一杯酒,是甚緣故?"咬金急得暴躁道:"兄不信,等我叫他就是。
"尤俊達道:"你叫。"咬金厲聲高叫:"太平郎,你今日怎么就倨傲到這等田地!"就是春雷一般,滿座皆驚。
…… 這一段真可謂有聲有色。不僅口吻逼真,還能表達出說話人的神態以及性格特點和心理。
程咬金粗魯耿直,不會繞圈子;尤俊達粗魯卻愛要點小聰明,他看到秦叔寶沒有特別看重程咬金,就故意激他,讓他搞得"滿座皆驚",以為取笑。 《隋唐演義》各個部分的成就是不平衡的。
寫秦瓊、單雄信等人起義反隋的部分,藝術地再現了隋末的歷史現實;與此同時進行的關于隋末宮廷生活的。
2.有關隋唐的故事
隋唐時期 從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到618年隋煬帝楊廣被絞殺,共存在了37年,是個典型的短命王朝。
隋文帝的貢獻最大:一是官制,廢除北周的六官制度,建立起三省六部制。隋文帝還制定了新的法律,刑罰不再像南北朝時那么殘酷。
此外,創立了科舉制度,創新了官吏的選拔方式。隋煬帝除了修造大運河有一半功勞外(另一半是為了游玩),其他方面沒有給后人留下好印象。
隋煬帝的殘暴在歷史上也很有名。由于其橫征暴斂,激起民怨沸騰,終于自食惡果被絞死于江都,隋朝宣告滅亡。
從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到907年被朱溫滅掉,大唐王朝共存在了289年。唐朝分前期和后期,中間以安史之亂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則是衰亡期。
唐高祖建立了唐朝,而唐太宗李世民領兵用十年時間完成了統一大業。歷經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位之后,經過勵精圖治,使唐朝在中國封建社會空前繁榮,出現了"貞觀之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當時世界領先地位。
此后,唐玄宗時期又出現了"開元盛世",國強民富,升平之世再次出現。但同樣也是在唐玄宗時期發生了安史之亂,從此唐朝走向了衰亡。
隋唐時,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樹,如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兩稅法等,對后世影響深遠。隋唐對外采取較為開放的政策,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
文學以唐詩成就最大。以初唐陳子昂,盛唐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元稹,晚唐李商隱、杜牧為杰出代表。
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對后世影響甚大 。顏真卿的書法,閻立本、吳道子、李思訓、王維的繪畫,《霓裳羽衣舞》等音樂舞蹈,以及眾多的石窟藝術,均流傳后世。
科學技術方面,中國四大發明中的印刷術和火藥兩項均出現于這一時期。 后期的唐朝政治混亂,從牛李黨爭到宦官專權,其間農民起義不斷發生,終于爆發了黃巢起義,起義領袖之一朱溫開始叛降唐朝,后又取代唐朝自立為帝,建立了五代的第一個王朝--后梁。
傳統劇目 《隋唐》 中國傳統曲目。隋唐故事早已在民間流傳,這部書以隋、唐兩代為背景,從隋文帝即位伐陳起,至唐代宗即位止,描述了前后180余年的興廢更替 。
書中穿插了大量的民間傳說和農民起義的故事。它以隋煬帝和唐明皇的因果輪回作為情節貫串主線,細致描繪了宮闈內部爭權奪勢、奢侈糜爛的生活,暴露色彩濃厚。
可貴的是塑造了一大批農民起義軍的英雄群像,如秦瓊、程咬金、單雄信等,栩栩如生,獲得了人民群眾的喜愛。此書之后,續書競起,《說唐全傳》、《說唐后傳》、《征西說唐三傳》等,連綿不絕,但其成就均不及《隋唐演義》。
明末清初的柳敬亭就擅長說“秦叔寶見姑娘”等精彩情節。評書名家雍乾時期的鄧光臣、明末清初的雙厚坪都以說《隋唐》名重一時;南方曲種如蘇州評話,少數民族曲種如好來寶、冬不拉彈唱等亦有此曲目,可見影響深遠。
唐太宗反腐故事 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太宗對左右大臣說,我曾講過,貪官們無不愛財,其實他們并不懂得應當怎樣愛財。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來說吧,俸祿都很優厚,一年所得,數目很大。
若受人賄賂,不過數萬,一旦敗露,官職、俸祿全被剝奪。這豈是懂得愛財?上算嗎?唐太宗善于設身處地為官員們著想,從他們的切身利益出發,教育他們切莫去做那些將會導致身敗名裂、人財兩空的貪贓枉法的事情。
唐太宗不反對官員“愛財”,但反對他們愛財過度成為貪財,反對“受人財賄”,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他告訴身邊的大臣,官員愛財要取之有道,要通過合法途徑取得。
靠合法收入———俸祿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如果有非分之想,如果貪得無厭,就可能落得“一朝彰露,祿秩削奪”的下場。從官員的私利來說,也是很不劃算的事情。
他要官員們學會算這筆賬。 為了加深左右大臣的印象,唐太宗又說,春秋時代魯國有個宰相名叫公儀休,愛吃魚,成為一種嗜好,但從不接受別人饋贈的魚。
這樣,他就能長久吃到魚。因為他不接受別人的賄賂,不用擔心有一天蹲大牢而吃不上魚。
無論君主,還是官員,都不能貪。如果君主貪婪,必定導致亡國;如果官員貪婪,必定遭致身敗。
《詩經》寫道:“大風有隧,貪人敗類。”(見《詩經?大雅?桑柔》,意為大風刮得很猛,貪人敗壞族類。)
此話誠然不錯。唐太宗告誡官員,站得正,才能立得穩。
如果有貪欲,倒霉的就不僅是貪者個人:主(國君)貪喪國,臣貪亡身。“貪者敗類”,貪者一人,會貽害很多人。
從大處講,會殃及一國;從小處而言,會殃及家庭、家族。 接著,唐太宗講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載于《水經注?沔水》,說的是戰國時代秦惠王想攻打蜀國,苦于不知道到蜀國的路怎么走。于是想出一條計策,命人刻五頭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掛著黃金。
蜀國的人見了,以為牛拉屎能拉出黃金。蜀國國王貪圖黃金,乃派出五位大力士,將石牛拉到蜀國。
這一來,就開辟了一條由秦國到蜀國的通道,這正是秦惠王所希望的。秦國的軍隊隨后而至,攻打蜀國,蜀國很快被滅亡了。
第二個故事載于班固《漢書?酷吏傳?田延年傳》。說的是漢代擔任大司農。
3.隋唐英雄傳講的主要事情是什么
1、《隋唐英雄傳》是一部由黃海冰,聶遠,林子聰,寇占文主演,胡明凱、譚友業執導的,是以民間傳說及歷史故事綜合改編的古裝俠義電視劇,以秦叔寶、羅成、程咬金、單雄信、尉遲恭隋唐五虎為主線,同時展現了王伯當、徐茂公、李世民、李元霸等英雄人物的氣概。
而且還增加了兩位花容月貌的人物——李蓉蓉、單冰冰以作為男女情緣的主要人物容納其中,使全劇更加生動好看。2、故事背景隋唐末年的動亂時期,南北朝時期北周楊林舉兵殲滅北齊,秦叔寶因父親戰敗而與母親逃難,秦叔寶幼年目睹隋兵欺壓百姓及少年時代的憤世嫉俗行俠仗義的成長過程,于是結交好友齊心建立瓦崗寨,自此上演了一場大氣磅礴的英雄故事。
該劇以南北朝時期,隋文帝一統天下始至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為歷史背景,玄武門之變發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 年)。當時的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宮城北門玄武門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隨后,李淵詔立世民為皇太子,下令軍國庶事無論大小悉聽皇太子處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
617年,李淵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領長安。618年,隋煬帝被殺之后,李淵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為太子。
據說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后立他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猶豫不決。
李建成隨即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沖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
是年(農歷626.6.4),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馬,然后趁機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時刻決定背水一戰,先發制人。
3、主要人物全劇以唐朝護國公秦叔寶為核心人物,從秦叔寶幼年目睹隋兵欺壓百姓及少年時代的憤世嫉俗行俠仗義的成長過程,到瓦崗寨起義直至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平定天下為主線,在他身邊的眾多英雄豪杰如:程咬金、羅成(隋唐時期有羅士信,羅士信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和小說中羅成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被認為是羅成的歷史原型。)、單雄信、徐茂公、王伯當、尉遲恭、李世民等人物。
4、評價該劇歷史背景為南北朝時期,從隋文帝一統天下始至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以唐朝護國公秦叔寶為核心人物,描述了秦瓊幼年目睹隋兵欺壓百姓及少年時代的憤世嫉俗行俠仗義的成長過程,展現了瓦崗寨起義直至玄武門之變的歷史戰爭場面。該劇完全以寫實的角度切入,每個歷史階段都忠于歷史,忠于原著,劇中的許多故事情節歷史上都有記載。
《隋唐英雄傳》人物眾多,全劇有名有姓的角色166個,而以秦叔寶等“隋唐五虎”為核心的主要人物不下三十人,演員陣容蔚為壯觀,眾多明星爭當瓦崗寨豪杰,甚至不惜“屈尊”飾演一個小人物。在劇中,“大俠專業戶”黃海冰用他一貫的俠骨柔情,顯盡英雄本色,把“小孟嘗”秦瓊“智勇雙全,俠義為懷”的個性演得準確到位,把忠義兩全、黑白兩道人緣極好的秦叔寶演繹得淋漓盡致。
聶遠塑造的“冷面寒槍羅成”很有個性,敢愛敢恨,眾英雄為天下老百姓而戰,獨其為女人而戰。但羅成不計前嫌救單雄信,大破長蛇陣、獨闖屠馬陣、槍挑十八路反王,千里單騎追殺宇文化及等等,足以顯示其作為武狀元萬人迷的少年英雄本色。
此外,任山飾演的單雄信、《少林足球》的六師弟林子聰飾演的混世魔王程咬金、金馬影帝謝君豪飾演的楊廣皇帝、釋小龍飾的驍勇善戰而少年自負的“霹靂火”裴元慶,鄭國霖飾演的“以民為天”的圣主仁君李世民、楊樹林塑造的誅君奸臣宇文化及、申軍誼塑造的“雙锏鎖長江”猛將秦彝等,全都個性鮮明。劇中還增加了兩個虛構的女性角色——李蓉蓉、單冰冰,為這部男人戲增添了不少柔情和亮色,緩解了諸多戰爭戲的緊張氛圍。
4.《隋唐英雄傳》主要內容(50字以上)
隋唐末年,隋文帝次子楊廣欲謀篡位,把朝內重臣視為眼中釘。
李淵為了避難,準備攜全家離京返鄉。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因為正在和長孫姑娘熱戀,不想離開京城,而長沙姑娘是位極有遠見的姑娘,她勸李世民暫回家鄉,用功讀書,靜觀世變,李世民聽從了她的勸告,離京返鄉。
途中,李世民遭到楊廣“收買的,號稱“洛陽第一殺手”廖無極的襲擊,危難中正巧碰到押送囚徒的秦瓊。秦瓊擊退廖無極,救出李世民。
秦瓊到達山東不久,楊廠謀害了隋文帝篡位,當他強迫大臣伍建章偽造遺詔布告天下。當了皇帝的楊廣要去揚州巡游,下令開鑿運河。
貪官污吏們趁機搜刮民脂,天下大亂,群雄四起。終于被自己最信任的宇文化及殺死。
瓦崗軍的程咬金覺得當皇帝沒趣,把王位給了謀士李密。李密便自立為西魏王,但他不思進取,開始腐化墮落不說,還猜忌部下,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親密戰友。
而胸懷大志、深謀遠慮的李世民卻思賢如渴,廣納人才。于是那些叛離李密的謀士大將們紛紛投到李世民的門下,眾叛親離的李密終于被中國籍的伊朗人王世充擊敗。
在李世民的統帥下,徐茂公、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羅成等率兵掃平了十八路反王。在這場統一戰爭中李世民還得到少林寺的十八棍僧的相助,擊斃了王世充,演繹了場頗為神奇的故事。
5.隋唐演義小故事一百字左右
《隋唐演義》一百回,是一部兼有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的小說。作者褚人獲,字稼軒,又字學稼,號石農,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康熙二十年前后在世。終身不仕,文名甚高,能詩善文,尤喜涉獵歷代稗史軼聞,著作頗多,最能代表其文學成就的是《隋唐演義》。
《隋唐演義》以隋唐歷史為題材。宋代以來,有關隋末群雄割據,“十八路煙塵”造反的種種傳說和故事,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演隋唐歷史的小說,數量頗多,可以構成一個較大的系列。《隋唐演義》之前較有影響的同類題材的作品有明代的《隋唐志傳》、《隋煬帝艷史》和《隋史遺文》,褚人獲對上述作品廣采博收,同時吸收了唐宋傳奇的有關材料,加工改寫成七十萬字的《隋唐演義》。作為說唐故事的集大成者,《隋唐演義》幾乎注意到古籍及傳說中所有有關隋唐歷史的軼事、雜說,把它們溶到一部作品中,而且雜而不亂,形成了自己的情節體系,可謂后來居上。
《隋唐演義》敘事從隋主伐陳開始,以“安史之亂”后唐明皇回京作結。它的主要內容由三部分構成:一是以隋煬帝——朱貴兒為中心人物的隋末宮廷故事,二是秦瓊、單雄信、程咬金等“亂世英雄”反隋的故事,三是唐明皇——楊貴妃為中心人物的“安史之亂”前后唐代官延故事。全書將隋煬帝——朱貴兒與楊貴妃——唐明皇的兩世姻緣作為一條副線,把紛繁的歷史事件、趣聞軼說溶進一個龐大而松散的整體結構中。
隋煬帝在通俗小說中是有名的荒淫殘暴的君主。他在位十九年,曾三次發動對高麗的戰爭,又每年調民工數百萬營建東宮,開鑿運河,修筑長城,苛捐、暴政,搞得民不聊生。當時有些人為了躲避兵役、勞役,竟自斷手足,稱為“福手福足”。隋末農民大起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隋唐演義》在一定程度上藝術地再現了歷史的真實情況。作品前半部,以細致的筆墨描寫了“窮土木煬帝逞豪華”(第二十七回)的許多令人怵目驚心的事實:選繡女、建洛宮,“弄得這些百姓東奔西馳”,“各府州縣邑,如同鼎沸”。煬帝為了游玩,強令開鑿自大梁至淮河的運河,強征天下民夫,“如有隱匿者,誅三族”。大小官吏,正好趁此機會變本加厲地酷虐百姓。在這樣一個反抗的烈火一觸即燃的時刻,不但程咬金、尉遲恭等貧苦農民要揭竿而起,就是一些下級官吏(如秦瓊)和富有正義感的中小地主(如單雄信)
也感到是“出去做一番事業”的時候了。在反隋英雄中,秦瓊一生的經歷最具典型性。秦瓊曾充任過地方上的“捕盜都頭”,對造反的“勾當”幾度遲疑。當“盜賊”程咬金、王伯當等人以拜寺為名在家聚義時,他出于江湖義氣,毅然冒著生命危險放走了眾人。在親眼看到了麻叔夜吃人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徹底認清了隋王朝的極端腐敗本質后,他自覺主動走上了反抗道路。參加起義隊伍后,他利用自己在江湖上的聲望,為壯大農民起義隊伍做出了有益的貢獻。在瓦崗寨上,他成了翟讓軍事集團的中堅力量之一。在說唐故事演變過程中,群雄反隋,尤其是瓦崗寨英雄們的反抗故事,有較好的基礎,褚人獲對這一部分的加工也最見功力,不但思想內容上多有可取,藝術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它較成功地塑造了秦瓊、單雄信、程咬金等草澤英雄的群像。這些人物,既有傳奇色彩,又是生活中活生生的個性不同的人。如單雄信耿直淳厚而自視甚高,程咬金魯莽而風趣善謔,羅成勇猛而少年氣盛,都給人留下較深刻的印像。作者不但注意從重大的事件、情節中寫人,還能通過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細微的感情和心理。如描寫主要人物之一的秦瓊的許多節文字,就相當精彩、細膩。
6.隋唐歷史故事
隋唐小故事—毛驢告假 胡趲是唐朝宮廷的雜戲演員,因皇帝賞識做了都知官。
因平日清閑無事,便天天騎上毛 驢到朋友家下棋取樂。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熱情遠迎,并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驢子牽 到后院,細心喂養!”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燈,主人絕不肯讓他回家。
一天兩天不新鮮, 數月如此,都知心頭很為有這樣一個難得的知心朋友而高興。 一天,他正與主人下棋,殺得難解難分之際,突然接到皇帝傳旨,要他立刻進宮應差。
胡趲不敢怠慢,急忙讓主人把驢牽來。過了一會兒仍不見主人出來,胡趲急了,奔進后院, 只見驢子渾身是汗,直喘粗氣,正從磨盤上卸下肩來,胡趲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早晨,胡趲又來到友人家,主人仍像往常一樣,習慣地拉開嗓門喊道:“仆人們 多加草料,好好喂驢!” 胡趲冷笑一聲說:“抱歉得很,今天驢子來不了啦。” 主人問:“為什么?” 都知就說:“昨天回去頭旋惡心,臥在棚里起不來了,請您準它幾天假,讓他緩緩氣吧!”。
7.隋唐英雄傳的主要內容
南北朝時期,北齊將領秦叔寶之父秦彝被部下出賣,所守城墻被楊林輕而易舉攻破。
靠山王楊林再三勸降之下,秦彝還是不愿意賣國求榮,楊林不得已在刑場殺了秦彝,后將其厚葬。但是父親被殺一幕在小叔寶的夢境里一直揮之不去。
小叔寶在家眷秦安的保護途中,多虧了程咬金母子的搭救,終于逃脫了追捕。后來因為不滿軍官在大街上肆意任為,打斗中,小咬金為救小叔寶失手殺了軍官。
從此,程咬金母子與秦叔寶母子分離,開始了漫長的逃亡生涯。青年時候,秦叔寶在山東歷城當了一名捕快。
人稱小孟嘗。隋唐末年,隋文帝次子楊廣欲謀篡位,把朝內重臣視為眼中釘。
李淵為了避難,準備攜全家離京返鄉。途中,李淵遭到楊廣收買的殺手宇文成都的襲擊,危難中正巧碰到押送囚徒的秦叔寶。
秦叔寶擊退宇文成都,救出李淵后,得知殺手是楊廣派出的,又怕多事,不辭而別。為了報答秦叔寶的救命之恩,李淵為秦叔寶立廟以示紀念。
(數年后,秦叔寶正是知道了李淵是這樣知恩圖報,才毅然追隨。)秦叔寶把犯人送到潞州后,因欠下房錢,又患重病,被迫賣出自己的金剛锏時,遇到了綠林好漢單雄信。
他一直敬重秦叔寶的為人和武藝,便厚贈銀兩。秦瓊在回家的途中因被錯認為是餉馬,打斗中,失手打死捕快獲罪(其實是那捕快是自己一不小心撞到同僚的刀口上),被當地官府發配燕山,之后他又因為羅成父親的關系,去山東節度使唐璧處當旗牌官。
秦叔寶到達山東不久,楊廣謀害了隋文帝篡位,當他強迫大臣伍建章偽造遺詔布告天下大時,建章不從被殺,引起建章的兒子南陽太守伍之召起兵反隋。楊廣命韓德虎攻破南陽后大赦天下登基。
被判重刑的程咬金遇救出獄后,單雄信見他是位英雄,便拉他一起做打劫的無本生意,劫得靠山王楊林的幾十萬兩餉銀,便當眾燒毀捕批牌票。不料單雄信和程咬金又在黃土崗被捕,于是徐茂公等好漢便人返山東,救出二人,聚義瓦崗寨,擁戴程咬金為“混世魔王”,粉碎了隋軍的多次征討。
當了皇帝的楊廣要去揚州巡游,下令開鑿運河。貪官污吏們趁機搜刮民脂,殘害百姓,弄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亂,群雄四起。
此時,一直猶豫不決的李淵在屬下的計謀下,不得不起兵太原,攻取長安,自立為唐王。瓦崗軍的程咬金覺得當皇帝沒趣,把王位給了謀士李密。
李密便自立為西魏王,統兵掃隋,得到天下響應。游幸到揚州的隋煬帝終于被自己最信任的宇文化及殺死。
李密趁機拿下揚州。但他不思進取,開始腐化墮落不說,還猜忌部下,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親密戰友。
而胸懷大志、深謀遠慮的李世民卻思賢如渴,廣納人才。他十分贊賞已成為他妻子的長孫姑娘的觀點:統一天下的大戰,也是爭奪人才的大戰,誰能擁有一批杰出的人才,信任和依靠這批人才,就能得到天下。
于是那些叛離李密的謀士大將們紛紛投到李世民的門下,眾叛親離的李密終于被中國籍的伊朗人王世充擊敗。在李世民的統帥下,徐茂公、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羅成等率兵掃平了十八路反王。
在這場統一戰爭中李世民還得到少林寺的十八棍僧的相助,擊斃了王世充,演繹了場頗為神奇的故事。然而才高功大的李世民一直被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所嫉恨,他們謀害李世民的陰謀暴露后,忍無可忍的李世民終于發動了“玄武門之變”,翦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事后,李世民也被群臣擁戴登上帝位,是為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