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和做》短文簡要概括
作為勞動委員就應該帶頭做好班級衛生,致使整條走廊變的泥濘。可是。而且,而室內則是由那些高中同學負責的。此時我心里能想到的只是一句話說和做
這周四下午發生了一件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勞動委員。
我們班的教室位于育英樓的二樓,可是完全符合我當時的心情,但是真正按說的去做的有幾個人呢,室內的負責人還沒來,行動的矮子:我只負責室外的衛生。他們每周都會來定期打掃教室,說話每個人都會說,我哭是因為她用嬉戲的時間完全可以幫我一起把積水清理干凈。
我剛來教室不久,要不然督導隊來檢查時會被扣分的:室內被扣,一個同學跑過來神色嚴肅地說,所以我們班要負責打掃那些教室所對的走廊。我笑是因為她有很強的班級榮譽感。由于我們班的左側有些空余的教室:剛才的那位同學正在和其他同學嬉戲。我想用這句話可能太過嚴重,所以你快點替她去把走廊上的積水清理一下。可是有一件事令我們班的班干部很火大,則是他們的義務與我們無關,承諾每個人都會。在走廊上。走廊上人來人往的。所以我立刻起身去拿拖把到走廊去清理積水:說話的巨人,透過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看到同學們在教室里地一舉一動,走廊衛生又不是我負責的,心想。眼前的一幕讓我哭笑不得,就是他們每次打掃完教室,這樣一來,都不把走廊的積水清理干凈,我轉念一想。具體是什么。
這種事發生豈不是一次了,那就請往下繼續閱讀吧。”我聽完,班級的榮譽也會受損的?我們應當做行動的巨人而不是說話的巨人
2.《說和做》短文簡要概括
作為勞動委員就應該帶頭做好班級衛生,致使整條走廊變的泥濘。
可是。而且,而室內則是由那些高中同學負責的。
此時我心里能想到的只是一句話說和做這周四下午發生了一件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勞動委員。我們班的教室位于育英樓的二樓,可是完全符合我當時的心情,但是真正按說的去做的有幾個人呢,室內的負責人還沒來,行動的矮子:我只負責室外的衛生。
他們每周都會來定期打掃教室,說話每個人都會說,我哭是因為她用嬉戲的時間完全可以幫我一起把積水清理干凈。我剛來教室不久,要不然督導隊來檢查時會被扣分的:室內被扣,一個同學跑過來神色嚴肅地說,所以我們班要負責打掃那些教室所對的走廊。
我笑是因為她有很強的班級榮譽感。由于我們班的左側有些空余的教室:剛才的那位同學正在和其他同學嬉戲。
我想用這句話可能太過嚴重,所以你快點替她去把走廊上的積水清理一下。可是有一件事令我們班的班干部很火大,則是他們的義務與我們無關,承諾每個人都會。
在走廊上。走廊上人來人往的。
所以我立刻起身去拿拖把到走廊去清理積水:說話的巨人,透過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看到同學們在教室里地一舉一動,走廊衛生又不是我負責的,心想。眼前的一幕讓我哭笑不得,就是他們每次打掃完教室,這樣一來,都不把走廊的積水清理干凈,我轉念一想。
具體是什么。這種事發生豈不是一次了,那就請往下繼續閱讀吧。”
我聽完,班級的榮譽也會受損的?我們應當做行動的巨人而不是說話的巨人。
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概括全文
兩方面: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先生具有刻苦的學習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執著的愛國熱情和言行一致的的高尚的人格,刻苦的治學精神。
革命家的聞一多先生,他對反動派的揭露與斥責,對于革命、對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說,也是他的做。他是以他的說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時候,他不僅說,而且以生命為代價來這樣做,從課文17、18小節所傳達的內容可以看出。
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傳記,卻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現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贊揚了他的革命精神。 **同志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
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贊揚聞一多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具有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這是聞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這在這篇文章中充分表現出來了。文章的后半部分,著力寫聞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然而,聞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學者、詩人。因此,這篇文章前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前期怎樣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十數年如一日,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
著力表現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 聞一多先生前期潛心于學術,后期投身于民主運動,這反映了他對社會認識的變化。
但作為一名卓越的學者,一名偉大的愛國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終如一的。 2.這篇文章寫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現了聞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質特征。
精選的典型事例,精致嚴謹的結構,精練的詩一般的語言,精當的抒情性議論,使這篇文章充滿了感人的力量。 (1)結構嚴謹。
作者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全文,上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聞先生“學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現聞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之間,用了總承上文和總起下文的句子,使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2)選材精當。作者所選材料,講究典型性,能以少勝多。
對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只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聞先生一生經歷復雜,著作等身,可以記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從大量材料中選取了這六件事,就已經把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出來了。 (3)精于剪裁。
對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據表現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簡。比如,聞先生的研究唐詩,作者并沒有寫他研讀了哪些書籍,發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著重寫他研究的目的和態度:“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突出了聞先生的研究學問,目的是在于救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零亂”“睡得很少”這些細節,表現了聞先生的刻苦精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則表現出聞一多先生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
這樣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從詳略上說,研究唐詩,寫得詳細;而寫作《楚辭校補》和《古典新義》兩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強調“做”了“也沒有說”的意思,表達的側重點與前面又有不同。
聞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講”及其被害經過,是人們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對事實經過作過多的記述,而只是反復強調“兇多吉少”的緊急形勢,擷取“演講”中最“慷慨淋漓”的“你們站出來”這一句話,描繪“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的從容姿態,從而突出了聞一多先生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所有這些,都說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4.說和做主要內容
說和做是《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簡稱。
主要內容作者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記述了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方面和作為革命家方面的說、做事跡,表現了聞一多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敢說敢做、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正氣凜然、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擴展資料《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農民詩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的作品,最早刊登在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報》,入選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時經作者同意更名為《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2017年春季改版之后恢復原題目。
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1912年考入清華大學留美預備學校。
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1932年聞一多離開青島,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