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稅收、稅收的概念是什么
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稅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而且,由于稅收許多方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所以,稅收研究是我們在全書中經常要談到的一個題目。在這一部分我們從稅收如何影響經濟開始研究。
擴展資料
稅收是國家(政府)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來源。稅收的本質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取得財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系。
它體現了一定社會制度下國家與納稅人在征收、納稅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種特定分配關系。馬克思指出:1.“賦稅是政府機關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2.“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就是捐稅”。恩格斯指出:“為了維持這種公共權力,就需要公民繳納費用——捐稅。”19世紀美國法官霍爾姆斯說:“稅收是我們為文明社會付出的代價。”這些都說明了稅收對于國家經濟生活和社會文明的重要作用。
稅收與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習慣上稱為稅收的“三性”。
強制性:稅收的強制性是指稅收是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憑借政權力量,依據政治權力,通過頒布法律或政令來進行強制征收。
無償性:稅收的無償性是指通過征稅,社會集團和社會成員的一部分收入轉歸國家所有,國家不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或代價。
固定性:稅收的固定性是指稅收是按照國家法令規定的標準征收的,即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計價辦法和期限等,都是稅收法令預先規定了的,有一個比較穩定的試用期間,是一種固定的連續收入。
2.用簡短的話語說說稅收的作用以及他的意思(總共不超過200字)
你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剪輯。
稅收的作用是稅收職能在一定經濟條件下的外在表現。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稅收職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現階段,稅收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人的主要形式和工具
稅收在保證和實現財政收人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證收人的穩定;同時,稅收的征收十分廣泛,能從多方籌集財政收人。
2.稅收是國家調控經濟的重要杠桿之一
國家通過稅種的設置以及在稅目、稅率、加成征收或減免稅等方面的規定,可以調節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3.稅收具有維護國家政權的作用
國家政權是稅收產生和存在的必要條件,而國家政權的存在又依賴于稅收的存在。沒有稅收,國家機器就不可能有效運轉。同時,稅收分配不是按照等價原則和所有權原則分配的?而是憑借政治權利?對物質利益進行調節,體現國家支持什么、限制什么,從而達到維護和鞏固國家政權的目的。
4.稅收具有監督經濟活動的作用
國家在征收稅款過程中,一方面要查明情況,正確計算并征收稅款;另一方面又能發現納稅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或是在繳納稅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國家稅務機關對征稅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可以采取措施糾正,也可以通知納稅人或政府有關部門及時解決。
3.稅收名詞解釋
稅收是以實現國家公共財政職能為目的,基于政治權力和法律規定,由政府專門機構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財產或特定行為實施強制、非罰與不直接償還的金錢或實物課征,是國家最主要的一種財政收入形式。
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方法有很多種,如稅收、發行貨幣、發行國債、收費、罰沒等等,而稅收則由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稅收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稅收三性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稅收分為國稅和地稅。地稅又分為:資源稅、個人所得稅、個人偶然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屠宰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等。
稅收主要用于國防和軍隊建設、國家公務員工資發放、道路交通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研究、醫療衛生防疫、文化教育、救災賑濟、環境保護等領域。
4.什么是稅收,什么是國稅,什么是地稅,3%稅點和17%的稅點是怎么
稅收是國家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的一種手段,通過稅收能使這個國家的收入與支出平衡.
國稅是國家稅務局,是一個機關單位.是負責征收增值稅.消費稅等稅的地方.企業每個月都要向這里交稅.
地稅是地方稅務局.跟國稅一樣.只不過負責的稅不同而己.比如營業稅啊.
3%和17%是稅率.企業納稅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是規模較小的企業.一般納稅人是規模較大的企業.小規模納稅人是3%的稅率.一般納稅人是17%的稅率.
5.請幫我理解一下什么是稅收饒讓,謝謝,
稅收饒讓是居住國政府對本國居民納稅人在來源國得到減免的那部分所得稅,在本國計算納稅時,視同在來源國已繳納,并允許其從本國應納稅款中準予扣除。
稅收饒讓的實質是居住國對來源國為鼓勵外國私人投資通過減免稅或者降低稅率而放棄的收入給予認可,并不是對實納稅額的抵免,因此又稱為虛構抵免、影子抵免。稅收饒讓的作用,不在于消除實際的國際雙重征稅,而是在于保證居住國實行的抵免法,不使來源國的稅收鼓勵失效。
稅收饒讓一般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發展中國家為了吸引外資,往往要對發達國家的投資者提供稅收減免等優惠措施,但根據稅收抵免的規定,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投資者減征或免征的稅額最后還要由發達國家補征。這樣一來,發展中國家的稅收優惠措施不僅不能使發達國家的投資者得到任何實惠,從而起不到吸引外資的作用,而且還會使本應是發展中國家的一部分稅收收入轉化為發達國家的稅收收入。為了解這個問題,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實行稅收饒讓,對發達國家的投資者在發展中國家得到的減免稅不再予以補征。目前,許多發達國家出于鼓勵本國資本輸出的考慮,同意對發展中國家實行稅收饒讓。
稅收饒讓一般通過簽訂雙邊稅收協定加以明確,其中大多數是發達國家單方面給予發展中國家以稅收饒讓待遇。但也有國家在國內稅法中就規定對發展中國家給予稅收饒讓。
稅收饒讓的具體做法有兩種:
(1)所得來源國給予本國納稅人的減免稅或退稅,按假如沒有這些優惠措施時應征的稅款給予抵免。這種做法適用于對營業利潤課征的公司所得稅的稅收饒讓。
(2)按稅收協定規定的比率實行定率抵免。這種做法主要適用于對來源國課征的預提所得稅的稅收饒讓。
盡管稅收饒讓已為大多數發達國家所接受,但美國卻對稅收饒讓一直持反對態度。美國認為,稅收饒讓與免稅法一樣,會鼓勵本國投資者把資本投到稅率低的國家,從而有悖于其一貫主張的稅收對資本輸出應保持中性的原則;同時,美國認為發展國際經濟固然重要,但發展國內經濟更不容忽視,稅收如果鼓勵本國資本外流,會導致國內資本短缺,減少國內就業機會。所以,美國迄今未與一個國家在簽訂稅收協定中寫上稅收饒讓條款。
6.簡要說明稅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關系
稅收的基本特征 :
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個基本特征。
這些特征是稅收區別于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
相互關系:三者相互聯系、不可分離
(1)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必須具有強制性
稅收的無償性,必然要求征稅方式的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和固定性得以實現的保證。
(2)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它必須具有固定性
強制性征稅是對所有者財產的無償占有,如果國家可以隨意征稅,沒有一個標準,就會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最終將危及國家的利益。所以,征稅必須具有固定性。
總之,稅收的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統一于稅法。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必須無償征收。而無償征收必須憑借法律的強制性手段。而強制、無償地征收,又必須具有固定性,否則會遭到納稅者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