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箕子嘆紂》原文與翻譯
原文: 紂初立,始為象箸。
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不盛以土簋,將作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羹藜藿,衣短褐,而舍于茅茨之下,則錦衣九重,高臺廣室。
稱此以 求,天下不足矣!遠方珍怪之物,輿馬宮室之漸,自此而始,故吾畏其卒也!”未幾,造鹿臺,為瓊室玉門,狗馬奇物充牣其中,酒池肉林,宮中九市,而百姓皆 叛。 譯文: 殷紂王剛即位,生活便開始奢侈起來,使用起了象牙筷子。
對此,紂王的叔父箕子嘆息道:“他使用象牙筷子,必定不再用陶制的食器盛東西,并且要做犀玉之杯 了。有了犀玉杯、象牙筷,必不會再吃羹藜等野菜制成的食物、穿質料粗劣的短褐衣服、住在茅草鋪頂的房屋之下了,則要求身披錦衣九重、腳踩高臺廣室。
懷有這 樣的要求,整個天下也滿足不了他了!遠方的珍怪之物,輿馬宮室等等都逐漸齊備,這些都自此而始,我害怕他由此走向滅亡!” 沒過多久,紂王便開始建造鹿臺,瓊室玉門,豪華富麗,狗馬奇物充滿其中,還有酒池肉林,宮中街市,供他窮奢極欲。而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感嘆: 今日大象之難,竟然源于三千年之前,于今不絕。人類怎么就跳不出輪回?。
2.箕子嘆紂的文言文翻譯
殷紂王剛即位,生活便開始奢侈起來,使用起了象牙筷子。
對此,紂王的叔父箕子嘆息道:“他使用象牙筷子,必定不再用陶制的食器盛東西,并且要做犀玉之杯了。有了犀玉杯、象牙筷,必不會再吃藜藿等野菜制成的食物、穿質料粗劣的短褐衣服、住在茅草鋪頂的房屋之下了,則要求身披錦衣九重、腳踩高臺廣室。
懷有這樣的要求,整個天下也滿足不了他了!遠方的珍怪之物,輿馬宮室等都逐漸齊備,這些都自此而始,我害怕他由此走向滅亡!”沒過多久,紂王便開始建造鹿臺,瓊室玉門,豪華富麗,狗馬奇物充滿其中,還有酒池肉林,宮中街市,供他窮奢極欲,而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3.箕子嘆紂的文言文翻譯
箕子,是紂王的親戚。
紂王第一次使用象箸時,箕子便嘆息道:“他既然使用象箸,便一定要用玉杯了;既然用了玉杯,那一定想把遠方的稀世珍寶占為已有。從此將逐漸講究豐馬的舒適和宮室的豪華,國家不可振興了。”
紂王淫佚不度,箕子進諫,紂王不聽。有人勸他說:“可以離開不管了。”
箕子說:“做臣子的向君主進諫,君主不聽臣子就離他而去,這是彰顯君主的過失而取悅于人民的行徑,我不忍心這么做。”于是箕子披頭散發,假裝瘋癲做了奴隸。
后來他就隱居不出,常常撫琴以抒發心中所郁積的悲痛。后世流傳他的曲子,稱為《箕子操》。
王子比干,也是料王的親戚。他見箕子進諫,君主不聽,箕子去做了奴隸,就說:“君主有了過失,做臣子的不以死諫爭,百姓將受害,那百姓有什么罪過呢?”于是直言勸諫紂王。
紂王大怒,說:“我聽說,圣人的心,有七個孔竅,真的有么?”于是就殺了王子比干,挖出他的心來,看個究竟。微子說:“父子有骨肉之親,而君臣以道義相桔合。
因此父親如果有過錯,兒子屢次勸不聽,就會繼之以號哭;人臣屢次勸不聽,那么在道義上可以離開不管了。”于是微子就遠行了。
4.文言文《箕子嘆紂》原文與翻譯
原文:紂初立,始為象箸。
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不盛以土簋,將作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羹藜藿,衣短褐,而舍于茅茨之下,則錦衣九重,高臺廣室。
稱此以求,天下不足矣!遠方珍怪之物,輿馬宮室之漸,自此而始,故吾畏其卒也!”未幾,造鹿臺,為瓊室玉門,狗馬奇物充牣其中,酒池肉林,宮中九市,而百姓皆叛。譯文:殷紂王剛即位,生活便開始奢侈起來,使用起了象牙筷子。
對此,紂王的叔父箕子嘆息道:“他使用象牙筷子,必定不再用陶制的食器盛東西,并且要做犀玉之杯了。有了犀玉杯、象牙筷,必不會再吃羹藜等野菜制成的食物、穿質料粗劣的短褐衣服、住在茅草鋪頂的房屋之下了,則要求身披錦衣九重、腳踩高臺廣室。
懷有這樣的要求,整個天下也滿足不了他了!遠方的珍怪之物,輿馬宮室等等都逐漸齊備,這些都自此而始,我害怕他由此走向滅亡!” 沒過多久,紂王便開始建造鹿臺,瓊室玉門,豪華富麗,狗馬奇物充滿其中,還有酒池肉林,宮中街市,供他窮奢極欲。而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感嘆:今日大象之難,竟然源于三千年之前,于今不絕。人類怎么就跳不出輪回?。
5.在箕子嘆紂譯文中為的意思是什么
箕子,是紂王的親戚.紂王第一次使用象箸時,箕子便嘆息道:“他既然使用象箸,便一定要用玉杯了;既然用了玉杯,那一定想把遠方的稀世珍寶占為已有.從此將逐漸講究豐馬的舒適和宮室的豪華,國家不可振興了.”紂王淫佚不度,箕子進諫,紂王不聽.有人勸他說:“可以離開不管了.”箕子說:“做臣子的向君主進諫,君主不聽臣子就離他而去,這是彰顯君主的過失而取悅于人民的行徑,我不忍心這么做.”于是箕子披頭散發,假裝瘋癲做了奴隸.后來他就隱居不出,常常撫琴以抒發心中所郁積的悲痛.后世流傳他的曲子,稱為《箕子操》.王子比干,也是料王的親戚.他見箕子進諫,君主不聽,箕子去做了奴隸,就說:“君主有了過失,做臣子的不以死諫爭,百姓將受害,那百姓有什么罪過呢?”于是直言勸諫紂王.紂王大怒,說:“我聽說,圣人的心,有七個孔竅,真的有么?”于是就殺了王子比干,挖出他的心來,看個究竟.微子說:“父子有骨肉之親,而君臣以道義相桔合.因此父親如果有過錯,兒子屢次勸不聽,就會繼之以號哭;人臣屢次勸不聽,那么在道義上可以離開不管了.”于是微子就遠行了。
6.箕子嘆紂,見微知著
“見微知著”中微指的是象牙的筷子,著指的是紂王的荒淫無道。
一天,箕子到帝辛(即后世所稱紂王)那里匯報工作,偶然看到帝辛的生活出現了一點小變化,這個細節在表面上看起來完全沒有什么大不了。可是箕子的見識非同一般,他見此情景真可謂誠惶誠恐,大驚失色,那這是一個怎樣的細節令箕子如此呢?箕子所看到的其實就是帝辛用了一雙象牙的筷子,大家都知道象牙的筷子無疑是很奢侈的,但是帝辛作為天下之主,用這樣一雙筷子不是太正常不過了嗎,哪個帝王不是披金戴玉的啊,箕子又何必如此大驚小怪呢?原因就在于帝辛早期是非常樸素的。
后來果不其然如箕子所料,朝歌出現了“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如此的昏庸殘暴,難怪最后會被西周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