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幾篇寫江南的散文
醉夢還是江南雨
江南之雨,自天外緩緩而來。如江南多情的女子,淅淅瀝瀝的,依依偎偎,飽含著一腔情愫。迷蒙晶瑩的雨點,悄無聲息的灑在蒼穹之中,在天地間拉起了一道薄薄的輕紗,讓天地撐起一道道綠色的帷帳。籠罩著江河、山川。
挾著美妙的清韻,捧一掬甘洌的醉歌,醉倒一路風塵,把綠色噙在天地間,帶著漣漣的情思,把昔日那張荒蕪的黃被染得翠綠翠綠。世間忽地變得那么清麗、潤滑、透亮。江南之雨,灑給人間蔥綠的愛,化作了一天甘霖,漂灑在天地之間。滿目的熱情全在你那雙看不見摸不著的瞳仁中釀造成涼絲絲美滋滋的欣喜,把一腔欣喜拋送給人間。讓天地同綠、同醉。
不經意的,走在一片濕潤的田野上,沐浴著江南溫馨的晚風。舉首,遙看那一片遙遠的天空,天空中仿佛流淌著如歌的悲泣,一如潮濕的傘下那片濃濃的思念。雨季的日子,心情總是如這灰暗的天空一般的沉重,心境如這片桃紅緩緩地潛入萬籟無聲之河。
江南的雨少了北方的寒意,從天幕中扯下一絲絲纖細的銀線,溫柔地在臉上摩娑著,似姑娘們的纖手般嬌美、輕柔。映入眼簾的是迷朦中的幾點綠意,那綠意忽地閃現在眼前,越發的青翠、可人。墨黛點點,掩映在女孩兒紗裙般的雨霧中,更添了幾分別樣的味道,凝重而又氤氳。碧翠青青,將牧童野性的叱咤,融入了綿綿的縈懷。村婦們熱辣的昵語,化作了一江桃花水,源源地流淌在故鄉的小溪中。幾尾不知名的小魚癡情地在追逐著它們的愛侶,忘情地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恩惠。
面對料峭的江南之雨,我不禁捫心自問:是誰將幾束愁緒懸掛于眉睫間,晾在一個長長的冬季里,等到來春的鶯啼,那片天空仍是一個漫長的雨季;是誰折斷了那枝碧綠的柳枝,插于沒有開啟的心堤,夜夜與那支傷心的小調為伍,掩埋殘缺的記憶,讓雨點淋滅那束憂愁的目光。那只擱淺的小船如何能駛出彎曲的心港?那片白帆今夜可曾再屬于我?眼前,暮春里漂流的河流,流淌著濃濃的春色。哪一瓣閃光的花瓣才是屬于我的天空?
如果說北方的雨是醉臥沙場、叱咤風云的金戈武士,那江南的雨就是輕舞霓裳、柔美娉婷的小家碧玉。朦朧之中,如你儂我儂的在輕啟朱唇,半遮澀容,欲語還羞。
北方的雨給人更多的是一種烈馬狂歌、洪鐘大呂的豪邁,北方的雨造就了北方人力拔山兮的氣概;而江南微雨,則如青樓(最早是指帝王之居所,原意為“清漆粉飾之樓”,后文人墨客引伸為“煙花柳巷”之意)女子般的飄逸、盈緲,妙歌曼舞中洋溢著百世流芳,千般嫵媚,萬種風情。
一襲素裙,一柄畫傘,一片癡情。水湄邊,桃紅綠柳間,醺醉了吳語儂儂,細雨霏霏處物也依依,乍寒還暖間仍揮灑著淫然入骨的《長相知》。江南的雨映襯著江南女子的柔美芳華。江南女子最善于沉淫江南聽雨中的恬淡,在水不揚波的靡靡琴韻中,水袖輕拂柳琴,朱顏淚頻素箋;欲酹還江上,空祭望夫亭。江南的雨見證了多少這煙雨迷離中對遠方思念的守望?又見證了多少這白駒過隙中香綃為土的紅顏?更有歷盡洪荒般的生死患難、離愁別緒?
江南雨,點點滴滴,滴滴點點,恍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含情,伊人如玉,蹁躚清絕;膚如凝雪,芳澤無加。江南的雨正如江南的女子一樣,羅裳輕染,蘭花舞起婀娜,琵琶聲繞紅梁。江南的女子亦如江南煙雨一般,心埋憂怨,秀雅妖嬈、沁骨流香。
江南雨,醉生仍在纏綿,夢死猶須眷戀。我愿在你甘洌的懷中長眠一個世紀。
2.描寫江南美景的散文
江南的冬景 郁達夫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干的滋味。
而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里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當這中間,有的蘿卜,雅兒梨等水果的閑食,還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熱鬧的節期。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過后,大江以南的樹葉,也不至于脫盡。
寒風—西北風間或吹來,至多也不過冷了一日兩日。到得灰云掃盡,落葉滿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臉上的脂粉似的。
清早,太陽一上屋檐,鳥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氣來,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門前的隙地里去坐著曝背談天,營屋外的生涯了;這一種江南的冬景,豈不也可愛得很么?我生長在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節季,但對于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我也曾到過閩粵,在那里過冬天,和暖原極和暖,有時候到了陰歷的年邊,說不定還不得不拿出紗衫來著;走過野人的籬落,更還看得見許多雜七雜八的秋花!一番陣雨雷鳴過后,涼冷一點;至多也只好換上一件夾衣,在閩粵之間,皮袍棉襖是絕對用不著的;這一種極南的氣候異狀,并不是我所說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國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
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時也有時候會保持住三個月以上的生命。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后,還有雪白的桕子著在枝頭,一點—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
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后,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歲時的肅殺,并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出。
說起了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與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長的人,是終他的一生,也決不會有享受這一種清福的機會的。我不知道德國的冬天,比起我們江浙來如何,但從許多作家的喜歡以Spaziergang一字來做他們的創造題目的一點看來,大約是德國南部地方,四季的變遷,總也和我們的江南差仿不多。
譬如說十九世紀的那位鄉土詩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 1843—1918)罷,他用這一個“散步”做題目的文章尤其寫得多,而所寫的情形,卻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國江浙的山區地方來適用的。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濱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微雨,而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
你試想想,秋收過后,河流邊三五家人家會聚在一道的一個小村子里,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埡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還夠不夠悠閑?若再要點景致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只烏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幾個喧嘩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得胸襟灑脫起來,終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有幾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許會沒有雨沒有雪的過一個冬,到了春間陰歷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點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節氣推算起來,大約太冷的日子,將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盡頭,最多也總不過是七八天的樣子。
象這樣的冬天,鄉下人叫作旱冬,對于麥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卻要受到損傷;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這一種冬天,倒只會得到快活一點,因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閑步逍遙的機會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國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歡迎的也就是這樣的冬天。窗外的天氣晴朗得象晚秋一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實踐,這一種無聊的雜文。
3.求幾篇寫江南的散文
醉夢還是江南雨江南之雨,自天外緩緩而來。
如江南多情的女子,淅淅瀝瀝的,依依偎偎,飽含著一腔情愫。迷蒙晶瑩的雨點,悄無聲息的灑在蒼穹之中,在天地間拉起了一道薄薄的輕紗,讓天地撐起一道道綠色的帷帳。
籠罩著江河、山川。 挾著美妙的清韻,捧一掬甘洌的醉歌,醉倒一路風塵,把綠色噙在天地間,帶著漣漣的情思,把昔日那張荒蕪的黃被染得翠綠翠綠。
世間忽地變得那么清麗、潤滑、透亮。江南之雨,灑給人間蔥綠的愛,化作了一天甘霖,漂灑在天地之間。
滿目的熱情全在你那雙看不見摸不著的瞳仁中釀造成涼絲絲美滋滋的欣喜,把一腔欣喜拋送給人間。讓天地同綠、同醉。
不經意的,走在一片濕潤的田野上,沐浴著江南溫馨的晚風。舉首,遙看那一片遙遠的天空,天空中仿佛流淌著如歌的悲泣,一如潮濕的傘下那片濃濃的思念。
雨季的日子,心情總是如這灰暗的天空一般的沉重,心境如這片桃紅緩緩地潛入萬籟無聲之河。 江南的雨少了北方的寒意,從天幕中扯下一絲絲纖細的銀線,溫柔地在臉上摩娑著,似姑娘們的纖手般嬌美、輕柔。
映入眼簾的是迷朦中的幾點綠意,那綠意忽地閃現在眼前,越發的青翠、可人。墨黛點點,掩映在女孩兒紗裙般的雨霧中,更添了幾分別樣的味道,凝重而又氤氳。
碧翠青青,將牧童野性的叱咤,融入了綿綿的縈懷。村婦們熱辣的昵語,化作了一江桃花水,源源地流淌在故鄉的小溪中。
幾尾不知名的小魚癡情地在追逐著它們的愛侶,忘情地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恩惠。 面對料峭的江南之雨,我不禁捫心自問:是誰將幾束愁緒懸掛于眉睫間,晾在一個長長的冬季里,等到來春的鶯啼,那片天空仍是一個漫長的雨季;是誰折斷了那枝碧綠的柳枝,插于沒有開啟的心堤,夜夜與那支傷心的小調為伍,掩埋殘缺的記憶,讓雨點淋滅那束憂愁的目光。
那只擱淺的小船如何能駛出彎曲的心港?那片白帆今夜可曾再屬于我?眼前,暮春里漂流的河流,流淌著濃濃的春色。哪一瓣閃光的花瓣才是屬于我的天空? 如果說北方的雨是醉臥沙場、叱咤風云的金戈武士,那江南的雨就是輕舞霓裳、柔美娉婷的小家碧玉。
朦朧之中,如你儂我儂的在輕啟朱唇,半遮澀容,欲語還羞。 北方的雨給人更多的是一種烈馬狂歌、洪鐘大呂的豪邁,北方的雨造就了北方人力拔山兮的氣概;而江南微雨,則如青樓(最早是指帝王之居所,原意為“清漆粉飾之樓”,后文人墨客引伸為“煙花柳巷”之意)女子般的飄逸、盈緲,妙歌曼舞中洋溢著百世流芳,千般嫵媚,萬種風情。
一襲素裙,一柄畫傘,一片癡情。水湄邊,桃紅綠柳間,醺醉了吳語儂儂,細雨霏霏處物也依依,乍寒還暖間仍揮灑著淫然入骨的《長相知》。
江南的雨映襯著江南女子的柔美芳華。江南女子最善于沉淫江南聽雨中的恬淡,在水不揚波的靡靡琴韻中,水袖輕拂柳琴,朱顏淚頻素箋;欲酹還江上,空祭望夫亭。
江南的雨見證了多少這煙雨迷離中對遠方思念的守望?又見證了多少這白駒過隙中香綃為土的紅顏?更有歷盡洪荒般的生死患難、離愁別緒? 江南雨,點點滴滴,滴滴點點,恍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含情,伊人如玉,蹁躚清絕;膚如凝雪,芳澤無加。
江南的雨正如江南的女子一樣,羅裳輕染,蘭花舞起婀娜,琵琶聲繞紅梁。江南的女子亦如江南煙雨一般,心埋憂怨,秀雅妖嬈、沁骨流香。
江南雨,醉生仍在纏綿,夢死猶須眷戀。我愿在你甘洌的懷中長眠一個世紀。
4.描寫江南的文章
水墨江南 我生在江南一隅,在江南的溫婉情懷里沉醉了二十多栽。
江南周遭世事滄桑變遷,喧嘩或耳語中流傳的故事無法一一講述得清,而我對江南的眷戀情懷卻千年依舊! 佇立于江南的靈土,仰望冥冥天空,風煙俱凈,澄澈得如一汪清水。漫漫歲月中流淌著江南水鄉的清秀,江南古鎮的恬靜,江南雨巷的幽深,江南文杰的的靈韻…… 小橋,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虛實,分不清究竟;水性的流淌中,滋潤了多少文人豪杰的心靈。
品讀江南,凌波水韻,翰墨流芳。 江南的美,是朦朧而古樸的,是樹下悠然落棋,是花間醉然品酒。
是庭中淡然品茶。綠水縈繞著白墻,紅花灑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陽中淺吟低唱。
乘一葉扁舟撐一支蒿,穿行在青山綠水中,兩岸是歷經風浪的班駁和亙古柔情的飄零,一泓清水所承載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跡和滄桑。 江南水鄉就像一幅朦朧的水墨畫,樸實恬靜。
石拱橋傾斜在清澈的水面,或優雅別致或玲瓏飄逸,已磨損的雕欄印著歲月的痕跡,與古鎮風韻融為一體。坐在烏篷船上,任清涼的河水從指間流淌,清涼入心。
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宅屋臨水而建,水水相連。
漫步在古鎮之上,遠離都市的塵囂與浮躁,任陽光在肌膚上靜然流淌,任詩意在心間輕舞飛揚。 輕煙淡水的江南,細雨霏霏的堤岸,春日草長鶯飛,桃紅輕染,蟲燕呢喃,春透簾櫳。
夏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采蓮荷田,淡笑淺吟,嬌花照水。秋日絲雨梧桐,清秋飛雁,淡菊飄香,悠然東籬下。
冬日雪依翡翠,千樹珍珠。伊人似雪,翩然嬌純。
春雨秀江南,江南多雨,尤其是江南春天的煙雨,就像那吳儂軟語一般,透著水鄉特有的滋潤,雨是江南文化的靈魂,是江南水鄉的靈氣,在江南,充滿浪漫氣息的雨,元宵節前后的雨叫燈花雨,燈花雨往往是初春的第一場雨,淅淅瀝瀝的春雨就飄然而至,鶯飛草長,一泓碧水粼粼而起,楊柳拂堤,碧草如絲,繁花點點,泉水淙淙,古寺的梵音在石縫間流淌,雨后的空氣溢出芳香。而后是杏花雨,梨花雨,紛至沓來,暮春過后,連綿不斷的黃梅雨彌漫江南。
夜晚的雨聲,清晨的花香,清絕的令人深深沉醉,秀雅的讓人不舍離去。紛飛的細雨沾濕了一襲素裙,潤透了江南女子的心。
兩袖的花香,輕舞出江南的獨特風韻。 江南的女子因了江南的濕潤氣候,膚如雪凝,伊人如玉。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蹙。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如水的女子,如水的明眸,靈秀而又溫婉,似凌波仙子般清麗脫俗。江南女子緩緩走在小鎮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細雨蒙蒙濕丁香,倘若撐一柄油紙傘,沿著雨巷翩躚而過,“一抹煙林屏樣展,輕花岸柳無邊”, 雨香裊裊入珠簾, 清影如夢。
侯門似海,亭閣水榭,紅顏珠淚盈盈,水袖輕拂琴弦,一曲千古絕韻在如雪的玉手下流瀉,柔腸百轉。思緒仿佛隨著時光的倒轉,置身于千年前那段纏綿悱側的化蝶之戀。
溫文爾雅的梁山伯與女扮男裝英臺同窗苦讀,秉燭夜書、談笑風生,十八相送,書寫了感天動地的蝶戀傳奇,千古回蕩。 江南一襲風水靈地,才子佳人無數。
江南四大才子,最有名的是唐伯虎。唐寅的絕世丹青書畫,冠壓群芳。
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唐伯虎點秋香的動人愛情故事,已成為千古佳話。
江南才女,一時數不盡,李清照,秦淮八艷,柳如是,董小婉,魚玄機,薛濤,蘇小妹……。 水墨江南,百媚種種寫不完,千色點點畫不盡。
也許我的前世就是那個采蓮的江南女子,在淡淡的荷香中淺笑,若蝶輕舞江南水墨中……。
5.描寫江南美景的文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江南好》)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與陳伯之書》)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早春》)
柳永《望海潮》詞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
王安石《桂枝香》詞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清平樂》)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辛棄疾《清平樂》《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6.尋一篇寫江南的原創散文
>; 江南是一個夢,夢里的山水清雅婉妙,,夢里的女子鶯歌燕舞,不論你是否抵達,江南早已在你心底。
青石板路鋪出窄窄的巷陌,烏篷船串起吱呀的聲響,江南在時光深處,成全世人對它的懷想。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怒濤卷霜雪,天蜇無涯。那是柳永詞間的江南呵。
江南的女子,從山水中走來,歌在水邊,歌在山間,歌在微雨的江南,歌在云霧氤氳的江南,歌在琴棋書畫后繡著鴛鴦蝴蝶的江南。她們婉婉走來,如山間的精靈,淺笑嫣然,化作天地間不能磨滅的記憶。
那水那山那云那雨那霧那風,都有別與其他地方的風韻。江南是溫情的,在江南,連冬天也是溫柔的,微雪,涼風,都是江南獨有的秀氣。
江南,微雨江南。
最美不過江南。.
7.自己寫江南的散文詩和散文
畢竟江南梅雨季,
風光四時不于同。
藍橙黃綠青紅紫,
全都映入煙雨中。
……
……
……
……
就在江南的六月,楊梅成熟的時候,梅雨開始泛濫。一直一直的下著,有時很大很大,像要催毀這里的一切;有時很小很小像春天的雨水一樣嬌貴如油,煙雨蒙蒙,點點滴滴、揚揚灑灑的落著,落著,天地連起像淋浴一樣,把一切徹底沐浴。
就在江南的六月,心情在淫雨中沉寂,萬物都很安靜,一切都很安詳。感覺一切的躁動都靜止了,只能聽到雨聲,只能看到雨中模糊背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紅的,綠的。我原是喜歡艷陽的天空的,但天天看著暗淡的天空,漸漸的不討厭了,可怕的天長。
就在江南的六月,我的記意像被刪去一般,什么都沒有留下,一直一直的沉睡著。沒有喜悅,沒有悲傷,沒有企盼,沒有希望。或者可能還有一些別的,不能說清楚是什么。雨,淋濕了這里,我卻感覺像淋濕了世界,連心和記憶都像被雨清洗一樣,因此沒有了過去,本來也沒有什么過去,連那些悲傷也被淋去。可能吧,在內心最深的地方還有沒有被雨水洗過……那份希望和那份等待一直繼續著……
就在江南的六月,天很沉寂,一切都很寂沉,只有思絮像柳綿,紛紛冉冉……那個遠方,是夢開始的地方,那個遠方有很多未見過的,或者似曾相似的……
煙花三月的春天,
到處是彌滿著——
怒放生命的氣息。
美麗的西子湖畔,
風景繁忙著爭艷,
你看湖畔的東邊:
黃鶯嬉戲轉唱枝間,
多像一位專業的歌唱家,
清聆的、清脆的,悅耳的,
獅柳搖曳著婀娜的身段,
像含羞待嫁的新娘。
微風吹來喲,
柳綿仿佛是天女下凡,
紛紛的,悠慢著,悠慢著,
又好似冬天的小雪,
紛飛的,輕飄著,輕飄著
……
這清揚的季節,
多么希望逢到一位——
帶著微笑的“子建”。
在這美不勝收春天,
在這美艷勝花似玉西子湖畔,
開始一段“白許戀”。
或是遇到一位——
帶著憂郁的“納蘭”。
在這百花爭艷的春天,
在這生機盎然的西子湖畔,
認識結交這位“憂多公子”。
……
嗨,春天!
嗨,柳浪聞鶯公園。
無題(為節日而寫)
東風為媒花弄影,
紅艷嬌魅綠初醒。
待看春喚西子湖,
看客已過斷橋東。
蘇堤橋畔情人行,
驚擾煙柳好夢清。
莫笑春光如此美,
留得青春換真情。
8.求幾篇描寫江南的詩歌散文
江南好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望江南/憶江南 ·王琪
江南岸,云樹半晴陰。帆去帆來天亦老,潮生潮落日還沈。南北別離心。
興廢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煙漁市曉,柳邊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臨。
江南草,如種復如描。深映落花鶯舌亂,綠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風欲轉,柔態不勝嬌。遠翠天涯經夜雨,冷痕沙上帶昏潮。誰夢與蘭苕。
江南水,江路轉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晴細浪吐寒花。迢遞送星槎。
名利客,飄泊未還家。西塞山前漁唱遠,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輕揚繡簾風。二月池塘新社過,六朝宮殿舊巢空。頡頏恣西東。
王謝宅,曾入綺堂中。煙徑掠花飛遠遠,曉窗驚夢語匆匆。偏占杏園紅。
江南月,清夜滿西樓。云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沈鉤。圓缺幾時休。
星漢迥,風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處味偏濃。醉臥春風深巷里,曉尋香旆小橋東。竹葉滿金鍾。
檀板醉,人面粉生紅。青杏黃梅朱閣上,鰣魚苦筍玉盤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輕素剪云端。瓊樹忽驚春意早,梅花偏覺曉香寒。冷影褫清歡。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謝女聯詩衾翠幕,子猷乘興泛平瀾。空惜舞英殘。
江南雨,風送滿長川。碧瓦煙昏沈柳岸,紅綃香潤入梅天。飄灑正瀟然。
朝與暮,長在楚峰前。寒夜愁敧金帶枕,暮江深閉木蘭船。煙浪遠相連。
江南竹,清潤絕纖埃。深徑欲留雙鳳宿,后庭偏映小桃開。風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淚空流妝點在,羊車曾傍翠枝來。龍笛莫輕裁。
江南 漢無名氏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9.描寫江南優美的文章
這是《荷塘月色》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月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wěng)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duo)著。
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
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
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
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
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
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
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án)女,蕩舟心許;鷁(yì)首徐回,兼傳羽杯;欋(zhào)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
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jū)。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
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鑒賞】 讀《荷塘月色》,與其說是在欣賞一篇散文,莫如說是在欣賞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
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葉、月光、樹木……那么誘人,那么細膩,那么含情,那么俊俏!夢幻般的意境,田園詩般的癡情,使人愛不釋卷,充分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造詣。 《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幾十年來為人們所稱道,妙在何處?妙在精巧的構思和分明的層次。
說它構思精巧,是說在靜中有動,無聲中有聲。你看,在荷塘上面,有亭亭玉立的荷葉,還有零星點綴著的白花,這些本來都是靜靜的,但“微風過處”,“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這是動。這樣的描寫,變襯托出月色下荷塘的神秘感,使他仿佛聽到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有關聲的描寫,只有樹上的蟬聲和水中的蛙聲,以此反襯出作者的失意與孤寂:“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文學作品中的景物描寫,不能是雜亂無章、為描寫而描寫,而必須是為主題或某一特定人物、事件、環境作渲染服務的,因此,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應符合生活中的邏輯關系和人物活動的習慣。
在這方面,《荷塘月色》作出了示范。 荷塘月色,應是渾然一體,但解剖開來,當然有荷塘,也有月光,還有周圍的樹木,如何有層次地描寫它們?朱自清先生首先描寫的是荷葉:“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
描寫荷葉也層次分明,先寫高出水面的部分,“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葉子中間,是開放著荷花。
10.描寫江南風光的句子,簡短一些,謝謝
多少年來,在我心中揮之不去的江南美景,總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月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
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
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