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清明的烈士故事 40字
每年的4月4日,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清明節,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
我們胸前佩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們排著隊來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校長講話,然后由大隊干部代表發言,再由輔導員帶我們宣誓最后為革命先烈默哀。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
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到了中隊的主題隊會,同學們先后背誦了烈士生前寫的詩,由我和陶彭昊念了一首現代詩,贊美了革命先烈的偉大。
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個隊禮,雙手把白花獻給了烈士,就在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你。”
我們走進紀念館,見到了烈士生前用過的東西,有模型、字跡、圖片等。 我們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他們看見了,會欣慰的說:“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有分給分哦。
2.簡短的革命烈士故事
原發布者:三一建筑
三一文庫()〔革命烈士英雄事跡故事〕導語: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美好時代,是革命歷史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以下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永垂不朽的英雄——**多少個黑夜白晝,多少聲崇敬的贊語,多少個想念你的日子。你以不可磨滅的形象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你那崇高的愛國熱情,已在人們的心里燃起了熊熊大火。追尋你,永垂不朽的英雄——**。展望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首那暗淡無光的昨天,你的尸骨或許已化作塵土和祖國融為一體,你是她堅貞不屈的寫照,你的事跡是后人學習的典范。你壯烈犧牲的那一天,烈日當空,敵軍侵占了391高地,我軍決定奪回陣地,與敵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斗。我軍隱蔽在低處,而敵軍居高臨下,很容易發現我們潛伏的軍隊。敵軍憑著地利,占了上風,如果稍有風吹草動,我軍就會暴露目標,這樣一來,作戰計劃就會全部落空。**全副武裝,小心翼翼地藏了起來,就算在他身旁,也很難發現。我軍的炮火接連不斷地轟擊敵方,本想在黃昏時分,潛伏的軍隊殺出去,給敵軍來個兩面夾擊。敵人顯得很膽怯,面對我軍的進攻,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覺察了他們的前沿陣地不安全了,又不敢冒“火”前進,于是就拿出了他們的看家法寶——放燃燒彈。我軍旁邊的枯草被燒著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開了,猛然看去,**的身上著火了,他的衣服被燒著了,如果他這時采取行動,跳起來,或在地上打幾個滾,火就可以
3.革命烈士的故事50個字左右
在京漢鐵路全線家喻戶曉、堂、塔以及陵園中,和林樣謙,并且總是排在林祥謙,列第三位。
《二七工仇》、遺物、塑像、施洋之后。早在1923年。
在全國各地所建造的“二七”紀念館。遺體由武漢地下黨組織秘密水運至揚州六圩碼頭,抬至槐泗安葬,他的事跡就被寫進《京漢鐵路工人流血記》、油畫及史料的珍藏與展出,有口皆碑,都有曾玉良烈士的遺像。
●曾玉良烈士的英名和他的斗爭事跡,墓園于1992年在槐泗鎮荷花村建成、《二七罷工斗爭史話》等、施洋等著名工運領袖一樣●曾玉良,犧牲時年僅37歲,1886年出生于槐泗鎮龍尾曾莊。
4.革命烈士的故事50字,要詳細,短的
秋瑾是華夏杰出先烈,民族英雄。
蔑視封建禮法,提倡女權,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早年學習經史、詩詞,善騎射。
她與呂碧城被稱為"女子雙俠" ,與唐群英被后人譽為"辛亥革命的孿生女兒" ,與唐群英、葛健豪譽為"瀟湘三女杰" ,她們的女權與女學思想成為近現代中國婦女解放思潮的重要組成部分。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于紹興軒亭口,時年僅32歲。
秋瑾雖非女性獻身中國革命的首例,但卻是第一位引發社會強烈反響的女烈士。 終其一生,她都在為伸張女權而奮斗,在為革命建國而努力,把婦女運動與排滿的革命運動結合在一起。
5.有名的抗日烈士的事跡(3個)
白山黑水 民族魂__來自東北抗聯趙一曼烈士英雄事跡的報告60年前的那一天,悍然踐踏中國領土的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和平的曙光照亮了古老的東方大地。
60年后這一刻,人們用各種方式回顧歷史,警醒未來。一部黑白電影故事片《趙一曼》,曾風靡整個中國。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個抗日民族女英雄的名字,幾乎成了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8月8日至17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以及趙一曼誕辰100周年之際,由宜賓市委宣傳部、宜賓新聞協會組織的赴黑龍江哈爾濱異地采訪團,追尋著當年趙一曼的足跡,踏上了東北這片黑土地,親臨趙一曼當年戰斗生活就義所在地,深切緬懷先烈,感受不同層面的真實的趙一曼。
身為趙一曼的家鄉人,走進北國冰城哈爾濱,走進“一曼街”、“一曼公園”、“一曼村”、“一曼屯”、“一曼雕像” ,走進東北烈士紀念館、《918事變紀念館》……我們看到了“挎雙槍、騎白馬”英姿颯爽的女政委、“意志堅定、經驗豐富”的職業革命家、“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趙一曼。趙一曼,四川宜賓人。
參加革命后在上海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變不久,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存亡,趙一曼舍子從戎、奔赴東北。
她組織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活動,而后帶領一支游擊隊馳騁于白山黑水之間,“紅槍白馬”的英姿令日寇聞風喪膽。1932年春,趙一曼到了東北沈陽,先后在大英煙草公司和紗廠做女工工作。
半年后,中共滿洲省委遷到了黑龍江省的重要城市哈爾濱。她來到了哈爾濱,被分配在省委領導的省工會擔任中共滿洲省委委員,滿洲省總工會組織部長。
1933年10月,兼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哈爾濱是個美麗的城市,高大的俄羅斯式的房屋,整齊的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空氣格外新鮮。
但哈爾濱也是一個黑暗的城市,日本帝國主義無情地侵占了這里,蹂躪著中國人民,日寇,偽軍,警察橫行于市,白色恐怖籠罩的哈爾濱像是一座大監獄。趙一曼來到這里,是在日偽軍的眼皮下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據方未艾老人回憶在哈爾濱時的趙一曼:“她著一身古銅色的西式衣裙,穿一雙深褐色的高跟皮鞋;她坐在一條長椅上,一只手拿著打開的手提包,對著里面的鏡子,一只手攏著鬢邊的短發,黃色微白的臉頰泛起微笑。她給人最初的印象很像書香門第的小姐,有一種高貴飄逸的風度……”在東北烈士紀念館門前,記者看到趙一曼當年領導哈爾濱市電車工人大罷工的舊式有軌電車“一曼車” 外觀保存仍比較完好。
據了解,在哈爾濱工作期間,趙一曼一面做黨的機關工作,一面深入工廠做工人的發動工作。1933年4月2日,一個姓孫的日本警備司令部警備營的營長,穿著便衣上了一輛電車,不買票還把售票員拉到憲兵隊毒打了一頓,當這個售票員被抬回車隊時已被打得半死。
電車工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后,提出要罷工,抗議這一暴行。趙一曼與老曹及省委其它同志堅決支持和領導了哈爾濱市電車工人大罷工,電車廠的黨團員和工人積極分子組成了罷工委員會。
這天深夜,趙一曼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她刻蠟版,印傳單整整忙了個通宵。
第二天天剛亮,她就和工人們一起上街宣傳,講演。趙一曼氣憤地對大家說: “警備司令部的人坐車不買票,還打人,真夠兇的! ”她帶著人群從一個車站走向下一個車站,她邊走邊向群眾講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罪行和日偽勾結壓迫工人,使工人們無法生活的事實人越圍越多,隊伍越走越長。
趙一曼從工人手中接過一張正在傳遞的傳單,高聲朗讀起來: “同胞們,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我們東北國土,把我們像奴隸牛馬一般看待……。 ”這次罷工一直堅持了兩天半, 戰勝了敵人的威脅、利誘和欺騙,迫使日本領事館最后不得不表面接受了工人提出的保護工人生命安全,賠償醫療費,懲辦肇事兇手等條件. 取得了勝利。
6.簡短革命烈士的事跡
董朗(1894.4.24-1932.10),原名董嘉智,號仲明。
四川省簡陽縣(今屬成都市)平安鄉董家河村人。1919年到上海,受愛國反帝群眾斗爭的影響,入大中華紗廠做工,并積極參加工人運動。
1924年在黃埔軍校加入中國**。中國工農紅軍早期領導人之一。
大革命時期,1924年3月到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后留校,在教導團任排長。10月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的戰斗。
1925年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兩次東征,以及平定軍閥楊希閔、劉鎮寰叛亂的作戰。11月調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后通稱葉挺獨立團)任參謀,并擔任中共獨立團黨支部干事會成員、組織干事。
1926年在北伐戰爭中參加汀泗橋、賀勝橋等重要戰斗。1927年春調任國民革命軍第24師70團1營營長。
5月在河南參加大敗奉軍的上蔡戰役,戰后升任70團團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南下途中指揮所部參加會昌戰斗。
起義軍在潮汕失利后,與24師黨代表顏昌頤率余部1000余人到惠陽中洞,在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2師(又稱紅二師)第4團,先后任團長、師長兼團長。10月底,在農民武裝配合下,攻占海豐、陸豐縣城,取得海陸豐第三次武裝起義的勝利。
1928年1月,率兩個團出擊紫金、五華,拔除地主武裝據點,開展土地革命,擴大紅色區域。5月率部與紅4師一起反攻海豐縣城。
7月任中共東江特委軍委委員。同年冬,海陸豐斗爭失利,1929年初離開東江,經香港赴上海。
6月奉中共中央指示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任中共湘鄂西前委委員,負責軍政訓練班的工作。1930年10月任紅4軍參謀長,后調湘鄂邊革命根據地,任教導1師參謀長、獨立團參謀長,中共湘鄂邊特委委員,與王炳南等率部堅持湘鄂邊游擊斗爭,參與指揮湘鄂邊反“圍剿”作戰。
1932年9月,率部掩護湘鄂邊特委機關突破敵軍重圍,到達湖北省洪湖革命根據地的江陵、沙崗一帶。10月在“左”傾機會主義者推行的肅反中被誣陷錯殺,時年38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烈士故事3個40字簡短(有關清明的烈士故事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