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圓明園的毀滅主要內容簡短些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2.圓明園的毀滅資料,要簡短一點的啊
10月6日,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立即瘋狂地進行搶劫。
首先闖入圓明園的是法國侵略軍,他們見物就搶,每個法國士兵口袋里裝進的珍品,
價值三四萬法郎。他們空手而進,滿載而歸。在法國軍營里,堆積著珍奇的鐘表、五光
十色的綾羅綢緞,以及珍貴的藝術品,價值達3000萬法郎。
英國侵略軍雖然來遲了一步,但金銀財寶也裝滿口袋。更可惡的是,對那些搬不走
的大瓷器和琺瑯瓶,他們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軍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后,為了消贓滅跡,掩蓋罪行,英國全權大臣額爾
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竟下令燒毀圓明園。大規模的焚燒共兩次,第一次是
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燒圓明園,大火連燒3晝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焦土。這
場浩劫,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
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勝利原來可以成為強盜。
請看這里 相當詳細!
參考資料: ?wtp=tt
3.圓明園的毀滅資料,要簡短一點的啊
10月6日,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立即瘋狂地進行搶劫。
首先闖入圓明園的是法國侵略軍,他們見物就搶,每個法國士兵口袋里裝進的珍品,價值三四萬法郎。他們空手而進,滿載而歸。
在法國軍營里,堆積著珍奇的鐘表、五光十色的綾羅綢緞,以及珍貴的藝術品,價值達3000萬法郎。 英國侵略軍雖然來遲了一步,但金銀財寶也裝滿口袋。
更可惡的是,對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琺瑯瓶,他們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軍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后,為了消贓滅跡,掩蓋罪行,英國全權大臣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竟下令燒毀圓明園。
大規模的焚燒共兩次,第一次是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燒圓明園,大火連燒3晝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焦土。這場浩劫,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
勝利原來可以成為強盜。 請看這里 相當詳細! 參考資料: ?wtp=tt。
4.圓明園的毀滅的資料
2008-11-15 16:01 最佳答案 圓明園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鎮北面的一片平原上。原為清代的皇家御苑。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建成。此后的嘉慶、道光、咸豐三代屢有修繕擴建,歷時多年。人們習慣上所稱的圓明園,實際上是圓明園、長春、綺春后改名“萬春”三園的總稱。
在建筑藝術上,圓明園還形成了一種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長春園的北端,原建有一組園林化的歐洲式宮苑,園路鋪飾、綠籬修剪,以及圍墻、石雕、銅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樓頂卻蓋上了中國特有的琉璃瓦,墻壁上鑲嵌著琉璃磚,同時采用了中國傳統的迭石技術和磚雕工藝。
1900年5月31日,英、美、日、法、俄、意等國以保護使館為名,派兵300余名,強行入京。8月14日八國聯軍進攻北京。8月15日晨,慈禧挾光緒帝西逃。侵略軍入城后,火燒莊王府,屠殺在王府的義和團民眾約1700余人,并在北京搶掠3天,后又繼之以私人搶劫·········
5.圓明園的毀滅過程
1860年10月18日,約翰·米啟爾將軍率領英軍第一師第60來復槍團和第15旁遮普團,連同騎兵旅共約3500人,向圓明園進發。米啟爾把指揮所設在正大光明殿,并一一指定了應予搗毀的建筑物,包括圓明園(含長春園和綺春園)中所有的皇家宮殿、花園,以及頤和園萬壽山上的宮殿和花園,甚至更遠處玉泉山、香山上的佛塔。
約翰·米啟爾爵士允許士兵們把所有能搬得動的東西全部搬走,據為己有。在遭焚毀之前,圓明園又經歷了一次新的更大規模的洗劫。英國人下手了,軍官們有組織地掠取大而笨重的物件。后勤軍需的搬運車全部被征用了,還向北京及附近的居民租用了很多大車。
隨后的幾天里,北京通往通州的大路上,到處可見裝載得滿滿當當的大車,浩浩蕩蕩,絡繹不絕。成群結隊的士兵們,分成小組,手持火把奔向圓明園各處縱火,圓明園內的建筑大多以雪松建成,極易點燃。
圓明園里,屋頂接二連三地坍塌下來,壓倒了燃燒中仍然挺立的墻壁,圓明園立刻呈現出一派混亂和劫后的荒涼,但宮中仍有大量可以搶走的東西,既然搶劫已經得到允許,大批無所事事的士兵把搶掠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到每一個隱蔽的角落。
10月18日,英軍燒毀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突然,主事太監又反鎖著安佑宮的大門,所以,當時有太監、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
擴展資料
圓明園的保護整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先后將其列為公園用地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經**批準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明確把圓明園規劃為遺址公園。同年,北京市政府撥出專款,修復了長春園的東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圍墻。
在北京市和海淀區政府及圓明園學會等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圓明園管理處與海淀鄉園內農民實現了聯合,采取民辦公助形式,依靠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開發建設遺址公園。從而使遺址保護整修工作邁出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1984年12月1日破土動工,歷時7個月蓄水放船。1985年孟冬接著整修綺春園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這兩期工程均以挖湖補山為主,并修建園路橋涵和園林服務設施,清整古建基址,進行綠化美化。
兩年動土方40萬立方米,使110公頃范圍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復原貌,其中水面55公頃。福海中心蓬島瑤臺東島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島庭院,綺春園的新宮門,以及西洋樓的歐式迷宮(萬花陣),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樣修復。后又經兩年整修提高,遺址公園初具規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會售票開放。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火燒圓明園
6.圓明園的毀滅過程
1.火劫眾所周知圓明園的首次大規模的破壞是1860年,為英法聯軍所燒。
但焚燒以后,許多建筑還算完整。1870年有一位德國人拍下了西洋樓景區12幅照片顯示“雖慘遭破壞,依然楚楚動人”,1895年康有為游圓明園時,看到“雖蔓草斷礫,荒涼滿目,而福山壽海,尚有無數亭殿,有白頭官監守之,竟日僅能游其一角。”
需記住,參與搶劫的有不少中國人,而且帶領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并出主意慫恿額爾金燒園之人,即為龔自珍的孫子龔孝拱。后來移居上海,用從園中取來的財物嫖妓,得梅毒而死。
2.土劫后來,洋人退出,管園的太監和兵丁與竊賊展開了持續40年,沒完沒了的“游擊戰”,值錢物品被偷光后,人們又將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沒于土中的細碎寶物上,時有諺曰“篩土、篩土、一輩子不受苦”,但這些除西洋樓的銅管被偷外,基本上未傷及建筑,并且尚留林泉山石之概貌。園內珍貴花木仍在,假山園林仍在,山形水系仍在,園墻仍在。
仍為皇家禁園。3.木劫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清政府對圓明園失去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們把園內建筑、木橋的柱子鋸斷,用大繩拉倒,園內大小樹木也濫伐殆盡。
大料做為木材,小料燒成木炭。當時清河鎮上木材堆積如山,園內碳廠林立。
經過此劫的圓明園,滿園古木雜樹蕩然無存,但仍有山石湖泉,大水法、遠贏觀、西洋樓等也還在。4.石劫辛亥革命并沒有給圓明園帶來好運,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筑材料場,圓明園中凡能做建筑材料的東西全部被搜羅凈盡,每天幾百車往外拉,斷斷續續拉了20多年!1929年,張學良為其父建陵園,所用的石料不少就出自圓明園。
經過此劫,大水法、遠贏觀、西洋樓等殘存建筑全成過眼煙云。5.最后的毀滅1940年,日本占領時期,北京糧食緊張,于是鼓勵開荒。
農戶陸續入園平山填湖,開田種稻,圓明園的湖山之勝遂蕩然無存。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清政府對圓明園失去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們把園內建筑、木橋的柱子鋸斷,用大繩拉倒,園內大小樹木也濫伐殆盡。
大料做為木材,小料燒成木炭。當時清河鎮上木材堆積如山,園內碳廠林立。
經過此劫的圓明園,滿園古木雜樹蕩然無存,但仍有山石湖泉,大水法、遠贏觀、西洋樓等也還在。查看全部33個回答相關問題全部。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圓明園的毀滅經過簡短(圓明園的毀滅主要內容簡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