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與朱元思書>>的翻譯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凈,天空和遠山呈現出相同的顏色。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我乘著船)隨水流漂浮移動,隨心所欲,任船所致觀賞景物。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從富陽到桐廬大約(相距)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江水都呈青綠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見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無障礙。
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猛似奔馬。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耐寒常綠的樹,(高山)憑依山勢,爭著向上,仿佛競相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爭相比高遠,筆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泉水沖激著石頭,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相向鳴叫,鳴聲諧而動聽。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樹上的)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唱,(山中的)猿猴也時刻不住地啼叫。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像老鷹飛到天上那樣追逐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靜下來;那些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2.與朱元思書翻譯 簡單點的
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凈,天空和遠山呈現出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水流漂浮移動,隨心所欲,任船所致觀賞景物。從富陽到桐廬大約(相距)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都呈青綠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見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猛似奔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耐寒常綠的樹,(高山)憑依山勢,爭著向上,仿佛競相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爭相比高遠,筆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相向鳴叫,鳴聲諧而動聽。(樹上的)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唱,(山中的)猿猴也時刻不住地啼叫。像老鷹飛到天上那樣追逐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靜下來;那些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3.與朱元思書的翻譯,稍微少一點的
與朱元思書:風停了,煙霧都全都消散,天空和遠山呈現出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流蕩漾,任憑船兒東西漂泊。從富陽縣到桐廬縣(相距)一百里左右,奇特的山異麗的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
江水清蒼碧綠,(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無障礙。(那飛騰的)急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猛似奔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郁郁蔥蔥的樹木,使人看了有寒涼之意,(高山)憑依著(高峻的)地勢,奮力直向上聳,仿佛競相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爭相比高,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發出冷冷的清響;愛唱歌的鳥兒相向和鳴,唱出和諧而動聽的聲音。(樹上的)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唱,(山中的)猿猴也時刻不住地啼叫。那些像鳶鳥一樣懷著對名利的渴望極力高攀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之心;那些整天忙忙碌碌,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象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送東陽馬生序:我小時就愛好讀書。家里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天氣特別冷的時候,硯池里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寫完畢,趕快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與大師、名人交往。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捧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屋子,他從不把言辭和表情放溫和些。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向他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能夠有所收獲。 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節,刮著猛烈的寒風,踏著幾尺深的積雪,腳上的皮膚凍裂了還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洗腳,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裝飾成的綴著珠寶的帽子,腰上系著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渾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棉襖,舊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不羨慕他們,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
馬說:世上先有伯樂,這樣之后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是在奴隸的手里受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憑借千里馬的名稱而稱呼它。
日行千里的馬,有時一頓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所以)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和能力也就表現不出來,況且想要跟普通的馬一樣的待遇都得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打馬,不按正確的方法,喂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著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得不識得千里馬啊!
五柳先生傳: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用它做了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連飯都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有這種嗜好,有時擺了酒叫他來喝。他一來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裝模作樣,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衷于發財做官。”從這句話看,他應該是五柳先生這類人吧?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4.與朱元思書 翻譯
風塵煙靄全部散盡,天空與山峰顯露出同樣清澄的顏色。
讓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任憑它或東或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異的流水,天下獨一無二。
江水全都呈現出一片青蒼之色,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動的魚和細細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湍急的流水快于飛箭,洶涌的江浪勢如奔馬。兩岸夾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耐寒常青的樹木。
山依恃地勢爭著向上,互相比高比遠。爭著向高處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巒。
泉水沖擊著石塊,發出泠泠的聲響;好鳥彼此和鳴,織成嚶嚶的諧美旋律。蟬兒則無休止地鳴叫不停,猿猴則千百遍地啼叫不絕。
在仕途上鷹一般沖天直上的人,望一眼這么美的峰巒就會平息熱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籌劃治理世俗事務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黃昏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會漏下一些光斑。
5.與朱元思書翻譯
與朱元思書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
(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獨一無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
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誰爬得最高,伸得最遠,由此而形成無數的山峰。
(山間)的泉水沖擊著巖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彼此嚶嚶地叫著,十分和諧。蟬不停地叫著,猿不停地啼著。
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務的人就會流連忘返。樹枝縱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暗;在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
6.“與朱元思書” 翻譯
沒有一絲風,煙霧也完全消散了,天和山融為一色。(我乘船)隨著江流飄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多里,其間的奇山異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景色。
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都能看見水底。水中的游魚和細小的石頭,也能一眼看的清清楚楚,毫無阻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好像飛奔的馬一樣。
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蒼翠茂密的樹,透出一派寒意;山巒憑借著(高峻的)地勢爭相向上,競相向高處和遠處生長,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成千上百的山峰。泉水沖擊著巖石,泠泠地發出清越的聲響。美麗的百鳥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不停的歡叫,猿猴也不停地啼鳴。追逐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息向往功名利祿的心;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還可以(從枝葉的空隙中)見到陽光。
7.與朱元思書翻譯翻譯
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獨一無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
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誰爬得最高,伸得最遠,由此而形成無數的山峰。(山間)的泉水沖擊著巖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彼此嚶嚶地叫著,十分和諧。蟬不停地叫著,猿不停地啼著。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務的人就會流連忘返。樹枝縱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暗;在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
8.與朱元思書的文言文翻譯
《與朱元思書》原文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僅為書信節錄) 風和煙都散盡了,天和山是一樣的顏色。(我乘坐的小船)隨著江流飄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
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的水路,奇異的山水,在天下獨一無二。江水都是青綠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見水底。
游動的魚兒和細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迅猛的浪濤像飛奔的駿馬。
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令人感到寒意的樹的樹;山巒憑借著(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仿佛都在相互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無數的山峰。(山間的)泉水沖擊著巖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百鳥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
蟬則久久的鳴叫不停止,猿則久久地啼叫不停 。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還可以(從枝葉的空隙中)見到陽光。(僅為書信節錄) (1)《與朱元思書》,選自《藝文類聚》(中華書局1982版)卷七。
本文為作者寫給朱元思講述行旅所見的信。吳均(469—520),字叔庠。
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藝文類聚》里。
書:信函,是古代的一種文體。(2)俱:全,都。
(3)凈:消散盡凈。 (4)共色:一樣的顏色。
共,相同,一樣。 (5)從流飄蕩:(乘船)隨著江流飄蕩。
從,順,隨。 (6)任意東西: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時而向東,時而向西。
東西:方向,在此做動詞,向東向西。 (7)自富陽至桐廬:此句中的富陽與桐廬都在杭州境內,富陽在富春江下游,桐廬在富陽的西南中游。
如按上文“從流飄蕩”。則應為“從桐廬至富陽”,可能為作者筆誤。
自:從。至:到。
許:表示大約的數量,上下,左右。 (8)獨絕:獨一無二。
獨:獨特。 絕:妙到極處 (9)皆:全,都。
(10)縹碧:原作“漂碧”,據其他版本改為此。青綠色。
(11)游魚細石: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 (12)直視無礙: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
這里形容江水清澈見底。 (13)急湍:急流的水。
(14)甚箭:“甚于箭”,比箭還快(勝過箭)。 甚:勝過。
為了字數整齊,中間的“于”字省略了。 (15)若:好像。
(16)奔:動詞活用作名詞,文中指飛奔的駿馬。 (17)寒樹:耐寒常綠的樹,形容樹密而綠。
(18)負勢競上: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 負:憑借。
競:爭著。上:向上。
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這從下文“千百成峰”一語可以看得出來。 (19)軒邈:意思是這些山巒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軒,高。邈,遠。
這兩個詞在這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用。軒邈,向高處向遠處生長。
(20)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1)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無數山峰。 (22)激:沖擊,拍打。
(23)泠(líng)泠作響:泠泠地發出聲響。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的清澈。
(24)好鳥相鳴:好,美麗的;相鳴,互相和鳴,互相鳴叫。 (25)嚶(yīng)嚶成韻:鳴聲嚶嚶,和諧動聽。
嚶嚶,鳥鳴聲。韻,和諧的聲音。
(26)蟬則千轉(zhuàn)不窮: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叫。則:助詞,沒有實在意義。
千轉:長久不斷地叫。千,表示多。
轉,同“囀”(視版本而定),鳥婉轉地叫,鳥鳴聲。這里指蟬鳴。
窮,窮盡。 (27)無絕:就是“不絕”。
與上句中的“不窮”相對。絕:停止。
(28)鳶飛戾天;出自《詩經·大雅·旱麓》。老鷹高飛入天,這里比喻極力追求名利的人。
鳶,俗稱老鷹,善高飛,是一種兇猛的鳥。戾,至。
(29)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 息:使……平息,使動用法。
(30)經綸世務者:治理政務的人。經綸:籌劃、治理。
(31)窺谷忘反: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反:同“返”,返回。
窺:看 。 (32)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木在上邊遮蔽著。
柯,樹木的枝干。 蔽:遮蔽。
(33)在晝猶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 晝:白天。
猶:好像。 (34)疏條交映: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
疏條:稀疏的小枝。交:相互。
(35)見:看見。日:太陽,陽光。
9.與朱元思書的翻譯,稍微少一點的
與朱元思書:風停了,煙霧都全都消散,天空和遠山呈現出相同的顏色。
(我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流蕩漾,任憑船兒東西漂泊。從富陽縣到桐廬縣(相距)一百里左右,奇特的山異麗的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
江水清蒼碧綠,(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無障礙。
(那飛騰的)急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猛似奔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郁郁蔥蔥的樹木,使人看了有寒涼之意,(高山)憑依著(高峻的)地勢,奮力直向上聳,仿佛競相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爭相比高,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沖激著石頭,發出冷冷的清響;愛唱歌的鳥兒相向和鳴,唱出和諧而動聽的聲音。(樹上的)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唱,(山中的)猿猴也時刻不住地啼叫。
那些像鳶鳥一樣懷著對名利的渴望極力高攀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之心;那些整天忙忙碌碌,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象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送東陽馬生序:我小時就愛好讀書。家里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
天氣特別冷的時候,硯池里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寫完畢,趕快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都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與大師、名人交往。
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捧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屋子,他從不把言辭和表情放溫和些。
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向他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能夠有所收獲。
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節,刮著猛烈的寒風,踏著幾尺深的積雪,腳上的皮膚凍裂了還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洗腳,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和過來。
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裝飾成的綴著珠寶的帽子,腰上系著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渾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樣。
我卻穿著破棉襖,舊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不羨慕他們,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
馬說:世上先有伯樂,這樣之后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
所以,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是在奴隸的手里受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憑借千里馬的名稱而稱呼它。 日行千里的馬,有時一頓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
(所以)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和能力也就表現不出來,況且想要跟普通的馬一樣的待遇都得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打馬,不按正確的方法,喂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著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得不識得千里馬啊!五柳先生傳: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用它做了自己的號。
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連飯都忘了吃。
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有這種嗜好,有時擺了酒叫他來喝。
他一來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裝模作樣,說走就走。
簡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衷于發財做官。”
從這句話看,他應該是五柳先生這類人吧?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與朱元思書翻譯簡短一句對一句(求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