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自從蘭姨娘進了英子家,英子就開始覺得她的媽媽特別的可憐!因為蘭姨娘在和她的爸爸享用鴉片,而英子的媽媽卻像傭人似的在廚房做飯,讓蘭姨娘和英子爸爸吃飯。
就是因為這件事,英子的媽媽才討厭蘭姨娘。
就是因為這件事,英子才覺得媽媽可憐!直到后來,蘭姨娘和德先叔準備走的時候,英子很舍不得,畢竟她們在一起生活了這么長時間。”
賞析:
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涌現。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以其7歲到13歲的生活為背景創作的。
在臺灣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期間,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
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于作者心頭。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還。
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時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們寫了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這是林海音寫這本小說的初衷。
作品主題:
《城南舊事》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過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來看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離小英子而去,表達了告別童年的悲傷和懷念的情感。
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種說不出的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
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
帶領人們重溫了當年那籠罩著愁云慘霧的生活。
小英子作為一個主要人物出現在文章中,當她發現大人們的良好愿望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就愈發顯得孱弱。
纏繞在文章中那種無往不復的悲劇輪回也就更加令人觸目和深省,這也正是該小說顯得豐富厚重的關鍵之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我要城南舊事蘭姨娘片段句子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