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從表面上看似乎雜亂無章,但只要認真通讀全書,不難發現有其內在的邏輯。
該書對人性的認識以“性本惡”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親情被金錢污染,“貧居鬧世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友情只是一句謊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尊卑由金錢來決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法律和正義為金錢所操縱,“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世故導致人心叵測,“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惡難辯,“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增廣》把社會諸多方面的陰暗現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陳列在讀者面前。
《增廣》絕大多數句子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釋道各家經典,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
不需講解就能讀懂,通過讀《增廣》同樣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
《增廣賢文》的內容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談人及人際關系,二是談命運,三是談如何處世,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
在《增廣賢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虛偽的,人們為了一己之私變化無常,嫌貧愛富,趨炎附勢,從而使世界布滿了陷阱和危機。
文中有很多強調命運和報應的內容,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命運安排的,人應行善,才會有好的際遇。
這些內容有其消極的一面,但它倡導行善做好事,則是值得肯定的。
《增廣賢文》有大量篇幅敘述如何待人接物,這部分內容是全文的核心。
文中對忍讓多有描述,認為忍讓是消除煩惱禍患的方法。
在主張自我保護、謹慎忍讓的同時,也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這是做事的原則。
《增廣賢文》雖以道家思想為主,但對儒家的說教并不排斥。
文中強調了讀書的重要、孝義的可貴。
這些觀點體現了正統的儒家精神,與全書所彌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
但也正是由于這種龐雜,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認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廣泛的代表性。
書法《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易懂。
但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其中一些諺語、俗語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等;許多關于社會、人生方面的內容,經過人世滄桑的千錘百煉,成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樂不可極,樂極生悲’等;一些諺語、俗語總結了千百年來人們同自然斗爭的經驗,成為簡明生動哲理式的科學知識,如“近水知魚性,近山知鳥音”,“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增廣賢文講什么舉出其中的好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