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探春房內聯語 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
點評: 封建時代很多知識分子,都喜歡自稱是什么“野客”、“山人”,以此為風雅清高。
其中有一些人是出于不滿現實政治,借此表示不愿與當局者合作。
但更多的情況下,則是一面做著官,一面想著歸隱田園,去過泉石生涯;或者一面過著閑游山林、賞吟煙霞的隱逸生活,一面又念念不忘最好能出做大官。
探春有胎家的“精明”,頭腦里存有很強的宗法等級觀念,又熱衷于為封建王朝“立出一番事業來”,她對這些字畫的愛好(室內其他陳設也同樣說明問題),雖不免矯情,但從小說通過閨閣人物瑣事,反映某種封建士大夫的思想志趣來看,也還是很典型的。
此外,這副對聯也是作者構思完整、文心細密的一個極好的例證。
前現探春在她結詩社帖子中,說寶玉曾以“其卿墨跡見賜”,并有“竊同叨棲處于泉石之間”等話,我們初讀時,總以為那只是作者信手寫下的泛語,不料隔了好幾回以后,竟有照應。
同樣的情況,在小說中還可舉出很多。
這一特點正是曹雪芹的大手筆不同于一般小說之處,也是后四十回續書中所未見的。
牙牌令(七首) 牙牌令之賈母 左邊是張‘天’。
--頭上有青天。
當中是‘五與六’。
--六橋梅花香徹骨。
剩得一張‘六與幺’。
--一輪紅日出云霄。
湊成便是個‘蓬頭鬼’。
--這鬼抱住鐘馗腿。
牙牌令之薛姨媽 左邊是個‘大長五’。
--梅花朵朵風前舞。
右邊還是個‘大五長’。
--十月梅花嶺上香。
當中‘二五’是雜七。
--織女牛郎會七夕。
湊成‘二郎游五岳’。
--世人不及神仙樂。
牙牌令之史湘云 左邊‘長幺’兩點明’。
--雙懸日月照乾坤。
右邊‘長幺’兩點明。
--閑花落地聽無聲。
中間還得‘幺四’來。
--日邊紅杏倚云栽。
湊成‘櫻桃九熟’。
--御園卻被鳥銜出。
牙牌令之薛寶釵 左邊是‘長三’。
--雙雙燕子語梁間。
右邊是‘三長’。
--水荇牽風翠帶長。
當中‘三六’九點在。
--三山半落青天外。
湊成‘鐵鎖練孤舟’。
--處處風波處處愁。
牙牌令之林黛玉 左邊一個‘天’。
--良辰美景奈何天。
中間‘錦屏’顏色俏。
--紗窗也沒有紅娘報。
剩了‘二六’八點齊。
--雙瞻玉座引朝儀。
湊成‘籃子’好采花。
--仙杖香挑芍藥花。
牙牌令之賈迎春 左邊‘四五’成花九。
--桃花帶雨濃。
…… 牙牌令之劉姥姥 左邊‘四四’是個人。
--是個莊家人[罷]。
中間‘三四’綠配紅。
--大火燒了毛毛蟲。
右邊‘幺四’真好看。
--一個蘿卜一頭蒜。
湊成便是一枝花。
--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
點評: “牙牌令”是飲酒、賭博、文字游戲三者的結合,是封建貴族常消遣作樂的方式之一。
這仲玩意兒,今天精通它的人大概已經不多,也似乎沒有必要去學會它。
這里之所以不憚煩推究它的意思。
無非是因為作者在描寫這一情節的過程中,處處著意刻劃人物的不同思想性格。
倘若我們讀這一大段文字而茫然不知所云,未免辜負了作者的用心。
賈母、薛姨媽說的令語,多半常言,不拘出處,和小姐們喜歡引詩詞曲子原句自不相同,都各自適合她們的身份。
林黛玉席上“怕罰”,沖口說出的,一出于《牡丹亭》,一出于《西廂記》;可見,這些不滿封建禮教的作品對她思想影響之深。
寶釵回頭盯著她,從反面說明了問題。
劉姥姥滿口蘿卜、蒜頭、倭瓜、毛毛蟲……土話俚語,機智詼諧,表現出她這個深通世情、生活經驗豐富、而又從事勞動的農村婦女的本色。
看來,酒令還和小說中多數詩詞一樣,字里行間與后來情節發展有關。
比如薛姨媽所行的令,實際上隱括著她女兒和女婿的未來“梅花”兩句含義稍晦,“織女牛郎”就十分顯豁,“二郎游五岳”、“世人不及神仙樂”,難道不是“寶二哥哥”棄家訪名山、入空門的隱語么?當然,在失去后半部原稿的情況下,要逐句確切地指出這些酒令的深意來是困難的。
象劉姥姥說的“大火燒了毛毛蟲”就很難肯定其所指,也許它也是“樹倒猢猻散”情景的象征,因為賈府之中確實不發乏“毛毛蟲”那樣的人物,他們將來的下場,劉姥姥將作為見證。
但這終究只能是一種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