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作風格,并沒有特定的規定,只要適合題材以及情感、細節的表現手法,基本上沒有人規定寫作風格,一旦規定,寫作就成了一灘死水了。
細節描寫,并不是把所有的部分都堆砌出來寫,這樣就不是細節,而是累贅,也不是說寫到多細,而是究竟寫得到不到位。
細節是描寫作者自身獨到觀察的人事物,以及觀察不被人注視的,這些細節描述都是精準且自然。
例如描寫一個火車站場景,要設法讓這個火車站場景的細節描寫,不會被大量相似的火車站替代掉,也就是說這個作者想要描寫的火車站和其他的火車站有什麼不同之處,也許很細微,可這份細微就會讓它開始不同了起來。
議論文不是怎麼說,而是中心思想,作者本身的邏輯和中心思想是怎麼運作的,如何思考的,這需要作者有沒有大量在閱讀,有沒有常常做思考的動作,是否有見地有獨特的想法。
結構的安排沒有一個固定的框架,真的很在意所謂的技法,可以網上大量蒐尋到很多的議論
論證方式,但是只是參考,并不是說非要按這個技法寫不可,它只是一個很好入手引導的方式。
語言老道和水平,需要閱讀需要大量的寫,沒有讀沒有寫,就做不到。
至
於練習累積,不建議背范文,可以讀,但是不要背,你看到特別喜歡的嘉言句子,可以摘抄到小本子里,會漸漸累積可以引用或是學習的描寫方式。
切記,是要特別
喜歡,而不是一看到喜歡就抄下去,這樣的摘抄是毫無意義的,必須先想過,它對你的吸引力是什麼,你為什麼會被吸引到,它是什麼樣的描述方式讓你特別喜歡,
必須仔細想過,才能摘抄下來。
以下是可以做的練習累積:
寫作能力最基礎的就是閱讀培養,多讀你喜歡的小說、散文,先享受文本,你才有辦法以後去駕馭文字,在這個時期,可以盡情讀你喜歡的文類。
第
二階段,挑一本小說或是一篇短篇小說,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把它的故事大概寫下來,只需短短一百字,能在短短的文字間把故事大概抓出來,就代表你已經架構出
一個故事邏輯,嘗試檢視自己架構出來的故事邏輯,有沒有偏離文本的故事大概,如果有,那就想想為什麼你的故事邏輯偏離,是哪個部份的閱讀,讓你誤讀。
第三階段,不論是小說還是散文,甚至是電影或是動畫都行,挑一個你很喜歡的,就你挑的開始寫心得,寫心得的時候,心中都要記得,它感動了你什麼,還是它觸動你了什麼,它讓你有什麼情緒,它是哪個部分觸動到你,把這些想法統合,寫下來。
這就是你讀完文本或是看完影片的最初感受和想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上就是反覆做三個階段的事情,沒有硬性規定要做多久,或是什麼時候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以你自己閱讀的情況為主。
當你認為你三個階段都很熟稔,那就去看一些文學獎的短篇小說,或是你很喜歡的作家寫的小說、散文,寫下你的想法和分析,或是看完一部電影,對這部電影做些分析和心得。
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多閱讀,閱讀的方向沒有任何限制,如果你很在意大眾和純文學的分別,我建議多讀些翻譯小說,翻譯小說具有大眾和純文學融合的特質。
記得不論是寫作文還是寫任何一個文類,盡量不要使用成語,成語雖然達到精簡的效果,卻無法把該要描述的情境或是情緒寫出來,這樣對於文本是有部分的傷害,同時也會讓寫作者的敘述能力下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四大名著對高中生作文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