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語言學家,比較文化學家、佛學家、翻譯家、散文家。
1911年出生于山東臨清縣。
193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1935年至1945年留學德國,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任北京大學教授至今,為終身教授。
主要著述有《糖史》、《土火羅文〈彌勒會見記劇本〉譯釋》、《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大唐西域記〉校注》等,并翻譯印度古代史詩《羅摩衍那》。
已出版《季羨林文集》24卷。
季羨林的散文創作是他學術研究之余的一種“余興”。
他從高中開始創作散文,幾十年筆耕不輟,至今已出版散文集20余本,150萬字以上。
季羨林散文書“學者散文”一派,集史、識、才、情于一體,是當代“老生派”散文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