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草原
我把我丟在草原上,
我才和草原在一起。
看到牛也低頭羊也低頭,
我也用嘴碰一碰大地。
——西川《天堂》
草原,你是我生命的起點,也是我最后的歸宿。
——汪從文
在我的夢中,曾經出現過一條河流,我指著河流落淚。
看著“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我哭泣的很厲害……河流的四周水草鮮美,落英繽紛,我的身旁還有一位女子,她是我深愛的紅顏。
河流對岸的牧民用馬鞭指著身后的廣闊草地,告訴我說:這里,是你前世的故鄉。
于是我就想,這里是內蒙古草原,那么,我的前世是不是蒙古族呢?我是不是勃兒只斤的后人呢?
……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
彩碟紛飛白鳥兒唱,一彎碧水映晚霞。
駿馬好似花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啊、啊、啊……
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這首歌是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唱的,歌的名字叫《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這首歌對于我來說,就像是用刻板刻在了我的骨子里,怎么也洗刷不掉,如果有哪一天,我對這首歌不感興趣了,那我一定是對生活失去了所有的渴望。
徐志摩說,“康橋,汝永為我精神眷戀之鄉。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我為之一振,我閉上眼睛問自己:康橋是徐志摩的精神故鄉,那么,我的精神故鄉在那里呢?
從小我就很喜歡看地圖,地圖上,有一個地方它總是能夠深深的吸引我:在中國的最北方,有一片狹長而廣闊的土地,它的名字叫內蒙古,這個名字在我的印象中是美麗大草原的象征。
中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敕勒歌》,我一遍遍的讀著課文,特別是最后一句,特別使我沉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
”當時我就想,“風吹草地見牛羊”到底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內蒙古草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牧區之一,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都是聞名于世界的天然牧場,自然景色十分秀麗,望不到盡頭的綠,到處鮮花盛開,把草原裝點的分外美麗。
大草原是那樣的一個地方——它寬廣、美麗、深沉。
內蒙古是世間唯一的一塊能夠令我淚留不止的土地。
而內蒙古草原一直是我精神的麥加,是我魂魄的棲息之地。
大草原是那樣的一個地方——它寬廣、美麗、深沉。
內蒙古是世間唯一的一塊能夠令我淚留不止的土地。
而內蒙古草原一直是我精神的麥加,是我魂魄的棲息之地。
康橋,培養了徐志摩的學識、理想和情操,被她視為“難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
而草原給我的影響也實在是不小,我感情流動而不凝固,我的心境比一般人遼闊,這些都得益于廣闊的草原。
草原激發了我對人世懷抱虔誠的愛與愿望。
草原給了我自己的思索方式和豐富的想像力。
草原給了我執著柔韌的性格。
那綠色的草給了我希望,如果有一天草原上的草枯萎了,那我的生命之花也便永久的枯萎了。
我需要草原的教誨。
今天下午,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則消息,“張兆和的骨灰于2007年5月19日運至鳳凰,與沈從文合葬在一起。”
看完這則消息,我十分的高興,我心想,“從文和兆和終于又到一塊去了。”
“兩個快樂的情人,沒有死亡,沒有結束,只有地老天荒。”
愛情就像是一杯濃烈的酒,一但飲下,一但醉了,就變成了刻骨的難忘,從生到死。
我想,如果要愛,就應當——“生生死死三千年,死去活來一輩子。”
因為深愛草原,所以魂歸草原也就成了我的夙愿。
世上有那么兩個人,等他們“離開”了以后,骨灰會撒到內蒙古大草原上去。
他們,也算是做了永遠的情人,呵呵,也算是一大幸運之事吧。
親愛的朋友,你說是嗎?
下輩子,我只做三件事——牧馬、放羊、談戀愛。
(但愿,能如我愿。
)
希望我最最熱愛的那片土地——內蒙古,能夠繁榮、富強。
也希望草原能夠世世代代的翠綠下去。
而我能夠做的,也僅僅是祝福罷了。
(這是我心中——綠色的夢想。
)
我已經在學習蒙古語了,下輩子,我希望我只會說蒙古語,而其他的任何語言都被我遺忘。
下輩子,希望我的生命里——只有藍天、白云,只有牧羊女,只有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