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日報文章和抖音實景寫出自己的話即可。
2019年12月05日17:14 來源:江西日報
暖冬時節,漫步石城縣贛江支流琴江河畔,映入眼簾的是河水清澈、白鷺戲水,一江兩岸草茵花紅,綠樹成蔭垂柳拂面,樓臺亭榭曲徑回廊……好一幅如畫的生態美景。
這是該縣秉承“生態蘊城”的核心理念,著力打造以贛江源國家濕地公園為載體的濕地生態畫廊,使水成為城市靈動的感悟,讓生態之魅托舉宜居之美。
地處千里贛江源頭的石城縣,把河流作為城市的綠色生命線來呵護,積極實施“親手護水、還河於民”行動,深挖河道歷史文化底蘊,打造河道整治特色亮點。
該縣突出河道清澈、景觀自然、功能保障等重點,加大贛江源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力度。
同時,以贛江支流琴江河為依托,大力實施“一江兩岸”水上景觀和民生實事系列工程,著力推進防洪排澇、供應水源、保護生態、美化環境和旅游休閑等功能完善。
分批實施穩步推進河道標段治理,先后投資10多億元把昔日荒蕪的河灘沙地打造成一道亮麗的生態風景線,建成集城市防洪、生態岸線、道路交通、園林景觀、客家文化和旅游休閑等於一體長達16公里的濱江景觀帶。
如今,自北而南順琴江河水流,現已建成城北濱江公園、琴江公園、客家公園、健康主題公園、溫坊人工湖、城南濕地公園等親水景觀公園,仿若琴江河的綠色裙邊,彰顯出獨具魅力的水文化景觀。
今年10月,該縣又完成總投資1.08億元的贛江源頭琴江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建設,治理自然岸線9.6公里,規模改造洲灘4處,構建生物棲息地12.4萬平方米,綜合治理水土流失總面積達15平方公里。
古樟河段全面完工,土石方工程治理與綠色生態治理并重,通過綜合治理使琴江河流域的生態功能再度提升,實現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景觀、水經濟“五統一”。
同時,推動城市綠地改造49公頃,新建城市綠地138.47公頃,新增城市濱江綠化帶雙向總長7公里,使綠樹成蔭、草茵花紅的美麗琴江岸線再添新彩。
以水為媒,借水興業。
該縣還充分利用水資源豐富的優勢,以河湖庫為載體推進農旅一體化發展,通過綜合整治加快小流域生態治理力度,提升河道、湖泊、庫區景觀,助力打造“河長制”升級版。
目前已打造龍崗旺龍湖景區、珠坑小流域生態治理示范區麒麟山莊、大畬花海溫泉、前江小流域田園綜合體鄉村旅游示范區等一批特色水生態旅游景點,有效推進琴江岸線秀美鄉村建設,改善和提升百姓生態居住環境,實現水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提升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