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京》
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出自明朝詩人于謙作品,譯文:絹帕、麻菇、線香等土特產,本來應該是老百姓自己享用的,卻被官員們統統搜刮走了,反而給人民帶來了災難。
我兩手空空進京去見皇上,免得被百姓閑話短長。
二:《詠史》
歷覽前賢與國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頃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自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惟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頌翠華。
出自詩人李商隱作品,賞析:此詩不僅詠古況今,充分反映了他進步的歷史觀,而且借古諷今,含蓄地表達了他的現實主義傾向,同時還借題寄慨,委婉地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的苦悶。
相對時政的深沉感慨,擴大了詠史詩的表現容量。
三:《詠煤炭》
鑿開混沌得烏金,蓄藏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出自明朝詩人于謙作品,譯文:鑿開混沌之地層,獲得烏金是煤炭。
蘊藏無盡之熱力,心藏情義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猶如是春風。
熊熊洪爐之烈焰,照破沉灰色的天。
鐘鼎彝器之制作,全賴生成是原力。
鐵石雖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飽又暖和。
不辭辛勞不辭苦,走出荒僻山和林。
四:《青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出自詩人陳毅作品,賞析:前面兩句把松放在一個嚴酷的環境中,從中我們看到了雪的暴虐,也感受到了松的抗爭,把青松那種堅忍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寫得驚心動魄。
后兩句在經歷了風雪的滌蕩和洗禮之后,青松將更顯其高潔的本性。
不但是陳毅人格力量的體現,同時也是我們黨和人民不畏艱難、雄氣勃發、愈挫彌堅的精神的形象再現。
五:《詠石灰》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出自明朝詩人于謙作品,譯文:石灰被錘了很多次才從深山里運出,用火燒它都不當回事。
粉身碎骨它都不怕,但它要留個清白在這世上。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經過千萬次錘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平常事一樣。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頭的顏色那樣青白分明,現在多用“清白”)長留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