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類似于這樣的詩詞,我總是愛不釋手,在花季雨季的少女時代,背著瓊瑤、徐志摩的詩句,做著戴望舒《雨巷》里的美夢,期待一個美麗而凄婉的愛情故事降臨到自己的身上,讓一顆年輕而悸動的心在一片五彩斑斕的云彩里漂浮。
當年輪不知不覺吱吱呀呀載著我來到了接近中年的驛站,才發現,曾經那些斑駁的夢早已走遠。
如今再一次咀嚼這首李商隱的《錦瑟》,不再是為了高考的詩詞填空題,也少了當年的懵懂無知,而是在逝去的這一弦一柱的年華里多了對詩者內心的體會,多了對逝去的年華的悼念和追憶。
在一位春愁秋恨夾雜的詩人眼里,這繁復的錦瑟承載了太多人生不能言說的東西。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當莊子夢到身化蝴蝶,翩翩而飛,于花叢間流連忘返時,到底是蝴蝶化為了莊子還是莊子化為了蝴蝶,這幻化多變的夢境讓人難以分清。
正如人生所經歷的大喜大悲,貧賤和富貴,到底是夢里還是夢外?有時候在夢里肝腸寸斷,醒來才知夢一場;有時候在夢里忘卻了現實的痛與傷,醒來才發現那只不過半晌貪歡。
夢里夢外多少事,人生沉浮路迢迢!
蛻變意味著痛楚!我喜歡珍珠,潔白透亮,溫潤而雅,不張揚但卻在默默散發著高貴之氣。
我只知道珍珠是河蚌身上取,而不知道它形成的過程。
河蚌中的珍珠是河蚌的淚滴,為了減輕進入蚌中的沙子對河蚌的磨礪,河蚌用分泌物裹住沙粒,珍珠越大也就意味著河蚌分泌的越多,一顆珍珠的價值越高,就意味著河蚌的痛楚越大。
“滄海月明珠有淚”,一個人的淚滴越圓越大,也就意味著他此生所承載的困頓、挫折和痛楚越大。
蛻變就意味著痛楚,痛過之后,新的生命也就將會由此誕生,就如一顆珍珠的悄然誕生。
藍田山上玉生煙,前塵往事裊如煙。
這世界上藏著無處不在的小秘密,蟄伏著令人溫婉芬芳的詩意,就像李商隱看到藍田山上白玉生煙,只有對大自然和生活懷著深情的人,才能在不經意間撞見。
一生一世何其短暫,短暫的存在并不能泯滅靈魂深處深深埋葬的夢想。
曾經的淚痕笑意隨著時光的推移都會被遺忘,化為一片裊裊之煙隨風而去,可是若要是像望帝那樣,可以將春心托于杜鵑,在杜鵑聲聲滴血時喊出望帝之心聲,倒也不枉此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人處于斯時斯地,總是惶惶然,茫茫然,無法體會到那時那地的驚心動魄和刻骨銘心,但是當華年不再,不經意間驀然回首時,才發現那年那月那日那人已是無可替代、早已入了骨髓,原來那就是此生在苦苦尋覓和癡癡等待的緣分!只是,明白時,一切都已惘然!
讀李商隱的《錦瑟》,思量著華年,只覺得華年匆匆流過的聲音響在耳畔。
倘若能在這匆匆逝去的華年里抓住這充滿詩意的瞬間,為漸已老去的青春增添一縷溫暖,讓生命涂抹一絲浪漫,至少這也算是一種讓自己的心掙脫現實地心引力的力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