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我愛水。
雪芹先生借賈寶玉之口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
”將女兒比作水,是因為水是日月山川美秀之氣所在。
最能體現中國文人性情的,莫過于山水畫。
山水山水,水必不可少。
那林間淙淙的清泉,那峰頂匯聚的細流,那石縫間涌出的地下水,都是山石流動的魂。
畫軸上,繚繞山間的霧氣,順山勢而瀉的白練,都是最輕盈的靈動,是山的生命。
缺了它們,山也就沒了靈氣。
江南的山一向以靈秀著稱,也正因為江南多水,可“從流漂蕩,任意東西”。
在詩人眼中與水同行便是與自然的親近,于是屈原筆下隱于世的漁父,也成了歷代文人吟詠追慕的智慧、大悟之人,與世無爭,心境開闊。
是不是水的靈秀洗滌了他們心上的塵污,讓他們眼明如水?“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這便是漁父的境界,也是水給人的一種韻味享受。
但是水之美不僅僅在于靈秀。
《河伯》一篇中“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
日將暮兮忘歸,惟極浦兮寤懷”,便是詩人面對磅礴的黃河水的聯想。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濤顛簸自天涯。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高聳入云的峰頂,積雪一滴一滴地融塌,最終匯成湍流,一瀉千里,何等氣魄!何等壯觀!
然而最美的水,不在山上不在河中,而在海里。
在這兒,水顯出了它最令人贊嘆的一面:博大。
俞伯牙的師傅是了解海的,他讓俞伯牙一個人面海三天,海天間那渾然天成的壯闊氣象,終于讓他奏出了千古絕音《水仙操》。
作為一個渺小的生物,有誰會不慨嘆海之大、海之闊?但只有真正地去品讀海的意蘊,才會真正回味出那份樸實無華那份豁然開闊那份渾厚深沉。
水是美的,它的意蘊讓我陶醉。
而我愛水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水,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是最應珍惜的資源。
這世上因為有了水才有了我們人,人是無法離開水的。
傳說中夸父追日,一口飲盡大江大河,最終由于口渴而累死,抱憾千古。
可見古人早已明白了水的重要性。
然而如今,人們卻逐漸忘卻了這個道理,不再珍惜水。
難道因為水的寬容大
度么?“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這歌聲曾回響不絕的地方,如今已成黃土高坡。
難道只有當我們身處一望無垠的沙漠中,用手顫顫地捧起干癟的皮囊,才終于領悟水的珍貴么?
不!水是人間至美的風景,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朋友。
我愛水,更希望所有人都與我一樣愛水!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水的優美文章一段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