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有什么特點
一種詩歌的形式。它借用于散文的外觀和部 分寫作手段與詩歌的語言、靈魂結合為一體,為主題表達而服務;與通常意義上的散文相比篇幅更 為短小,又不象詩歌那樣固定分行,無形無象的思維情感通過作者心靈的孕育外化為富于音樂性的語言節奏和韻律以及情節關聯,從而呈現出更為接近精神自由的表達境界.在內容上,從無數散文創作的實踐經驗來看,都更側重于紀實性,受限于真人真事的抒寫.虛 構的可能性已經被壓縮到了某一程度上無法隨意打開釋放.而散文詩所寫內容則既可為敘事抒情,批判現實的,也可以是純粹浪漫幻想的。在形式上,比散文包含有更多的跳躍想象,隱喻和象征;可以象詩歌那樣分行,也可以完全不分行;即便分行多數也是以長句排比交錯的連貫格局出現,例如《驛站》和《邂逅》兩首。同時無論怎樣變化,行文須具有一定詩歌語言的素質特性。例如強弱不同的節奏韻律和音樂性。雖然不是絕對化要求如此,但最好不是和散文寫作的語言完全同一種風格步調了,否則將淪其為抒情散文,而不是更為典型意義上的散文詩了,這一點需要特別強調和說明。在風格上,可以說獲得了最大限度的多樣化可能。篇幅雖小,但卻包羅萬象,人性與自然中的 所有元素節點都可以成為表達主題的某一個突出坐標。根據所選特定客觀內容本身具有的差異性質 而產生不同的風格類型變化。
散文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散文詩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誕生于十九世紀中葉時期。中外在此之前雖曾有過類似散文詩
的作品出現.例如中國古代的小賦、明清小品文,西方歐洲16世紀法國的蒙田小品文等等,但都還
沒有形成有意識的創作實踐和理論;尚無法稱為嚴格真正意義上的散文詩體裁。當然也沒有“散文
詩”這個叫法。真正的散文詩是歐洲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之后才有的。
第一位使用“散文詩”這個稱謂的詩人是十九世紀法國的波特萊爾,當時這種新的表達形式被
稱為“小散文詩”。
時至今日,當我們跨過漫長的年代與廣闊的地域,在考察大量作品的基礎上,可以逐漸清晰地
發現一些散文詩的相關特點.
它兼有散文與詩歌兩種體裁的屬性,最本質上還是一種詩歌的形式。它借用于散文的外觀和部
分寫作手段與詩歌的語言、靈魂結合為一體,為主題表達而服務;與通常意義上的散文相比篇幅更
為短小,又不象詩歌那樣固定分行,無形無象的思維情感通過作者心靈的孕育外化為富于音樂性的
語言節奏和韻律以及情節關聯,從而呈現出更為接近精神自由的表達境界。
在內容上,從無數散文創作的實踐經驗來看,都更側重于紀實性,受限于真人真事的抒寫.虛
構的可能性已經被壓縮到了某一程度上無法隨意打開釋放.而散文詩所寫內容則既可為敘事抒情,
批判現實的,也可以是純粹浪漫幻想的。篇幅容量可以大到《竊賊》那種適度程度,但不宜過長,
也可以短小到類似泰戈爾那樣富于哲理性的片語遐思。
在形式上,比散文包含有更多的跳躍想象,隱喻和象征;可以象詩歌那樣分行,也可以完全不
分行;即便分行多數也是以長句排比交錯的連貫格局出現,例如《驛站》和《邂逅》兩首。同時無
論怎樣變化,行文須具有一定詩歌語言的素質特性。例如強弱不同的節奏韻律和音樂性。雖然不是
絕對化要求如此,但最好不是和散文寫作的語言完全同一種風格步調了,否則將淪其為抒情散文,
而不是更為典型意義上的散文詩了,這一點需要特別強調和說明。
在風格上,可以說獲得了最大限度的多樣化可能。篇幅雖小,但卻包羅萬象,人性與自然中的
所有元素節點都可以成為表達主題的某一個突出坐標。根據所選特定客觀內容本身具有的差異性質
而產生不同的風格類型變化。寫《秘密》就是要抒發對理想的信念與堅持,形成一種清朗大氣的風
格;寫《牽手》,文中有類似于散文性質的人物對話和描述,局部音樂性適度削弱了一點,是要表
達一種超越生死的愛情觀和深沉熾烈的風格;寫《抑郁者》則是要一反常態,關乎心理學中抑郁癥
患者的主觀世界和扭曲體驗。而這個近乎極端的心理狀態并非患者所特有,普通人在某種特定時段
與條件下,也可有一閃之念,攪起心靈中隱秘的情感與矛盾因素,只不過不會成為主導心境而已。
此時即是要表現陰冷抑郁的情境和神秘詭異的風格,有種心靈秘境深處的悲憐與頹廢之美。
關于散文詩的語言和風格。說幾句題外話,借用音樂領域中的一些事例現象來對比研究。這一
點非常類似于現代新世紀音樂的發展特點和外在表現。
古典音樂不必多說,自然是莫扎特,貝多芬一類的作品。新世紀音樂則是以雅尼和范吉利斯等
新一代音樂大師為代表。兩者在創作思想和使用的工具上有所差異。前者以傳統樂器譜曲,后者利
用數字化工具,例如高技術含量的電子琴進行創作。古典音樂中題材的選擇和表現都相對嚴謹正統
,形式上具有固定曲調織體的音樂結構。拍子、節奏、速度、音程、和弦、調式等音樂要素都融合
于相對穩定的結構流程中進行表現;有序曲有結尾,明確的主體旋律和變奏。這很象古典格律詩歌
中一些約定成俗的法則。但是對于表達更為復雜、微妙、廣闊的心理體驗和音域空間則顯得力不從
心了。目前的實踐也已經證明,最經典流行的五線譜記譜方式也是有所缺憾和局限的,無法明確有
效地記錄表達很多復雜精細甚至模糊狀態的音階層次與情感體驗。而新世紀音樂則借助于數字化音
樂創作工具與模式將所有的音樂語言和要素打散,溶解于“片段的節奏”中進行自由變化和表現。
將那些過于細膩微妙甚至難以捕捉的心靈體驗記錄下來。將音樂的表現力與可能性推至了新的高峰
。同理,文學領域中散文詩的出現無異于是對語言藝術上認識論與方法論的一次突破和探索。外表
看上去象是散文的抒寫,情節的片段,而本質上則是一種更為純粹自由的詩歌語言的節奏韻律。雖
然片段,但卻自然天成,渾然一體,猶如詩歌作品那樣成為無法分割的有機整體,獲得了獨立的藝
術生命形態。
因此,散文詩出現的重要意義還在于打破了詩歌與散文兩種文體原有的定勢與結構.開拓了盡
廣大,至精微的創作原則和內容表現空間;發展出了更為靈活自由的創作手段與新穎的語言形式美
感。為人類的藝術生活錦上添花,更現輝煌。在此思想認識前提下指導自己的散文詩創作實踐,我
們將可能會收獲比以往更為風格迥異,變化多端的語言之花。
怎樣鑒賞詩歌
(一)、熟悉名句,了解知名作家
名句的積累是一個漸復過程,從小到大了解作家是知人知文即知題。如,岳飛是抗金名將,辛棄疾是愛國詞人,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人,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
(二)、把握意境,感受詩人感情
小說中的人物是有形的,詩歌中的意境是無形的。所謂意境是主觀情思和客觀自然景物或生活正面相融合的藝術境界。
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意” )是通過作品這個“境”來表達的。含蓄地將情融于景物之中。
如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空明透澈
如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宏闊悲壯
如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干。————哀婉,相思,對愛人的思念,表白
詩不是小說,不是雜文,在詩中,“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我們必須通過詩歌所展示的畫
面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熟悉詩歌的表現技巧
① 抒情方式:直接+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② 表現手法:動靜結合(以聲襯靜)、虛實結合、象征、襯托、對比、以小見大
③ 修辭手法:即常見修辭手法
(四)善于選擇一個角度
鑒賞角度:
1主旨(寫了什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① 詠史、詠物(景)、詠懷
② 抒情、抒志
③ 思鄉
2 藝術手法
① 抒情方式
② 表現手法
③ 語言風格
④ 修辭手法
選自己善于把握的角度
散文的特點是什么
散文的主要特點:
1.形散而神不散
2.意境深邃
3.語言優美凝練,富于文采
散文與其他文體的區別:
1、散文 , 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一種文學體裁,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 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 活中某些片斷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并揭示其社會意義,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加工創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是著重于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具有選材、構思的靈活性和較強的抒情性。
2、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
3、散文作為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由于它取材廣泛,搖曳多姿,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因而讓人陶醉,讓人喜愛 散文不受時間限制,前可以遠涉古代,后可跨及未來,又可覆蓋今天。因此散文又有: 時間跨度很大 、空間轉換廣 、事件牽涉多 、表達方式活 、勾連全文巧 等特點。但行文卻始終緊緊圍繞作者要表現的主題,沒有讓人感到絲毫的散亂。
4、聯想極豐富,文筆揮灑自如,極有感染力。也不受空間限制,天南海北,空間宇宙,無不可以包容其中。
現代散文的特點:
1、運用白話文寫作, 因而平易淺顯得多。
2、作家在散文里表現的個性, 比從前的散文來得強。現代的散文多帶有自傳的色彩, 從中可看到作家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等。因而不同的作家由于其個性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散文風格。
3、題材范圍的擴大,可以說宇宙之大,,蒼蠅之微無不可談。
4、富有幽默的味道。
5、人性,社會性和大自然的調和。現代散文的作者處處不忘自我, 也處處不忘自然與社會.就是最純粹的抒情散文里, 即使寫風花雪月, 也總要點出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 以抒懷抱.一粒沙里看世界, 半瓣花上說人情, 正是現代散文的特征。
6、由于現代散文受外國散文, 特別是英國的隨筆影響很深, 因而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有歐化的傾向。
散文的特點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么廣泛,表現手法多么靈活,無不為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 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選材上應注意材料與中心思想的內在聯系,在結構上借助一定的線索把材料貫穿成一個有機整體,散文中常見的線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義或象征意義的事物為線索;⑵以作品中的“我”來作線索,以“我”為線索,由于寫的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侃侃而談,自由暢達,使讀者覺得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
2.意境深邃
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借助想象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3.語言優美凝練,富于文采
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美麗),生動活潑,富于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郭友廣散文創作的特點,散文詩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