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自己
有很多經歷千辛萬苦最終走向成功的人士,在回答別人要感激誰的時候,我們所聽到的幾乎都是同一個聲音:感謝父母、感謝師長、感謝領導……是的,每個有不凡成就的人,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對幫助過自己的人應該心懷感激之情。
然而,他們卻往往忘了一個最需要感激的人,那就是感激自己。
為什么不感激自己呢?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別人扶得再牢,你自己不邁開腳步,能走多遠呢?感激自己,不是自以為是,而是自己給自己一道海岸,自己給自己一個甜蜜的吻,是不斷地發掘自己身上的熱能,不斷地開拓自身原本潛在的自動力,而這些都是我們再次步向輝煌的要素。
因為人生之路太長太曲折,即使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也不可能永遠地陪伴著我們。
感激自己,才能讓我們在感激中產生一種回報自己的強烈愿望。
這種愿望,可以讓我們不斷地為自己加油吶喊、鼓掌喝彩,不斷地為自身注入驅除神情沮喪、士氣低落的興奮劑。
感激自己,是滋潤有可能落地的飛鷹再度搏擊長空的一脈甘泉,能使自己成為一株挺直蔥茂的臨風大樹。
感激自己,能孕育起自己更大的信心,喚醒自己更大的勇氣,使自己有膽識不斷地去追求更高的目標。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不管你身處事業的巔峰,還是遭遇挫折時,在你自己感謝自己之中,你就會發現,你的自尊自愛感正大大地增加,你會為自己的努力感到欣慰,會用奮斗、成功的期待,去為你的輝煌錦上添花,去為你所受的挫折掃除悲觀與失望。
正因為有了這份感激,你會看到,世上的一切東西,都在向你微笑。
有個觀音拜觀音的故事,很耐人尋味。
從觀音虔誠跪拜自己當中,我們不難悟到,觀音之所以為觀音,是因為她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而我們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遇事好求別人,這就是智者和庸人的區別。
還有一個故事,當年拿破侖打獵時,面對一個落水求救者的回答竟是“你要是不上來,我就打死你”。
如果我們都把自己當成是觀音,遇事先求自己,成事懂得感激自己,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去責怪拿破侖面對求救者的無情了。
學會感激自己,就等于為自己的心靈尋到了一處港灣,疲憊的心身才會活力如初,我們才會一邊噙著熱淚安撫自己,一邊振作精神去作不息的跋涉……
感激自己
一直覺得自己很另類,很有個性。
的確,當我想到這個題目時,自己也懵了。
感激自己?!為什么要感激自己?感激自己干什么?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意識中,所崇尚的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大我主義精神。
所以,在中國,一提起感激,對象往往是父母,抑或是其他對自己有所幫助的人。
然而,我認為,人生在世,最應感激的人應該是自己。
為什么?原因很簡單:
如果感激的定義是無語的幫助,那么,試問給予你幫助最多的人是誰?實質上,別人所給予你的幫助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是無限。
事實上,只有一個人,只有在他(她)身上,你所得到的幫助才是無限的。
因為他(她)才是最了解你的人,他(她)所給予你的幫助,是有形,亦是無形。
你之所以感受不到,因為他(她)就是你自己。
為什么要學會對自己說“我能行”?為什么會有自愛自尊?這一切都是你自己在給你自己力量,你自己在給你自己幫助。
真的,從小到大,我所面對的種種困難,幫助我走過的,客觀上是他人,但主觀上卻是我自己。
比如,面對著學習上一時的低谷,雖然有爸爸媽媽在身旁,他們在精神上或者行動上給著我莫大的關注和鼓勵,但重新振作起來是要靠我自己。
對于我后來的振作,父母的行動是在起外因作用。
而我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鼓舞就是內因。
外因和內因的結合造就了成功,盡管二者不可缺一,可起關鍵作用的仍然是內因,內因是成功的核心。
所以,我最感激我自己。
同時,幫助的內涵是永恒。
請你回頭看一看,在人生的道路上,陪伴你走過的這樣或那樣的人。
他們陪你走過燦爛,陪你走過輝煌,也陪你走過失敗,但他們不可能陪伴你直到永遠。
總有一天,他會離開你,總會有一天,你們會說再見。
而真正從頭到尾自始至終陪伴在你身邊的人就是你自己。
就如馬致遠的那首《天凈沙秋思》中所道:“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人生中,我們必須學會獨立,必須學會獨自上路。
因為沒有人能夠陪你直到永遠。
而所謂的永遠只是一個屬于你自己的諾言。
因此,我更加應該感激自己。
古言有道:“感動奮發即為感激”。
仔細想想,其中的哲理當是發人深思。
諸葛亮因為感激劉備的三顧茅廬,從而感動奮發,幫助劉備成就大業。
可見感激就是一種力量,一種令人奮發向上的力量,便出現了“感動奮發”一詞。
自我感激何嘗不是如此?自從爺爺中風癱瘓在床后,無法語言,郁郁終日。
我明白,爺爺的康復需要精神上的動力;我清楚,只有我才能挽回爺爺逝去的記憶,因為爺爺最疼愛我,我是他的驕傲……于是,我常常坐在爺爺的病床邊陪伴著他,對他訴說我所取得的成績,念我的文章,幫他按摩手腳,一遍一遍地說,他要站起來,兌現他的諾言:陪我去清華北大,超越爸爸……皇天不負有心人,爺爺站起來并開口說話了!我真感激自己,我的力量竟然超越了藥物的效果,精神力量創造了奇跡。
我覺得,當我們在感激自我的過程中,不但給予了自己自信,更為自己找到前進的動力,繼而感動而奮發。
雖然在別人身上我們都可以找到感動奮發的途徑,但是遠不如自我的感悟來得真切有效。
當你在一次一次的感激之中,看清自己的責任,升華自己的思想,志存高遠,猶如鴻鵠展翅,創造幸福。
感謝我自己
“寫這本書會不會得不了獎?畢竟寫得人太多了.怎樣寫才能寫出新意呢? ”
我是第二個星球上那個愛慕虛榮的人.
“今天的作業真是多,多得和喜瑪拉雅一樣高……”
我是第五個星球上的燈夫。
英語補習課上,手下的筆不停,筆尖下的字積累成一本本厚厚的筆記本,這語法,這詞組,是聽老師講的,沒有自己去從書中發現,并記下。
我是……
這本書真夠諷刺的,我想。
“大人真是怪得沒話說。
”書中的他卻說。
……
如果這樣說的話,我不是成了大人了?拜托,我還未成年呢。
但是真的這樣的話,這世界上的“大人”不是多得離譜了嗎?
可是好像事實就是這樣子。
比如說,我看到了一座鄉村別墅,依山傍水,鳥語花香,屋前種花,屋后種菜。
可是親眼看到,無動于衷。
電視上說,一座鄉村別墅,價值十萬,是美金,眾人(幾乎條件反射地):多漂亮啊!所以,金錢比自己的眼睛更誠實。
當然,我承認,這簡直是在抄書,改一改表達方式,就可以算自己的,不用再加引號,變相抄襲。
最看不慣別人這樣做卻又不自覺地讓它留著。
數字并不主宰一切。
XXX號星遠不比北極星啦,牛郎織女啦來得有魅力。
第九號臺風還不如“麥莎”好記,盡管名聲不好,但好歹也是位大“人物”。
我一直在寫日記,當然,能不寫就不寫,懶得寫,更懶得看過去的事,是瞬息而逝,可確實最美好的回憶。
當然,回憶并沒有將來更值得人的注意。
“我對我的玫瑰花負責。
”
我無語。
難道要我說出自己的“偉大壯舉”:20條金魚,卻一點也不難過?也許,我真的很殘忍,沒有責任心。
他走了。
“那時,不要讓我老是那么憂傷,趕快寫信給我:他回來了……”他看上去很絕望。
可他,本就不該回來的。
他的心靈太純潔了,再呆下去會沾上一些比如叫“世俗”、“虛偽”等東西的。
可是在純潔的心靈也遲早要沾染上那些惡劣的的品質,也許,讓他走,更仁慈。
所以他不屬于這里。
而且,就對于現在的我來說,若是盲目地望向空洞,與其尋找他,不如想想,我這篇文章怎么修改才能獲獎,然后有機會保送重點高中,然后是名牌大學,再后來……
半夜里,躺在床上,捫心自問:我是好人還是壞人?
心里有一個聲音在小聲說:真愚蠢,哪有說自己是壞人的?
可是卻覺得,自己是徹徹底底的壞人呢。
根本比不上小王子那純潔的心靈。
我想看落日,看千千萬萬個落日,為自己是個壞人而憂傷。
我要改正。
我感謝這本書。
感謝圣埃克蘇佩里。
感謝小王子。
感謝我手中的筆,它寫出了自我。
感謝我自己,至少改正得不算太晚。
小王子,你如果還留戀地球的話,請允許我在你面前懺悔。
不,不,不要懺悔,我們只要布道。
因為心靈的布道可以抵得上最虔誠的懺悔。
我是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