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誤讀。
在余光中《論朱自清的散文》中,余明確說:“我說朱自清本質上是散文家,也就是說,在詩和散文之間,朱的性格與風格近于散文。
”可見他沒有否認朱的散文家身份。
但是他對朱的評價不高:“用古文大家的水準和分量來衡最,朱自清還夠不上大師。
置于近30年來新一代散文家之列,他的背影也已經不高大了,在散文藝術的各方面,都有新秀跨越了前賢。
朱自清的藝術成就當然高些,但事過境遷,他的歷史意義已經重于藝術價值了。
他的神龕,無論多高多低,就應該設在二三十年代,且留在那里。
”可見他認為朱自清的成就已經不能被人稱為“大師”水準。
原因幾個:
一,“朱自清散文里的意象,好用明喻而趨于淺顯”。
“天真的“女性擬人格”筆法”下“藝術人格”里卻不見得動人。
二,“朱文的另一瑕疵便是傷感濫情(sentimentalism)”
三,“談談朱自清的文字。
大致說來,他的文字樸實清暢,不尚矜持,譽者已多,無須贅述,但是缺點亦復不少,敗筆在所難免。”
余光中提出這個觀點的背景是:他認為”朱自清三個字,已經成為白話散文的代名詞了“。
“今日的文壇上,仍有不少新文學的老信徒,數十年如一日那樣在追著他的背影,那真是認廟不認神了。
”把朱抬得太高。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余光中為什么說朱自清不配做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