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白馬澗生態園簡介 發表于:09-08-06 03:39 以園林城市著名的蘇州,以其假山假水而聞名天下,吸引海內外的游客紛至沓來,零五年開放的白馬澗龍池景區,以其真山真水,環境優美而受到游客一致贊賞,為蘇州能有這樣一個優美的地方而驚奇。
景區亮點:水中大熊貓、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
文化底韻: 這里曾是乾隆六下江南時走過的御道并有行宮遺址;曾是越王勾踐九年臥薪嘗膽為吳王養馬的地方。
地理位置:蘇州新區華山路西,距蘇州古城16公里。
占地面積:龍池景區,3000畝左右(包括山體)。
旅游定位:休閑、觀光、拓展、娛樂、會務。
春季特色:踏青,賞梅。
參觀景點:五百八十米棧道(棧道兩側:梅林及多種苗木花卉)、心遠樓、中心廣場、云谷飛瀑、乾隆御道、洗心泉、寒山堂、鳳潭、龍池。
園內用餐:地方特色的農家餐館、風味小吃、戶外燒烤。
園內休閑場所:百年經典“爵士島”咖啡、百年老店“三萬昌”茶樓。
建議參考:
成人:團體康樂(燒烤、拔河、登山尋寶、水上自行車、水上步行球、蹦極、竹筏、射箭)夜間活動可增加篝火晚會。
注:拓展基地將于五月底正式開放。
4000平米的多功能大草坪及分別設有可接待100人和30人的會議廳。
老人:休閑、觀光
龍池傳說
關于龍池的由來,有個傳說,說東海龍太子當年為了吳中大地的啟蒙,在幫助唐僧去西天取經后,又馱著一卷卷經書來到了吳地西部,將吳地各占一方的獅子山,虎丘山都感化了,漸漸向仁向善。
白馬鞠躬盡瘁,完成大業后,最終疲累的倒在了這吳地西部山嶺中。
那時老龍王已經年老,聞訊后便趁著身子還能動彈,來到了吳地西部山嶺,看見這里風物清嘉,人杰地靈,但是再不能見到太子,心中感傷萬分,就把口中含著的碧綠的夜明珠留下來與太子做伴,夜明珠掉到地上后,立即化成了一個碧綠的池,后人為了紀念白馬,取名“龍池”。
白馬澗的出典
當初白馬澗這兒是個小村莊,穿過村莊有條百多米長的街道,而當初那條街道有個很有趣的特點,青石板下是一條小溪,石板都是架空在上面的,村里的居民要用水的話,只要掀開自己家門前的那塊青石板,就能非常方便的取水了。
洗心泉
在洗心亭的下面,可以見到有“洗心泉”三個大字,題字的是明代高士趙宦光的兒子??趙均,據記載,趙均是佛教信徒,曾經遠赴印度取經,取得真經后,譯成中文本多卷!題“洗心泉”三字,意思是到此一游后,心靈坦蕩,如及仙境,就象把心中無形的污垢洗干凈了一樣。
龍池的另一個傳說
據說“玩璞”這塊石頭是由鐵拐李的酒葫蘆塞子轉化而成的一塊頑石。
當然這里面蘊涵著關于龍池的又一個傳說。
據說吳王闔閭死后的一年,天下大旱,馬澗就將露出底來,剛剛提到的那匹由太湖老龍王的兒子所變的白馬于是打算另找泉流。
他就請父親老龍王幫忙,因為老龍王管著江南所有水源,他立即找到了這處泉眼。
可是泉眼被堵住了,而且必須鐵拐李來才能搬掉。
原來呢,鐵拐李有一回路過這兒,酒癮突然發作,便拿出隨身所帶的酒葫蘆,拔掉塞子喝了幾口,一不小心,塞子失手掉落下去,竟就掉在了這萬年泉的泉眼上,化作了這么一塊頑石,把泉眼堵死了。
神仙有神仙的游戲規則,也就是任何神仙的東西,只有他自己能收回去,別的神仙動不得。
那么,就只能請鐵拐李來。
于是小白龍就自己去找鐵拐李了,他搖身一變,變做一個頑皮的孩童,趁鐵拐李睡覺的時候,溜過去搶了他的拐杖就跑。
鐵拐李驚醒過來,連忙追趕,一瘸一拐的,哪里追得上。
小白龍見他追不上,就停下來等他,可等到快追上時,小白龍又飛奔而去。
就這樣,越過一座座山嶺,小白龍停在了這萬年泉旁邊。
鐵拐李央求小白龍把拐杖還給他,小白龍用腳踢了踢這塊頑石,要求他把這個葫蘆塞子拿掉。
鐵拐李手一招,這塊頑石就騰空飛起,在半空變回了葫蘆塞子,落到了鐵拐李手中。
萬年泉堵石已除,泉水便噴涌出來,源源不斷流往馬澗,因與小白龍有關,后人便將這里叫做龍池。
白馬澗龍池在 1952 年曾修建“勝天水庫”,耗工兩萬; 1955 年又重新用花崗巖石和混凝土筑灌壩心,使水庫的容量達到了 15 萬立方米。
臥于青山之中的龍池,仿佛天池,無論陰晴,無論春夏,永遠是碧水漣漣,波光粼粼。
青山作圍壩,青山成屏風,于是水也綠,天也綠,乾隆六下江南,在此留下御碑“明鏡漾云根”。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蘇州白馬澗怎么樣祥細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