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聞人言天姥之高峻秀美,欲游不得,遂作此篇。
銀色的月光灑滿湖面,清風徐來,水光粼粼,波光與月光輝映,竟讓人分不清是波動還是月移了。
我乘著清風,飛渡鏡湖,來到美麗的剡溪。
溪水清澈蕩漾,河岸猿啼凄清。
我腳著木屐,沿山路而上。
站在半山腰處遠望,遠處海天一色,
水天相接處,突然一輪紅日跳出海面,瞬間火紅了半邊天,半空中傳來天雞報啼的聲音,這山間的日出
竟如此美麗。
山路曲折,百轉千回,我依山而行,沿路遍觀奇花怪石,碧藤翠綠,不覺天色已晚。
忽聞虎嘯熊咆
泉水轟鳴,林木搖曳,山巒震動,令人不寒而栗。
黑云沉沉,水波生煙,電閃雷鳴,山崩催塌,仙府的石門
訇然而開。
青色的天空高遠天際,日月照耀高中,樓臺殿閣金碧輝煌。
仙人們以彩虹為衣,以清風為馬,琴瑟和鳴。
鸞鳥駕車,洞中仙人排列如麻。
金銀臺中,歌舞生平,仙樂歡奏,仙人起舞。
我恍然驚醒,長嘆不已。
夢醒時。
航海的人談起瀛洲,大海波濤渺茫確實不易尋求;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時可以看到。
天姥山仿佛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它)山勢高過五岳,遮蔽了赤城山。
天臺山雖高一萬八千丈,對著這天姥山,(卻矮小得)象要向東南方傾倒一樣。
我想根據這(傳說),夢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夢中,一個夜晚飛渡過月光映照下的鏡湖。
湖上的月光映照著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
詩人謝靈運游天姥山時住宿的地方現在還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蕩漾,山中的猿猴叫聲極為凄清。
(我)腳穿謝公游山時穿的木屐,親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
在半山腰就看見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山頂上可以聽到天雞啼鳴。
無數山巖重疊,道路曲折回旋,沒有一定(的方向)。
(由于)迷戀奇花,倚著山石,不覺已經天黑了。
巖泉發出的響聲,象熊在怒吼,龍在長鳴,使幽靜的樹林戰栗使層層山巖震驚,烏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蕩漾升起陣陣煙霧。
閃電迅雷,使山巒崩裂。
仙府的石門,轟隆一聲從中間打開了,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筑成的宮殿。
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風當作馬,一個接一個地下來了;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成群結隊多得象麻一樣。
猛然間(我)心驚膽顫,神志恍惚,一驚而起,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見到的只有枕頭床席還在,剛才夢中的煙霧云霞消失了。
人世間行樂也是象夢中的幼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象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告別諸位朋友離開(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再回來?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要想遠行時就騎上它去探訪名山。
怎么能低頭彎腰侍奉權貴,使我不能舒心暢意,高高興興地過日子!
“轟”,隨著這響亮的雷聲,天空頓時像被一塊灰布遮住了一樣,沒有一點空隙,天地間忽然變得陰暗起來。
緊接著,一道紫光從天空掠過,又一個雷由遠及近的滾來,陣陣雨點齊刷刷的橫掃著每個角落,成線似的交織在一起,把天地連起來。
頃刻間,烏云封山遮谷,只聽“咚”的一聲巨響,前方一團濃煙沖天而起,山丘峰巒崩裂倒塌,雷庭萬鈞,煙霧滾滾,傾天而下。
朦朧中,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打開,向里望去,雨逐漸稀疏起來,薄霧蒙蒙,仿佛天女散花,讓人眼花燎亂,往前看,眼前豁然開朗,暴雨不翼而飛,雨云東走,燦陽西出,碧空萬里,浩蕩遼闊。
四處山谷被照得翠綠欲流,新氣洋溢。
清徹的寂靜中,傳來塵世中洪水奔騰的聲音。
啊,這就是所謂的仙境吧。
忽然,遠處宮闕的光芒靈驗的射過來,定眼看,眼前金銀砌成的樓閣爭相傾吐著日月的光輝,讓人的思緒也失去縫隙,一陣微風拂來,神仙們翩然而落,身著彩虹,飄渺的若櫻花霧影,嫩粉花簇,有種淡淡的夢幻感漸漸的,仙人接二連三從天而降,身上的色彩由隱逸變得濃厚起來,熱烈的紅、沉靜的藍,涌成色彩的浪潮。
叫我目不暇接,空靈的遠方傳來蒼勁萬轉的瑟鳴聲,那是老虎在演奏樂曲,鸞鳥駕著車在天空疾馳著,羽毛映襯的這月洞花窗、朱欄碧水下,更顯得五彩斑斕,奇逸無比……
共有三種版本 你都可以借鑒一下 希望可以幫到你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如何把《夢游天姥吟留別》改寫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