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瀑布,是由于黃河流至壺口一帶,兩岸蒼山夾峙,把黃河水約束在狹窄的黃河峽谷中,河水聚攏,收束為一股,奔騰呼嘯,躍入深潭,濺起浪濤翻滾,形似巨壺內黃水沸騰。
巨大的浪濤,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團團水霧煙云,景色分外奇麗。
站在河邊觀瀑,游人莫不唱起“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威武雄壯的歌聲。
滔滔黃河水在流經吉縣龍王山附近時,由300米乍縮為50米,飛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壺注水然,故曰“壺口”。
駭浪翻滾,驚濤拍岸,云霧排空,其雄壯之勢,無與倫比。
與瀑布相關的景觀還有“千米龍槽”、“水里冒煙”、“長虹臥波”、“旱地行船”等。
壺口景色,四時各異,嚴冬則冰封河面,頓失滔滔;春來則凌汛咆哮,如雷貫耳;盛夏則大洪盈岸,蔚為壯觀;秋季則洋洋灑灑,彩虹通天。
黃河壺口瀑布風景名勝區位于黃河中游,晉陜大峽谷中段,總面積約60平方千米。
黃河壺口瀑布聲如雷鳴,氣勢壯觀,它以排山倒海的獨特雄姿著稱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也是偉大中華民族的象征。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壺口瀑布的作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