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配畫
西湖的風光景色曾經使許多詩人陶醉,歷來詠西湖的詩作很多,這便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首。這首詩最精彩的是后面兩句,作者抓住“六月”西湖的特點,又集中選擇荷葉荷花這個景物來描寫,寫“蓮葉”用“無窮碧”,寫“荷花”用“別樣紅”,顯得十分耀目動人,天光、水色、荷葉連成一片,陽光、紅花互相映照,真是詩中有畫,“別”有一番風景。
本詩的解釋:
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啊,風光景致不同于其它季節。
滿湖的荷葉好象與藍天連接在一起,看上去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出水的荷花與日光互相映照,顯得特別嬌艷鮮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古詩加配畫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代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注釋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這首古詩的畫圖怎么畫?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
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
“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詩人駐足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不同的風光,是足可留戀的。
然后,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翠綠的蓮葉,涌到天邊,使人感到置身于無窮的碧綠之中;而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艷麗。這種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你就照著大體畫一下就好了。
謝謝!。
古詩送別詩配畫
送別詩 1、《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黲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4、《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7、《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8、《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9、《別離》 唐·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樽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10、《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11、《于易水送人一絕》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12、《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3、《謝亭送別》 唐·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14、《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聰。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北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1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6、《賦得暮雨送李曹》 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17、《送別詩》 隋·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的意境怎樣畫?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詩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兩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景圖畫: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無窮”的藝術空間,涂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點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那么嬌艷、那么明麗。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不僅是春、秋、冬三季所見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
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貼切,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古詩畫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朝代:宋代
作者:楊萬里
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注釋 ①曉出:太陽剛剛升起。 ②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④畢竟: 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的時候。 ⑥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⑦同:相同。 ⑧接天:像與天空相接。 ⑨無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⑩映日:太陽映照。 ?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曉出凈慈寺的詩句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