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亭子的詩句
1,《西亭子送李司馬》唐代 岑參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與云齊。
譯文:高高的亭子位于郡城以西,直上千尺與那浮云相齊。 2,《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宋代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曾記得一次溪亭飲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著了道路。 3,《山亭夏日》唐代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譯文:綠樹蔥郁濃陰夏日漫長,亭子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4,《豐樂亭游春·其三》宋代 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譯文:紅花滿樹,青山隱隱,日已偏西。
廣漠的郊野,草色青綠,看不見邊際。游春的人們,興趣正濃,哪管春天將去。
豐樂亭前,人來人往,落花遍地。 5,《蘇溪亭》唐代 戴叔倫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譯文:蘇溪亭子邊野草茁長,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時節。在東風吹拂中,斜倚闌干象《西洲曲》里的那人是誰呢?。
贊美亭子的詩句
贊美“亭子”的詩句 1.《題鄭縣亭子》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鄭縣亭子澗之濱,戶牖憑高發興新。
云斷岳蓮臨大路,天晴宮柳暗長春。巢邊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遠趁人。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 2.《西亭子送李司馬》 年代: 唐 作者: 岑參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與云齊。盤崖緣壁試攀躋,群山向下飛鳥低。
使君五馬天半嘶,絲繩玉壺為君提。坐來一望無端倪,紅花綠柳鶯亂啼。
千家萬井連回溪,酒行未醉聞暮雞,點筆操紙為君題。為君題,惜解攜。
草萋萋,沒馬蹄。 3.《題朱秀城南亭子》 年代: 唐 作者: 章孝標 朱家亭子象懸匏,階瑩青莎棟剪茆。
癭掛眼開欺鴝鵒,花緣網結妒螵蛸。有時風月輸三虎,無壁琴書屬四郊。
土木欲知精潔處,社天歸燕怯安巢。 4.《水竹亭》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韓家亭子能瀟灑,流水濺濺竹四圍。
清凈豈惟塵不到?深幽真與世相違。涼飚激韻青云動,白月流光翠羽飛。
安得時時攜美酒?與君談笑看云歸。 5.《鴛鴦湖棹歌 之四十七》 年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酒市茶寮總看場,金風亭子入春涼。
俊游改作烏篷小,蔡十郎橋低不妨。 6.《別宋判官》 年代: 宋 作者: 蔡襄 縷縷青陰拂去鞍,雨花狼籍顫春寒。
年光別緒侵入鬢,莫向離亭子細看。 7.《秋暑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半柳斜陽半柳陰,一蟬飛去一蟬吟。
岸巾亭子釣欄角,送眼江村松樹林。 8.《舟過桐廬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瀟灑桐廬縣,寒江繚一灣。
朱樓隔綠柳,白塔映青山。稚子挑窗出,舟人買菜還。
峰頭好亭子,不得一躋攀。 9.《游曹園》 年代: 宋 作者: 趙汝鐩 先登東畔高亭子,洗卻胸襟萬斛塵。
落乍玉殘梅興盡,舊桃金吐柳芽新。倚林困鶴聊休足,巡食饑烏不避人。
尚欲徘徊已燈火,歸騶屢趣入城堙。 10.《游清涼寺次藻庵韻》 年代: 明 作者: 陳鐸 夕陽峰頂一攀躋,萬里川原望不迷。
帆影遠來江樹外,山形多在石城西。苔荒輦路人稀到,花近禪房鳥亂啼。
直到翠微亭子上,漫吟重續舊時題。 11.《題來青亭》 年代: 明 作者: 止庵法師 西馬橋分一水灣,來青亭子在其間。
一方席上長留客,三尺窗中只見山。落地浮云須急掃,當檐繁木要頻刪。
輕嵐嫩紫無朝暮,肯與閑情數往還。
帶有亭字的詩句
高亭 【唐】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東家留取當西山。
好看落日斜銜處,一片春嵐映半環。 江亭夕望 【唐】白居易 憑高望遠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沒時紅浪沸,月初生處白煙開。 辭枝雪蕊將春去,滿鑷霜毛送老來。
爭敢三年作歸計,心知不及賈生才。 曲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曲江岸北憑欄干,水面陰生日腳殘。
塵路行多綠袍故,風亭立久白須寒。 詩成暗著閑心記,山好遙偷病眼看。
不被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新澗亭 【唐】白居易 煙蘿初合澗新開,閑上西亭日幾回? 老病歸山應未得,且移泉石就身來。 暮春日宴溪亭 【唐】成彥雄 寒食尋芳游不足,溪亭還醉綠楊煙。
誰家花落臨流樹,數片殘紅到檻前。 蘇溪亭 【唐】戴叔倫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章梓州水亭 【唐】杜甫 城晚通云霧,亭深到芰荷。
吏人橋外少,秋水席邊多。 近屬淮王至,高門薊子過。
荊州愛山簡,吾醉亦長歌。 灞陵亭 【唐】高蟾 一條歸夢朱弦直,一片離心白羽輕。
明日灞陵新霽后,馬頭煙樹綠相迎。 南亭 【唐】韓偓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
人語靜先聞,鳥啼深不見。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
塹蔓墜長茸,島花垂小蒨。 行簪隱士冠,臥讀先賢傳。
更有興來時,取琴彈一遍。 潁亭 【唐】韓琮 潁上新亭瞰一川,幾重舊址敞幽關。
寒聲北下當軒水, 翠影西來撲檻山。遠目靜隨孤鶴去,高情常共白云閑。
知君久負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間。 津亭 【唐】胡宿 津亭欲闋戒棠舟,五兩風來不暫留。
西北浮云連魏闕,東南初日滿秦樓。 層城渺渺人傷別,芳草萋萋客倦游。
平樂舊歡收不得,更憑飛夢到瀛洲。 北亭 【唐】李群玉 斜雨飛絲織曉空,疏簾半卷野亭風。
荷花向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 金陵新亭 【唐】李白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西亭 【唐】李商隱 此夜西亭月正圓,疏簾相伴宿風煙。
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鶴從來不得眠。 臨水亭 【唐】施肩吾 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煙為我染莓苔。
欲知源上春風起,看取桃花逐水來。 登峴亭 【唐】司空曙 峴山回首望秦關,南向荊州幾日還。
今日登臨唯有淚,不知風景在何山。 梅亭 【唐】唐彥謙 東海窮詩客,西風古驛亭。
發從殘歲白,山入故鄉青。 世事徒三窟,兒曹且一經。
丁寧速賒酒,煮栗試砂瓶。 宴南亭 【唐】王昌齡 寒江映村林,亭上納鮮潔。
楚客共閑飲,靜坐金管闋。 酣竟日入山,暝來云歸穴。
城樓空杳靄,猿鳥備清切。 物狀如絲綸,上心為予決。
訪君東溪事,早晚樵路絕。
誰知道帶“亭”的詩句
另外哦還有一句我很喜歡的.. 天下傷心處, 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 不遣柳條青。 勞勞亭,三國吳時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區南,是古時送別之所。
李白寫這首絕句時,春風初到,柳條未青,應當是早春時節。不過,詩人要寫的并非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為題來表達人間的離別之苦。
[http://*] 詩的前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以極其洗煉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題而入,直點題旨。就句意而言,這兩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說的“悲莫悲兮生別離”和江淹《別賦》所說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但詩人既以亭為題,就超越一步,透過一層,不說天下傷心事是離別,只說天下傷心處是離亭。這樣直中見曲,越過了離別之事來寫離別之地,越過了送別之人來寫送客之亭,立言就更高妙,運思就更超脫,而讀者自會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http://*] 不過,這首詩的得力之處,還不是上面這兩句,而是它的后兩句。在上兩句詩里,詩人為了有力地展示主題,極言離別之苦,已經把詩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沒有什么話好講,沒有進一步盤旋的余地了。
如果后兩句只就上兩句平鋪直敘地加以引伸,全詩將纖弱無力,索然寡味。而詩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條未青之景,陡然轉過筆鋒,以“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樣兩句,另翻新意,振起全篇。
這一出人意表的神來之筆,出自詩人的豐富聯想。《文心雕龍·物色篇》說:“詩人感物,聯類不窮。”
詩思往往是與聯想俱來的。詩人在構思時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
聯類越廣,轉折和層次越多,詩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尋味。古時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所以一些詩人寫離別時常想到楊柳,在楊柳上做文章。
例如王之渙的《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就是從楊柳生意,構思也很深曲;但就詩人的聯想而言,只不過把送別與楊柳這兩件本來有聯系的事物聯在了一起,而在詩中雖然說到楊柳是“東風樹”,卻沒有把送別一事與東風相聯。李白的這兩句詩卻不僅因送別想到折柳,更因楊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風吹拂,從而把離別與春風這兩件本來毫不相干的事物聯在一起了。
如果說王詩的聯想還是直接的,那么,李詩的聯想則是間接的,其聯想之翼就飛得更遠了。 [http://*] 應當說,古詩中,從送別寫到折柳,再從楊柳寫到春風的詩,并非絕無僅有。
楊巨源的《折楊柳》:“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憔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寫得也具見巧思,但與李白的這兩句詩相比,顯得巧而不奇,而李白則是把聯想與奇想結合為一的。詩人因送別時柳條未青、無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這是春風故意不吹到柳條,故意不讓它發青,而春風之所以不讓柳條發青,是因為深知離別之苦,不忍看到人間折柳送別的場面。
從詩人的構思說,這是聯想兼奇想;而如果從藝術手法來說,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來無知無情的春風寫得有知有情,使它與相別之人同具惜別、傷別之心,從而化物為我,使它成了詩人的感情化身。李锳在《詩法易簡錄》中贊美這兩句詩“奇警無倫”,指出其“妙在‘知’字、‘不遣’字”,正是一語中的的評論。
與李白的這首詩異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隱的《離亭賦得折楊柳》詩的第一首:“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對照之下,兩詩都以離亭為題,都是從離別想到楊柳,從楊柳想到春風,也都把春風寫得深知離別之苦,對人間的離別滿懷同情。但兩詩的出發點相同,而結論卻完全相反:李白設想春風因不愿見到折柳送別的場面,而不讓柳條發青;李商隱卻設想春風為了讓人們在臨別之時從折柳相贈中表達一片情意,得到一點慰藉,而不惜柳條被人攀折。
這說明,同一題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構思,不同的寫法。詩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飛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無限廣闊的。
描寫幽靜亭子的詩句
高亭 【唐】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東家留取當西山. 好看落日斜銜處,一片春嵐映半環. 江亭夕望 【唐】白居易 憑高望遠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沒時紅浪沸,月初生處白煙開. 辭枝雪蕊將春去,滿鑷霜毛送老來. 爭敢三年作歸計,心知不及賈生才. 曲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曲江岸北憑欄干,水面陰生日腳殘. 塵路行多綠袍故,風亭立久白須寒. 詩成暗著閑心記,山好遙偷病眼看. 不被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新澗亭 【唐】白居易 煙蘿初合澗新開,閑上西亭日幾回? 老病歸山應未得,且移泉石就身來. 暮春日宴溪亭 【唐】成彥雄 寒食尋芳游不足,溪亭還醉綠楊煙. 誰家花落臨流樹,數片殘紅到檻前. 蘇溪亭 【唐】戴叔倫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章梓州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