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秋去冬來詩句
1.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張謂:《早梅》)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形容“秋去冬來”詩句有什么?
1、《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清代:納蘭性德 敗葉填溪水已冰,夕夢猶照短長亭。
何年廢寺失題名。 倚馬客臨碑上字,斗雞人撥佛前燈,凈消塵土禮金經。
釋義: 干枯凋落的樹葉堆積在溪上,水已結冰。黃昏時分,夕陽的余暉依然照著長亭短亭。
來到一座廢寺前,寺的門額上已經看不清寺名。 閑游的過客駐馬臨摹碑上之字,富家子弟撥弄佛前燈芯。
塵世辛勞,凡人幾時醒悟。 2、《落葉》唐代: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釋義: 秋氣早來,樹葉飄落,令人心驚;凋零之情就如同這遠客的遭遇。
樹葉翻飛仿佛不愿落地;還在訴說著不忍離開這片森林。 3、《秋夕旅懷》唐代:李白 涼風度秋海,吹我鄉思飛。
連山去無際,流水何時歸。 目極浮云色,心斷明月暉。
芳草歇柔艷,白露催寒衣。 夢長銀漢落,覺罷天星稀。
含悲想舊國,泣下誰能揮。 釋義: 秋天的涼風度過秋海,吹起了我的思鄉之情。
回家的路上連山疊嶂遙遠無際,以逝去的流水何時才能回來呢? 抬眼望去,看到浮云灰暗,明月的寒輝令人心斷。 芳草不再柔艷,寒冷的霜露催著快置寒衣。
常常夢到銀河落了下來,醒來后,天上的星星已經稀少。 含著悲傷思念故鄉,涕泣漣漣有誰能揮去呢? 4、《秋夜獨坐 / 冬夜書懷》唐代:王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白發終難變,黃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 釋義: 獨自坐著悲傷雙鬢已白,在秋夜空堂上將近二更。
山間野果在秋雨中落下,草中蟲子到燈下來低鳴。 頭上白發始終難以變黑,煉丹中仙藥也至今未成。
要知怎樣消除衰老疾病,唯有學佛修成不滅不生 5、《暮秋山行》唐代:岑參 疲馬臥長坂,夕陽下通津。 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
蒼旻霽涼雨,石路無飛塵。 千念集暮節,萬籟悲蕭辰。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 況在遠行客,自然多苦辛。
釋義: 疲憊的馬兒睡臥在長長的山坡上,太陽已經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風吹進空寂的樹林,樹葉颯颯作響,好像有人進入林中。
蒼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沒有了灰塵。 千萬種念頭,都在這傍晚出現在腦海,萬物的聲音都在蕭瑟的清晨悲鳴。
鶗鴂昨晚還在鳴叫,蕙草已經開始枯萎。何況我這遠行的異鄉人,自然就會有很多艱苦的辛酸。
描寫“秋去冬來”的詩句有哪些?
秋去冬來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指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四季輪回,秋去冬來;寒風飛雪,萬物收藏感慨萬分。又到冬季了,盡管寒冷,但詩人始終熱情高漲激情四射,寫下千古名句。
一.出自唐代張謂的《早梅》
原文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譯文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二.《四時》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一說顧愷之)創作的一首詩
原文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
譯文
隆冬過去,一泓春水溢滿了田野和水澤,夏天的云變幻莫測,大多如奇峰驟起,千姿萬態。
秋月朗照,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層迷離的色彩,冬日高嶺上一棵嚴寒中青松展現出勃勃生機。
三、南宋王微:《四氣詩》
原文
衡若首春華,梧楸當夏翳。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譯文
香草春天開放 ,梧桐與楸樹能遮蔽夏日的驕陽;吹簫的時候刮起了秋風,備酒的時候下起了冬雪。
此詩以 蘅若領春、梧楸遮陽、鳴笙迎秋、置酒賞雪等特定場景下的特定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分寫一年四時之景,并把春、夏、秋、冬四字嵌入每句的第四字中,雖無深意,卻見巧切。
四、唐孟郊《苦寒吟》
原文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壯陰奪正陽。苦調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譯文
春夏秋冬四時平分,氣候各異,一氣不能兼四季。冬天的寒氣奪了春天的氣候,冬神顓頊本不廉,因他奪了春氣。春天的神太昊放松了他的綱紀,害怕冬寒只是退避,遂使地下草木的根不能發芽,植物中有苦味甜味的都失去了。寒風攪擾天地,像刀鋒割肌膚。日月雖說尊貴,日中的三足烏,月中的蟾蜍都被凍死,不能保護。羲和駕車送太陽出來,太陽也害怕寒威,只能頻頻偷看。
形容“秋去冬來”詩句有什么?
1、蕭蕭風籟助清吟,秋去冬來令又更。——《自和山房十詠》宋·李曾伯
釋義:風聲像在吟唱,秋天過去,冬天來到,又是一輪。
2、秋去冬來春又催,昆明信有劫馀灰。——《賦》金末元初·段克己
釋義:秋天過去,冬天來到,春天又催著來到,從昆明來的信上落了一層灰。
3、秋去冬來傷歲暮,南馳北逐嘆涂窮。——《舟中漫興二首》明·江源
釋義:秋天過去,冬天來到,歲月遲暮,從南到北嘆息窮困潦倒。
4、秋去冬來冬又暮。明月宵深。——《蝶戀花 》近現代·姚光
釋義:秋天過去冬天來了,又到了晚上,明月又深了。
5、開春初無歡,秋冬更增凄。——《子夜四時歌》魏晉·無名氏
釋義:春天開始沒有歡樂,秋天和冬天更增添了凄涼。
6、秋冬交代序,申霜白綏綏。——《詠霜詩》南北朝·張率
釋義:秋天和冬天互相交替,霜白了一地。
7、春夏暫為群木映,秋冬方見郁高林。——《孤寂吟》唐·天然
釋義:春天和夏天樹木掩映,秋天和冬天見到高大的林木。
8、是時秋冬交,節往顏色昏。——《閬州東樓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縣得昏字》唐杜甫
釋義:這時候秋天和冬天交替,過了節,顏色昏暗了。
9、春夏作頭,秋冬為尾。——《鼓吹曲辭》唐·羅隱
釋義:春夏作開頭,秋冬為結尾。
10、常言秋冬交,溯江便風多。——《銅陵阻風》宋·華鎮
釋義:都說秋冬交替,江上的風很多。
【急】描寫春去夏來,夏去秋來,秋去冬來,冬去春回的詩句各一首,
深居府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干后,歸飛體更輕。 。
出自:《晚晴》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隱 (春去夏來)
新秋
杜甫
火云猶未斂奇峰,欹枕初驚一葉風。
幾處園林蕭瑟里,誰家砧杵寂寥中。
蟬聲斷續悲殘月,螢焰高低照暮空。 (夏去秋來)
訴衷情
事多擾擾,秋去冬來無計。關河滿目蕭索,落日一帆迢遞。忍把歸鴻忘了,兩處愁思,又被風吹起。孤煙細。聚散浮生曾幾?驀覺獨坐,莫道憑欄意。渾如洗。暮云指問,西樓醉飲,夢回千。
(秋去冬來)
唐 令狐楚 【游春辭三首】
閶闔春風起,蓬萊雪水消。
相將折楊柳,爭取最長條。
唐 張說 【欽州守歲】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
愁心隨斗柄,東北望春回。
唐 王維 【雜詩三首】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
唐 皇甫冉 【送王翁信還剡中舊居】
海岸耕殘雪,溪沙釣夕陽。
客中何所有,春草漸看長。
唐 李德裕 【嶺外守歲】
冬逐更籌盡,春隨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冬去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