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奔波的詩句有哪些
1.《送客之杭》
作者:牟融
西風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暫留。
帆帶夕陽投越浦,心隨明月到杭州。
風清聽漏驚鄉夢,燈下聞歌亂別愁。
懸想到杭州興地,尊前應與話離憂。
2.《宿金河戍》
朝代:唐代
作者:張震
原文:
朝發鐵麟驛,夕宿金河戍。奔波急王程,一日千里路。
但見容鬢改,不知歲華暮。悠悠沙漠行,王事彌多故。
3.《江上漁者》
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一.基本內容
拼音:bēn bō
釋義:①辛苦,忙忙碌碌地往來奔走。 ②奔騰的波濤。
近義詞:① 奔走:跑,為一定目的而到處活動。 ②奔忙:奔走操勞。
反義詞: 閑適:清靜,空閑,安逸
二.造句
1.他為張家長李家短的瑣事奔波,常常是席不暇暖。
2.此計讓敵軍忙于奔波,好讓我軍以逸待勞,將他們一舉殲滅。
3.去家木,路傍徨,到處奔波人皆謗。
4.每天的奔波勞碌,加上和賣方的“博弈”,讓她身心俱疲。
5.我奔波一輩子了,就是想讓你舒舒服服地過,永遠別為錢打轉兒。
三.詞語解釋
◎ 奔波 bēnbō
(1) 辛苦地往來奔走
孫中山先生奔波一世
(2)奔騰的波濤
奔波聒天。——《水經注·漸江水》
奔波bēn bō
奔流的水。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漸江水:「濬流驚急,奔波聒天。」近跋涉
形容人勞碌奔走。唐.韓愈.論佛骨表:「老少奔波,棄其業次。」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我自幼空自學了一身武藝,遭天倫之慘,奔波辛苦,數十余年。」
形容奔波勞碌,不避風雨的成語
櫛風沐雨
成語出處先秦·莊周《莊子·天下》:“沐甚雨,櫛急風。”[1]墨子稱道曰:“昔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圣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先秦·莊周《莊子·天下》)此典故源于大禹治水編輯本段成語示例櫛風沐雨三十余年,掃蕩群兇,與百姓們除害,使漢室恢復存在。(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清 袁賦諶《重修(袁可立)始祖榮公遺像記》:“就貿遷荷鋤者,流當日之櫛風沐雨漢馬功高,獲封于此,而世蔭其官,創業垂流不云辛勞矣。”
形容忙碌辛苦的詩句有哪些
1、《南柯子·山冥云陰重》
宋代:王炎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
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譯文:戴著蓑笠的農民,天天清晨早出,他們的足跡踏遍了田間泥濘的溝渠和田埂。春耕、春種、秋收,是農民們一年中最辛苦的三個季節。農民們終年辛勞,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有一個豐收的年成!
2、《鄉村四月》
宋代: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3、《浣溪沙·和無咎韻》
宋代:陸游
懶向沙頭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夕陽吹角最關情。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客中無伴怕君行。
譯文:懶得再去沙洲邊飲酒,和你一起欣賞窗外風景。黃昏時分吹起的號角最能牽動情懷。忙碌的日子很苦,休閑的日子很少;新添的憂愁往往在舊愁中生出。他鄉沒有友人陪伴,害怕你去遠行。
4、《塞鴻秋·功名萬里忙如燕》
元代:薛昂夫
功名萬里忙如燕,斯文一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風霜兩鬢白如練。
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至今寂寞彭澤縣。
譯文:為了功名,像燕子一樣千里奔忙。那一脈文雅脫俗的傳統,已微弱如同絲線。時間像白駒過隙,又如閃電奔馳。飽經風霜的兩鬢忽然間已經像素練一樣雪白。都說馬上就不再做官了,可在山林里哪里曾經見到過?直到現在,彭澤縣令陶淵明那樣的歸隱者,也還是寂寞無朋的。
5、《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宋代: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譯文:世事短暫,如春夢一般轉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不要計較自己的辛勤勞苦,萬事本來已經在命中注定的。
形容奔波忙碌,旅途辛苦勞累是什么成語
形容奔波忙碌,旅途辛苦勞累的成語有: 一、風塵仆仆 [ fēng chén pú pú ] 1. 【解釋】:仆仆:行路勞累的樣子。
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勞累。 2. 【出自】:元·尚仲賢《柳毅傳書》:“你索是遠路風塵的故人。”
3. 【示例】:三人揀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到了此時,不免早些歇息。 ◎清·吳趼人《痛史》第八回 二、露宿風餐 [ lù sù fēng cān ] 1. 【解釋】:在露天過夜,在風口吃飯。
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2. 【出自】: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里,明朝飲馬南江水。”
3. 【示例】:他離開家后,~地趕路,十分辛苦。 三、人困馬乏 [ rén kùn mǎ fá ] 1. 【解釋】:人馬都很疲乏。
形容旅途勞累。 2.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七回:“馬步三軍沒了氣力,人困馬乏。”
3.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人的疲勞 四、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1. 【解釋】:跋山:翻過山嶺;涉水:用腳趟著水渡過大河。翻山越嶺,趟水過河。
形容走遠路的艱苦。 2. 【出自】:《詩經·鄘風·載馳》:“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3. 【示例】:同樣的青春,同樣的年齡,有人~,為改變祖國一窮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魏巍《路標》 五、孔席墨突 [ kǒng xí mò tū ] 1. 【解釋】: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游,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灶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處奔走。
2. 【出自】:《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