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納蘭容若的生平介紹和詩詞全集
納蘭性德(1655 - 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洲,是清初著名大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并稱"清詞三大家"。
納蘭性德生于天潢貴胄之家,赫赫宰相府,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年少聰穎過人,文武全才。
康熙十五年(1676)其二十二歲時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后授三等侍衛,循進一等,武官正三品。 娶妻兩廣總督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后誥贈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繼娶官氏,賜淑人。
其妾顏氏,后納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選夢詞》。納蘭性德三十一歲便與世長辭,葬于京西皂莢屯。
留有子女。 納蘭性德一生所交,多為漢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陳維崧、顧貞觀、姜宸英、嚴繩孫等,其居淥水亭經常為他與朋友們的雅聚之所,無形中為康熙盛世的清政府籠絡住一批漢族知識分子。
納蘭性德雖然生命短暫,但著作頗豐:《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賦一卷、詩詞各四卷、經解序三卷、文二卷、《淥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名家絕句鈔》、《全唐詩選》等書。而且,這些多是其鞍馬扈從之余完成,筆力驚人。
納蘭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詞。其詞現存348首,刊印為《側帽》、《飲水》集,后多稱《納蘭詞》,風格清新雋秀,哀感頑艷,有南唐后主遺風,王國維有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納蘭容若詞全集《飲水詞》 《飲水詞》序言 非文人不能多情,非才子不能善怨。騷雅之作,怨而能善,惟其情之所獨多也。
容若天資超逸,悠然塵外。所為樂府小令,婉麗清凄,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梵唄,先凄惋而后喜悅。
定其前身,此豈尋常文人所得到者?昔汾水秋燕之篇,三郎擊節,謂巨山為才子。紅豆相思,豈獨生于南國哉! 因與吳君茵次共為定,遂流傳于世云。
同學顧貞觀識。時康熙戊年又三月,書于吳趨客舍。
納蘭容若詞全集《飲水詞》 夢江南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菩薩蠻 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
欹枕數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
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
不忍覆余觴,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時月。
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 又 春云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
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 柳煙絲一把,暝色籠鴛瓦。
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 菩薩蠻 隔花才歇簾纖雨,一聲彈指渾無語。
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 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
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 又 晶簾一片傷心白,云鬟香霧成遙隔。
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臨江仙 點滴芭蕉心欲碎,聲聲催憶當初。
欲眠還展舊時書。鴛鴦小字,猶記手生疏。
倦眼乍低緗帙亂,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燈孤。
料應情盡,還道有情無? 又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一鉤新月幾疏星。
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
小闌干外寂無聲。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又 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涴。憶來何事最銷魂,第一折技花樣畫羅裙。
又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又(秋夕信步)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瑯玕影。閑階小立倍荒涼。
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
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鬢云松令 枕函香,花徑漏。
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后。時節薄寒人病酒,鏟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
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青衫濕 悼亡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 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
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沁園春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
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后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記繡榻閑時,并吹戲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
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
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
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風雨,其明日是亡婦生辰 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
惟有恨,轉無聊。五更依舊落花朝。
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凄風打畫橋。 南鄉子 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
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
關于納蘭容若的詩句
是借了李清照夫妻的典故,這段典故出自《金石錄后序》,《金石錄》是部傾注了李清照夫婦畢生心血的巨著,著錄了他們所收藏的夏、商、周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拓片二千種,為目錄10卷、辨證20卷、跋102篇。因趙明誠自己生前已寫了書的序文,列于書首,李清照又作了一篇“序”,附于書后,故稱《金石錄后序》。
《金石錄后序》中有:“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的文字,這段文字描述了作者夫妻每天吃過飯,坐在歸來堂烹茶,夫婦兩人往往會指著堆積的書籍比賽記憶力,說某件事是在某卷書的第幾頁第幾行,誰勝誰先喝茶。得勝一方卻常常因為勝利而得意舉杯,放聲大笑,把茶給潑翻了,反而喝不成。還有什么比這樣的生活更甘美的呢?夫婦兩人甘心情愿,盼望著這樣平平常常的日子一直過到老。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便是借了李清照這段懷念亡夫典故來懷念亡偶的。
【請問,納蘭容若的最經典的詞有哪些
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 舊歡如在夢魂中,自然腸欲斷,何必更秋風.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殘蝶粉. 閑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樽前.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紅蕤欹側看斜陽. 人間所事堪惆悵,莫向橫塘問舊游. 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一往情深深幾許, 深山夕照深秋雨.。
納蘭容若《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請問:全詩翻譯是怎樣的?當時作者
納蘭容若《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注釋】 人生若只如初見: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何事秋風悲畫扇: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后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意思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故人,指情人.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愿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作連理枝.”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后安史亂起,明皇入蜀,于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云:“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后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化用唐李商隱《馬嵬》:“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謂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連起來就是: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的甜蜜,那樣的溫馨,那樣的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