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詩句帝,形容刻苦專研的古詩句
頭懸梁,錐刺股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談到三大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第一境界可以理解為“明”,此境界為登高遠,“望盡天涯路”,把握全局,明確自己所追尋的目標與方向,是最初的求學與立志之境。
第二境界為“行",詞境界為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為了實現遠大目標理應堅忍不拔、“衣帶漸寬”,這也是極其重要的。
第三境屆為“得”之境界,第一境界與第二境界都做好了,功到自然成。
形容刻苦學習詩句
1.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2.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3.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4.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韓愈
5.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禮記》
6.富貴本無根,盡從勤里得. ——馮夢龍
7.千淘萬浪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劉禹錫
8.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9.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1.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秦漢前儒家經典)
1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 ----張少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經》
1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況 引自《荀子,勸學》
17.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形容勤奮刻苦的詩句五句
逆水行舟用力撐,古云此日足惋惜,吾輩更應惜秒陰。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共花折枝。
金縷衣 杜秋娘(唐)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實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 ,六經勤向窗前讀!王安石《勸學文》讀書不破費,讀書利萬倍。
窗前讀古書,燈下尋書義,貧者因書富,富者因書貴。勸勉刻若好學的:關于努力學習的詩句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惋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文嘉《今日詩》)宋代詩人劉過也寫過一道題為《書院》的“勸學詩”:“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 ,會有歲稔時。”該詩是說勤勞讀書如農夫種地,幾分耕耘,幾分收獲。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多少,請君聽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惋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文嘉《今日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關于努力學習的詩句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好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年輕時學習效果好,年齡大了學習就困難多了,所以要十分珍惜時光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詩詞名句)。
形容古人刻苦學習到深夜的詩句
1、送董元達
宋代:謝逸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須眉斑。
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
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
長江滾滾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
大梁城里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
譯文:
讀盡了詩書,你毫無腐儒的酸氣;投筆從戎,躍馬在西北邊關。
邊塞的氣候惡劣,寒風凜冽,你回來時,滿面皺紋,須眉已斑。
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見,你慷慨激昂,縱橫議論,得到了皇上的激賞。
可惜誹謗你的人太多,難以置辯,有功難封,你流落到江南,來賞玩這里的青山。
長江滾滾東去,下有蛟龍發怒,掀起波浪;你這次乘著扁舟離去,何時才能回還?
日后我們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見,那時你必然還是牢守節操,家中只有破屋數間。
2、題鄰居
唐代:于鵠
僻巷鄰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澆薤亦同渠。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
譯文
偏僻的街巷里鄰居很多,高興的是跟隔壁的鄰居在同一個屋檐下,蒸梨常用一個爐灶,洗菜也共用一個水池。
一同去采藥,夜晚讀書又共同分享同一盞燈。雖然住在城市里,我們還過著像樵父和漁父一樣的鄉村生活。
3、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宋代:辛棄疾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高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譯文:
落日雄渾,邊境上戰爭的煙塵涌起,秋高氣爽,金兵大舉進犯我領地。看我雄壯的十萬大軍奮勇迎敵,江面上排列的戰艦如高樓聳立。誰說苻堅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斷江流,想當年昌頓謀殺生父,響箭上染滿血跡,佛貍南侵在風雨中節節敗退,最終也死在他自己的親信手里。年輕時我像蘇秦一樣英姿颯爽,跨著戰馬身披貂裘為國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無成人已漸老,搔著白發又經過這揚州舊地。我已經厭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間種桔游憩。你們二位都是東南的名流,胸藏萬卷詩書前程無比。讓我嘗試著為你們出謀劃策:不要學李廣在南山閑居射虎,去當個“富民侯”才最為相宜。
4、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5、勸學
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譯文: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
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形容刻苦的古詩詞
勤奮者廢寢忘食,懶惰人總沒有時間。
增產不節約,好似無底鍋,節約不增產,太陽底下水一碗。
勤奮和智慧是雙胞胎,懶惰和愚蠢是親兄弟。
我們越是忙越能強烈地感到我們是活著,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
增產如似搖錢樹,節約猶如聚寶盆。
應當記憶的不是結論,而是方法。方法是有彈性的,它可以在生活的任何場合應用,而結論呢,因為它和某種特定的條件有聯系,它是一種凝固的東西。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勤奮。你想擁有勤奮嗎?但愿你,請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幸福的鏈條,一生為你滾出無限的幸福。世界上最寶貴的除了良好的心里素質,還有一個東西,就是勤奮。最寶貴的勤奮,不光是身體上的勤奮,而是精神上的勤奮。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要想成功,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在當今世界里,科技飛速發展,青年學子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為此,我們一定要勤奮學習,練好本領,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懶惰和貧窮永遠是丟臉的,所以每個人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對別人隱瞞財產,對自己隱瞞懶惰。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形容人刻苦詩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