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蘇軾的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十年生死兩茫茫。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蘇軾《題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 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蘇軾《和董傳留別》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形容聰明的詩句
優質解答
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這原不是用來形容人的,是杜甫借物言志的詩句. 由于冰雪乃是圣潔之物,古人常常用來形容美麗,并且有著高尚純潔道德情操的人,后人便常借杜甫這詩,用來形容人聰明非凡. 但真正被用來形容女子應該是明代,明代有個文人張溥夸獎友人十一歲的小女兒“冰雪聰明”.后被廣泛用于形容年輕貌美,氣質不凡,德行兼備的女子.
'行知病虎,立如眠鷹'是形容人聰明才華不外露,但也說明了人的心機深刻,智謀高遠隱秘.
唐·李商隱《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彤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于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并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游山玩水.后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后,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
還有一些成語
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見多識廣:識:知道.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殫見洽聞:殫:盡,完全;洽:廣博.該見的都見過了,該聽的都聽過了.形容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雄才大略: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謀略.
多才多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真才實學:真正的才能和學識.
滿腹經綸: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經明行修: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德才兼備: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表達聰慧的詩句
大智若愚
【解釋】某些才智出眾的人不露鋒芒,看來好像愚笨。
【出處】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蘭質蕙心
【解釋】形容美麗而聰明。
【出處】唐·王勃《七夕賦》:“金聲玉韻,蕙心蘭質。”
聰明才智
【解釋】指有豐富敏捷的智力和顯著的才能。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
聰明睿智
【解釋】指聰穎明智。
【出處】《孔子家語·三恕》:“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冰雪聰明
【解釋】比喻人聰明非凡。
【出處】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絕圣棄智
【解釋】圣、智:智慧,聰明。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樸。這是古代老、莊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出處】《老子》第十九章:“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綠色通巧棄利,盜賊無有。”
錦心繡腸
【解釋】形容文思優美,聰明有才。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聞之異鄉公子如此形狀,必是個浪蕩之徒,便有錦心繡腸,誰人信他,誰人請他。”
表達聰慧的詩句
大智若愚 【解釋】某些才智出眾的人不露鋒芒,看來好像愚笨。
【出處】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蘭質蕙心【解釋】形容美麗而聰明。
【出處】唐·王勃《七夕賦》:“金聲玉韻,蕙心蘭質。”聰明才智【解釋】指有豐富敏捷的智力和顯著的才能。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聰明睿智【解釋】指聰穎明智。
【出處】《孔子家語·三恕》:“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冰雪聰明 【解釋】比喻人聰明非凡。
【出處】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絕圣棄智【解釋】圣、智:智慧,聰明。
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樸。這是古代老、莊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出處】《老子》第十九章:“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綠色通巧棄利,盜賊無有。”錦心繡腸 【解釋】形容文思優美,聰明有才。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聞之異鄉公子如此形狀,必是個浪蕩之徒,便有錦心繡腸,誰人信他,誰人請他。”。
【蘇軾的一首詩講不要太聰明】
洗兒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愿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東坡《洗兒詩》短短四句,語氣戲謔,基調反諷,實乃事出有因.“人皆養子望聰明”,人心所向,眾望所歸,只是蘇軾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我被聰明誤一生”也是實情.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又在詩文中譏諷“新進”,被對方構陷入獄.一場“烏臺詩案”,震驚朝野,幸有元老重臣營救,蘇軾才免得一死,貶謫黃州.在黃州期間,侍妾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個男孩兒,《洗兒詩》即為此男孩兒而作.剛剛經歷一場大磨難,詩人“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一點不難理解.“公卿”還是要當的,只是希望“無災無難”而已;“愚且魯”不過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內核.蘇軾此愿,實在是有感而發,絕非無病呻吟.明代文學家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記載身居杭州一位先輩瞿存齋寫過一首詩.“自古文章厄命窮,聰明未必勝愚蒙.筆端花與胸中錦,賺得相如四壁空.”反《洗兒詩》意,一目了然.郎瑛以為,瞿氏“自慨不露圭角,似過東坡”.顯然是嫌蘇軾詩過于直白.明代楊廉也有意與蘇軾唱反調,“東坡但愿生兒蠢,只為聰明自占多.愧我生平愚且魯,生兒哪怕過東坡.”清人褚人獲評論楊詩,說雖屬戲作,總不如少陵所云“有子賢與愚,何必掛懷抱”為曠達也.明末清初文學家錢謙益寫《反東坡洗兒詩》,跟蘇軾一樣直抒胸臆.“東坡養子怕聰明,我為癡呆誤一生.但愿生兒狷且巧,鉆天驀地到公卿.”[3]。
形容聰慧的詩詞
1、誓以智慧水
唐
白居易
《自覺二首》
2、貪殘薄則智慧作
唐
閻朝隱
《鸚鵡貓兒篇》
3、智慧周則貪殘囚
唐
閻朝隱
《鸚鵡貓兒篇》
4、智慧犯之兮不復憂
唐
閻朝隱
《鸚鵡貓兒篇》
5、智慧舍利佛
唐
顧況
《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
6、智慧只足勞精神
唐
韓愈
《感春四首》
7、常持智慧劍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8、智慧身金剛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9、常持智慧劍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10、智慧身金剛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11、藏伏聰明智慧
元
馬鈺
《滿庭芳 贈淳化老喬先生》
12、勤磨智慧刀
元
譚處端
《南柯子·頻剔靈明燭》
13、智慧男兒
元
丘處機
《沁園春·智慧男兒》
14、修成智慧刀
元
侯善淵
《南柯子·匹配陰陽理》
15、釋明智慧深
元
尹志平
《巫山一段云 勸世》
16、須憑智慧
元
尹志平
《無俗念·參差萬有》
17、能生智慧香
元
尹志平
《悟南柯》
18、智慧男兒
元
尹志平
《踏云行 贈長春宮道眾》
19、方外生智慧
元
高道寬
《蘇幕遮·藥無窮》
20、小乘無智慧
元
牧常晁
《臨江仙 以上并見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卷五》
21、于何榮智慧
魏晉
陶淵明
《桃花源詩》
22、人民智慧虹為路
現代
老舍
《汕頭行 過澄海三大橋》
23、智慧用益出
近代
柳亞子
《放歌》
24、悟了不行乾智慧
宋
白玉蟾
《萬法歸一歌》
25、遍分智慧燈開暗
宋
釋契適
《觀音詩》
26、提智慧劍
宋
釋行瑛
《偈十六首》
27、自是頑癡無智慧
宋
釋印肅
《頌證道歌·證道歌》
28、外道聰明無智慧
宋
釋印肅
《頌證道歌·證道歌》
29、智慧尚歸父
宋
釋正覺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30、智慧弓
宋
釋祖先
《偈頌四十二首》
31、我所得智慧
宋
釋祖珍
《偈三十五首》
32、巧拙無由智慧侵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3、玄談通智慧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4、玄談通智慧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5、異境凡從智慧生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6、智慧宜從高見識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7、方便門開智慧花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8、我有智慧空
宋
宋太宗
《緣識》
39、非干智慧中
宋
宋太宗
《緣識》
40、無礙逍遙通智慧
宋
宋太宗
《逍遙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