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秋天月亮的古詩
描寫秋天月亮的古詩句,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等。
(一)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維的《山居秋暝》。全詩曰:“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該詩描述了清新、幽靜、恬淡、優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全詩大意為,一場秋雨過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時近黃昏,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松林靜而溪水清,浣女歸而漁舟從。如此清秋佳景,風雅情趣,自可令王孫公子流連陶醉,忘懷世事。詩的四聯分別寫感覺、視覺、聽覺、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表達了作者十分崇尚恬靜淡泊的田園生活,不愿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人生態度。 詩中,“明月松間照”的季節背景是“天氣晚來秋”,所以可以說是描寫秋月的詩句。
(二)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詩曰“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是一首刻劃秋江暮色的詩。詩人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后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開首“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是指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秋日煙霧朦朧的小洲邊時,天近黃昏,不由又添新愁。而“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后二句,則描述日暮時刻,蒼蒼茫茫,曠野無垠,放眼望去,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夜已降臨,高掛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之近。這畫面上,讓人們見到的是清澈平靜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著船上的詩人。而詩人懷著愁心,在這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過一番上下求索,終于發現了還有一輪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藉。詩中雖不見"秋"字,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江清月近人”里的月就是有情有景的秋月。
(三)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見歡》。詩曰“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是昔日的南唐后主李煜創作的一首表達離愁別緒的詩。詩中,詩人描述自己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詩中,詩人交代季節背景是在深深被秋色所籠罩“清秋”,而“月如勾”,”不僅寫出月形,表明時令,而且意味深長:那如鉤的殘月經歷了無數次的陰晴圓缺,見證了人世間無數的悲歡離合,如今又勾起了詞人的離愁別恨。
贊美秋天月亮的詩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靜夜思》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亂。——李白《月下獨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清平調》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陽歌》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李白《憶秦娥》
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鉤。——李賀《馬》
雁自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來是空言去無蹤,月斜樓上五更鐘。——李商隱《無題》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霜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曉鏡但愁去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階下清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隱《端居》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從軍北征》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往往蝕明月,遣君無奈何。——白居易《蝦蟆·和張十六》
冠垂明月珠,帶束通天犀。——白居易《雜興三首其三》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秋天月亮的古詩句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把酒問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描寫秋天月亮的詩句
鄧剡 詞《酹江月》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赤璧懷古》詞《念奴嬌》
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
辛棄詞:《滿江紅》。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詞《江城子》。
沙上棄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
張先 詞:《天仙子》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揚花過無影。
張先 詞:《木蘭花》
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蔣氏女 詞《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
呂本 《南歌子》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 詞:《雨霖鈴》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
蘇過 《點繹唇》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詞《西江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月夜》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
顧況 《宮詞》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 《瑤瑟怨》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竹里館》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宿建德江》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 《楓橋夜泊》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
蘇軾 詞《洞仙歌》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戴叔倫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
司空曙 《賊平后送人北歸》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酬張少府》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孟浩然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永懷愁不寐, 松月夜窗墟。
孟浩然 《歲暮歸南山》
淪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杜牧 《旅宿》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楚江懷古》
渚云低暗渡, 關月冷相隨。
崔涂 《孤雁》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峨眉山月歌》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關于秋天月亮的古詩
關于"秋天月亮"的古詩如下: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秋天的月亮詩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亂。——李白《月下獨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清平調》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陽歌》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李白《憶秦娥》
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鉤。——李賀《馬》
雁自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來是空言去無蹤,月斜樓上五更鐘。——李商隱《無題》
描寫秋天的詩句和描寫月亮
秋天: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月亮:
唐·王維: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宋·晏幾道: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唐·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蕭詩: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清·張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鉅: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宋·蘇軾: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歐陽修: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描寫秋天的詩句和描寫月亮
秋天: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月亮:唐·王維: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宋·晏幾道: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唐·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蕭詩: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清·張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鉅: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宋·蘇軾: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歐陽修: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代表秋天月亮的古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