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節日生活的詩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中秋: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有關于節日的詩句
*詩詞--節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鳥 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中秋: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乙卯重五詩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五律具體描寫了南宋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
作者吃了兩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枝。依舊俗,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
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來。從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風俗,既有紀念屈原的意思,又有衛生保健的內容。
競渡曲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耆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 劉禹錫這首《競渡曲》記敘的是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
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隊龍舟決一勝負。勝者歡欣,敗者沮喪。
賽后女子在水中嬉戲,與岸邊彩旗相映生輝,為節日增添了無限的生趣。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 牧 《清明》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 軾 《水調歌頭》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元宵 (2)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七夕 (3)細看成陰近久陽,湖邊飛閣照寒塘。
黃花應笑關山客,每歲登高在異鄉.重陽 有關中秋的詩句漢魏詩 1、古詩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2、古詩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3、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飚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唐詩 1.李白: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2.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3.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4.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5.李商隱: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6.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7.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參考資料:http://**q?word=%BD%DA%C8%D5%B5%C4%CA%AB%BE%E4&ct=17&pn=0&tn=ikaslist&rn=10。
關于“我的假期生活”的詩句有哪些
1、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吳均·《山中雜詩》
釋義: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云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
2、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釋義: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
3、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釋義: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時節,沒有想到能在這時巧遇你這位老相識。
4、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約客》
釋義: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5、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釋義:詩人走著走著卻停下了車,停車是因為喜愛傍晚時分的楓林景色;那楓葉經過寒霜的洗禮,在夕陽的映照下,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紅得艷麗可愛。
關于春節的詩-描寫春節的詩句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2、《賣癡呆詞》(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3、《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5、《元日 玉樓春》(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8、《已酉新正》(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櫻審蚶咸啵?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10、《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12、《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13、《春節看花市》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關于節日的詩句每個兩句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 《采桑子 重陽》 作者:**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作者:(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描寫七夕節的古詩七夕節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作者:(唐)權德輿 今日云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七夕》 作者:(唐)權德輿 今日云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描寫元宵節的古詩《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作者:(隋) 隋煬帝 **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作者:(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作者:(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描寫春節的古詩元日 作者:(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作者:(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作者:(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描寫端午節的古詩作者:(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作者:(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節 令門.端 陽 作者:(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八月十五夜玩月》 作者:(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作者:(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作者:(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清明》 作者:(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作者:(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望采納~。
描寫節日的詩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重陽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萬,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
端午被榮恩。(端午)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七夕)
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七夕)
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除夕)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是中唐詩人韓翃描寫寒食節下都城長安春光盎然的著名詩歌。
冬至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元宵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七夕
細看成陰近久陽,湖邊飛閣照寒塘。黃花應笑關山客,每歲登高在異鄉.重陽
關于節日的詩句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乙卯重五詩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五律具體描寫了南宋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
作者吃了兩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枝。依舊俗,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
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來。從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風俗,既有紀念屈原的意思,又有衛生保健的內容。
競渡曲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耆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 劉禹錫這首《競渡曲》記敘的是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
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隊龍舟決一勝負。勝者歡欣,敗者沮喪。
賽后女子在水中嬉戲,與岸邊彩旗相映生輝,為節日增添了無限的生趣。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 牧 《清明》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 軾 《水調歌頭》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元宵 (2)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七夕 (3)細看成陰近久陽,湖邊飛閣照寒塘。
黃花應笑關山客,每歲登高在異鄉.重陽 有關中秋的詩句漢魏詩 1、古詩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2、古詩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3、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飚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唐詩 1.李白: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2.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3.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4.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5.李商隱: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6.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7.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乙卯重五詩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五律具體描寫了南宋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
作者吃了兩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枝。依舊俗,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
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來。從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風俗,既有紀念屈原的意思,又有衛生保健的內容。
競渡曲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耆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 劉禹錫這首《競渡曲》記敘的是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
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隊龍舟決一勝負。勝者歡欣,敗者沮喪。
賽后女子在水中嬉戲,與岸邊彩旗相映生輝,為節日增添了無限的生趣。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 牧 《清明》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 軾 《水調歌頭》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元宵 (2)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七夕 (3)細看成陰近久陽,湖邊飛閣照寒塘。
黃花應笑關山客,每歲登高在異鄉.重陽 有關中秋的詩句漢魏詩 1。
傳統節日的詩句-還有哪些描寫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還有哪些描寫傳
1。
關于除夕的詩: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搜索。
2。 關于春節的詩: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關于元宵節的詩: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關于清明節的詩: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關于端午節的詩: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關于七夕節的詩: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